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5286580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81.07KB
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烂漫(làn)诀别(jǘé)淋漓尽致(lín)畏罪潜逃(qián)
B.澎湃(pài)累赘(zhuì)悲天悯人(mǐn)忍俊不禁(jīn)
C.歼灭(qiān)镌刻(juān)不辍劳作(chuò)惟妙惟肖(xiào)
D.崩溃(bōng)驰骋(chěng)风雪载途(zài)家喻户晓(yù)
【答案】B【解析】A.诀别(jué);C.歼灭(jiān);D.崩溃(bē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萌发帷幕消声匿迹震耳欲聋B.烦躁坍塌锋芒毕露微不足道
C.喧器狼藉坦荡如砥无动于衷D.云霄安详骇人听闻大相径庭
【答案】A【解析】A.“消声匿迹”改为“销声匿迹”。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五四运动距今100多年了,在这10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中国诗词大会》竞赛过程扣人心弦,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D.走过万亩梨园,被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
置身于姹紫嫣红的花海中,春风徐除,玉枝轻摇,花瓣洁白,随风飘飞,在湛蓝的天空中,如雪花飘舞,仿佛一片神奇的冰雪世界!
【答案】D
【解析】A.目不窥园:
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使用恰当;
B.翻天覆地:
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也指闹得很凶。
使用恰当;
C.对答如流:
形容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
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使用恰当;
D.姹紫嫣红:
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使用不恰当。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
B.扫黑除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长远的政治意义。
C.《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造成的。
D.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提供了无限可能。
【答案】C【解析】C.重复赘余,把“造成的”去掉。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A.③④①⑤②B.②③①⑤④C.③①⑤②④D.②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每一句。
找出内在的逻辑顺序。
“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承接“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承接“①如《十六字令三首》”。
三句排序为:
③①⑤。
然后结合选项分析,BC项符合。
仔细阅读②④两句,“②句”是“④句”的前提。
④是总结语。
故选C。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中“黄发”指“孩子”,“垂髫”指“老人”。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
【答案】A【解析】A项错误。
“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孩子”。
7.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3)晏殊在《浇溪沙》一词中,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引出春光失去的惋惜,流露出作者无限惆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美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5)雨丝丝,那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期盼;雨缕缕,那是“久旱逢甘霖”的欣喜;雨绦绦,那是“最喜小儿亡赖”的雨中嬉戏……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连续两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窈窕淑女
(2).
(2)悠然见南山(3).(3)无可奈何花落去(4).似曾相识燕归来(5).(4)野芳发而幽香(6).佳木秀而繁阴(7).(5)好雨知时节(8).当春乃发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二、语文综合运用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爨是东汉末年到唐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
爨体字,中国古代稀有字体,代表云南特色,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学体,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研究爨文化的主要凭证。
为了让大家知晓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曲靖历史文化,响应国务院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号召,江源学校将举办“走近爨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认识“爨”字
“爨”,读音“cuàn”,云南文化史上有句名谣:
“興(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
是“爨”学的现代写法。
“爨”的意是是:
烧火做饭;灶:
姓氏。
请你将爨字规范写入“田”字格中,并数一数其笔画数。
(2)走近“爨”学
珠江源学校权邀请当地爨文化博物馆王馆长,于6月30日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现请你以学校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3)传播文化
为了将曲靖的文化遗产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爨文化,请你拟写一则含有“爨”字的广告词。
图一图二
(4)图一的故事情节名称:
图二出自课文:
《》
(5)看图一图二,按照例句各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
我想跟随施耐庵去游览山清水秀
梁山泊。
【答案】
(1)“爨”字30画
(2)【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王馆长:
我校定于2019年6月30日下午X点X点,在学校礼堂举行“走近爨文化”活动,特邀请您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专题讲座。
期待您的到来!
珠江源学校(签章)
2019年6月30日
(3)【示例】①饮爨乡水,书爨体字。
②同饮珠源水,共抒爨乡情;
(4)图一:
真假美猴王;图二:
《阿长与<山海经>》。
(5)【示例】①我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
(言之有理即可)
②我想跟随鲁迅去游览鸟语花香的百草园。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书写“爨”字一定要规范,笔划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根据书写笔画查清笔画数。
(2)要求学生掌握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
称谓:
邀请函的称谓使用“统称”,并在统称前加敬语,如“尊敬的王馆长”。
正文:
邀请函的正文是指活动主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礼仪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礼仪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特别注意“时间和地点”,本题中“于2019年6月30日下午X点X点”。
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语气不能强硬。
正文结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
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
落款:
落款要写明礼仪活动主办单位的全称和成文日期。
(3)拟写标语应注意:
一要紧扣主题“让更多人了解爨文化”;二是要注意文字简洁,字数不能太多(标语特点),可以适当使用修辞,一般宜用对偶、比喻、对比等,要注意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
如:
饮爨乡珠源之水,看爨乡风土人情。
(4)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内容,仔细分析。
图片一是《真假美猴王》中的插图。
图片二出自《阿长与<山海经>》。
图片指示的内容是:
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5)结合图一出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两猴王正在花果山对打。
然后仿写即可。
图片二,出自《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
然后结合鲁迅作品中提到的令鲁迅留恋的地方,确定地名,如,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后园等,然后仿写即可。
三、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
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10.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请赏析诗中的“独”字。
【答案】9.B10.【示例】独:
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
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
(言之有理即可)
【9题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ACD三项正确。
B项错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统治者(贤明君主)。
【10题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析。
“独怆然而涕下”的意思是“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可以看出“独”字,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然后结合全诗分析感到孤独的原因。
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
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
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富贵不能淫
①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②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往之女家____
(2)与民由之____
1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
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15.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11.
(1).
(1)通“汝”,你
(2).
(2)遵循12.C
13.(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14.D
15.这句话出自《孟子》,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而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言之有理即可)
【11题解析】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女”,通假字,通“汝”,你;“由”,遵循。
【12题解析】
A.“之”解释为:
代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以”解释为:
把,拿/因为;
C.“而”解释为:
表修饰;
D.“焉”解释为:
怎么,哪里/在那里。
故选C。
【13题解析】
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
“立”站立;“行”,走。
【14题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
ABC三项正确。
D项错误。
“广居”“正位”“大道”为比喻论证,“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为“仁”、“礼”、“义”。
【15题解析】
要求学生首先理解句子含义。
然后联系现实阐释意义即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然后结合理解写出自己如何在当今社会中践行这个大丈夫的行为准则即可。
【参考译文】
景春说: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
孟子说:
“这哪能算是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呢?
你没有学过礼吗?
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做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
杨志峰
①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生态系统:
湿热的雨林、广袤的海洋、寒冷的苔原,还有时常寒风凛冽的高耸山脉和四季分明的温带平原,为诸多的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
但几乎没有哪个生态系统能够像湿地一样,以狭小的面积,孕育了如此众多的生命。
②顾名思义,“湿地”就是富含水分的湿润地方。
广义的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还是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以及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而狭义的湿地则仅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且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
③即使按照最为宽泛的定义来划分,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也只有大约6%。
它们可能是天然形成,也可能由人类活动所塑造。
但就是这些只占地球表面积很小一部分的区域,却为全球大约20%的生物提供了居所。
栖居于湿地的野生动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繁多,以至于湿地成为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④当我们走近湿地,我们可以领略到栖息其中的动物们的独到生存智慧。
黑鹭会将自己的翅膀围成伞状来遮住阳光,使想要寻找阴凉的鱼落入陷阱;丹顶鹤演化出修长的双腿,使它们可以在沼泽地带跋涉和觅食;弹涂鱼独特的身体结构,使它们可以离开水生活一段时间……如果有幸观察这些生活在湿地里的生灵,相信你会不由得感慨演化的力量留在它們身上的印记。
⑤而在滋养生命的同时,湿地也发挥着调节水分平衡和净化水体的功能。
湿地如同天然的海绵,在洪水来临时充分蓄水,削减洪峰;在干旱的季节则成为重要水源,补给河川和地下水。
而且,不同于河流,湿地里的水流较缓,使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逐渐沉淀下来,通过化学转化、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富集等途径去除污染物,从而有效地净化水质。
这种全方位的调蓄和净化能力,使湿地扮演着“地球之肾”的角色。
⑥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许多多的湿地特别是天然湿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围填海、城市扩张和工农业活动,都在挤压着本已不多的湿地;而在一些湿地周围,过度排放的污染物也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令“地球之肾”面临“坏死”的命运。
但如果某一个湿地系统完全退化,栖居于其中的动植物,还有巧妙的食物网,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也会随之永远消失。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呵护脆弱的湿地系统,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里需要认真审视的任务。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9年02期)
16.结合本文概括“湿地”的功能。
17.标题“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并分析其作用。
18.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请简要分析。
19.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阅读本文,结合实际,请你提出保护湿地的三条措施。
【答案】16.【示例】①滋养生命;②调节水分平衡;③净化水体。
17.【示例】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地说明湿地孕育众多生命,保护温湿地,呵护湿地。
呵护湿地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护湿地生态,共建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18.【示例】不能,因为“几乎”是副词,表范围,“接近”的意思。
如果删除就指“全部”的意思,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19.【示例】(l)建设湿地管理与保护长效机制。
(2)政府加大力度建人工湿地公园;(3)制定人均温地面积达标措施。
(4)学校开设湿地科普课程。
(5)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保,两手都要硬。
【16题解析】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把握关键句。
结合第⑤段首句“而在滋养生命的同时,湿地也发挥着调节水分平衡和净化水体的功能。
”得出“湿地”的功能:
滋养生命;调节水分平衡;净化水体。
【17题解析】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即可。
首先根据语境写出说明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
结合“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把“湿地”,比喻成“肾脏”,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的写出“湿地”之于地球的重要性。
【18题解析】
要求学生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去。
把“最”字删去,结合删去前和删去后的句意作对比。
然后从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等角度分析。
“几乎”,表示“差一点”、“差不多,接近”。
是程度副词。
如果删除就指“全部”。
所以不能删去。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题解析】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根据学校,社会,政府等对象,从保持生态平衡的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如:
学校开设保护湿地的地方性课程。
社会媒体宣传湿地的重要性。
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保护湿地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洪振秋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
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诗人笔下的青苔生长环境是很恶劣的,可它依然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
青春从何处来?
它从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来,它凭着坚强的活力,冲破困境,焕发青春的光彩。
苔草是不会开花的,但她“也学牡丹开”,既是谦逊,也是骄傲。
她虽然如此弱不禁风,却凭着自身的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利,春光离不开她们不断地点缀,才显得如此春意盎然。
④江南民间有句谚语:
“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
⑤在我的印象里,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上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不远处的春江,“江水绿如蓝”,这是青苔的大写意、大手笔。
⑥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也变绿了,古楼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
⑦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
她们都是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
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
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
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
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
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⑩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
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他知青苔的生存环境。
⑪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
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
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
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
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
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把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来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⑫我是江南人,深爱着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意由她而生。
青苔的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
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番风情。
⑬她们总是满腔热情地在你回乡的青石板石缝里,撑起一些绿意,让你享受着“春满大地”的时光。
也许你脚踏在其身上,目光却关注着斜枝的桃花,或是墙头上的芦苇花。
⑭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
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
⑮此时,如果你没有见青苔,一定是遗憾的;没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2019年05月18日,有删减)
20.结合文意,请简析“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中“绿意”的含义。
21.品味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22.阅读全文,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文中“回”字用双引号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拾漏”用双引号是特定称谓。
B.文章双线交织,虚实结合,暗线是对青苔的描写。
C.第⑧段插叙,再现父亲清除青苔的情景,体现父亲对青苔的喜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D.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构思精巧,请言含蓄隽水,富有表现力。
2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4.读美文,抒情怀,结合文意,请写出你人生经历中,遭遇挫折时,伴你成长,给你力量的三句名言或诗句。
【答案】20.【示例】
(1)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色满园的青苔(意象)。
(2)指自强不息、顽强生长、志存高远的精神(意境)。
(3)抒发了我对青苔由衷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对青春、对人生的思考和执着追求(情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曲靖市 中考 语文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