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整理版.docx
- 文档编号:5273748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6.95KB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整理版.docx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整理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整理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同原江北鸿恩寺项目三期1-B#、2#、3#、4#楼工程
2
工程地址
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街道原长安厂一厂区B地块
3
建设规模
200000m2
4
建设单位
重庆同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
勘察单位
重庆川东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6
设计单位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7
监理单位
重庆联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8
承包范围
本工程以发包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说、招标书及答疑、设计交底纪要、设计变更通知(或技术核定单)为准。
9
工期目标
10
质量目标
一次性验收合格、争创重庆市“巴渝杯”
11
安全文明目标
重庆市安全文明工地
1-B#楼(8F/-3F)为商业,地下两层为车库,长120m,宽86m。
建筑面积为:
80000M2;建筑高度45.5m,±0.000=252.900(黄海高程)
2#楼(26F/-3F)为商业、办公楼,地下两层为车库,裙房长62.5m,宽60.9m,塔楼长36.2m,宽31m。
建筑面积为:
39368.82M2;建筑高度98.8m,±0.000=254.300(黄海高程)
3#楼(24F/-3F)为商业、办公楼,地下两层为车库,裙房长62.5m,宽52.2m,塔楼长36.6m,宽30.6m。
建筑面积为:
36570.67M2;建筑高度126.2m,±0.000=252.900(黄海高程)
4#楼(24F/-3F)为商业、办公楼,地下两层为车库,裙房长69.6m,宽60.9m,塔楼长36.6m,宽30.6m。
建筑面积为:
38141.99M2;建筑高度126.2m,±0.000=252.900(黄海高程)
2、地理位置及环境情况
本项目建设用地西侧为规划中的轻轨五号线,北侧为城市主干道红石路,东临首创地产住宅项目,南临项目住宅开发用地。
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交通环境便利。
用地东西向最长为327米,南北向最长为154米;地形高差较大,沿南北向道路最大高差约
10米,沿东西向道路最大高差约6米,总用地面积52361.11m2。
二、施工测量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版)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建设方提供的测设《控制点成果文件》
6、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施工图纸。
三、施工测量准备:
施工测量是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行工序,其测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整体工程质量。
1、测量班子的组建:
为保证工程的测量质量,项目部组建一个专门的测量班子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施工测量。
由工程师担任组长,负责每次测量的看镜和测量安排,其他施工人员为组员进行配合。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测量复核工作。
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全部由专职工程师负责,并上报阶段测量成果。
以保证整体工程施工准确。
2、需用测量仪器:
苏光RTS632型全站仪一台、J2经纬仪一台、S3水准仪三台、50m长钢尺三把、激光垂准仪、温度计两支、水准塔尺三把、10Kg线锤一个。
5m小钢卷尺等测量工具。
四、施工测量方案
(一)施工测量工作内容
施工测量包括:
平面定位测量、轴线(垂直)测量、标高(水平)测量、施工阶段建筑沉降观测。
(二)施工测量的工艺流程
测量仪器检定、检校→校测坐标、标高起始依据→场地平整方格网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主体放线→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
(三)施工测量主要方法
放线采用轴线交会法和极坐标法两种,放样出主轴线的位置。
1、控制网布设
根据工程场区特征,建立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的立体控制网,为有效的给工程的每个构件定位创造保证条件。
由于本工程场地较大,因此定位放线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
首先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以及总平面图中给定的控制点坐标,用全站仪将各个基础定位。
然后用全站仪在以下部位布置控制线,在施工中用经纬仪和钢尺放出以后的柱墙模板线。
建设单位移交的市勘测院提供的控制点:
GDSP1:
X=70140.110,Y=56568.433,高程:
275.675米
GDSP2:
X=70158.278,Y=56454.549,高程:
259.655米
GDSP3:
X=70307.980,Y=56750.209,高程:
257.796米
由于GDSP1在江陵医院屋面上,GDSP2在红石路边,GDSP3在蓝剑宾馆门前,且以上三点离本工程较远,因此采用转点至天桥上(GDSP4:
X=70424.997,Y=56998.522,高程:
261.970米)和现场南侧的配电房旁(GDSP5:
X=70301.492,Y=57117.279,高程:
253.338米)。
2、控制线的布置原则:
2.1方便各施工段的施工;
2.2控制线必须能够通视,必须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点综合考虑,以免造成以后移点带来误差;
2.3控制桩必须牢固。
3、平面控制网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物墙、柱的允许偏差为8mm。
所以我们取8mm作为建筑物的控制误差,即m=8mm,此误差一般包含两部分:
施工误差m施和测量误差m测;而其中测量误差m测又包含了控制网的测设误差m控和施工过程中的放样误差m放。
根据误差的广义传播定律,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误差的关系:
m2=m施2+m测2
m测2=m控2+m放2
取m测2=m施2/2,m控2=m放2/2
m控=m/3=8/3≈3mm
所以首级控制网中只要保证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3mm,即可保证施工对测量的精度要求。
对于局部精度要求更高的结构部分,我们通过在首级网的基础上插入加密点的方式,布设精度更高的二级网。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允许偏差m≤3mm,此误差包含了控制测量误差m控’和放样误差m放’,一般取m控’2=m放’2/2,即m’2=m控’2+m放’2=3m控’2=32,所以二级网点的控制精度m控’=±1.7mm。
为便于测量工作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控制网布设遵循以下几点:
a.控制点之间视野应开阔,通视良好。
b.控制点布设在安全地点,尽量防止有外来损害的威胁。
c.控制网图形要简单,控制点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
因为施工区面积大,根据业主在施工区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为保证控制网使用的便利,控制轴线间距30m左右。
由于施工区大,对建筑物的测量控制,我们采用外控法,即控制点布设在建筑物的外部或内部,网点的布设以不妨碍日后的工程施工为前提,尽量布设于在施工过程中能相互通视的地方。
整个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分为两步:
第一、在平面图上根据施工的顺序和方法确定出控制点的大致位置,图解法得到其点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根据甲方提供的初始控制点在现场测设出其位置,在固定建筑物或岩壁上刻上标记或埋设好控制(点)桩(如右图所示)。
第二、再用全站仪观测各点的距离、方向,进行平差,得到各控制点的平差坐标和点位精度,如果控制网的精度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必须增加观测数
据的测回数,提高观测精度,重新平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以此作为工程施工的定位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控制点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受到损坏,故需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而易受损坏的基准点进行拴桩保护。
万一基准点有所损坏,可通过拴桩点迅速恢复。
栓桩点也可采用基准点的结构形式或用红油漆在一些建筑物上作红三角标记(如右图所示)。
4、高程控制网布设
为保证施工进行,除了建立平面控制网,还要建立高程控制网。
为精度要求,水准网布设成一闭合网。
为施工方便,再在基点的基础上设立若干施工水准点。
基点是永久性的,既要满足施工要求,又要满足变形观测时永久使用。
而施工水准点仅用于施工阶段,尽量靠近施工点。
每100m左右布设一点,组成一水准网(水准点尽量附在平面控制网中)。
按规范,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施测,通过平差得到各水准点的高程平差值。
5、细部放线
土石方完成后,需要放线确定底板及墙、柱位置,对于细部放样,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放样法进行。
由于一般情况下,底板的标高比较低,如果仪器直接架在控制点上,就可能看不到放样点。
所以一般要在坑边测一转点(采用测回法进行,需要比放样的精度提高一级),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不允许采用连续转点的方式进行,以防止误差累积。
所有的转点只能从控制点转测一次。
(四)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测量
1.1用坐标引测并作出主控制站,用于控制轴线定位,绘制测量控制点布置图。
本标段能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放出1-B#、2#、3#、4#楼拟建建筑物控制点。
1.2控制测量点敷设完成后,然后进入局部测量,建立矩形控制网,拟建的的各子单位工程局部点放样均采用直角坐标法,高程控制点采用水准仪分别置仪于各控制点引测至场内。
为了力求准确,每次放样后视之后均反测后视点的各要数值与资料吻合,放样完后并置于后视点予以闭合。
角度误差控制在2秒以内,水平距离控制在±3mm以内。
每道测量完毕形成记录资料均报监理复核认可,然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测量。
1.3定位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及基准线用于定位控制、高程水准点用于水平标高控制。
根据基准点及基准线,测定出本工程定位主控轴线及引桩点,半永久性引桩点,水准点应加以保护。
(五)轴线测量方法:
1、基础阶段轴线测设:
1.1采用矩形控制法:
用极坐标原理,以建筑物的外边轴线作为控制网主轴线,在主控轴线外(内)1.5-2m设辅助控制轴线,主控轴线和辅助轴线的交叉点做成用铁钉作固定的三角桩,便于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其它主轴线均在场外作固定三角桩,以便随时控制,从主控点引出外边线轴线矩形方格网后,测量出其它轴线。
在测设过程中其主要技术要求:
边长相对误差≤3㎜,测角误差≤3″。
1.2基础施工采用矩型控制法
(1)基础轴线定位:
依据GDSP5点(X=70301.492,Y=57117.279,H:
253.338)后视GDSP4点(X=70424.997,Y=56998.522,H:
261.970)直接放出各栋楼的控制轴线交点坐标,然后以控制轴为依据采用经纬仪和钢尺放出各基础开挖线。
(2)基础高程定位:
用水平仪以GDSP5为基准点到场内4#楼和1-B#塔机承台处设控制点:
239.000m(-13.900m)。
(3)注意事项
以建设方书面确定的控制点为依据,采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木桩、广线测出闭合矩型控制网,用平行线法测定出各轴线,并引测到工程四周辅助固定三角桩或砖砌围墙上,且做好红三角标志,作为基础及楼层平面轴线控制及施工放线的依据。
在主体上升施工中采用矩形1、2、3、4的引出点控制轴线位置。
并同时做好轴线、标高放线记录,填写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核查,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3基础施工放线方法
(1)以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控制点,按方向确定桩基对称轴线,进行桩基开挖孔放线。
(2)以施工图桩基控制点和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中心,设计基础梁宽度确定为基础梁放线依据。
(3)在桩基控制十字线上,且在外钉上木桩,在基础完成后将十字线标记落在桩基井圈上,作为基础轴线控制的依据。
(4)本工程设2-3个水平标高控制点,作为水平标高控制的基准点。
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5)基础施工前,根据投测的各轴线点,将纵横向轴线依次引测在各桩基已事先做好的240厚砖井圈表面,弹上墨线,以“红三角”作显标标记,作为柱基和基础梁等校核放线的依据。
(6)基础全部施工完后,根据地面设置的轴线控制桩点。
(各控制桩点和砖井圈上的轴线标记,在土石方开挖和基础梁施工中破坏,因此可能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将各轴线测设弹放在基础砼表面。
2、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2.1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2.2采用水准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3、基坑边坡监测(方法详后)
为了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及时掌握挡土体的变形状况,对挡土体进行监测。
在护坡基坑一侧设置平行控制线,用经纬仪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的安全。
4、主体施工阶段测量:
本工程主楼采用“矩形内控法”。
4.1内控点设置
本工程主体楼层采用“内控法”,在楼面上预埋100mm×100mm×4mm钢板,钢板面作永久性标志,作为控制点。
随塔楼主体施工每增加一层,都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或激光铅直仪向上投测,控制点垂直方向各层楼板处留150mm×150mm方孔,使激光全站仪的激光能通过孔洞射向各楼层,各楼层准确接收。
各塔楼每层楼定出4个基准点,用经纬仪进行闭合测量,然后哎呀平行线法测出各轴线,放出墙、柱边线及1.00m高水平基准点。
4.2轴线竖向传递
(1)测量仪器
建设激光测量仪是一种能自动保持工作精度,可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的多工序检测的便携式仪器,它具有6种功能(自动安平激光水平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准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平面仪、自动安平激光铅直平面仪、自动安平任意倾角激光束准直仪、自动安平激光圆锥面仪),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性能好、精度高的新颖测量仪,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节约劳力,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进度。
(2)施工方法
使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竖向引测,首先选定控制点,将控制点选在转换层或±0.000层。
经测角、量边核准后,得引测控制点,组成控制网。
将新建立的控制网作为施工全过程中竖向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在以上各层楼面浇筑砼时,在对应于这4个控制点的位置处均预留150×150mm垂线投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100mm高阻水圈,以阻挡投点时施工用水流洒在仪器上。
为减少激光束衍射而产生的误差,利用最有效可靠的测程(30~40m),分段进行投点。
投测时,将仪器置于控制点,调平,让激光束垂直投测到新测楼面留孔处放置的有机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记下激光束的光斑圆心位置,则可进行所测楼面的放线工作。
(3)注意事项
在控制点上安置激光铅直仪或激光经韦仪,仔细对中、严格整平后,启动电源,让激光向上(向下)射出,在需定位的楼层上设靶环,让靶环中心对准激光点,然后将靶环固定在楼板上,作为该楼层定位放线的基准点。
在平面的6-8个投测点都进行如此投测之后,在该楼层上用经纬仪进行角度与距离的闭合检测,其角度误差应≤3″,距离差≤±3mm,校核后测出各轴线,放出墙、柱边线及控制线。
4.3主体内控控制网布置
为了施工方便,由于塔楼楼层形状均为矩形,故定位点标注类似,2、3、4均采用正交直角四个内控点来控制,控制点见附图。
4.4主体工程内控点设置方法
将定位点用膨胀螺丝打入楼板,在螺丝头上画“十字线”,并将该定点四周砌砖封闭,用木板盖住进行保护。
层层楼板在定点位置留200mm×200mm的方孔或φ200的圆孔,用激光铅垂仪将定位点一一引到每施工楼层面,每三层转一次点,用有机玻璃板,在上落“十字”点控制,并对全部轴线进行一次整体复查,再用经伟仪架在内控点上“十字线”进行闭合复核。
无误时才对各轴进行放线。
每层复核一次轴线,并做好工程放线测量记录。
(六)标高控制:
根据总平面和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用水准仪由水准点观测。
1、根据总平面和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用水准仪由水准点向地下室施测,并进行返观测,保证标高精度
2、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时,楼层标高控制采取逐层传递法,从测量预留洞处垂直悬吊50m钢卷尺,挂重10Kg于尺端部,用两台水准仪上下同时读数,并标出控制标高,控制标高的引测点一般选择在容易观视的固定物上。
3、向上施工的每一层,在钢筋上+500mm或+1.00m标高处作控制标高(结构)。
从控制标高向上量距时,误差应≤±2mm,水准仪抄平时,误差应≤±2mm,两次累计误差应<±4mm。
4、在施工过程中,用水准仪来控制建筑物的钢筋、模板、砼的标高,当首层完成后,还需要将高程传递到上层,需用钢尺、水准仪配合施测,每个流水作业段至少传递三点,以作相互检核用。
标高测量如下图所示。
(七)上部结构总高控制:
±0.000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部向上竖直测量,每栋楼在四周各设二处,以便于相互校核。
施测要点:
(1)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引测,必须保证精度。
(2)由±0.00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3)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并采用铝合金直尺以硬铅笔划水平线,以确保精度。
(4)当高度超过一尺长时,应精确地定出第二基点,由第二基点向上量测
(八)测量放线质量要求
1、轴线位移:
允许偏差5mm。
2、标高:
层高允许偏差±5mm,全高允许偏差±30mm。
3、垂直度:
每层允许偏差5mm,全高垂直度H/1000且不大于30mm。
五、沉降观测方法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结构技术规范》JGJ3-2010,13.2.9条规定,20层以上高层建筑,要进行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9.5.3条规定,本工程沉降观测选用三等。
故在建筑物四周设置沉降观测点:
1、水准点及观测点设定
水准点设置4点分别在三方岩石或压缩较低的土层上,且不在受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内。
观测点:
由于此住宅主要荷载在主楼,故观测点设在主楼轴线上,共设四点,水准点初步设置每栋主楼不少于六点,离室内地坪高+0.5m,分布如下图所示:
2、观测点做法
观测点沿建筑物四周设置角点,观测点设在一层±0.000m标高处。
沉降观测点在柱(墙)标高0.500m处,用φ16长21mm的圆钢,在一端焊一铆钉头,另一端埋入墙内(钻孔),用1:
1的水泥砂浆填实,并用红油漆编号。
如下图示:
3、沉降观测制度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基础做好之后观测一次,地上部分每施工两层观测一次,主体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并做好每次的观测记录,
竣工后第一年观测5次;第二年观测2次,以后每年一次,每观测一次作一次记录,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4、建筑沉降观测
4.1工程沉降观测点布置埋设,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定,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是根据城市永久水准点,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并整理观测成果。
4.2工程沉降观测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
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在垫层上埋设临时观测点。
当建筑施工到
±0.00层时,再根据设计位置和要求埋设永久性观测点。
4.3沉降观测必须由专业测量师负责,采取定人员、定仪器、定时间的三定方针。
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
4.4工程交工时,沉降观测提供以下成果:
(1)建筑物平面图:
图上标有观测点位置及编号;
(2)下沉量统计表:
是根据沉降观测原始记录整理而成的各个观测点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积下沉量的统计值;
(3)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
4.5建议交工后的沉降观测业主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另行布点进行。
六、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为了及时掌握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程度,因此对邻近建筑物进行观测。
在基础施工影响范围以外设基准点,再根据设计要求,对距基坑一定范围的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并精确地测出其原始标高。
以后根据施工进展,及时进行复测,以便针对变形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七、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1、本工程设专业测量负责人员,并将资格证书送监理部报验;
1.2、测量仪器。
钢尺、经纬仪、水准仪等符合计量器具周检规定,以保证其观测精度;
1.3、校测水准点。
一般建设单位至少提供两个水准点,采用用往返法测定其高差。
认定所给水准点正确,准予使用;
1.4、校测红线(桩)。
由城市规划部门测定并批准的规划红线(桩),是建筑物定位的依据,在法律上起着建设用地四周边界的作用。
首先要核算设计总图上各红线(桩)的坐标与其边长和左右夹角是否对应;
1.5、检验施工控制网(平面和高程)。
包括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是整个场地内各建筑物平面、标高定位及高层建筑竖向控制的基本依据。
其设置原则要便于全面控制又能长期保留,建立场地的定位起始点和起始边、建筑物的对称轴和主轴线等。
1.6、采用施工轴线交点控制桩位置;
1.7、既要依据施工测量规范检查每层轴线控制线的位置和准确性,又要确保墙边线的准确性。
1.8、控制每层楼板浇注后混凝土面结构标高,电梯井内壁的垂直及内口尺寸,建筑物沉降、竖向倾斜、位移测量情况,控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1.9、施工定位放线记录及各楼层施工放线记录,填报《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
1.10、布设沉降观测点应准确设置,在建筑物上观测点应坚固,结构合理,利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监理人员认真核查沉降观测点各阶段的原始记录,记录应注明观测时的气象情况,荷载变化,及时向业主提供沉降观测的结果。
2、装饰施工阶段测量量保证措施
在装修施工中,对各主要控制部位,施工员、测量员都要亲自去复核检查,以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指导装修工作。
主要控制部位如下:
2.1保证每层各户进户门的放线准确;
2.2外墙体及电梯井的垂直度符合要求;
2.3确保每层楼板面的结构标高和墙控制线标高符合要求;
2.4保证窗户中心位置线准确;
2.5保证抹灰后,走廊、房间内净空尺寸符合要求。
3、控制点及引点保护措施
3.1依据业主和放线办提出的坐标及水准点,我司测量施工人员将水准点引进工地,并将该水准点作为半永久点。
同时将业主和放线办移交的轴线点进行复核无误后,再将这些轴线点的延长线测设到建筑物范围之外的适当位置(以能架设仪器并方便前后左右视看),作为轴线定位控制基准点,以便基础土石方开挖破坏了这些轴线点后,能及时准确的恢复。
4、标高控制措施
±0.000层以下直接从水准点引标高到各轴点上,做好±0.000层以上楼层后,将水准点标高引到在各个楼层均用钢尺把标高引到上一层标高,在楼层的“相对标高1.00m或0.500m”处做上记号。
同样每二层复核一次,将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误差之内。
八、施工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1、平面控制网:
各层控制网确立后,必须经严格的闭合校验,平面控制网中,各水平角误差90度角为±20秒,距离测量精度高于1/10000。
各楼层闭合检验所形成的记录资料均应报监理复核认可,然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测量。
2、为保证测量误差满足要求,水平角测设采用测回法进行测量,即在每测设完一个水平角后,倒镜测回观测,然后取前后两个半测回角读数的平均值对已测设的水平角进行修正。
3、用于测量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在施工前应进行校验,并按计量规定进行周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测量 方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