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应对策略.docx
- 文档编号:5283457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59.06KB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应对策略.docx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应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应对策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应对策略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应对策略
Internationaltradeprotectionismandcoping
strategiesinChina
系别:
经济管理系
专业:
市场开发与营销
班级:
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
姓名:
Bocker
学号:
2011301120114
指导老师:
王保前
职称:
讲师
日期:
2013年7月5日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引言3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3
(一)国内外现阶段对贸易保护和贸易政策的研究3
(二)贸易保护制度的演进阶段3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3
二、当代贸易保护措施的新特点:
4
(一)保护范围的广泛性4
(二)政府干预的主动性4
(三)保护手段更加多样性4
(四)保护方式更加区域性5
三、我国所遭遇主要的贸易争端分析5
(一)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5
(二)知识产权争端成为新的贸易壁垒5
(三)遭遇“歧视性政府采购”的损害6
(四)利用信息不对称对中国产品“抹黑”6
四、我国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6
(一)积极应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战术选择6
(二)完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预警机制7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7
(四)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7
(五)增加海外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7
(六)积极宣传中国商品,打响中国产品品牌8
结语8
谢辞9
参考文献10
摘要
纵观国际贸易的发展史,不论是在自由贸易时期、垄断时期,还是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保护都是一种事实上的常态,活跃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各个历史舞台。
每一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都通过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制度体现了贸易保护的特定功能与历史作用,清晰地展现了贸易保护制度在理论上从重商主义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在政策上从单纯的贸易保护到有保护的自由贸易、在制度形式上从关税制度到非关税制度、在制度范围上从一国内的措施到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客观历史过程。
历史的规律为我们把握现实与未来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研究历史,认清现状,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贸易保护制度客观存在的现实,认真探讨应对贸易保护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演进;应对策略
ABSTRACT
Accordingtothedevelopmentoftheinternationaltradehistory,thetradeprotectionismplaysasignificantroleineachstagerangingfromthefreetradetime,monopolytimetotheeconomicglobalizationtime.Withlooksbackonthebackgroundandthetheoriesofthelegalsystemofthetradeprotectionandcollectinglawsandregulationsrelatingtothetradeprotectioninthemaincountries,thelegalcharacteristicsandtheimplementingimpactofthelegalsystemoftradeprotectionindifferentstagesareanalyzed.Thetheoriesofthelegalsystemofthetradeprotectionarefromthemercantilesystemtothenewprotectionism.Thetradeprotectionpolicyisfrompuretradeprotectiontothefreetradepolicywithtradeprotection.Andtheprocessofformsandscopeofthesystemisalsoclear.
Thehistoricalrulewillgrasptherealityandthefutureforushaslaidthesolidrealisticfoundation.Theresearchonhistory,clearlyrecognizesthepresentsituation,andhastheveryvitalsignificanceregardingtoourcountryGovernmentandthebusinesscommunity.ChinaGovernmentandtheenterprisesmustrealizetherealityoftheexistenceofthetradeprotectionsystemanddiscussearnestlytodealwiththetradeprotectionsystem'smeasure.
KeyWords:
Tradeprotectionism;Evolution;Strategy
引言
纵观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保护理论“如影随行”,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政策主张。
自由贸易,要求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等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市场上形成公平竞争、自由竞争的局面。
而贸易保护,其内容就是国家利用各种措施来达到限制进出口和控制经营领域和范围的目的,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产品和服务贸易给与优惠措施和补贴。
尽管在理论上认为自由贸易对世界整体来说是最好的政策,并在实践上不断推进。
但贸易保护作为贸易政策的另外一种声音,一直就与自由贸易交织在一起,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施手段方面,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在各国贸易政策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现阶段对贸易保护和贸易政策的研究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上:
保护主义还是自由主义、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证分析、保护的实际成本计算以及保护主义与世界福利等。
其中以TimLang和ColinHines的《TheNewProtection》(1994)为代表,他们主张新贸易保护主义“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着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面发展:
然后以周边地区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的选择”。
(二)贸易保护制度的演进阶段
贸易保护的历史发展分为若干阶段便于考察贸易保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目前,关于贸易保护政策阶段的划分,大致有三种观点,即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总结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理论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理论的实施内容和保护手段进行了系统归纳。
然后,剖析了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的特点。
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遭受到的贸易摩擦,最后提出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对贸易保护主义演进这一问题的分析上采用了实证分析,并用数据分析了中国遭遇贸易壁垒的现状。
在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时,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
另外,本文也采用比较方法,即:
因素与综合比较相结合、原因与结果比较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另一方面,本文的内容还涉及国际贸易思想史、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知识点。
二、当代贸易保护措施的新特点:
(一)保护范围的广泛性
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重点保护幼稚产业,如农业、新兴工业或与本国就业关联度较密的行业,如发达国家的钢铁业、纺织业等。
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除了继续对传统产业的保护,还进一步扩大到服务业、金融业、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领域。
西方贸易保护主义者等政治力量提出的“外企产业回归西方”说,即把已在新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设厂的企业迁回本国,以助缓解衰退中的经济困境,包括渴望马上减低高企的失业率以及剌激随之而来的厂房及消费品等各方面需求。
这项设想可以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在金融危机下的升级,即从贸易保护转向产业保护。
(二)政府干预的主动性
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其保护的动机往往是防守性的。
国家通过设置各种贸易壁垒限制进口,为本国的幼稚产业提供发展空间,从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
如今,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开始主动干预全球化的市场,它们想通过政治手段,破坏自由市场的力量,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只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即使这种配置有时是低效率的,但它们认为这种代价比起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对本国产业的冲击更小或者是可接受的。
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尤其明显。
发达国家不仅继续沿用以往的保护举措,而且还通过法律制度和行政干预设置等各种保护举措如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以及动用保障条款等,以削弱进口产品的竞争力或限制对方企业的进入。
(三)保护手段更加多样性
WTO成立后,发达国家摈弃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限制的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如关税、配额等,转而利用WTO的例外条款进行贸易保护,同时还对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纷纷立法,将这些政策法制化、制度化,以获得国内外的合法性基础。
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滥用WTO规则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是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即“两反两保”);二是使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如有的国家提高了进口关税,采取禁止或者限制进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四)保护方式更加区域性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国家纷纷结成各种经济贸易组织,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加强,贸易保护主义也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政策。
在这些区域性贸易协定中,除了同一区域的国家可以享受豁免权之外如欧共体通过关税同盟与共同的农业政策对外筑起贸易壁垒,绝大多数国家都会因为这种特殊的贸易保护政策而受到损害。
三、我国所遭遇主要的贸易争端分析
中国这几年已经频繁遭遇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危害,通常使用的反倾销、基于环保和安全的进口限制措施等,一些国家针对中国使用了较少使用的反补贴、一般保障措施、WTO特殊保障措施等。
(一)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壁垒广泛冲击着我国农产品、纺织品、机电产品、玩具、医药等行业的出口贸易。
例如在纺织品行业方面,1994年4月1日,德国正式禁止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进口,这一规定造成我国104种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对德出口中断。
在水产品方面,2002年上半年,欧盟以氯霉素超标为由对我国对虾等水产品实行禁运,苛刻的技术标准给我国水产品外贸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医药行业中,发达国家更是严关把守,美国规定进口药品必须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检查。
目前,我国仅有20多个厂家的单个品种通过FDA检查,我国医药的出口受到极大限制。
(二)知识产权争端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当前,我国面临的技术壁垒呈现出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新特点,其影响从个别产品扩大到整个行业。
许多以达不到技术规定而提起的诉讼都是以知识产权为支撑,或直接以知识产权构筑技术壁垒,如我国DVD、彩电、打火机、电池、手机等产品和行业遭遇的贸易壁垒都是这种情况,诉讼提起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构成了技术含量更高的双重技术壁垒。
(三)遭遇“歧视性政府采购”的损害
美国政府提出的“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实质上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钢铁和纺织品等产品包含在内。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9年1~2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22.8亿平米,同比下降12%,占美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的36.7%,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5个百分点。
随着今年中国取消对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有的国家开始以担心中国纺织品出口“激增”为由,要求对纺织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面临的形势将日益严峻。
(四)利用信息不对称对中国产品“抹黑”
恐吓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构成另一种贸易保护壁垒。
最近,一些国家通过制造所谓的中国“毒建材”和“网络间谍”等类似的恐怖信息。
美国单方面裁定中国的板材在对人体健康上“有问题”;美、英、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指责“中国网络间谍”对其基础设施造成安全隐患,企图限制联想、华为等公司在其市场上正常的贸易活动,而事实证明上述的责难是毫无根据的。
这种“摸黑中国”是另一种更具有隐蔽性的贸易壁垒。
四、我国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积极应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战术选择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时必须注意各国国家贸易保护措施差别,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差异。
从战术上,整合贸易争端解决力量,分别应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
针对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引起的争端,可以采取磋商谈判、向WTO提起诉讼和打贸易战等方式解决,积极依靠双边磋商和谈判来解决贸易纠纷和摩擦;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应诉外国“反倾销调查”。
发展中国家频繁使用关税壁垒等措施限制中国出口贸易,必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和协商谈判,努力打破区域贸易壁垒,为中国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在国际贸易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不能一味地被动挨打,而应该变变动为主动,举起贸易救济的大旗应对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势在必行。
(二)完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预警机制
在世界经济危机之后,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处于高发阶段,必须加强各种摩擦的应对,建立和完善应对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一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国内外贸易数据库,及时发布进出口商品的变化信息,依靠专家和企业的力量建立定期信息分析机制。
二是提高预警机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有潜在贸易壁垒风险的产品加强争端发生前的预防和化解。
三是组织力量及时应诉贸易争端案件,发挥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贸易摩擦的应诉的积极性,并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在预警机制中的定位和职责,推动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业自律相结合,保证出口秩序协调的有效性。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规避区域化的贸易壁垒,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稳定国际贸易环境。
一是调整中国贸易方向,重视区域经济合作,避免贸易进出口过分集中于某几个国家的现象。
二是强化与已建自由贸易区的合作,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PEC等区域经济组织的一体化进程。
三是加快与澳大利亚、新加波、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谈判。
(四)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它能有效地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在“购买美国货”和“雇用美国人”条款引起发达国家连锁反应,发展中国家纷纷提高关税、筑高技术壁垒限制产品进口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有效地绕过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
因此,必须制订新形势下中国对外投资战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使企业“走出去”地更稳、更好。
(五)增加海外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
贸易保护主要是排斥境外的产品。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单独设厂或兼并、收购当地企业等方式,可以把资源配置延伸到国外,从而将出口转为企业内部的贸易,有效地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如在能源行业,除了加速实施战略石油储备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国家能源企业资金匮乏的机会,购买采油权和采矿权,或参股于这些能源企业。
中国最大的煤业公司神华能源出资2.999亿澳元取得了澳大利亚煤矿开采执照,兖州煤业洽购澳洲煤矿企业菲利克斯能源公司,中石化集团斥资130多亿元人民币收购加拿大Tanganyika石油公司,这些做法都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前进。
(六)积极宣传中国商品,打响中国产品品牌
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积极宣传中国商品,改善中国商品的形象,主动出击,应对国际上对中国产品的抹黑和误导。
在对外宣传上制定战略,明确划分各个阶段的宣传重点。
在战略上,中国着重要走“品牌建设”的道路。
企业品牌是支撑民族经济发展的员魂。
一个名牌不但使一个企业名声大振,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实力的象征。
品牌实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先进生产力。
做好品牌建设,要求政府对企业有扶持,要求企业本身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运用各种营销手段,让中国产品美誉全球。
结语
从纯理论层面上来看,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在理论含义和政策含义上针锋相对,两者是一个悖论,是矛盾的。
但从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这两种理论是互补的,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或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过程的一个侧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自由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程度是有差异的。
面对这种贸易环境,我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认真制定应对措施。
考虑到目前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世界经济,我国必须切实重视外贸出口受阻的可能,在突破国外贸易壁垒的同时,尽量扩大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要注重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一些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淘汰一批,鼓励创新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谢辞
此篇论文得以顺利完成,首先,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王保前老师在此过程中所给予的悉心指导、指点迷津,另我大感知识的渊博;再者,我要感谢我的寝友们以及我身边的哥们们,他们在论文资料的搜集上给予了我大量帮助;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在物质上给予我的支持;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此篇论文的人。
参考文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保护主义 中国 应对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