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检测.docx
- 文档编号:5248759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7.90KB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检测.docx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检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检测
2014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2第一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检测
一.选择题
1.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2.(2013年浙江省五校联考)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3.(2013·新余模拟)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表中反映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4.(2013·南京模拟)“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
”下列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是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的经济发展
5.(2013年山东省潍坊市一模)20世纪的“大萧条”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影响较大的经济危机。
对这两次经济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从美国开始,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
B.前者源于生产相对过剩,后者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C.危机发生后各国都设置贸易壁垒,加强对经济干预
D.前者引发了世界大战,后者促进了国际合作
6.(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31题)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7.(2013年天津高考7题)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8.(2010年江苏模拟)老子讲: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9.罗斯福说:
“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
重要,而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将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
”这说明( )
A.罗斯福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
B.罗斯福新政
实施的重点是中小企业
C.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美国的失业问题
D.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
10.(2012·沈阳四校期中)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11.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以高于农产品市场价,预购参加土地减耕计划的农场主的农产品,在农作物收获后,如果谷物市场价格高于预购价,农场主可以以预购价把自己的农产品赎回进行销售,偿还抵押贷款;否则这些农产品将归政府所有。
材料反映新政中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
B.压缩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消除农民对政府不满情绪
D.打击大农场主
12.(2012·广东文综历史·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13.(2013年北京高考23题)图9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
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
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
14.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从
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这印证了(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济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就是全部由国家投资”
D.“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15.1945年4月14日《新华日报》为罗斯福逝世发表评论“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的生活”。
共产党在这里高度评价罗斯福,主要是因为他()
A.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B.使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
C.总统不囿于陈规勇于改革D.国家干预经济影响了中国
16.(2013年安徽高考21题)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图6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17.(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23题)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B.扩大政府开支
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D.增加政府税收
18.(2012·江苏模拟)下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的照片,它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B.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C.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D.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19.(2012·浙江文综历史·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
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20.(2012·福建文综历史·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表2
所有者
年份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金融机关
其他国内法人
外国法人
个人
其他
1950年
3.2
12.6
11
0
61.3
11.9
1960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
1969年
0.3
32.2
21.3
3.2
40.1
2.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21.(2013·天津模拟)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政府形象
C.改善劳资关系D.缓和社会矛盾
22.《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年6月撰文指出:
“从1992年到1998年的7年当中,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3.1%。
其次,美国的失业率已降到总劳动力的4.2%,是近30年来的最低点;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消失。
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爆炸’,从而进入‘新经济时代’。
”创造这一奇迹的美国总统是()
A.里根B.布什C.克林顿D.卡特
23.1996年,美国的《商业周刊》把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称之为“新经
济的胜利”,“新经济”(知识经济)的概念由此问世。
今天,“新经济”是一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你认为它是以哪一产业
为主导的经济增长( )
A.农业B.信息技术产业
C.工业D.第三产业
24.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①出现了“混合经济” ②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③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④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
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
……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
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材料2: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
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
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
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XX百科罗斯福新政”
材料3: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
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
——摘自“新浪网”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
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2)据材料2,概括罗斯福为了应付“历史悲剧”,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有何特点?
(8分)
(3)据材料2、3,美国的罗斯福总统、竞选中的奥巴马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
(8分)
26.(2013年江苏高考23题)(15分)
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
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主要派别
对新政的认识
认识的史实依据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
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
①▲。
激进的左派
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
②▲。
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
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
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
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
多数民众
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社会得以发展,如:
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
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分)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3分)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2分)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8分)
(要求:
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
27.(2013·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
……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
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2:
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
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到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
——凯恩斯《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材料3: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
对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
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
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分)
(2)材料2中的凯恩斯主义核心理论是什么?
先于这一理论的创立,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是什么?
据材料1、2,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
(8分)
(3)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
根据材料3,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8分)
(4)综合上述材料,就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简要谈谈你的体会。
(2分)
28.(2012·江苏历史·23)(14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
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5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分)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2分)
2014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2第一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复习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缘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益形成一个整体。
所以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中所给信息并没有涉及到人们生活水平下降的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C项。
3.【答案】B
【解析】分析表格,反映当时美国汽车销售中信贷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之大,结合所学知识,此是柯立芝繁荣的反映,过度信贷刺激盲目扩大生产,最终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因此,最主要的影响是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A、C
项是其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
D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实际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
由“1932年3月1日”可知英国颁布《进口税法》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关,由“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可知A、B、C表述正确;英国对外国商品征收高关税,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性行为,导致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D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A是两者的相同点,BD也是正确的说法,只有C项,“大萧条”时期,名国都设置贸易壁垒,加强对经济干预,而今天的金融危机中多数国家都寻求国际合作。
6.【答案】D7.【答案】A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政措施的理解。
政府对银行存款的担保有利于恢复银行信用,重新建立银行业的诚信机制。
9.【答案】A
【解析】“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消费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但仅靠中小企业是不能解决失业问题的,C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的重点是工业,不能理解为中小企业,B错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排除D。
10.【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紧急救济法令》《社会保障法》以及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指的是在民生方面采取救济与立法制度保障相结合的措施应对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政策目标是压缩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经济危机)可知改善工人待遇有利于扩大内需和缓和阶级矛盾,故正确答案为A项。
当时美国国内就业压力极大,故排除B项;恢复生产需要吸纳大量存款,故排除C项,当时农产品大量积压,故排除D项。
13.【答案】D
14.【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
罗斯福新政对经济的干预,拯救了美国经济,说明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D项正确,排除B;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之一就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A项错误;C项中“全部由国家投资”说法错误,也与题意不符。
15.【答案】A
【解析】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的措施来缓解经济危机的打击,帮助生活无助的人渡过难关。
16.【答案】A17.【答案】C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A项是本质特点,随着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有化在资本主义国家当中均或多或少地建立起来。
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只占小部分比率,故B项不正确。
C项与材料无关。
资本主义国家重视私有制的发展,故D项的表述也是错误的。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
结合所学可知里根政府执政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在反思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导致“滞胀”现象的基础上,以供应学派为依据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但即使是减税减支也无法实现零通胀,C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解读能力。
从外国法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B项解读正确;从金融机关所占份额一直上升看出C项解读正确;个人持股从61.3降低到40.1,逐渐减少,D项解读正确。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国家干预政策,实行干预的方式也有许多,政府和公共机关持股并不意味着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故A不正确。
2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社会福利制度的相关内容。
注意关键词“主要”两个字,缓和社会矛盾,从而巩固统治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22.【答案】C
【解析】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是总统克林顿时期;其次题中时间“1992---1998年”也证明了是在克林顿执政时期。
23.【答案】B
【解析】从“新经济”中的“新”来看,“新经济”应当产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而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早已存在,只有信息技术产业是这一时期的新兴产业。
2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
认识问题的能力。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包括①③,②④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无论是国家干预经济或者是知识经济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所以②错误。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第三产业,而不是第二产业——工业,所以④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25.【解析】第
(1)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答出经济大危机及其出现的原因;第
(2)问联系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归纳出其措施及特点;第(3)问比较两位领导人的观点从加强干预、关注民生等角度得出相同点。
【答案】
(1)“悲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措施:
制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一轮 复习 必修 第六 单元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 政策 调整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