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分析.docx
- 文档编号:5245864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22KB
当下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分析.docx
《当下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下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下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当下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私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己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伴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正在迅速崛起,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一阶层的兴起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其参政热情的高涨也更加引人注目。
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必然要求积极介入社会政治生活,表达其政治诉求。
关键词: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完善策略
一、“政治参与”与“私营企业主”概念界定及来源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
政治参与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动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加政策的形成过程。
”中国台湾学者傅恒德认为政治参与是“市民以个别的或集体的行动,在国家或地区性层级,支持或反对国家机关,影响或企图影响政治决策或和有关公共财分配的行为。
”王维国认为,“政治参与,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是指公民、公民群体或公民团体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通过影响政治权力或政治系统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和实现自我的行为。
本文中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是指其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制度性或非制度性的途径影响政府和执政党的决策和行为,以满足自身利益要求或社会公益的行为。
(二)私营企业主的概念界定
作为改革开放后“重生”的社会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在我国的政治参与中,表现的越来越活跃,学界对其政治参与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然而关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概念界定,学者们对其的探讨较少。
当今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不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私营企业主,二者之间没有关系,对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很有研究的学者张厚义把“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概念定义为:
“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转化而成的,处于中间状态、过渡阶段的社会集团。
”本文的私营企业主的概念界定是“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
(三)私营企业主的产生和来源
私营企业主的产生和来源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的私营企业主产生的阶段。
早期的私营企业主的产生主要基于两点原因:
一是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和执政党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放宽。
二是由于城乡的二元体制分割,农村的发展无法与城市的现代化互为依靠和支持,造成了农村的日渐贫困。
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改革政策开始前几年,自发的影子经济就己经率先在贫困地区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当时还是非法的市场出现了。
”'早期的私营企业主要来源于农村中的“能人”和城市中的个体户。
这些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某些方面具有一技之长或者具有某种专业技术的能工巧匠,如我们俗称的“专业户”、“重点户”。
另一类是懂得经营和管理技术或具有领导能力的人,主要包括“下海”的国有企事业的员工和干部、政府官员、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和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所产生的人员。
二、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演变
(一)政府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态度的变化
私营企业主的产生和来源可以折射出政府对待私营企业主的态度,从以上私营企业主的演变可以看到,政府在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中的态度变化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沉默期
这段时间大致是私营经济刚刚萌生的最初几年,这个阶段是私营经济的起步阶段,政府对私营经济的定位还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对私营经济的政策从总体上持一种观望的态度,也即“不提倡、不宣传、不取缔”。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执政党和政府长期进行的是一种动员式的政治参与,公众并没有制度化的实质的利益表达渠道,对于刚刚“重生”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也没有较高的利益诉求,政府更没有将其政治参与提上其政策议程。
2、松动期
这个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
由于私营经济较快的发展,企业主人数也出现较大的增长。
1988年4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接着6月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颁布,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扫清了主要障碍。
这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表明了政府对私营经济发展的支持,私营经济随后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1989年底,我国私营企业己达90581户,投资者为214224人,注册资金合计为84亿元,当年的总产值为97亿元,从业人员有164万人。
”'政治空气的松动,加之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阶层群体的扩大,必然带来政治上的诉求,以保护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权益。
这一时期,虽有个别的企业主涉足政治,但政府并无专门的渠道来为企业主给予容纳或提供联系。
3、推动期
这个阶段是从九十年代初至今。
1991年7月,执政党中央下发了巧号文件,“一是对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投资者介绍党的方针、政策,进行爱国、敬业、守法的教育,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反映他们的正确意见,对现在的私营企业主不应和过去的工商业者简单地类比和等同,更不是要像50年代那样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私营企业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我们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接着,2004年12月,100名非公经济人士受到了政府的表彰,被授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称号。
2005年的五一劳动节,33位私营企业主首次被选为全国劳模。
而在此之前,私营企业主能否当选劳模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
(二)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态度的变化
最初产生于乡村的私营企业主,大都是一些分散的个体户,其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而且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生产经营。
这部分人一般也没有参政的意识,更为主要的,当时政策环境的不允许,更谈不上参与政治了。
威权政体的刚刚终结,人们还未完全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对许多新生的事务还心有余悸。
早期,私营企业主大都故意回避政治,表现出一种政治冷漠。
随着私营企业主阶层经济实力的壮大和执政党对企业主政治诉求回应性的增强,在这一背景下,私营企业主开启了其政治参与的历程。
企业主参与政治的形式有:
被政府安排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入工商联;企业主建立自己的组织,如各地的商会;企业的内部建立党组织等。
随着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主的阶层意识日益增强,愈来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政治参与诉求,并且开始由表达个体利益上升到表达阶层利益。
如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在做客新华网时表示,“每次两会,我大概都是两个方面的提案。
我本身是民营企业的委员,都是和非公企业相关的提案。
”虽然现阶段不同的企业主对政治参与存在着不同的态度,但从总体上来看,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热情提高,开始注重表达自身利益和阶层利益是一个客观情况。
(三)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现状
2008年上半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含分支机构)约为624力一户,而2000年登记的仅有176万户。
近年来,私营经济发展迅猛,私营企业主的人数也在增加,私营企业主自身素质逐渐提高。
在开办私营企业前不掌握任何权力资源、技术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和一定经济资源的被访业主(包括企业一般职员、工人、农民以及无业失业人员)合计所占比重不超过20万,在2006年的调查中,这类合计所占比重达到28.6%”。
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参政素质的提高,私营企业主必将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参政热情和越来越强的参政诉求。
企业主的参政方式除传统的进入各级政协、人大、工商联,加入执政党,加入商会等参与方式外,还包括通过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式间接的参与政治。
从国家层面,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发展有助于国家财富的提供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地方层面,地方官员很想借助其力量或不得不借助其力量发展当地经济,地方企业主阶层与地方官员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利益的一致性,需要彼此借力。
同时,在政治参与中,非法参与时常发生,通过关系渠道进行的非正式参与大量存在。
一些私营企业主利用金钱腐蚀公共权力,他们或是通过拉拢关系获得安排性的政治参与,或是贿赂选民当选为人大代表、商会负责人,或是通过“打点”疏通、分红等手段拉拢政府官员,促成政府对经济的不正当干预。
甚至,一些私营企业主会寻求地方上的政治代启`人,对代一言人提供大量的资金以支持其行贿,进而使自己的保护伞“根深叶茂”,以便自己更好地追求超额利润。
从私营企业主政治诉求所涉及的领域来看,他们大多涉及的是与其利益相关的经济领域,而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则较少涉及。
一般而一言,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大都开始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目标,再到维护阶层利益,最后到回报社会和国家,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其参政动机而不断变化。
目前,虽然出现了不少公益性参与动机的企业主,但以维护自身利益、寻求政治资源为动机的企业主仍占多数。
总之,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参政热情较高,但由于参与制度的不完善、参与机会的不均衡,企业主自治组织缺乏独立性等原因,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参与机制和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三、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动机和方式
(一)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动机分析
1、推动社会发展型
这类企业主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政治参与的动机是从国家或地方发展的宏观层面出发,为国家或地方的发展积极献台`献策。
但这类私营企业主还是较少,一般都会在企业规模做到很大的程度或自身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时刁'会有这种参与动机。
如2009年的全国十一届政协二次会议上,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均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提交的提案“免征缓征四金,减缓大学生就业压力。
”具有这种参政动机的企业主一般较少,一般都是当企业规模做到很大时,企业主刁`会转向考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刁`会有这种参与动机。
2、维护阶层利益型
全国政协常委、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在2010年的两会中提了三项提案,“三项提案中,一项关注上规模民营企业实施海外能源、矿产资源并购,但因金融信贷受到国内贷款与特定外汇额度的限制,融资较难、融资渠道紧张;一项聚焦国家应设立上规模民营企业风险保障基金;…”。
具有这类参政动机的企业主一般都是经济实力较强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企业主,这些企业主能够站在整个阶层的层面,对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建议或诉求,这些建议或诉求往往以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的形式反映出来,具有这类参与动机的企业主占整个企业主中的比例也较小,但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维护阶层利益的参政动机在企业主参政动机中的比例应该会上升。
3、获取政治资源型
这种参与动机类型的私营企业主,注重对关系网络的依赖。
中国是一个注重人情和关系的社会,当前,具有这类参政动机的企业主占据多数。
总之,当前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动机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但大多数的私营企业主的参政动机都表现出务实性的特征。
当然这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主个人素质的高低、企业规模的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方式的类别分析
从不同的角度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力一式进行划分,有助于从纷繁的参与表象中看清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方式和趋势,有助于清晰地勾画出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格局。
从私营企业主自身是否具有主动性来划分,可以分为被动性参与和自主性参与的方式。
从私营企业主直接参政与否,可以划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的方式。
从私营企业主参政渠道的制度性与否,可以划分正式参与和非正式参与的方式。
从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名义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体参与和组织参与的方式。
四、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困境分析
(一)参与制度的不完善
参与制度的不完善突出的表现是参与渠道的狭窄。
当前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渠道有限,多表现为上文所述的加入人大、政协、工商联、执政党、商会等。
据第八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表明,加入人大、政协是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这种参与多表现为一种政治性的安排,但是政治性安排的名额有限,一般仅限于有实力或有影响力的企业主,规模较小的企业的企业主容易受到忽视。
同时,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机制受到制约。
无论是通过官方的渠道,还是通过行业会等自治组织的渠道,政府对参与机制的影响巨大,控制较严,影响了私营企业主参政的热情和企业主自治组织作用的发挥。
(二)参与机会的不均衡
私营企业主内部存在着大型企业主、中型企业主、小型企业主之间参与机会的不均衡和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问题。
陆学艺等学者的调查表明“我国大、中、小私营企业主的比例关系为1:
2:
7”这表明我国私营企业主内部由于企业规模的不同造成了企业主之间的分化。
一般而台一,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外,私营企业经济实力的不同决定了企业主政治参与程度的不同。
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领导人一般都是经济实力较强的私营企业主。
即使小企业主想积极地参政议政,但有时也是参政无门。
当不同经济实力的企业主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政府一般也会偏向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主。
五、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困境的破解
(一)协商民主理论对参与制度构建的意义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所面临的制度困境,归根结底便是没有一个多元的公平的利益表达渠道。
政治参与制度构建的核心即是建构一个多元的公平的利益表达渠道。
协商民主理论恰恰是构建这一参与制度的有力武器,它是指“政治共同体中的自由、平等公民通过参与立法和决策等政治过程,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的治理形式。
其核心概念是协商或公共一协商,强一调对话、讨论、辩论、审议与共识。
”协商民主理论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制度的构建具有观念上的指导意义。
协商民主理论强调多元利益主体通过对话、协商、妥协达成一致,它将促进企业主与政府的真诚沟通,有效解决参与中私营企业主与政府、其他阶层之间以及不同经济实力的企业主之间的矛盾,使不同群体之间达到和谐的状态,并按照协商、宽容、妥协的精神进行合作。
一协商民主强调公民和自治组织的参与,这一理论指导下设计的参与制度将有效解决参与渠道的拥挤和狭窄等问题。
协商民主能够培养出公民美德,使理解、尊重、包容等精神融入公民个体。
协商民主强调对公共利益的关注,这有助于培养企业主的公共意识,将帮助其走出“公民唯私主义综合症”
(二)提升其政治参与的公益性。
协商既是彰显公民道德信念的过程,也是人们表达自己愿望和利益的途径。
身处其中,重视权益者找到了权益实现的满足感,而重视责任者也获得了责任担当的满足感。
利益与美德在这里交互融合,为参与者提供各取所需的激励。
”协商民主文化是一种参与型的文化,协商民主视角下的私营企业主参与制度的构建将充分解决现实生活中企业主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协商民主理论对企业主政治参与制度的设计具有指导性。
同时,协商民主在我国政治实践中发展的多种形式,如听证会、民主恳谈、社区协商会等,对企业主参与制度的构建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三)私营企业主自治组织的建设
私营企业主的自治组织是其政治参与很重要的渠道,自治组织的建设能有效缓解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额有限所带来的参与渠道狭窄等问题,为私营企业主阶层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一个很好的参与平台。
同时,企业主自治组织的发育和成长,也能够推动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结社自由的扩大小仅是公民参政议政权利扩大的一种表现,也意味着公民政治参与事务可能性的扩展,它催生了政治参与机制的建立,而政治参与机制的建立反过来又推进了结社自由的发展。
”,自治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标志则是公民社团的存在。
”竺企业主政治参与内在困境破解的途径之便是企业主自治组织的发育与成长,而企业主的自治组织的定位应是中间层政治。
中间层政治是共和主义发展所结出的一朵奇葩,戴维·杜鲁门把公民社团视作“政府组织的一部分,并称之为国家政治的“中间结构”—它介于中央政府和普通百姓之间,说它介于两者之间,是因为它既不处于从属于也不处于统治地位。
”因此,解决私营企业主自组织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不是在于自治组织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其定位问题,如果政府与企业主对自治组织有一个准确的身份定位和角色认同,那么自治组织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私营企业主的自治组织应定位于具有独立性质的能够实现自治功能的社团,它区别于政党性组织和谋求执政地位的政治社团,它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唯有此,私营企业主自治组织刁`能够更快地成长,能够更好地为企业主阶层代一言,与政府形成合作共治的局面,成为推动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力量。
不同经济规模的企业主也能够通过适合自身的自治组织实现有效的政治参与。
(四)培育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不仅影响到该国的政治体制,也影响到公民个体的政治行为。
参与型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种类型,民主、协商、平等是这种文化的核心观念。
“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中,政治体系与社会成员密切相关,政治体系在各个方面影响人们的利益,同时社会成员也倾向于接近政治体系,通过政治参与影响政治体系,从而改善自己的处境,增进自己的利益。
职业政治家在政治生活中非常积极主动,
而一般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也非常积极主动。
”由于我国政治参与文化的缺失,还需在社会有机体中培育一种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提高企业主的政治认知能力,这种认知不仅包括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认同,也包括对一些政治常识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企业主对政治参与的情感,激发企业主政治参与的热情,在企业主阶层中培育参与型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厚义.刘文璞.《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M].北京:
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2、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企业发展研究》[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王晓燕.《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赵丽江.《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6、阎志民.《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7、刘培峰.《私营企业主—财富积累的轨迹》[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熬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康燕雪.《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动因与发展趋势论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5).
10、吴波.《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与发展趋势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4,(4).
11、康燕雪.《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价值、限度与规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8).
12、陶庆.《擅变、缺位和弥补:
政治安排中私营企业主利益表达—皖南宣城市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4,(6).
13、陈玉华.夏国峰.《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擅变(1988一2008)—以浙江省D市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
(1).
14、冯天丽.井润田.《制度环境与私营企业家政治联系意愿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8).
15、毛民斌.《略论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方式及其特点》[J].兰州学刊,2004,(5).
16、姜南扬.《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过程、特点与效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下 中国 私营 企业主 政治 参与 现状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