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电子备课第四单元.docx
- 文档编号:5249899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1.15KB
五下电子备课第四单元.docx
《五下电子备课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电子备课第四单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下电子备课第四单元
五年级下册语文(学科)电子备课
课题
14、秦兵马俑(46)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要想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来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好像有点难度。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时,为了避免枯燥的讲解,可先让学生充分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的语言,领悟课文的特点。
课堂上可采用“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一点是,这课的教学还应比较注重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以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
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准备
兵马俑资料的搜集。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秦兵马俑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让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2、思考:
秦兵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交流。
三、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
2、为了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的语言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
3、说说游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
(1)这是什么句?
(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四、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
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 马 俑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威武凝重
骑兵俑勇猛善战
兵车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 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6、齐读课文第11自然段
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
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
("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归纳小结。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作业设计
作业一、
师:
八千多个兵俑中没有哪两个的外貌神态是一样的,请你想象一下,兵马俑还会有哪些神态?
作业二、
师:
请大家搜集兵马俑的相关资料,试着解决一下问题:
1、秦兵马俑的修建者来自何方?
他们都是什么身份?
2、秦兵马俑修于哪一年?
共用多少年修建而成?
3、俑坑中的兵俑为何都没有佩戴头盔?
二次备课
第一段、
(1)秦兵马俑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第二段、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第三段、(3--10)写了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
第四段、(11)写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生默读课文4——7自然段,看看课文共描写了哪几种类型的陶佣,在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上作上记号或批注。
2、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阅读收获,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交流介绍,四种陶俑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陶俑
a“将军俑”“陶马”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生再读——齐读
b“武士俑”“骑兵俑”学生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生读
4、出示立射俑的图片(出示课件3),让学生生看图想象,
5、师小结,出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图片组,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6、指名读第八自然段,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索,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7、指名交流自己的发现
8、生再一次默读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每一个兵马俑那与众不同的神态
9、逐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10、师引读第八自然段
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
11、分组再读第八自然段
12、(出示课件6)观看视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尝试背诵第八自然段。
13、品读第9自然段,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
(1)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后,齐读文章第9自然段
(2)(出示课件7),设置情景,深化学生认识,全班再次齐读第9自然段
板书
设计
14、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教学
反思
教学设计中原本在第十自然段设计了写的练习,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有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用笔去思考。
不过在汇报交流五至九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对文中介绍的文字进行补白,展开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兵马俑介绍具体,很多学生已经进行了用笔思考的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
今天学生的学习状况很令人欣喜。
我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已经随着文本的情感在震荡,在共鸣。
介绍的时候,有点欲罢不能的感觉,所以在这里耽误了很多之间。
这也是我课堂教学中总不能收放自如的原因。
五年级下册语文(学科)电子备课
课题
15、埃及的金字塔(48)
教材分析
整篇文章以清晰的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代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设计理念
本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第二~三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金字塔的特点和古埃及劳动人民的不朽智慧。
这两段文字语言精确,说明方法多样,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怎样写的,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反复朗读品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
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
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再读课文、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师:
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
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2、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仔细读读每个自然段,针对个自然段的内容试着提一两个问题吗?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c、金字塔的结构怎么样?
第四自然段:
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搬运的?
第五自然段:
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垒起来的?
第六自然段:
金字塔有什么意义?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
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如:
有什么特点?
怎么建成的?
为什么而建?
等。
)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过渡:
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又使我们加深了对金字塔的了解,那课文的第三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汇报: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
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结合资料,个人汇报:
(高146米,相当于40层大厦: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数字,板书:
数字;朗读指导:
我们的综合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综合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
你会怎么想?
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
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
)绕一周走一公里:
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
指导朗读,你知道绕我们学校走一圈多少米吗?
算一算,绕金字塔走一圈相当于绕学校走几圈?
)
砌合得很紧密,很平整:
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
(将石块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
这样堆砌起来的金字塔牢固吗?
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知道吗?
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
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
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
)
经常10万人,30年:
我们镇约有四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
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
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
)
小结:
3、引读第3节。
思考:
分析这些数据,通过这样的比较,再加上具体形象的描述,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交流。
(宏伟、精巧;智慧、勤劳;奴隶、剥削)
4、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很大,。
三、过渡:
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这么宏伟这么精巧的金字塔,3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
学生汇报:
生1:
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看他们——(介绍书上的方法,边读边用画图来表示;)
生2:
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石厂、机器……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
多么了不起啊!
生3:
请看,这是我画的建造金字塔的场面,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画的。
(出示图画)
学生汇报:
生1:
“这些金字塔矗立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让我明白了它历史悠久,体现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生2:
这又与课文的开头呼应,理解了它所以“傲对碧空”!
生3:
我想对埃及人民说:
你们是伟大的,令人崇敬的!
四、课后练笔:
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请同学们学习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二次备课
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金字塔座落在哪?
什么样子?
金字塔为何而建?
为什么叫金字塔?
a、金字塔有多少座?
最大的是哪座?
(出示词语:
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
231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这一小节中罗列了许多数据,也把金字塔与其他事物作了比较,更有形象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金字塔的特点。
布置学生课后搜集一些关于埃及金字塔和其它一些被成为世界奇迹的古代文明,感受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朽智慧。
板书
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智慧的结晶
精巧
教学
反思
在理解科学建造部分时,我让学生组内合作探究搬石砌塔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理解与感受金字塔的科学建造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将阅读理解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更容易理解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五年级下册语文(学科)电子备课
课题
16、音乐之都维也纳(50)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
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维也纳的介绍层次清晰、明快有详有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感受到文中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学中力求突出“语文气质”,引导学生通过浏览、诵读等方式接触文本,感受言语,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给课堂教学打好底色,为情感的熏陶、思维的绽放提供有力的依托。
语文气质是语文学科的本色,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芳香,品味文字的醇美,领略“言”“意”共生的魅力,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渗透这种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4、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重点
难点
1、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 导入揭题
一、质疑导入。
“都”有大城市的意思。
下面我们围绕“都”的这个意思做一个猜词游戏。
江西景德镇自古以来生产瓷器,所以人们把它称作什么?
(瓷都)英国首都伦敦经常出现浓雾天气,所以人们把它称作什么?
(雾都)泰国曼谷佛教昌盛,人们把它称作什么?
(佛教之都)猜了这么多有关“都”的词语,相信大家肯定明白了“音乐之都”的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领略这座充满音乐气息的古老城市的风采。
(板书:
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质疑。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后,进入初读感知板块。
第二板块初读感知
一、默读课文。
1、要求:
标出不懂的字、词、句,试着和同桌同学解决。
2、反馈。
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学生认读,说识记方法,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边回答边相互评价。
二、轻声读课文。
1、要求:
把字音读准,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边读边想课前提出的问题。
2、反馈。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说一说从中读懂了什么。
每读一段后,让学生相互评价。
三、朗读课文。
1、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3、说一说朗读时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4、教师小结:
从有感情的朗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体会到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热爱。
第四板块理清层次
一、小组讨论。
课文分为几段,每段主要写什么?
二、全班交流分段情况后,教师小结。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渎,思考:
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作“音乐之都”?
四、班内交流,相互评价、启发。
第五板块指导书写生字
一、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生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二、在田字格内描红。
三、临写。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课时的收获及疑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在开始学习本文之初,我们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把维也纳叫作音乐之都?
这一堂课,我们一起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自学
1、自学要求: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将你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提问题,教师板书:
媒体出示:
三、通过网站,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
A——①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
古典音乐的摇篮
②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哪几个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
④你能谈谈你所理解的“摇篮”吗?
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
⑤媒体出示:
照样子,写句子: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的摇篮。
是的摇篮。
是。
⑥齐读。
B——①回答第二个问题:
②网站出示:
欣赏维也纳风光。
③抓住“到处、就连……也”等引读课文。
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
C——①回答第三个问题板书:
离不开音乐
②齐读课文。
小结:
维也纳人真的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③你喜欢刚才我们学习的哪一节就读。
总结:
这里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了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仅仅如此吗?
不!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创建于1869年的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
四、学习五、六自然段
学习第五节
1、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自己读某句或几句话之后的感受。
2、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歌剧院大(追问:
哪些词句体现)——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
歌剧院金碧辉煌(追问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练读
历史悠久——1869年板书:
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3、出示网站上的歌剧院,欣赏
4、齐读本小节,通过朗读体现出这座音乐之城的伟大与奇妙。
学习第六节
1、引读第6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音乐会规模大、规格高、演出水平高等。
小结:
我们知道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全世界的影响。
国家歌剧院给“音乐之都”维也纳戴上了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
五、回归整体
1、齐读全文,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2、总结:
这篇课文作者怀着赞叹的心情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无限向往。
六、课文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请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二次备课
由“都”字猜词引入,使学生理解词语意思,丰富词汇,自然地带出新课题,突出了教学的语文气质。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课前我们无法预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适当地加以调控,最终指向教学目标。
这一环节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既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也了解到默读的效果。
及时反馈能准确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是本课时教学重点,朗读应该说是做好的途径,在反复的感情朗读中让学生体会,教师朗读方法上加以指导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写字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语文素质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汉语教学的传统,这一板块的设计正是对优秀传统的尊崇。
“音乐之都”就座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之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放在自然段开头,突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小结:
这一节写了音乐大师在维也纳的创作生涯来体现了维也纳的确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板书: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小结:
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其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它让音乐之都更美。
板书
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
古典音乐的摇篮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教学
反思
多媒体课件演示:
提供大量图片和音乐,拉近学生和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
五年级下册语文(学科)电子备课
课题
习作4(52)
教材分析
鼓励学生走近山川河流,领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无限风采,把自己观察到景物的记录下来,并写下当时的感受。
设计理念
1.鼓励学生走近山川河流,把自己观察到景物的记录下来,并写下当时的感受。
2.重视评价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全过程的态度、方法。
在观察自然、择取习作素材、起草、修改、誊写、参与的每个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展示学生习作。
通过手抄报、习作园地等各种形式展示学生习作。
注重推进学生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走近山川河流,“行万里路”,领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无限风采。
2、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诗意的思考,从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3、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4、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仰之情。
重点
难点
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
两课时
一、习作准备
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是出去游玩的好日子,呼吸一下大自然新鲜的空气,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高明的作者在游览后所记述的游览经过能让人如同亲游,甚至胜过亲游。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遍览祖国八方后写下了不朽之作《徐霞客游记》,读后让人尽览山川之神奇、壮丽。
我们怎样才能像徐霞客这样更好地把自己游览的经过告诉别人,让别人一起感受你游览的快乐和收获呢?
在本次习作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名人游记,并从内容和思路上做适当的记录和摘抄。
推荐文章:
福克纳-《日本素描》;
卡夫卡-《族途札记》;
夏多布里昂-《金字塔感言》
二、赏析部分作品
1、同学们,我们最近一段时间阅读了不少的名人游记,有哪些收获呢?
2、请同学们从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备课 第四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