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5252445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04.77KB
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李喝完水转身就走,老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告诉小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因为地球上我们直接利用水只有( ▲)
A. 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B. 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 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
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2.安装在汽车上的后视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当镜面上起雾时启用电加热装置,镜面上的雾气就会消退,使司机看清周围的情况。
雾气消退的过程属于(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3.夏天,站在开动的电风扇前人感觉很凉快是因为( ▲)
A. 风扇煽来的风是凉的
B. 风扇煽来的风加快了人皮肤上汗水的蒸发
C. 风扇把人周围的热空气吹走了
D. 风扇把人周围的空气吹凉了
4.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 ▲)
A. 液化 B. 凝华 C. 熔化 D. 升华
5. 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6.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蔗糖 C. 芝麻湖 D. 植物油
7.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氧化物
酸碱盐
化合物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A. A B. B C. C D. D
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物质中不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 二氧化硫 B. 臭氧 C. 可吸入颗粒物
D. 二氧化碳
9.水可
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为了防治水的污染,下列各项:
①清除水中所有动、植物;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10. 食品包装中可作填充气体的是( ▲)
A. 氮气 B. 一氧化碳 C. 氧气 D. 空气
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玻璃、冰、铝都是晶体
B. 蜡和冰都是晶体
C. 松香、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
D. 海波和铜都是非晶体
12.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选种。
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
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13.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溶液的目的是( ▲)
A. 增加水的导电性
B. 可以增加氧气的量
C. 可以增加氢气的量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4. 水在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都有很重要的
作用,下列实验中,
水起隔绝氧气作用的是( ▲)
15.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
A. 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B. 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
C. 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
D. 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
16.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17.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
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 红磷的量越多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越大
18. 古语道:
“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
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着的烧杯壁上出现水珠
20.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
吊入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测量地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 测量地窖内氧气的含量
C. 主要是为了照明
D. 给地窖升温,防止进入时冻伤
21.有a、b、c、d四支容积相同且密封的试管,分别充满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四种气体,将它们分别倒立于装有水的水槽中,同时拔开胶塞,试管内水位会上升的是( ▲)
A. 充满氢气 B. 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
C. 充满氧气的试管
D. 充满一氧化碳的试管
22.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
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 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B. 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 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D. 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23.配制10%氯化钠溶液时,下列会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左偏,其他操作均正常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24.如图所示,在严寒的冬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棱.
常见的物态变化,与此过程相同的是( ▲)
A. 荷叶上水珠消失
B. 山头上浓
雾弥漫
C. 潮湿的衣服结冰 D. 草叶上有霜产生
2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 瑞典化学家舍勒
B.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 英国化学家拉姆塞
D. 瑞典化学家瑞利
26.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U形管中a、b
液面出现高度差,且澄清石灰水(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变浑浊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蔗糖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2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燃烧会发光放
热,则发光放热一定是燃烧
C. 红磷燃烧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铁丝也可以用于测定其氧气的含量
D. 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则空气一定属于混合物
28.几年前,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
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
为解决“冻土”
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
A. 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
可防止“冻土”液化
B. 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
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 “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D. 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29.生活中常用瓷碗炖食物,碗与锅底不直接接触,如图所示,
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里的汤一定( ▲)
A. 会沸腾,但慢一点 B. 和锅里的水同时沸腾
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30.在
室温下,小乐完成了如下实验,若固体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热,
也不放热,且实验过程中。
不考虑水的蒸发。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室温下,溶液①为饱和溶液
B. 在t℃时,A的溶解度一定为50克
C. 溶液②和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 溶液③和溶液④的溶液质量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3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②表示水循环中的环节是▲。
(2)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B.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C.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D. 长江、黄河发源地地区
32.除了冰具有确定的熔点外,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盐、糖、明矾也都有确定的熔点,科
学上把这类固体称为▲ 。
这类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33.把少量下列物质:
A胡椒粉、B食盐、 C植物油 、D蔗糖、 E肥皂、 F酒精、G泥
土、 H冰块、J面粉分别放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填序
号,下同),得到悬浊液的有▲。
34. 小盘同学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100g,以备实验.
(1)通过计算,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配制该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写仪器名称).
(3)量取水的体积时,小盘同学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将▲(填
“偏小”、“不变”或“偏大”).
35.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
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
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
凝固点变▲了;(选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
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
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36.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约占空气体积的▲;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澄清的石灰水长期
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内填充的气体是▲,空气是一种▲(填混合物、纯净物)。
37.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右图
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
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
比在乙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②▲。
38.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
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
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A. 水蒸气
B. 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
了▲分钟。
39.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密切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名称)。
试管a与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则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今年2月,某市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
40.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
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
则水的沸点为 ▲℃,当时的大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
要▲热量,温度▲.通过图象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
,
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41.小明认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
他解释:
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
还要放出热量。
对此,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
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导管的体积均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①取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甲。
向其
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1的冷水,液面位置如图所示,
标记为A。
②向甲保温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
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人水蒸气,移出导管,此时甲杯中液
面位置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
比较发现t2高于t1。
④另取一个完全相同的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乙,向其中倒入与甲质量相同的温度
为t1的冷水,标记为A。
,摇匀后测出水的温度为t3。
⑤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1)甲杯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2)请将步骤④中空白部分的操作补充完整▲。
(3)若出现▲的实验现象,则说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42.“维C泡腾片”的药品能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
在盛有温水的杯中加入该药品,
药品迅速溶解,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气泡。
并用燃着的火柴伸到杯口,发现火柴熄灭,
由此小明初步推测了该气体中含有的成分,但还不能最终确定。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
的推测,第二天小明拿着药品去学校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操作
气体的色、味
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
无色无味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分析小明的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该气体中一定有▲。
写出这种气体与澄清石灰
水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从“维C泡腾片”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中,小明还发现了这样的叙述:
冲饮时水温不能
高于80℃;冲后即服用。
从中你可推测维生素C还有哪些性质?
▲(写出一项)。
四、计算题(43题6分,44题6分,共12分)
4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2)t2℃时,甲的溶解度▲(填“>”、“<”或“=”)乙的溶解度。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
44.25℃时,对100g5%的食盐溶液分别做以下处理,
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假设每次增加的溶
质都完全溶解,若除不尽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蒸发2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什么?
(2)增加10g氯化钠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加入
100g10%的氯化钠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七年级区域科学期中考试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D
B
A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B
B
C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B
C
B
A
D
B
C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31.
(1)水汽输送
(2)C
32.晶体不变
33.BDFAGJ
34.5玻璃棒偏小
35.10不变低变多
36.氮气78%氧气
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混合物
37.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38.
(1)慢
(2)秒表
(3)B(4)15
39.
(1)
(1)氧气1:
2偏小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0.
(1)
自下而上
(2)98低于
(3)吸收不变水的质量较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41.
(1)水蒸气液化
(2)再倒入一定质量温度为100℃的热水至液面B
(3)t2>t3
42.
(1)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维生素C受热易分解
四、计算题(43题6分,44题6分,共12分)
43.
(1)70
(2)=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4.
(1)解:
蒸发水20g时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
(2)增加10g氯化钠后,溶质质量分数=
(3)加入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科学 学期 期中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