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标准.docx
- 文档编号:5259197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1.01KB
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标准.docx
《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标准
机电产品机械维修
课程标准
2013年11月15日
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方向性课程,是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入门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能整体认识机电产品的机械系统维修,达到“机电技术应用工”职业资格“四级”标准中的相关模块要求,具备从事机械设备维修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本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涵盖职业资格“四级”标准中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系统调整”能力考核模块。
教学实施通过把本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按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项目并创设工作情景,借助实训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维修工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技能应用,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并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拓展的后劲,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参考学时
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建议为90学时,这一课程的教学统一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具体学时分配建议在第七部分内容纲要中。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基础的机械维修技术知识,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教学要以机电应用专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对机械设备零部件的装配、卧式车床的修理工艺,了解数控机床的维修及设备维护保养规则、以提高机电产品维修的职业素质、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需要为目标,以强化机电产品维修应用为重点。
在本课程的实施中,要根据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机械设备零部件的装配、卧式车床的修理工艺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生活实际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相关的机械维修技术应用意识。
同时,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
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以“凸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为实习服务,根据企业需要,本着必需、够用原则,将内容模块化,教与学进程一体化”的总体设计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机械零部件的测绘与维修、机械零部件的修复工艺、机械设备零部件的装配、卧式车床的修理工艺、数控机床的维修及设备维护保养规则等,彻底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设计思路,紧紧围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项目任务与机电产品维修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增强理论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课程内容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机械设备、零部件装配的职业技能训练,精选教学内容,改变“难、繁、旧、偏”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增加与各专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实现各专业课程内容与对应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及安全生产相一致,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内容新、方法活、手段宜。
本课程内容由六个模块组成。
每个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适应机电应用专业需要。
每个模块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六、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教学,使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掌握常用机电产品的维修工艺方法以及机电产品的调试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具备对典型机电设备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常见故障现象的认识能力、维修调试能力,树立使用机电设备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提高学生专业化方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知识目标
1.熟悉机电产品安装与维修相关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
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
掌握劳动保护技能及相关安全知识。
2.了解机电设备老化、失效、故障、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内容,对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有较完整地认识。
3.了解传统的和现代的主要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方法,能正确运用故障诊断参数和标准等对实际故障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诊断。
4.深入理解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原则,能进行典型零部件的装配。
5.熟悉机械零件的各种修复方法,能进行机械修复等操作。
6.熟悉设备精度检验中常用的工具,能正确进行常用设备的精度检验。
7.具有普通机床中典型零部件、常用数控车床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8.能对数控铣床X62W进行安装和简单故障排除。
及数控铣床X62W整机精度的调整与恢复
9.能了解机电设备的维修新技术在机电产品领域中的应用。
(二)职业技能目标
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工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具有安排任务与解决现场问题能力。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4.能自觉评价学习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具有方案设计和开拓创新能力。
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6.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三)职业素养目标
1.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3.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各种工程问题。
4.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6.能领略本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技术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体验技术改革的艰辛与喜悦。
七、内容纲要
教学项目
教学任务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学时
项目一
机电设备维修准备工作
任务一安全文明生产
任务二常用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保养
任务三机电产品中常用工量具使用及维护保养
1、正确使用劳防用品
2、起重设备的操作规程
3、设备操作规程
(1)正确使用砂轮机
(2)正确使用手提钻、各类钻床
4、安全操作规程
5、零件清理方法与清洗剂选择
6、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
1、在实训室中,设置模拟工作情境。
2、借助多媒体资料或其它资料,懂得安全文明操作规。
3、通过实际操作,能正确选取和使用相关的工量具。
4、借助多媒体资料或其它资料了解零件的清理方法,清洗剂作用和正确选取。
8
项目二机电设备台虎钳各零部件维修与拆装
任务一认识台虎钳的结构,作用
任务二、台虎钳的拆装、维修
1、会阅读相关的技术文件
2、熟悉零部件的结构、作用
3、能读懂零部件的图纸
4、掌握台虎钳各部件的修复方法
1、在实训室中,选用台虎钳设置模拟工作情境。
2、根据工作情境的要求,阅读相关的技术文件。
3、借助多媒体资料或其它资料,了解零部件的结构、作用。
4、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零部件的修复方法、会整修能对固定联接的部位整修。
12
项目三机电设备CA6140车床进给箱传动系统维修
任务一了解车床型号、规格、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任务二能熟练分析机床主传动系统。
任务三熟悉并掌握重要零部件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任务四能够对机床的机械故障进行故障排查。
1、会阅读相关的技术文件
2、熟悉传动件的结构、作用
3、能读懂传动件齿轮的图纸
4、能调整主轴轴承间隙、提高运动精度
1、在实训室中,选用机电设备相关的部件设置模拟工作情境。
2、根据工作情境的要求,能读懂相关图纸、阅读相关的技术文件。
3、借助多媒体资料或其它资料,了解传动件的结构、作用。
4、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工作情境对应的操作技能和能力要求。
16
项目四机电设备数控车床CAK6150传动部件的维修
任务一了解CAK6150车床型号、规格、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任务二能熟练分析CAK6150机床主传动系统。
任务三熟悉并掌握重要零部件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任务四能够对机床的机械故障进行故障排查。
1、会阅读相关的技术文件
2、熟悉传动件的结构、作用
3、能读懂传动件的图纸
4、能调整主轴轴承间隙、提高运动精度
5、能检测丝杆螺母传动副精度
6、能对丝杆螺母传动副修理
7、能对齿轮传动副进行修理
8、能对链传动进行修理
9、能对带传动进行修理
1、在实训室中,选用机电设备相关的部件设置模拟工作情境。
2、根据工作情境的要求,能读懂相关图纸、阅读相关的技术文件。
3、借助多媒体资料或其它资料,了解传动件的结构、作用。
4、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工作情境对应的操作技能和能力要求。
24
项目五机电设备数控铣床X62W整机精度的调整与恢复
任务一X62W万能铣床电力拖动的特点及控制要求
任务二X62W万能铣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任务三X62W万能铣床的主轴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四进给箱、溜板箱的精度调整
1、能读懂机电设备装配图
2、会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3、了解机电设备的精度及技术参数
4、会正确使用检测仪器仪表
5、懂得机电设备精度调整与恢复的方法
6、能对机电设备进行精度调整与恢复
7、能对机电设备精度检验
1、在实训室中,选用典型机电设备设置模拟工作情境。
2、根据工作情境的要求,能读懂机电设备装配图、阅读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
3、借助多媒体资料或其它资料,了解机电设备精度及技术参数。
4、通过实际操作,会正确使用检测仪器仪表,对典型机电设备工作情境对应的精度进行检验、调整与恢复的操作技能和能力要求。
24
项目六认知机电设备的维修新技术
任务一机电产品维修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任务二机电产品维修技术的实际应用
1、认知机电设备维修新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2、了解机电设备维修新技术在实际工作情境中的运用
3、了解机电设备维修新技术的运用对环保的作用
1、下厂参观。
2、借助多媒体技术认识维修新技术在实际工作情境中的应用。
3、借助多媒体技术了解维修新技术对环保产生的影响。
6
合计
90
八、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任务引领型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中要提倡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讲辅导、问题探究、合作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力求在教学中启发引导、生动活泼。
这样有利于学生完整、准确、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培养,加强教学的教育性,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开阔视野。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
教师选用典型的机电设备,由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进行分组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了解机电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同时熟练使用常用工量具、仪器仪表。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景,即按照工作过程将其分解成几大模块,在具体模块中划分系列任务,并与相应知识点关联,使学生通过任务的驱动、问题的解决领会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同时扩展对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即按“项目--模块--任务--问题--知识点”的思路实施教学,最终实现由“知识点--问题--任务--模块--项目”整个过程的完整学习。
这一互逆过程既让学生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学习关联知识,同时能领会知识的应用价值,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达到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真正提升。
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数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核模块,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发生了很大改变,对学生而言,他们要具备钻研的意识和能力,要能围绕问题主动地计划学习和解决问题;教师则要选取最优案例,不断地鼓励学生,及时调节教学进度等等,这些转变归根结底是师生角色的改变。
5.项目教学法所代表的新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时代性,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
目前我国教育关注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形势下,尤其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下,具有显示意义。
有关项目教学的系统研究还有待于今后不断地实践与总结。
(二)教学评价建议
1.目的和功能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
考核评价重点为学生安全文明规范操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及爱护工具、设备、环境保护等意识与观念;其次要加强教学过程环节的考核,结合课堂表现、作业、理论考试及项目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考核与评价应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评价方法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即改革单一的考核方法,树立全面的考核考试观,全程评价。
注重构建涵盖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和过程性考核。
(2)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角度,教学实习处、学生工作处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立体评价体系。
制定专业技能学分标准,按标准对学生校内学习的过程、态度、成绩分别给予相应的评价;注重学生遵规守纪、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3)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测、现场操作、提交实验报告、闭卷或开卷测试等。
(4)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以山东省教学指导方案和本课程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覆盖相应的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的内容,应能满足课程教学目标,且符合教学大纲规定的难度,并与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
2.根据三年制中职学生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开发的建议为:
(1)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体系模式,以任务引领与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来框架教材体系。
(2)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或是专业带头人;
(3)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4)选取的项目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
(5)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教材语言要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2、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象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对于本专业课程以上资源严重缺乏,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这是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行产学合作,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在此过程中进行实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机会。
这也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5、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
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使之具备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实验实训、现场教学的功能,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使之成为教学、培训、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式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完成学生向员工的实际能力转换,不仅仅是大力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满足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适应市场变化需求、协调和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九、教学条件
(一)硬件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产品机械维修课程的开设需要具备机电产品机械维修实验实训基地和多媒体教室。
(二)师资队伍建设
⒈专业课方面,教师队伍应该来自社会,并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该有双重身份,既是校园里的教师,又是企业的工程师,国家应该为教师建立这样的平台。
加强兼职教师整体素质的培训提高,对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着重进行教学法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
对从大专院校聘请的兼职教师,着重将他们培养成既可以做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师,又能做技术实践课的教师,一是参加学历进修和教师资格证考试,取得任教资格;二是参加技术等级证考证和升级。
⒉基础课方面,教师应该具有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极强的组织能力,通过组织各种课堂比赛或开展课堂小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自我展现能力。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无疑是强有力的。
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年轻化中追求成熟化、时代化、科学化。
⒊目前我校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方面的教师有12人,专业任教师12人,学历达标占100%(本科11人,研究生1人);中高级职称达75%(高级职称3人、中级7人);高级职称占25%,双师型教师:
具有机电类职业资格证书10人(含技师4人),占83.3%。
学校通过招聘、交流、培训、转岗等形式扩大教师队伍,同时加强现有的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专业课教师定向、定位、定人。
把专业老师向精、熟、专方面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产品 机械 维修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