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大手印根本颂略讲+见悲青增格西口译0620.docx
- 文档编号:5256945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53.25KB
甘丹大手印根本颂略讲+见悲青增格西口译0620.docx
《甘丹大手印根本颂略讲+见悲青增格西口译06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丹大手印根本颂略讲+见悲青增格西口译0620.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丹大手印根本颂略讲+见悲青增格西口译0620
《甘丹大手印根本颂》略讲
教授者
下密院喇嘛仁波切札西慈仁仁波切
口译者
见悲青增格西
《甘丹大手印根本颂》
造颂者:
第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
汉译者:
法尊法师
那摩玛哈穆扎耶
大印周遍一切性心金刚界离演说
遍主开显成就王敬礼无等恩师足
善摄显密教授海诲人格登语传派
达摩金刚师徒现大印教授我当书
此中有三段加行正行结初中当善修归依菩提心
非仅口中诵以是入圣教与大乘门梁有见心法性
须净障修福十万百字咒悔罪兼百礼先尽力多修
次想根本师不异三世佛至心勤祈祷正行谓大印
虽有多异说今分显密二后者谓专注金刚身等法
由善巧方便引大乐光明此即萨惹哈龙猛挈热巴
梅祗等大印亦即七成论三心论等说无上心中心
前者谓修习广中略般若所说真空性龙猛说离此
更无解脱道今依彼意趣传授大印法指示心体性
如师语而说有说俱生合盒法与具五味等并四字
能静及断境大圆满中观各别立多名然以善教理
能办真了义修证者观察同归一意趣以是修此规
有见上求修有修上求见今如后规修身于安乐座
具足七要法九返除陈息善分心浊净先以净善意
修归依发心次修甚深道师长瑜伽法猛祷百千返
师入自身内次于静境中略住不动相勿患得失等
其杂分别想然非遮作意如闷绝睡眠要令心不散
正念而防守及按照正知心动即觉了次于明了性
提念直观照随起何分别即观彼体性或如舞剑者
分别起即断断已心住时不可失正念尽力而舒缓
内策而舒缓心住即在彼心性被系缚能缓定解脱
不散修舒缓或随分别起即观彼自性令自散空寂
如是观住性亦见无障碍空寂而明了称曰动静合
或随分别起不必强遣除认识彼动相安住其体性
此与船上鸟飞扬喻相同如云海船鸦任其各方飞
终当落船上由如是修习引生等至体一切无障碍
澄净而光明色像皆非有空寂若虚空能现一切境
湛然而朗明如是心法性随已现前见然不可取示
随见不执着任运而安住近代雪山中多数修行者
说此是将佛手授之教授法幢则说是初业所修习
住心胜方便见心世俗体今于心法性如何能认识
一切诸佛智示现袈裟身破除我心闇当建本师语
即住前定中而起微细识犹如湛净水有小鱼游行
审谛观修者士夫之自性龙猛及佛说士夫非地水
非火非风空非识非一切离此无士夫六界假合故
士夫非真实如是一一界聚故亦非实若如是推求
正定住者等尘许无可得尔时勿散动专修定如空
或住等至中观察空无色动现无障碍明了不可遮
相续无断心现起似无待及执所著境如静天所说
相续与合集妄加鬘军等以教理成立如现非实尔
当专住此定总如善知识证一切智者佛智恩师说
若知随所现即分别所执则胜义法界显现不待他
于此显现中明了智趣入专一平等住是为最稀有
帕当把亦云当于空中旋心枪见无碍着丁日瓦意趣皆相同
后谓修大印所生诸白法及三世善海回无上菩提
由是修习故随六识现境审观彼现相即能见其性
说随现能知即正见宗要总谓自心等随现皆不执
决了彼体性则当唱修习如是了知已世出世诸法
皆同一自性此如提婆说说一法见者即一切见者
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又于此法性如理住定时
速离有无等世出世戏论次出定观察则见唯假名
能所作缘起如梦幻阳焰水月不可遣尔时乃现证
现有不障空空无碍于有空与缘起理同一义善道
此是具多闻勤修断行者善慧法幢说
福施诸众生以无比寂道速得胜者位
《甘丹大手印根本颂》略讲
教授者:
下密院喇嘛仁波切札西慈仁仁波切
口译者:
见悲青增格西
观众恒苦烦恼盛恶世多衰悲愍处
欲转污土成净剎大兴法教驻澳洲
白螺广出无上法妙音宣流不尽宝
卷札百千利乐源疗苦胜药益西人
慈爱降注甘露雨心疮得慰欢喜随
仁者大行威光赫众船依靠止泊岸
如是具德阿阇黎有幸因师而得见
亲闻甘丹大手印碧色度母事业尊
金刚萨埵最胜忏文殊真实智慧增
法法不离二菩提愿众成觉实感受
祈寿绵延似虚空圣妙吉祥永住世
今吾受益恩难报偕同有情诚顶礼
前言
(第一天─3/12)
今天在上密院能够有机会讲《甘丹大手印》,觉得非常高兴!
谢谢大家这样的安排!
您们大家都在学习佛法,不仅如此,特别近年来都在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是值得非常高兴的!
我以一个年长出家人的身份,觉得这是非常值得随喜的一件事情,谢谢大家!
最重要的是您们为什么要来学习佛法?
这个理由一定要弄清楚!
第一、我们大家都在学习佛法,为什么要学习佛法?
第二、我们今天是来学习大手印,这又是为什么?
这个一定要弄清楚,弄清楚之后,我们才好讲话。
为什么要来学习佛法?
其理由何在?
学习佛法的理由就是要减少烦恼,甚至断除烦恼,理由就是这个。
佛陀来到世间,讲了八万四千法门,这也是为了断除八万四千个烦恼而讲的。
整体上来说,全世界以及自己个人都会碰到非常多的烦恼、麻烦,这些根源何在?
其实都是烦恼造成的。
烦恼最主要有三个或是五个;贪、瞋、痴或贪、瞋、痴、慢及嫉妒,它们的根本都来自无明,无明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它有非常多的粗、细这方面的问题。
虽然有非常多的数不清的烦恼,可是我们要认识以上讲的五种烦恼,这些烦恼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所谓修行佛法,就是要跟烦恼怨敌争战,所以就谈到要断除烦恼。
断除烦恼有两种方式;有暂时让自己心相续当中的烦恼不现起的方式,以及从根本上断除烦恼的方式。
我们在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就要认识到要如何对付烦恼,要如何让烦恼减少。
学习佛法越久,如果烦恼减少得越多的话,就说明学得是对的,反之,如果学了很多,烦恼没有减少,就说明出了问题,这时候就要观察问题所在。
所以就是要思惟学习佛法的目的,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看烦恼有没有减少,如果有的话,就是学对了,所以以往有没有减少烦恼这方面来学习。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谈到像出离心或者是慈悲心,还有布施、持戒等等的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为了阻挡或者是为了不让我们现行的烦恼现前而讲的,它们能够控制我们现行的烦恼现前,但是若说要从根本断除,它们是没有办法让烦恼从根断除的。
而今天讲的大手印,修行大手印的目的就是在谈到心方面,所谓「大手印」就是内心的本性、空性(心的空性),修学这个的目的是要让烦恼从根本断除。
因此,等上完这门课,您们比较知道大手印的内容,要修行大手印的时候,主要就是要修上面所说的像出离心、慈悲心、布施等等这些内容,要把它们当作主要、要把它们当作根本来修学,从这些基础从而再来修习大手印。
因为您们大家都有《甘丹大手印》的根本颂,所以我会按照《甘丹大手印》的根本颂来讲,如此讲过之后,若大家忘记了,还有可以对照的地方。
大手印属大乘法,因为它是大乘法,所以我们在听闻以及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生起菩提心,也就是说,一定要为了度脱一切有情而来听闻、修行大手印,这个是一定要的一个动机。
此根本颂是第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所造。
释本文
那摩玛哈穆扎耶
此句是顶礼大手印的意思。
「那摩」是顶礼,「玛哈」是大,「穆扎」是手印。
大印周遍一切性心金刚界离演说
遍主开显成就王敬礼无等恩师足
此偈是第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自己听闻大手印而顶礼自己的恩师。
善摄显密教授海诲人格登语传派
达摩金刚师徒现大印教授我当书
此偈是造论誓言。
因为以上都有中文的翻译及解释,所以就不再多谈。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修行开始。
此中有三段加行正行结初中当善修归依菩提心
大手印的修行分三个段落来讲,加行、正行及结行,加行须修归依跟菩提心。
非仅口中诵以是入圣教与大乘门梁有见心法性
且非仅是口中念诵,因为它们是入圣教以及大乘的门。
大手印有显教的大手印及密续的大手印,如果要讲密续的大手印,必须要接受灌顶,因为我们没有接受灌顶,所以在此不能讲,今天讲的是显教的大手印。
显教的大手印主要讲的是空性以及了解空性的智慧,也就是广、中、略《般若经》所谈到的空性,所以修大手印的时候就是要修空性。
而要修学空性的话,首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首先最最重要的就是归依。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能不能变成佛法的实践都依赖于归依。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佛教的教主是佛,以我们这一轮的教法来说是释迦世尊,所以如果是佛教徒的话,就是要跟随祂而修行佛法,如果不是跟世尊来学习的话,即使你修的是空性,也不能说是在修佛法的内容。
而归依以佛教来说就有三归依,也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种归依,当然这些您们可能都知道,可是因为这里有提出来,所以也就自然讲一下,总之,要如何归依佛、要如何归依法、要如何归依僧,这些您们大家都必须要非常非常地清楚。
我们要归依,「归依」就是要度脱的意思,那我们要从哪里度脱?
就像上面所讲的,真正度脱的对象就是烦恼,要从烦恼中度脱出来。
也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所以在归依佛的时候,就是一定要请求祂指导、解说如何断除烦恼。
当然我们都是业障不清净的凡夫,所以我们要直接亲见佛陀,是没有办法的,见不到真正的佛陀;佛陀的身体不像我们现在的身体,不是血肉之躯,佛陀的身体是跟智慧同体的,心跟身同体的这样一个身体,我们是没有福报见到这样的本尊。
可是如果我们好好地祈求的话,还是会得到其效果;也就是说,要不就是佛陀会化现为师长出现在你的面前,要不就是佛陀加持师长,会让他传给你断烦恼的方法。
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归依善知识或是请求善知识加持的话,佛陀要不就是化现为善知识,要不就是加持善知识给予我们指导,也因为如此,所以在西藏的归依里头,就多了一句「归依上师」。
为什么要多一句「归依上师」?
原因就是,为了了解诸佛会想尽办法化成善知识,或者是加持善知识,而让你获得法义,为了了解这一点,所以才加上去,多了一句归依偈。
所以无论是在念「归依上师」的时候也好,或是在念「归依佛」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主要要想的是,希望祂能够指导解脱、成佛之道。
而法宝才是真正的归依处,也就是直接让我们从烦恼敌中获救的是法宝。
法宝有胜义法宝及世俗法宝,所谓「胜义法宝」指的就是道谛跟灭谛;道谛会直接让你从烦恼中脱离,而灭谛直接让你获得度脱。
也因为如此,真正能够让我们远离或者根本铲除烦恼的方法就是法宝─道谛跟灭谛这个胜义法宝。
除了胜义的法宝之外,还会谈到世俗的法宝,当然我常常是这么讲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怎么样,每个人心相续当中都会有善,即使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善,我们都会有一些善根,这些善都能够保护你,从不如意的方面保护出来,帮你阻挡不顺的情况,所以事实上,只要是善,都是我们的归依处。
为什么会这样讲呢?
比方我们现在就是有「我从现在开始不杀人、我从现在开始不盗物」这样的想法,这个想法是一个善,而这种善能够保护什么?
它能够维护什么?
它能够维护你不产生「我想杀、我想盗」这样的想法;因为它阻挡了杀生,也因为这个样子,所以也就阻挡了杀生而堕恶趣这样的果,从这些当中保护出来。
总之,只要是善法,它都会从逆品中把你保护出来,也就是相当于把你从逆品的果当中保护出来。
无论是任何的善,我们都需要培养它,如果没有的话,要能够把它培养出来,如果有的话,要能够把它发扬起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是僧宝,僧宝是我们往上仰望的对象,也就是说,真正胜义的僧宝指的是像成就圣果的那些圣人,那些圣人是怎么修行的?
那些圣人获得了什么样的果位?
这些都是我们往上敬仰、请教的对象。
同样,一般的凡夫僧也是学习的对象。
所以我们佛教会谈三个归依处,不能够再多,也不能够减少,就像一个很虚弱的病人,他必须找到医生,也必须找到药,而且要有护士,这三个都不能或缺,除了这三个之外,也不用再多,这就是定数在三宝的原因。
总之,归依对初学佛的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好好地修行、好好地实践这个归依的话,你的心地会变成善良,你的心地会变成安稳的,所以对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修行!
接下来是发心,通常都会说「归依发心」,归依之后就会谈到发心,所谓「发心」指的就是为利益一切有情希求佛果,「我一定要成佛」,发心相当于发誓,是一种誓言。
发心的心跟我们通常的心一样,指的就是心,但它要具备两个助伴,所以我们要修的就是这两个助伴,如果有这两个助伴的话,我们的心也会变成菩提心。
现在我们的心之所以没有变成菩提心,就是因为没有具备这两个助伴,这两个助伴就是希求菩提的助伴跟希求利他的助伴。
利他的助伴就像我们通常讲的「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悲心、增上意乐」等六因,特别是「慈」跟「悲」,修行这些的时候就是在成办利他的助伴。
而要达到这个愿望,能够不加造作的利益他人的话,就必须成就佛果;没有成就佛果,是没有办法达到任运的、不加造作的利生,所以希求菩提、想要成佛这样的希求就是希求菩提的助伴。
因为归依跟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修行大乘佛法的脊梁,您们学过也好,或是即将要学也好,这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得很多,就不谈它了。
总之,不能离开它们,离开它们,就会离开大乘的修行,就会离开佛法的修行。
须净障修福十万百字咒悔罪兼百礼先尽力多修
次想根本师不异三世佛至心勤祈祷
归依发心之后,我们就要修大手印,修大手印就是要见到法性,特别是要见到内心的法性,所以要修大手印的话,必须要先净除障碍,如果不集资净罪的话,是没有办法获得以上所讲的,所以就谈到「须净障修福…」此偈颂。
我们会说我们这个暇满人身是非常重要的、非常珍贵的,原因就是在这样五浊恶世短暂生命的过程里头,都能够即身成佛,会有这方面的很清楚的解释。
话虽然是这样讲的,可是事实上是非常非常地难,就我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虽然如此,我们这个人身当中其实可以努力地看能不能见到心性的法性,我觉得这个是可行的,这个是能够达到的,同样,让我们自己生起任运而起的慈悲心、菩提心是可行的。
也就是说,即身成佛虽然对我而言是无望的,可是像刚刚讲的这些内容都是可期的、可望的,当然佛果是一定可以成就的,但是自己能不能即身成佛,好像是要放弃这个希望的感觉。
反之,见到心性的法性及慈悲心、菩提心任运生起,这些是一定要努力的,是大有希望的内容。
我对这些有非常大的希望,希望见到空性,希望今生能够任运的生起慈悲心、菩提心,所以也一直非常努力地透过三十五佛忏,把大礼拜当成功课来修,所以对这个希求非常非常大,我觉得此生如果能够获得这些法的话,就不枉此生了。
但问题是说,因为七十一岁了,所以还是满难的,像已经七十来岁的人或许是比较难,您们年轻的人努力的话,是大有希望的,我比较慢了一点,好像是要年轻的时候努力,年轻的时候如果努力的话,应该是可以努力的,如果您们年轻的话,是大有可为的。
总之,因为此处有要见心性的法性的话,需要集资净罪,需要十万遍百字明咒忏悔礼拜,要把根本上师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地观修来祈祷,所以才讲到这些。
以上是大手印的前行。
正行谓大印虽有多异说今分显密二
接下来是正行,什么是「大手印」?
虽然有非常多的说法,许多智者各说纷云,惟归纳之不超过显密两种大手印。
显教的大手印会在后面广泛地说明,密教的大手印就比较不会这么广泛地说明,故先讲密教的大手印。
后者谓专注金刚身等法由善巧方便引大乐光明
此即萨惹哈龙猛挈热巴梅祗等大印
亦即七成论三心论等说无上心中心
这种讲法是从萨惹哈、龙猛、挈热巴、梅祗等祖师这样传下来的,是根据《七成论》,《三心论》等说,是密续的心要的心要。
当然整体上来说,大手印─空性无论是显还是密其实都是一样的;显教的大手印跟密教的大手印在境─空性方面来说,完全是一致的,可是因为具境方面,也就是修持的方面或内心方面有了不一样的差别,所以才会有跟显教不一样的密续的大手印产生。
总之,它是四部密续当中心要的心要,这个部分今天就不讲。
前者谓修习广中略般若所说真空性龙猛说离此
更无解脱道
这个部分不修的话,我们要修什么呢?
我们要修的是显教大手印,显教大手印也就是广、中、略《般若经》中所讲的空性。
总之,佛陀曾经在印度三转法轮,其中二转法轮就开演广、中、略三种般若,广、中、略三种般若的显义就是今天要讲的大手印。
总之,此处讲的是来源,大手印出自何处?
是来自三种般若,是三转法轮的二转法轮。
广、中、略三种般若,直接讲的都是空性,您们大家都有念《般若心经》,跟《般若心经》一样,直接讲的都是空性,所以不会直接谈到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所以这个偈颂就谈到广、中、略般若所直接讲的空性,龙猛菩萨说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他的解脱道。
此处说「龙猛说」的意思是以中观宗的观点,特别是以应成派的观点来说,如果不了解空性的话,不要说是成就佛果,连解脱都没有办法,故说「离此,更无解脱道」,空性是关键性的道。
龙树菩萨讲了什么呢?
因为您们会念《般若心经》,《般若心经》里面就谈到「自性皆空」,所以他讲出了「自性皆空」这样的观点。
「自性空」这种概念,即使是中观师如中观自续派的清辩论师,还有唯识宗,唯识宗也是属于大乘的一个宗派,虽然如此,因为宗义的关系,还是没有办法接受「自性空」的概念。
也因为这样,所以自续派跟唯识宗认为《般若心经》是不了义的,他们没有办法直接如言的接受《般若心经》,而应成派会认为《般若心经》是如言所讲,都可以接受,所以在应成派来说,它是了义的。
了不了义的问题,您们还是要了解一些,如果没有在这方面稍微了解一下的话,就很难获得空性方面的概念。
《般若心经》不是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吗?
但是这些都跟前面的「自性皆空」要配合在一起;没有人会讲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也没有人会承认没有眼睛、鼻子这些,所以这些指的都是跟前面一样,就是「自性皆空」这样的概念。
而眼无自性、耳无自性、身无自性等这样无自性的概念,唯识宗没有办法接受,不仅唯识宗接受不了,连自续派也没有办法接受,能够完全接受的只有应成派,应成派接受眼、耳、鼻、舌、身、意「自性皆空」这样的概念。
总之,龙树菩萨讲的就是说,如果没有「自性皆空」这个概念,不要说是成佛,连解脱都是没有办法的,讲的就是这个话。
今依彼意趣传授大印法指示心体性如师语而说
因为龙树菩萨讲了这样的话,所以今天就按照龙树菩萨的意趣讲授大手印,指认心的体性。
总之,按照自己师长所说的,要讲龙树菩萨的意趣。
龙树菩萨是怎么讲自性空的呢?
龙树菩萨首先讲的是人无我的自性空,而在讲人无我的自性空时,以牛车作为例子来讲自性空,因为当时没有其他车子,只有牛车。
而要了解补特伽罗自性空的话,首先我们要非常清楚地了解什么是「补特伽罗」。
「补特伽罗」不仅仅是指人,除了人之外,其他的一切有情都是补特伽罗。
那能不能说有命的都是补特伽罗?
这个可能要考虑一下,因为我们用语的很多很多方式的不同,所以有时候会谈到有命的会不会皆是补特伽罗?
这个好像有些困难的感觉。
总之,比较标准的来说,具备心识的都是补特伽罗。
而什么叫做「补特伽罗」?
「补特伽罗」其实是唯名安立的,也就是说,它有安立处,五蕴是它的安立处,在这个五蕴上安立而已的这样一个唯名的安立法就叫做「补特伽罗」。
用白话来讲,以人来说,人是有身体跟心灵的,而身体跟心灵的和合体,我们就称之为「人」;狗的心灵跟狗的身体的和合体就取名为「狗」。
所以我们人就有身体这样的色法,心就有心王跟心所,每个心王的眷属都会有受、想、行这些心所,所以在佛典里就会谈到安立在五蕴上面有色法跟心法。
只要有心,一定会有其眷属受、想、行这些,如果不具备受、想、行这些的话,心是没有办法操作的,是操作不起来的。
如果没有「受」的话,就不会感受到苦跟乐;我们感受到的苦跟乐,其实都是「受」让我们感受到的。
「想」就是别别了别,我们会有很多的分别、了别,这些都是「想」心所的作用,如果没有「想」心所的话,我们许多的区分如「这个是狗」、「这个是人」、「这个是墙壁」、「这个是房子」等等的很多这种想法都没有办法产生。
「行」的话属于像我们所造业的那个业,还有像比方说要修行的话,我要修多久啦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就是说安住于这样的动作上面,也就是类似业,就是完成这个事业的这样的一个心所。
这三者都是心所,而不是心王。
而跟它们三者一起的就有心王,或者我们通常说「识」,「识」会跟这三个心所一起、没有办法分开的。
在这些上面再加上色蕴,色蕴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这样就构成了五蕴。
《般若心经》不是讲了五蕴吗?
五蕴指的就是这五个。
这五蕴就是我们补特伽罗的安立处,就是补特伽罗这个安立法所安立的安立处。
因为如此,所以不论是「补特伽罗」也好,说「我」也好,其实就是安立在五蕴上面的,是安立过去的。
如果我们要从五蕴里头找,或者是说,色蕴是不是「补特伽罗」?
不是。
受蕴是不是「补特伽罗」?
不是。
想蕴、行蕴都不是。
在这个五蕴的安立处里头去找「补特伽罗」的话,色蕴里头是找不到的,受、想、行、识这些蕴里头都是找不到的。
难道没有「补特伽罗」吗?
因为在「补特伽罗」应该安立的安立处去找,根本找不到「补特伽罗」,五蕴里头都找不到「补特伽罗」,所以难道就没有「补特伽罗」吗?
这个也不是。
我们通常都会说「我吃饭」、「我喝水」、「我去做什么」、「我有什么想法」,所以这些都有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个「我」,所以「我」还是要存在的。
这样的话,「我」到底是怎样一个型态?
也就是它存在的方式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它的安立处是没有的,安立处里头是找不到的,也就是说自性方面是没有的,自己方面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刚才那个安立处或者是安立的基点上面是找不到的,可是问题是说,依于这样的安立处而安立的方式,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建立。
所以「补特伽罗」或者是「我」存在的方式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非常非常地清楚,并不是从五蕴这样的安立处这方面有过来,而是我们名言安立过去的;也就是说从五蕴方面那边有过来、从境方面有过来是不对的,要从我们内心─具境安立过去才是对的。
总之,「补特伽罗」或「我」是如何存在的?
并不是境方面存在的,而是以唯名安立的方式而存在的。
这个就是「补特伽罗」或「我」真正的情况,是事实的真相。
但是我们会有怎样的看法、想法?
我们通常会说「这个有利于我」、「这个有害于我」,总之,我们会把「我」看成是五蕴方面有的、五蕴体里面有的这样一个「我」。
我们首先会现起境上面存在这样的「我」的型态,给予我们这样的现相之后,我们会把它当成真的,会把它执为事实,这样的时候,就会变成「这个会有利于我」,从而会生起贪,「这个会有害于我」,从而生起瞋,这样就由我执产生了贪、瞋。
这样的情况是怎么产生的?
事实的真相并没有让我们看到,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跟事实真相完全不符合的现相,看到这个之后就跟随它、执着它。
那这个是怎么来的?
怎么会产生这么奇怪的现象?
有关这方面,佛教就会讲出一个俱生的我执,也就是龙树菩萨的典籍中会谈到「俱生我执」,导致这一系列的错乱,而这些我们要用实际的经验去思惟。
比方我们产生瞋恨的时候,首先会生起一个「我」的想法,接着是「他会有害于我」,为了不让自己受害而去害别人;故首先有「我」的想法,接着为了维护「我」而产生瞋恨,因为瞋恨心的关系或控制,所以我们的嘴巴才会讲出很多伤害别人的言语。
同样,身体也会出现像杀他人或盗别人的物等这样伤害别人的行为。
这些恶业都会存放在我们的心田当中,心田当中的种子有一天遇到了缘,我们就会遭受到苦果。
所以我们通常讲的「苦」,其实都是这样来的,都是因为我执从而生起贪或者是瞋。
以瞋来说,它会导致我们造下业,这个业种子以后遇到缘的时候,就会形成苦果,所以没有任何苦是例外的,苦都是这样形成的。
「我是存在的」并没有什么错,「我存在」完全是事实,但是错是错在哪里?
就是我们看到一个与事实不符合的「我」,而我们把它当成真的,跟着这样的想法来运作,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错误。
也因为如此,所以就会说这样的俱生我执就是苦的根本,就是轮回的根本。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我们的三门的所有罪业都是依于它而产生的;这样的俱生我执透露给我们的讯息,我们跟着它实在的走下去的话,即使我们要造不杀生、不偷盗等一系列的善业,其实也全部都会控制在实有我执的掌控之下,因为会把所现到的我当成真实的我,这样一个真实的我需要快乐,也因为快乐是来自断除杀、盗、淫、妄等十恶这一系列的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丹大 手印 根本 颂略讲 见悲青增格西 口译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