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说明与检测.docx
- 文档编号:5248124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12
- 大小:2.83MB
化学说明与检测.docx
《化学说明与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说明与检测.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说明与检测
第一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
根据普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制定本学科考试范围。
为了便于考查,本学科考试内容、要求与课程标准基本一致。
考试内容与要求
初中化学学科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或分析解决生活、生产、社会中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
本学科考试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A、B、C。
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本内容要求A层次常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初步学习等表示;B层次常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初步学会、能进行等表示;C层次常用理解、掌握、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表示。
一、科学探究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知道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知道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2.能从所给情景(资料)中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3.能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
能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
4.能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5.能根据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加以解释或说明,能对所给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或改进。
6.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能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
6.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1)我们周围的空气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掌握氧气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与常见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了解氧气的用途。
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与水、石灰水等的反应)。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能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5.能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6.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1.认识水的组成。
知道纯水与天然水(自来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知道活性炭和明矾等净水剂。
3.认识溶解现象,了解常见的溶质和溶剂(如水、酒精、汽油等),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的。
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以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5.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6.知道结晶现象(如海水制盐的原理)。
7.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8.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1.知道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能识别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的金属(Fe、Cu、Al等)与氧气的反应。
能进行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3.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Fe、Al等)矿物。
了解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
4.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应用,知道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
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5.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知道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6、能进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掌握常见酸碱(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能进行酸碱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
3、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6、了解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7、能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如:
甲烷、乙醇、乙酸等。
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二)微粒构成物质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压缩、扩散、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的改变以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
3、知道原子的构成。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的作用。
(三)认识化学元素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H、He、C、N、O、F、Ne、Na、Mg、Al、Si、P、S、Cl、I、Ar、K、Ca、Mn、Fe、Cu、Zn、Ag、Ba、Hg、Pt、Au等)。
了解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5、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含义。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1、知道常见元素(H、C、N、O、Na、Mg、Al、P、S、Cl、K、Ca、Fe、Cu、Zn、Ag、Ba、Hg等)和原子团(SO42-、CO32-、NO3-、OH-、NH4+等)的化合价,并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并能理解其含义,掌握其应用。
3、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4、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1、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
够对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用金属活动行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3、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取新物质,改善物质的性能,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三)质量守恒定律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能用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4、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品。
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6、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具备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恩师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认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试卷结构
一、试卷题型
选择题约占20﹪
填空题约占32﹪
简答题约占28﹪
综合应用题约占20﹪
二、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50﹪
中等难度题约占30﹪
较难题约占10﹪
难题约占10﹪
够对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用金属活动行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3、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取新物质,改善物质的性能,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试卷结构
三、试卷题型
选择题约占20﹪
填空题约占32﹪
简答题约占28﹪
综合应用题约占20﹪
四、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50﹪
中等难度题约占30﹪
较难题约占10﹪
难题约占10﹪
第二部分题型示例与解析
一、选择题
示例:
例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汽油挥发D、石蜡熔化
例2、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FeCl3、CuSO4、NaCl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
例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人干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
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例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例5、某物质中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①酸;②碱;③盐;④有机物中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例6、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
练习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燃煤排出SO2进入大气后,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D、臭氧层破坏
2、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能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3、“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减少某种含碳物质的排放,该含碳物质是【】
A、COB、CO2C、CH4D、HCHO(甲醛)
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
①酒精;②醋酸;③食盐;④小苏打;⑤纯碱;⑥蔗糖,属于有机物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⑥C、③④⑤D、④⑤⑥
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6、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
B、提倡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等
C、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的使用
7、铁、铜、铝是常见的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银白色金属B、都能制成容器存放稀硫酸
C、都能与氧气反应D、都能与冷水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B、石油、食醋、生铁
C、洁净的空气、氯化氢、液态氧D、纯碱、酒精、水银
9、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下列反应类型中的【】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10、食用霉变食品可能引发肿瘤等恶性疾病。
霉变花生中所含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是【】
A、一氧化碳B、甲醛C、黄曲霉素D、亚硝酸钠
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3、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可发现有很多“相等”的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
C、溶液稀释前后,演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一定相等
14、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B、用糯米、酒曲和水配制甜米酒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用铁钉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油脂B、碱:
纯碱、烧碱、熟石灰
C、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D、合金:
不锈钢、黄铜、生铁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与其应用一致的是【】
A、用红磷除去密闭容器内的氧气:
2P+5O2===P2O5
B、用稀盐酸除铁锈:
2HCl+FeO===FeCl2+H2O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SO2+2NaOH===Na2SO4+H2O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
Na2CO3+Ca(OH)2===CaCO3↓+2NaOH
17、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化学式C14H10O4)。
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碳和氧的质量比为7:
2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18、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高温
A.CaCO3======CaO+CO2↑B.HCl+KOH===KCl+H2O
C.SO2+2NaOH===Na2SO3+H2OD.2Na+2H2O===2NaOH+H2↑
19、氯气(Cl2)和氧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反应。
已知足量氧气与甲烷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足量氯气与甲烷充分反应的生成物是【】
A、CCl4和HClB、CCl4和H2C、CH2Cl2和H2D、C和HCl
20、运载火箭的动力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O4===N2↑+Cl2↑+4X↑+2O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生成的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
2
C、X的化学式为H2O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1、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KNO3属于复合肥料B、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C、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D、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22、若从安全、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最适宜方法是【】
A、通电使水分解:
2H2O2H2↑+O2↑
B、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2H2O22H2O+O2↑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KMnO4K2MnO4+MnO2+O2↑
△
D、氯酸钾受热分解:
2KClO32KCl+3O2↑
23、已知反应A+3B===3C,取7g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可生成8.5gC,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7:
1.5B、1:
3C、14:
1D、14:
3
24、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目前有一种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是:
在高空喷撒碳酸钙粉末,可以吸收SO2,其脱硫效果可达85%。
该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2SO2+O2===2CaSO4+2X,则X中各原子个数为【】
A、1:
3B、1:
1C、1:
4D、1:
2
25、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
2
26、复印机在复印材料时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由于产生了臭氧(O3)的缘故。
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和氧气的性质相同D、臭氧和氧气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7、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打翻燃着的酒精灯时立即用水浇灭
B、进入煤矿时用火把照明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离开现场
D、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换气
28、许多食品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潮湿,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腐败。
在食品中放入一小袋CaO粉末可使食品保持干燥。
现已成功研究出在食品中放入一小袋铁粉(包裹在多孔泡沫中)的食品保鲜法,铁粉可以吸收水分和氧气变为铁锈,从而保护食品。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干燥剂袋上都要有明显的“勿食”字样
B、铁粉干燥剂能与水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C、CaO干燥剂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D、CaO干燥剂在空气中失效后的最终产物为Ca(OH)2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都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某温度下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水
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31、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可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三种物质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酚酞溶液B、碳酸钠溶液C、二氧化碳D、石蕊溶液
3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制取O2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
C、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集中药品处加热
D、测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再使用
33、下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水溶液呈中性D、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1
3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事实
解释
A
盛夏,湖畔,荷香四溢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加压条件下,石油气液化后体积变小
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变小
C
氧化汞受热后可分解为汞和氧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D
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较多H+
3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对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A.某白色固体上滴加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钠
B.某白色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该固体一定是氢氧化钠
C.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水中一定有酸性物质生成
D.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36.现有a、b、c三种金属,将a、b分别放入稀硫酸和c的硝酸盐溶液中,现象如下表所示:
所加试剂
a
b
稀硫酸
无反应
溶解并放出气体
c的硝酸盐溶液
无反应
无反应
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cB.c、b、aC.b、a、cD.a、c、b
37.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减小的是【】
A.锌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3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页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质子数为6
12.01
B.该元素的名称为碳
C.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
D.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2.01
39.硫酸亚铁可治疗缺铁性贫血。
某贫血患者每天需服用含硫酸亚铁的药物来补充0.70g铁元素,该患者每天服用的药物中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A.1.9gB.3.8gC.5.0gD.3.5g
40.将1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待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为10.2g,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10.2gB.2.75gC.4.8gD.10g
41.下列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括号中的物质,溶液的pH明显增大的是【】
A.碳酸钠溶液(水)B.稀硫酸(石灰水)
C.氯化钠溶液(硫酸钠)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42.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影响
B.t1oC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C.t2oC时,KN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t2oC时,在相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
43.人体中缺乏某些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
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儿童发育迟缓和畸形等所缺乏的元素是【】
A.锌B.碘C.钙D.铁
44.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下列均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一组是【】
棉花玻璃塑料不锈钢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A.B.C.D.
45、在研究物质的气味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操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种研究物质的方法属于实验法
B.这是闻物质气味时的正确操作
C.该操作可以区分酒精和白醋
D.该操作利用了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
46.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反应物的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说明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