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96469.docx
- 文档编号:5261901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30KB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96469.docx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9646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96469.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96469
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重点
1、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主要历史观: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
2、史学研究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理论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阶级斗争理论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史学研究方法
(1)基本方法:
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考据法)
(2)历史分析方法:
结构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方法、口述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生态史学方法、社会史学方
4、论证方法: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学历史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包括以下内容:
要学会区分史料和史实,学会区分史实和结论,要懂得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孤证不立由若干证据组成证据链方可成立,常常是史无定论
5、历史表述方法:
长编法(创于北宋司马光)和类叙法(始于班固《汉书》)
1、教学设计:
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1)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传统备课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是为了教的流畅
(2)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学习需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学习﹔传统备课往往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出发以完成大纲相关内容为目标
(3)教学设计以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而进行系统规划﹔传统备课往往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主观愿望进行安排,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较低。
3、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分析阶段、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阶段、教学设计结果评价阶段)
(1)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特征)和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方法:
①制定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前的准备,包括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社会形势需要分析、资源准备等②撰写教学目标(四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灵活性、表述的恰当性
(3)教学内容设计①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②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设计
(历史人物的教学设计:
注意生动地讲述历史人物的活动和思想,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褒贬功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的教学设计【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弄清历史事件的结构,讲好历史事件的经过。
历代典章制度的教学设计历史现象的教学设计历史概念、历史文献的教学设计)③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
(综合课及其结构: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单一课及其结构:
导言课、讲授新知识课:
组织教学,讲授新知识,总结巩固、总结课:
组织教学,总结概括知识,布置作业、复习课:
组织教学,说明复习的目的和要求,对复习的范围和具体内容进行概述或提问,作业练习、讲评课:
组织教学,公布考查结果,对考查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
(4)教学策略设计原则:
针对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①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教材②组织教学内容时必修考虑学生的因素③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要恰当④通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可以确定出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⑤掌握当今的主流史学观点,运用这些观点把握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对历史给出合理恰当的解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讲读法。
历史复习方法设计复习方式:
随堂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高考前的总复习。
检查历史成绩的方法设计方法:
课堂提问、检查作业、书面测验等
历史教师的语言与板书设计语言要求:
要有历史时代感,要准确规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板书形式:
正板书(黑板左边)副板书(黑板右边)板书要求:
要提纲挈领、条理分明、详略得当、工整规范。
教学媒体的设计原则:
必要性、简捷性、实效性、共同经营、多重刺激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播放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环境的调控与设计:
座位编排方式:
秧田式、圆形、会议式、小组式、U形排列法
(5)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的目的:
起检测作用、激励作用、使学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设计的方法:
量规的设计、档案袋评价、档案袋的设计、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的设计、访谈法、访谈的设计、观察法、观察法的设计、作业与测验法等。
4、教学设计类型
1)学生依赖—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2)学生参与—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3)学生主导—教师促进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4)学生自导—教师服务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1、历史必修
(1)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阶级、阶级关系、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基本规则。
过程和方法方面,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2、历史必修
(2)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通过了解经济现象培养发现、分析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方面,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经济生活中的实物、图片、音像、文献、口碑等史料的搜集,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认识。
运用经济史方面的丰富史料,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3、历史必修(3)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知道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成就、重要文化现象、重要人物及代表思想等。
过程和方法方面,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教育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1、教学实施:
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深入了解并分析学习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方案逐步加以实施,并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2、历史课程教学实施:
(含义)把历史课程的设计方案付诸实践,或者是把计划的课程转化为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的过程。
(本质)不是历史新课程方案的照搬,历史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再创造的过程。
(基本观点)忠实观、相互适应观、创生观
(影响因素)历史课程计划的因素、历史教师的因素、学校的因素、校外环境的因素
(构成要素)教学实施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教学测评与反馈等。
3、历史教学实施的理念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3)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4)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
5)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6)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4、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1)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素养2)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大胆创新意识3)必须具备系统的、扎实的知识素养4)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5)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素养6)必须具有参与时代的意识和能力。
5、历史教学原则
(概念)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意义)①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有着指导性和调节性的意义
②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③科学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原则)启发性、直观性、循序渐进、巩固性、系统性、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孔子最早提出。
注意问题: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要求:
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生动形象的语言不能取代直观教具,直观教具同样也不能取代生动形象的语言。
3)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活动应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次序、有步骤、连贯地开展和进行。
注意问题:
按照历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教学,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巩固性原则:
在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并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的掌握。
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5)系统性原则: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系统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讲授历史。
要求:
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历史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具体讲述历史,要注意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重视复习,加强联系,语言要有条不紊和前后连贯。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历史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要求:
教师要主动、适时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讲究教学艺术。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活动要把历史与现实、课本理论知识与身边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要求:
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从多角度、多方面联系实际。
8)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别性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最好的发展。
要求:
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尊重学生的差异。
5、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史论相结合、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古为今用、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相结合、系统讲授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历史认知与历史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
6、历史教学组织形式
(概念)为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完成特定的历史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作用)对历史教学效率、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对学生历史知识技能的掌握、个性的形成、情感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对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有一定影响。
(种类)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辅助形式---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组织形式---分层次教学、合作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其他课外教学形式
(改革重点)缩小班级规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交往互动。
7、历史教学模式
(构成要素)理论基础(灵魂)、功能目标(核心因素)、活动程序、实现条件、评价方法。
(功能)中介作用(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理论意义)
(选择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历史学科性质、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风格、教师自身的优势和风格、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
(遵循原则)多样性、目的性、创新性、整体性、灵活性、监控性、综合性原则。
(主要模式)①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主要特征:
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要特征)
②情景复现教学模式(主要特征:
以创设历史情境为主要特征)
③资料研习教学模式(主要特征:
以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研究为主要特征)
④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主要特征:
以师生讨论历史问题为主要特征)
⑤社会考察教学模式(主要特征:
结合校外历史调查活动进行历史教学)
⑥导读-自学模式(主要特征: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的始终)
8、历史教学资源
(特点)丰富性、生动性、现实性
(作用)激发学生学史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遵循原则)因地制宜、合作共享、有效教学的原则
9、历史教学过程
(本质)教师根据历史教学目标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各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前的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教学后的评价阶段。
课堂教学是中心阶段,分五个环节: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关键环节)—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开展)①注重趣味性,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②注重历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③突出互动性,创设民主的学习气氛④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⑤强调自主性,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基本功能)知识传递、技能形成、智能培养、个性发展功能
1、历史教学策略
(含义)在一定的历史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根据教学情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操作技术等教学要素所做的一个整体性谋划及其方案。
(特点)针对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调控性、层次性
(制订依据)课程理念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教学目标是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起始状态是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基础,教师自身特点和条件是制定或选择教学策略的主观因素,课程资源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重要条件,教学环境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重要因素。
2、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1)教学准备的策略①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策略(确定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准备最重要的任务)②教学对象的分析策略③教学内容的分析策略④教学内容加工和处理的策略
2)教学实施的策略: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教学策略(探究型课程类型:
课题探究和问题探究课程。
)
3)教学评价的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评价观①在评价目的上,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②在评价主体上,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由“重他评”转向“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③在评价内容上,由单纯重视知识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转变,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综合化。
④在评价要求上,,从仅仅重视结论转向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使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⑤在评价方法上,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转向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强调综合评价。
◆高中历史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的策略①综合评价策略②评价方法多样化策略
3、历史教学方法
(含义)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选择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师自身素质、教学环境条件
4、高中历史常用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辅之以板书、挂图、投影等媒体,通过描绘历史情景、叙述历史事实、解释历史概念、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
是历史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本方式)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优化途径)①科学性和思想性,观点与材料的统一②全面性、系统性与重点、难点的统一③语言准确、清晰、通俗易懂④讲授应与读、议、练等其他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穿插进行⑤与其他教学手段相配合。
2)讨论法:
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课前预习思考,在课堂上经由教师启发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就讨论结果做一定总结的教学方法。
(环节)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
(优化原则)注意民主性、把握全面性、保证有效性、遵循鼓励性原则。
(方式)“提示引导”式、“群体互补”式、“自由辩论”式、“角色置换”式
3)探究法
4)学案导学法:
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引领、点拨、提升为主导,师生共同进行研究学习,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环节)①教师编制导学案,提出自学的要求②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和教材(核心)③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导学,解疑④学生归纳、总结⑤达标训练、课后反馈
(优化)①实施“二次备课”,突显个人特色②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③师生都要做好课后反思,建立学案反馈评价体系④导学案要因人而导,灵活运用⑤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在实施学案导学中的作用
5)案例教学法:
历史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的历史案例作为教学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解读、概括、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指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实施形式)展示案例—阅读感知阶段,设疑问难指导—个体自主探究阶段,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阶段,组织班级交流—自主学习互补阶段,总结评价—能力提高阶段
(优化)①案例教学要考虑到适用性,并不是每个专题都适用于案例教学②坚持案例的真实性原则③要适于学生的探究活动④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⑤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
6)启发式教学法: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创举,就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7)情境教学法:
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高中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优化认知过程,把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8)问题教学法:
将教材内容按层次难易设计问题,并用投影仪放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题目答题,对成功者进行表扬,激发学生思维。
9)谈话法:
通过教师和学生交谈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其最大特征是不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知识,变教师单方面的活动为师生的共同活动,重视和调动学生本身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
分检查性谈话、启发性谈话、巩固性谈话三种方式。
10)诗歌教学法、学科渗透法、导读法、图文示意教学法
5、专题内容讲授方法
1)历史人物的讲授方法:
以人传事、以事带人
2)政治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讲解法、阐述法(做到政治经济有机结合,一分为二正确评价,讲清线索揭示联系)
3)经济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讲解法(做到因果相联,点面结合,串联理线,具体形象)
4)文化史内容的讲授方法(讲清因由,前后相承,联系对照,重视文化史人物的讲授)
5)战争史内容的讲授方法(分析战争起因,叙述战争过程,突出重大战役,分析战争性质,讲解战争的意义或影响)
6、历史教学手段
1)含义:
师生开展教学活动,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2)常用手段:
教学语言(师生交流的重要工具)、传统的直观工具(如历史地图、图表、历史年表、历史图片及教学板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3)运用多媒体技术注意的问题:
明确目的、合理设计、重点突出、综合使用、教师引导、调动学生、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7、历史教学技能
(含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
(分类)组织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技能、结课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教学反思技能、说课和评课技能等
1)组织课堂教学技能
(含义)课堂组织包括管理性组织和指导性组织,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集中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
(组织技巧)目光注视法、表情感染法、趣味激发法、设疑引导法、停顿吸引法、鼓励激励法、板演示范法、语言表达法、暗示提醒法、活动刺激法
2)导入技能(方法)直接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情境创设导入法、悬念设置导入法、趣味导入法、节日式、故事式、诗词式、歌谣式、成语典故式、教具式、问题式、讨论式、史料阅读式、乡土材料式、时事材料式、理论式导入法
(原则)目标性、衔接性、启发性、有效性、灵活性原则
4)语言表达技能做到:
要有历史特色,语言必须准确严谨,力求精炼简洁,避免模棱两可,要生动形象,要充满感情色彩,要富有时代气息和历史特色,关注体态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心理节奏。
5)提问技能(含义)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手段,通过诱导学生回答和处理学生答案,达到检查教学、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培养能力等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原则)针对性、启发性、效益性原则
(方法技巧)诱导式、疏导式、阶梯式、比较式、迂回式、延展式、体验式、对立式、观察式、反问式提问
6)板书技能(形式)纲要式、表格式、问题式、线索式、图解式板书
(原则)①板书的内容要精炼恰当,有高度的概括性②板书要有周密的计划性,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③板书的形式要有灵活多样性和清晰的条理性④板书的内容要能调控学生的思维方向,有一定的启发性。
7)结课技能(含义)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及时地进行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等,使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方式。
(意义)巩固知识、升华认识、发展能力、及时反馈等
(要求)首先,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
其次,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再次,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自学。
(方法)知识整理法、提炼结论法、整合图示法、比较对比法、升华认识法、巩固练习法、新课铺垫法、深化教材法、讨论总结法、学法示范法
8)教学反思技能(含义)在教学过程完成后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深刻反思,认识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促使教师更好地成长。
9)学法指导技能(注意问题)课前备课兼顾学法,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注意循序渐进。
10)听课评课技能(听课技巧)听课前有一定准备工作,听课中要认真观察记录,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评课类型)学习和探讨型、指导型、评判型的评课
(评课技巧)从教学目标上分析,从处理教材上分析,从教学程序上分析,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高级中学 9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