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docx
- 文档编号:5252427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79.83KB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docx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管理,防止设备“过修”和“失修”,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引入和推行新的设备管理模式,以达到科学地进行检修需求决策,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有效降低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依据《神东电力公司点检定修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主要适用于店塔发电公司的设备点检及定修管理。
第三条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内容
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包括:
点检管理、定修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定修项目与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一)点检管理包括:
点检标准的编制、点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含运行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点检实绩的记录和分析、点检工作台账的建立;
(二)定修管理包括:
定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定修的实绩记录和分析、定修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
(三)标准化管理包括:
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以及与上述标准相配套的管理标准的制定和贯彻执行;
(四)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包括:
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相应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和规范的贯彻落实、重要安全措施的“三方确认”,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分析、总结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四不放过”原则的落实;
(五)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工作包括:
设备缺陷管理、设备润滑(给油脂)管理、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设备“四保持”;
(六)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包括:
维护及检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工程合同和预决算管理、物资和备品配件管理;
(七)定修项目及设备劣化倾向管理包括:
定修项目的过程控制,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是跟踪设备的劣化趋势、评估设备状态,是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前期或基础工作。
第四条发电企业点检定修管理体制,按照点检、运行、检修维护三方管理原则建立,实行全员设备预防维修体系。
点检定修制明确了专业点检、运行、检修维护三方均要树立各自对设备的责任和管理要求,确定了设备管理的全员参与原则。
第五条点检定修管理按照以点检为核心的原则开展工作。
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点检人员的责任主体地位,在点检、运行、检修三方中,点检处于核心地位,必须以点检为核心开展点检定修工作。
第六条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五层防护体系”的共同作用原则。
合理安排点检管理的五层防线,既体现点检人员为核心的精神,又充分发挥与点检管理有关的运行巡检、技术监督、定期试验等工作的作用。
作到五层防护线各有重点,不发生重复点检,设备数据信息流畅通,分工和职责明确,达到点检工作优化的目的。
第七条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各专业、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统一,实行“工序服从”原则(见附件1术语定义)。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十一条生产技术部是本制度的职能管理部门,设备维护部、运行部为本制度的执行主体。
第十二条生产分管领导(或总工程师)职责
(一)负责本制度的审批工作;
(二)根据本制度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本单位生产技术部及时修订和完善本制度。
第十三条生产技术部职责
(一)生产技术部负责人职责
1.依据《神东电力公司点检定修管理规定》及制度修订审批意见,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2.对点检定修具体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3.负责对点检员进行本制度及其点检定修业务的培训工作;
4.组织制定、审核《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等制度、标准,报本单位分管领导审批,确保版本的有效性;
5.组织本部门专业主管,参与设备状态诊断、及设备劣化趋势分析等工作;
6.收集本单位在点检定修管理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报本单位分管领导;
7.组织本部门专业主管参与检修及技改计划的编制与审核工作;
8.组织填写本制度执行情况意见反馈单,报公司生产部设备主管。
第十三条设备维护部职责
(一)设备维护部负责人
1.担任本制度执行人,负责本单位点检定修工作;组织点检人员全面开展点检定修具体业务和设备维护;
2.组织制订《检修作业标准》、参与制定《点检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并全面贯彻执行;
3.负责组织点检人员对本制度及其点检定修业务的培训工作;
4.收集本部门在点检定修管理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报本生产技术部。
(二)设备维护部专业主管
1.全面负责和协调本专业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各项工作;
2.审核本专业设备点检定修各项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检修计划及科技、技改、反措计划,并组织实施;
3.审核本专业设备检修作业文件包、试验标准、备品配件定额、检修工时定额、检修台帐及技术档案;
4.深入现场,掌握设备缺陷情况,组织、参加并督促点检员及班组做好重大设备缺陷消缺工作。
督促点检员做好设备异常情况分析,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负责做好本专业设备的“四保持”工作;
5.负责本专业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工作,组织本专业障碍以下事故的分析;
6.贯彻执行本企业质量管理手册,负责本专业设备质量监督、质量验收工作;
7.根据电力行业标准《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做好设备检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8.负责做好本专业点检定修的各项管理工作。
开展设备状态监测;
9.负责本专业设备检修费用预算和成本管理、备品配件管理、工时定额管理;
10.参加本专业技改工程的设计审查、技术谈判和竣工验收;
11.按“工序服从”原则负责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调工作;
12.负责本专业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三)点检长
1.协助专业主管做好本专业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
2.组织编制本专业设备检修、技改、科技、反措计划,包括费用预算计划;
3.组织编制本专业设备检修文件包。
编制、修订设备检修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标准、点检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4.审核本专业检修项目及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编制本专业特殊、重大检修项目的技术方案;
5.贯彻GB/T1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本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做好质量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
6.组织编制本专业备品配件定额,并提出相应技术条件;
7.掌握本专业设备缺陷、设备危险点和薄弱点,提出消除缺陷的技术措施;
8.参加职责范围内的事故分析,提出反事故技术措施;
9.编写本专业设备的状态分析。
做好精密点检、劣化倾向管理以及设备诊断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10.组织提出本专业设备异动申请。
编制重大设备异动方案,负责图纸的修改和审查,并向运行方进行技术交底;
11.负责建立健全本专业设备技术台帐,做好设备检修后各类技术资料的汇总、归档工作,审核并上报各类技术报表。
组织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完善和管理;
12.参加本专业设备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技术设计审查、技术谈判和竣工验收。
做好新设备投产前的技术管理工作,包括向运行方进行技术交底;
13.具体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监督工作;
14.负责本专业的设备缺陷统计分析、无渗漏统计分析、设备评级工作;
15.负责本专业点检员的技术培训,指导开展各项技术管理工作。
(四)点检员
1.在专业主管和点检长的领导下,负责分管设备点检定修的各项工作。
是分管设备的责任者;
2.编制并落实分管设备的年、季、月、周等各类检修计划;
3.编制、修订分管设备的点检定修标准、检修作业文件包;
4.做好分管设备的专业点检,填写点检工作日志。
做好分管设备的检修技术记录和各类管理台帐记录;
5.每天深入现场,掌握分管设备缺陷情况,参加并跟踪督促检修方做好设备缺陷消除工作。
对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做好分管设备的“四保持”工作;
6.负责范围内的事故分析,提出反事故技术措施;
7.做好分管设备检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认真执行检修作业文件包、检修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或施工方案,做好质量监督和质量验收;
8.负责制订落实分管设备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措施,做好“三方确认”,保证现场作业安全;
9.编制分管设备备品配件和材料计划,负责备品配件验收,掌握库存动态;
10.负责和参加分管设备的专业点检、精密点检、劣化倾向管理和性能测试工作,进行设备危险点、薄弱点分析;
11.负责分管设备检修工时定额及检修费用计划编制,合理降低检修成本;
12.编写分管设备的异动方案,提出申请并参加实施,负责图纸的修改。
13.参加分管设备的更新改造工程技术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14.负责分管设备的技术监督工作;
15.负责所辖设备的缺陷统计分析、无渗漏统计分析、设备评级工作;
16.负责分管设备与其他专业点检员的现场协调工作。
第十四条发电运行部负责人主要职责
(一)组织本部门人员全面开展日常点检定修工作;
(二)参与制订《点检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并贯彻执行;
(三)收集本部门在执行本制度中的信息,并及时反馈。
第十五条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主要职责:
(一)组织本部门人员对设备检修项目的安全措施、安全作业文件审核;
(二)组织本部门人员对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三)负责组织点检员与检修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试;
(四)组织本部门人员参加重点检修项目的验收评价,并提出考核意见。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发电设备点检管理
第十六条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定点:
科学地分析、确定设备容易发生劣化的部位,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明确点检部位以及该点的点检项目和内容;
(二)定标准:
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间隙、温度、压力、振动、流量、电流、电压等)的正常工作范围;
(三)定人:
按区域、设备、人员素质要求,明确专业点检员;
(四)定周期:
预先确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照分工、点检周期进行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五)定方法:
根据不同设备及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感官(视、听、触、嗅、味)或用仪器、工具进行;
(六)定量:
采用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
(七)定业务流程:
明确点检作业的工作程序,包括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
(八)定点检要求:
做到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总结。
第十七条设备点检管理的分类:
按照点检周期和业务范围,可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三类。
(一)日常点检:
是设备运行中的巡检,由运行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按岗位职责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
(二)定期点检:
或称专业点检,是有专业点检员完成。
按点检标准制定的周期和“八定”原则,主要凭人的感官及简单的点检仪器、仪表,对分管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三)精密点检:
有专业点检员、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借助精密、先进的诊断仪器、仪表,对照标准、用特殊方法对定期点检中发现的设备问题,进行精细的、综合性调查、测定、试验、分析、比较,以判断设备的技术状况、劣化程度,进行劣化趋势分析。
第十八条设备点检的防护体系,即“五层防护体系”。
(一)第一层防护线:
运行岗位值班员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故障;
(二)第二层防护线:
点检员按区域设备或者设备类型分工负责设备点检,鼓励提高点检员综合素质以创造条件实行跨专业点检;
(三)第三层防护线:
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巡检和专业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或配合有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
(四)第四层防护线:
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巡检和专业点检及精密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负责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五)第五层防护线:
专业主管或专业点检员,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测定,以确定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点检结果。
第十九条点检专业的划分与分工:
(一)按原有设备专业作为点检基层组织的划分依据。
一般按锅炉、汽机、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热控、化学、除灰、燃料、脱硫脱硝等专业划分,其它如通讯等专业可根据各企业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实行点检定修管理;
(二)每个专业的点检员分工,一般按设备或系统原理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即一个点检员主要负责原理相同或相近的一类设备,有利于专业化点检;
(三)技术监督中涉及的检查、测试、分析、总结等工作应是点检工作的内容,点检人员应熟悉和掌握。
第二十条点检人员的配置和职责:
(一)一般设专业主管1人、点检长1人,点检员若干人(可根据本单位情况,以负荷饱满和工作量均衡为原则决定点检人员的具体配置);
(二)积极培养跨专业的多能化点检人员;
(三)点检人员的主要职能:
专业点检员是分管设备的主人,主要负责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负责设备的专业点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精度和性能测试以及设备检修全过程管理,制定消缺、检修、改造项目的内容、措施、计划、材料、工时、费用等,做好质量监督与质量验收,成为设备管理真正的责任主体;
(四)点检员的应知应会要求及任职条件(见附件3)。
第二十一条点检例行工作:
(一)点检员根据点检标准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专业点检;各班组根据设备划分情况,每天组织全班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
(二)点检员每天8时至11:
30在生产现场对设备进行点检,下午对设备点检情况进行分析、填写点检日志和整理内业资料;
(三)点检员发现设备缺陷及异常及时登陆BFS++缺陷管理系统,同时在登陆5分钟内电话通知设备所属班组的班长;重要缺陷需特别指明检修项目、处理方式的或一并安排其他部位检查、检修的,在填写缺陷的同时下发临时检修任务书;涉及非设备缺陷类,例如保温开裂、穿线管脱落、照明等对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运行无影响的文明生产类缺陷、异常现象,点检员及时下发整改单,整改期限一般情况自下发时间计时定为三个工作日;
(四)重要缺陷及检修项目,点检员需跟踪监督;涉及设备需解体判断故障原因及对其零部件进行更换、组装、修配、测量、调整、整定或易发生错装、漏装等关键环节或是需现场验证其工作是否进行的项目,点检员需现场监督;一般缺陷能直观判断其检修质量良否的由班组和运行人员验收,点检员结合次日点检复查检修质量情况并提出考核意见;文明生产类整改项目由所属班组向点检员进行闭环,点检员结合次日点检复查整改质量情况并提出考核意见;
(五)点检员应真正履行好设备主人的职责,严格控制设备维修的时效性,随时关注缺陷处理情况,按期检查整改项目、检修维护计划完成情况,对于完成质量不合格或完成任务不及时的班组,及时向部门经理提出考核意见;
(六)部门下发的各类检修维护计划、缺陷处理、文明生产整改项目无法按期完成的,由所属班组提出延期申请,点检员签署意见,点检长、主管审核,部门分管领导或部门经理批准后,点检员备案,班组保留延期申请单。
在延期处理期限内未完成的,由点检员及时提出考核建议;
(七)点检员每天根据点检情况,对设备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点检长及对应主管,由点检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诊断;
(八)点检员协助点检长每周、每月对所辖设备进行劣化趋势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
(九)点检员协助点检长每周、每月对所辖设备的缺陷及无渗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
(十)点检长负责组织点检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和精度、性能测试,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诊断,分析技术监督测试数据,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提出本专业设备的定修时间、定修项目建议;
(十一)各专业主管每周二组织点检员、点检长对本专业所属A、B类设备进行专业会诊(点检员现场汇报一周来的点检情况及趋势,点检长。
主管现场测量、诊断);
(十二)部门安全主管牵头,各专业主管配合,每周二组织各班组长、安全员、技术员对全厂设备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并下发整改单;
(十三)设备检修记录由各班组填写并及时提交点检员在修后评价一栏签字,点检员发现检修记录填写不及时、不认真,及时提出考核意见;点检员及时根据现场检修情况、检修记录及设备异动情况,及时完成设备检修技术台账的录入工作;
(十四)点检员负责遗留缺陷的防扩大措施的编制工作(点检员编制后有所属班组负责按流程办理审批手续);
(十五)点检长组织本专业点检员每月至少两次对所属班组的点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
(十六)点检长组织本专业点检员每月对所属班组的生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
第二十二条建立、完善并规范设备点检管理记录和分析资料,如:
设备点检工作台帐、点检日志、点检月报等。
第二十三条点检路线图的编制
(一)运行岗位应编制每运行班相应的巡检路线图;
(二)由专业点检人员,根据点检标准的要求,按开展点检工作方便、路线最佳并兼顾工作量的原则编制点检路线图。
第二十四条设备的点检应实行A、B角制。
对每台(件)设备都要明确点检责任人,该责任人即为A角。
为了确保每台(件)设备时时有人管,还要明确当设备的A角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设备的B角。
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A角的同时,还担任另一些设备的B角。
设备的A、B角应互相交流。
第二十五条点检人员应利用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所分管设备的点检数据定期分析,重点分析设备的劣化趋势。
根据设备重要性可以进行周分析、月分析和季分析等。
第二十六条专业点检与运行、检修日常点检的工作界限:
(一)设备维护部专业点检员按照本岗位《点检标准》的要求,对A、B、C类设备进行专业点检、倾向点检,参与设备的精密点检、定期测试和技术诊断工作,组织开展技术监督工作。
点检长负责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和定期测试,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诊断,分析技术监督测试数据,开展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提出本单位本专业设备的定修时间、定修项目建议;
(二)运行人员负责全厂设备、设施的日常点检(巡检);
(三)设备维护部各班组负责对A、B、C类设备进行良否点检,主要负责通过直观判断而不需要借助仪器(不含设备就地以安装温度、振动等测量仪表)就能发现振动、温度、压力、流量、电源电压、电流等标准值差异的点检和设备表象就能反映出的异常或故障现象(异音、发热、松动、损伤、腐蚀、异味、泄漏等)设备的点检。
负责A、B、C类设备以外的设备、设施的专业点检,主要包括照明箱、检修电源箱、配电柜、MCC柜等设备柜内卫生、文明生产状况及生活水系统、厂区排水系统、水源系统、暖气系统、楼梯、平台、建筑、照明设施等;
(四)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对A、B、C类设备进行倾向点检,参与设备的精密点检、定期测试和技术诊断工作,组织开展技术监督工作。
第二节发电设备定修管理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中设备定修管理是指在推行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维修原则,按照设备状态,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
包括:
定修管理策略的确定、定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定修实绩的记录和分析、定修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
常规的定修管理仍应按照《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设备定修管理策略
(一)发电设备在开展点检定修管理时,可按设备特性和在系统中的重要性,从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检修成本等几方面分析,将系统和设备分成A、B、C三类,并经本单位生产分管负责人批准;
1.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网、机组或其它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后果的设备;
2.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后果的设备,以及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3.C类设备,是指除A、B类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
(二)针对A、B、C类设备,根据其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检修策略,点检定修工作重点应放在A、B类设备上;
1.A类设备,应采用预防性检修为主的检修方式,结合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制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
对于A类设备实行点检优先、检修计划优先、定期维护工作优先、维修资源优先、故障管理优先原则;
2.B类设备,采用预防性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应结合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
3.C类设备以事后检修(故障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
第二十九条设备定修计划应在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编制,具体内容应按《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的规定。
包括:
项目、技术措施和方案、工期、费用、工时定额、备品配件等,定修计划应结合点检和发电设备状态诊断做出必要调整。
第三十条各级设备点检人员应做好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提高定修计划的准确性。
第三十一条在具体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时应考虑:
制造厂技术文件规定,已投运的同类型机组的实际经验、机组运行数据分析结果和状态监测提供的诊断结论、技术监督检查结果、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等综合因素。
第三十二条定修工作应按项目下达任务单,重大定修项目执行“检修文件包”。
工作任务单的内容包括检修工艺步骤、质量标准、质量监督控制点、安全和劳动保护措施、工时定额、材料和备品配件的消耗,以及主要工器具的使用等。
已建立检修文件包或检修作业指导书的项目,在工作任务单中可不重复下达有关内容,但需在有关栏目内注明。
第三十三条对于定修项目的安全措施、质量标准,点检员除应在工作任务单上标明外,还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组织“三方”或“两方”确认。
第三十四条在定修工作中,对跨工序、跨部门的作业应执行“工序服从”(是指实施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设备专业主管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调管理权)原则,及时协调专业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
第三节点检定修管理主要技术标准
第三十五条点检定修管理主要技术标准包括:
点检标准、检修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标准和设备维护保养标准,这些标准是实行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检修技术标准
(一)检修技术标准规定设备各部位(部件)的检修管理值和检查、检验方法,是设备技术管理的基础,是编制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和设备维护保养标准的技术依据;
(二)由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编制,《检修技术标准》应明确设备各部位的检修管理值和检查方法。
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或分管生产负责人审批并下发执行。
第三十七条点检标准
(一)点检标准,规定设备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检查内容、点检周期、点检方法和管理值,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
(二)由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组织运行部、设备维护部共同编制,《点检标准》应明确规定设备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检查内容、点检周期、点检方法和管理值。
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或生产分管负责人审批并下发执行。
(见附件4表1点检标准)
第三十八条检修作业标准
(一)检修作业标准是对设备检修施工的规定,是点检员确定检修工艺、工时、费用的基础,是承担检修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作业的依据;
(二)由设备维护部专业主管编制,并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或分管生产负责人审批并下发执行。
第三十九条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设备维护保养标准,规定设备的定期试验、试运、润滑周期,是设备良好润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
包括:
给油脂标准、缺陷管理标准、定期工作标准、设备的“四保持”(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标准。
(一)《给油脂标准》,规定设备的给油脂的部位、给油脂周期、方法、数量和油脂的品种、规格等。
由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负责根据相关资料编制《设备的给油脂标准》,该标准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或分管生产的负责人审批并下发执行(见附件4表2给油脂标准);
(二)缺陷管理标准,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执行;
(三)定期工作标准,主要规定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点检 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