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检验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5227007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9.13KB
卫生检验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卫生检验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检验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检验学考试重点总结
1.有时,当样品分析的目的是要说明整体的某一特征时,要用典型性来保证代表性。
“样品前处理”的目的:
消除干扰,浓缩
2.选择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原则是:
.被测组分与干扰组分分离完全,被测组分在处理中不得受损失。
.处理过程中不得引入被测组分,也不能引入干扰组分。
.经处理的样品不得影响后续样品分析。
.尽可能不用或少用试剂,以避免由试剂引入过多的杂质。
.安全、简便、高效,具备相应的设备条件。
3.干法灰化的优缺点:
优点:
①能灰化大量样品;因灼烧后灰分少、体积小,故可加大称样量。
[在检测灵敏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检出率;②灰化操作简单,空白值最小;需要设备少,不需要使用大量试剂,因而空白值最小;③有机物破坏彻底;④操作者不需要时常观察。
缺点:
①回收率偏低。
灰化时因高温挥发造成被测元素的损失。
②所需时间长。
因此,在分析测定食品中痕量重金属时,一般多采用湿法消化。
4.湿法的优缺点:
湿法,又称消化法。
在强酸性和加热沸腾的条件下,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被强氧化剂氧化,其化学结构被破坏,将待测元素释放出来。
湿法有机质破坏与干法相比操作温度较低,减少了待测组分挥发散失的机会;另外,湿法破坏有机质使用的设备、仪器比较简单,因此湿法的应用较多。
5.湿法消化的优缺点:
优点:
①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样品;②快速;③挥发损失或附着损失均较少。
缺点:
①不能处理大量样品;②有潜在的危险性,需要不断的监控;试剂用量大,在有些情况下导致空白值高。
④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酸雾和刺激性气体,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因而消化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6.湿法有机质破坏过程中,硫酸、硝酸、高氯酸等在加热时分解,会产生大量的刺激性有害气体,即会污染环境,又会危害操作者的健康,所以湿法破坏有机质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另外,湿法有机质破坏耗用酸及氧化剂的量较大,给测定带来干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所以消化一般选用分析纯以上的试剂,并应做空白试验,一消除试剂引入的误差。
7.精密度与准确度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但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
8.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样品重复多次测定,测得值间的离散程度或测得值与平均值间的偏离程度。
9.准确度是指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真实值或已知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
10.准确度是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大小的综合指标。
11.《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检验项目分为4组,即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
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
12.采样瓶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采样瓶可用硼硅硬质玻璃和聚乙烯塑料瓶,瓶口能用塞或盖密封。
根据被测成分不同,选用不同的采样瓶。
如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金属成分时,应选用塑料瓶,而不用玻璃瓶,因玻璃瓶可吸附金属离子;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质,应选用玻璃瓶,因塑料瓶能吸附有机物或油类;测定氟化物时,由于氟化物能与玻璃瓶发生反应,故也应该选用塑料瓶。
13.水样保存的要求水样保存时,为尽量减少其组分变化,基本要求是:
减缓水样的生化作用;
减缓化合物的水解和氧化还原作用;
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收损失。
14.水样保存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采样瓶;
控制水样的PH值;
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
冷场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
15.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
水温
色水样不可用滤纸过滤,因滤纸能吸收部分颜色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臭和味
浑浊度
16.化学性状指标有哪些?
PH值
总固体
硬度硬度溶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以CaCO3表示。
水的硬度一般分为碳酸盐硬度(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和非碳酸盐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
也可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水经煮沸时,水中重碳酸盐分解形成碳酸盐而沉淀,但由于钙、镁的碳酸盐并非完全沉淀,故暂时硬度往往小于碳酸盐硬度。
永久硬度指水煮沸后不能去除的硬度。
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
17.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250mg/L。
测定水硬度常用的方法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18.目前常见的硬度表示方法主要有:
德国,以10mgCaO/L为1度;美国,以CaCO3表示,按mg/L计算;中国,以CaO表示,按mg/L计算。
其关系式为:
1中国硬度=0.1德国硬度=1.785美国硬度
19.溶解氧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成为溶解氧,以DO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和水的温度有关。
空气中氧气分压越高,水温越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较高。
其测定方法有碘量法或修正碘量法碘量法测定水样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棕色的偏亚锰酸锰沉淀。
溶解氧应在现场测定
20.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以BOD表示,是指水中有机物在需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也是反应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之一。
21.耗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1L水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的量。
强氧化剂常用高锰酸钾,因而又叫高锰酸钾盐指数。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一般水中可消耗氧的多是有机物,主要是来自于污水或生物分解产物,故常用耗氧量来间接反映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但并非所有的有机物都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因而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指标。
22.氨氮含氮有机物进屋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会逐步分解,其分解过程为:
蛋白质→蛋白胨→氨基酸→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这就是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中溶解氧充足时,上述无机化过程得以进行到底(最终产物是硝酸盐氮),否则氨氮是最终产物。
在水质卫生检验中,测定各类含氮化合物,对于探讨水源被有机物污染的情况及判断水体目前分解的趋势很有帮助。
水中的氨氮是以游离氨或铵盐形式存在。
23.纳式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原理:
水中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黄色至棕色的胶体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波长420cm处用2cm比色皿比色定量。
24.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一般认为水中检出亚硝酸盐氮,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分解正在进行,水体正在净化过程中,污染危险性依然存在。
25.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是水中含氮有机物有氧分解的最终产物,如果水中仅有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含量甚微或无,说明污染时间已久,净化过程已完成,介水传染病发生的危险性也基本消除。
26.洛有多种化合物,常见化合物的化合价可有+3和+6价。
三价洛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而六价洛对人体则具有较强的毒性。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致敏性和腐蚀性。
根据目前研究的结果,六价洛还被列为可疑致癌性。
27.首先,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在水中容易起泡,一般的净水方法都不能将其除去从而影响水的感官性状。
另外它所形成的泡沫覆盖在水面上又降低了空气中氧气溶解进入水体的过程和程度,更加剧了水体的缺氧,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若含磷还会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对水生物造成很大的危害。
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和皮肤损害。
随饮水进入消化道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由于他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另外,它还可以改变肠道粘膜通透性,使得机体对有毒物质的吸收增多,从而增强了有毒物质的毒性。
长期接触阴离子洗涤剂的人,皮肤会出现干燥、皲裂等。
28.总悬浮颗粒物指直径≤100µm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可吸入颗粒物指直径≤10µm的颗粒物,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也称为飘尘。
细粒子指直径≤2.5µm的微细颗粒。
它在空气中悬浮时间更长,易于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也易于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危害较大。
29.气溶胶是固体(或液体)以微小颗粒(或液滴)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通常直径为0.1~10µm。
气溶胶可分为分散性气溶胶和凝聚性气溶胶。
30.粉尘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0.1µm的固体粒子。
它是污染车间空气和环境空气的重要污染物之一,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粉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降低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粉尘的浓度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
31.粉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或数量。
测定方法有质量法和计数法两类。
在我国的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是采用质量浓度,以mg/m3表示。
目前我国统一采用的粉尘测量方法是滤膜质量法。
32.粉尘分散度分数量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2种。
是指各粒径的粉尘数量或质量分布的百分比,我国现行卫生标准采用的是数量分散度。
其测定方法可用滤膜溶解涂片法和自然沉降法。
33.自然沉降法又称为格林沉降法,格林沉降法采得的样品是自然沉降的尘粒,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粉尘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34.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测定是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检验法。
35.各种形式的氮氧化物都有毒性,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其中又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最强。
氮氧化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部被血液吸收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酸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的输氧能力下降,出现缺氧发绀现象。
氮氧化物急性中毒时,可导致肺水肿,甚至发生窒息和死亡。
36.硫化氢为无色具有特殊的腐蛋臭味的气体。
目前我国测定大气中硫化氢的标准方法是亚甲蓝分光分度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硫化氢的标准方法是硝酸银比色法。
氨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当空气中氨的浓度很高时,也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吸收。
由于氨易溶于水,所以对眼、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可引起充血及分泌物增多,亦可引起水肿;当皮肤和粘膜接触高浓度的氨时,能引起灼伤,甚至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
浓氨水溅入眼内还可引起持续性角膜浑浊症,严重者可失明。
37.铅是作用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毒物,其主要毒性作用是影响卟啉代谢,使血红蛋白合成发生障碍。
也使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肝肾等主要器官受损。
铅中毒主要以慢性较常见,急性铅中毒较少见。
38.食品样品的采集原则有哪些?
现场调查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特殊检验项目的采样
39.四分法取样方法:
将样品置于一大张方型纸或布上,反复提起四角使样品滚动混匀,然后将样品铺平分成相等的四份,出去对角两份,将剩下的两分按上法在进行混合,重复操作直至剩余量达到采样量为止。
40.食品样品的保存防止食品样品被污染样品尽快送检,尽快检验;避免样品受潮和挥发损失
脱水保存
41.食品中的水分,通常不作为食品的营养成分,但它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和稳定性,也反映了食品的质量。
控制食品的水分可阻止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因此它是食品重要的决定食品贮存期限和质量卫生指标。
另外,食品中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含量,要在相同水分含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才合理。
因此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又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基础数据。
42.水在食品中以游离水(自由水)、结合或吸附在蛋白质、淀粉和细胞膜等有机大分子上的水、与盐和糖类化合的水三种形式存在。
水分测定主要是测定前两种水。
常见的水分测定方法分为两大类,即干燥法和蒸馏法。
43.干燥法又分为直接干燥法和减压干燥法。
它通干燥样品,使食品中的水分挥发,再通过干燥前后样品减少的质量与原来的样品质量的比,计算水分占样品的质量分数,并表示为水分含量。
实际上,加热样品失去的不仅仅是水,还有其他具有挥发性的微量物质,如芳香油、醇、有机酸等。
加热失去的质量是挥发性物质质量的总和。
因此,此种方法测得的水分又称为干燥失重或总水分。
44.减压干燥使用的是电热真空干燥箱。
使样品水分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干燥;可以防止样品中的脂肪在高温下氧化;糖类含量高的物质在高温下脱水炭化以及性质不稳定的成分分解。
因此减压干燥法适用于那些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变质或不易失去结合水的样品水分测定,如糖浆、味精、砂糖、果糖、及含脂肪较多样品的水分测定。
在称量至恒重,干燥后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之差不超过2mg。
食品样品中的有机物在高温灼烧时被氧化去除,所残留的无机盐类称灰分,因此,灰分可以作为营养指标,表达食品样品中无机盐的总量;然而,如果灰分的测定值超出了正常范围,又表明样品有参杂或污染的嫌疑。
因此测定食品中的灰分可评价食品的纯度和卫生质量。
灼烧重量法对称量恒重的要求是连续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小于0.5mg。
45.脂肪的意义:
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中,是机体的重要成分,也是体内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每克脂肪可在体内产热37.5KJ,它能促使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在烹调食物时还可以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延迟胃的排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食品中的糖类是供给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
它也是构成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主成成分,是维护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食品中的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双糖主要是麦芽糖、乳糖和蔗糖是由两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多糖则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纤维素通常条件下不水解,不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
这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在营养学上统称为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尽管不能被消化吸收,但仍然有营养学意义。
46.能被弱氧化剂如托伦试剂、斐林试剂氧化的糖,称为还原糖。
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糖。
国家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关于“食品中糖类的分析”主要是基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的原理设计的,所以称为“还原糖的测定”。
47.蛋白质意义:
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它是构成机体组织。
细胞的重要成分、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及体内物质的转运。
当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疲倦、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营养性水肿、生长发育障碍等。
不同种类蛋白质的中氮元素的含量大致相同,平均约为16%.即1份氮元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
48.蛋白质标准测定的方法为凯氏定氮法。
它的原理是: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硫酸条件下水解成氨基酸,氨基酸与硫酸和催化剂共同加热,有机质破坏分解生成氨,以硫酸铵的形式存在。
步骤:
碱性条件下硫酸可分解使氨游离,被水蒸气馏出。
馏出的氨被硼酸吸收生成四硼酸铵。
四硼酸氨被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1molHCl相当于氮14g。
49.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某些酶和辅酶的组成部分。
它们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及(水溶性维生素)→不易在人体内存在、维生素B族与维生素C两大类。
50.着色剂分为无机、有机两大类。
无机色素来自矿物,又称为矿物色素,它们大部分是金属盐类,世界各国的卫生法规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中。
有机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主要从植物中提取,也有利用微生物合成或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的,如胡萝卜、甜菜红、辣椒素、虫胶色素和胭脂虫红等。
51.我国现在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常见的有8种:
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最大使用量0.05ɡ/kg;柠檬黄、日落黄、靛蓝,最大使用量0.10g/kg;亮蓝的最大使用量为0.025g/kg。
52.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钾)、丙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脱氢醋酸等12种。
硼酸、硼砂和水杨酸虽有防腐作用,但对人体毒性较大,是禁用的防腐剂。
53.乙醇浓度是指在20℃时,100ml酒样中,含乙醇的毫升数,即体积分数,用φ表示。
54.食用植物油由油料植物种子经加工获得,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压榨法和浸渍法。
压榨法:
将食用植物油种子用机械方法进行压榨,工艺分热榨和冷榨。
热榨时,先将油料种子焙炒后再榨取,既破坏了种子内的酶类、抗营养因素和有毒物质,且油脂溶易分离。
55.酸价油脂如保存不当或储存时间过长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低分子醛、酮、酸等物质。
影响油脂的感官性状,这种油脂品质劣化对的现象,称为油脂的酸败。
水解性酸败的程度常以酸价来衡量。
56.酸价的意义:
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以w表示。
一般从新收获、成熟的油料种子中制取的植物油脂含有1%的游离脂肪酸。
同一种植物油的酸价高,表明油脂因水解而产生更多的游离脂肪酸。
测定油脂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质的好坏和储藏方法是否得当,并能为油脂碱炼工艺提供需要的加碱量。
57.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漱口水是化妆品;有减肥效果的不是化妆品)
58.测定生物样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无机物毒物吸入后进入血液循环,经体内代谢,除蓄积的部分外,都能以不同的比例随尿排出。
头发虽不是排泄器官,但可以蓄积毒物。
因此,采集血液、尿液、头发为样品,经消化处理,可以直接测定这类毒物的含量。
59.
全日尿:
某些毒物从体内排出无规律,一昼夜间尿中含量波动较大,常需取24h尿混合后,取适量进行分析,称为全日尿或24h尿。
全日尿不受毒物排出波动性影响,分析结果比较稳定,较具代表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机体的毒物负荷量。
此种方法,由于留尿时间长,应注意漏收、尿液腐败变质、容器吸附和污染等问题。
晨尿:
晨尿是指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液。
晨尿不受当天饮食的影响,尿液较浓,其成分也比较稳定,采样简单方便。
有实践证明,晨尿与全日尿的测定结果并无显著差异。
因此,在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调查、诊治中,常用晨尿代替全日尿。
60.指示微生物有四种类型:
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菌群、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其他指示菌,如特定的致病菌或致病微生物;④病毒(包括噬菌体)
61.菌落总数是指样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1ml(1㎝²或1㎝³)检样品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样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样品中繁殖的动态。
所谓一定条件,是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好氧)细菌菌落总数。
测定的标准方法是倾注培养法。
62.大肠菌群名称并非细菌学分类名,而是卫生细菌的总代表,是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养性需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主要来自于人畜粪便。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指标。
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其数量的多少表示食品中被粪便污染的程度。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人、畜粪便对外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
63.有时,当样品分析的目的是要说明整体的某一特征时,要用典型性来保证代表性。
“样品前处理”的目的:
消除干扰,浓缩
64.选择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原则是:
.被测组分与干扰组分分离完全,被测组分在处理中不得受损失。
.处理过程中不得引入被测组分,也不能引入干扰组分。
.经处理的样品不得影响后续样品分析。
.尽可能不用或少用试剂,以避免由试剂引入过多的杂质。
.安全、简便、高效,具备相应的设备条件。
65.干法灰化的优缺点:
优点:
①能灰化大量样品;因灼烧后灰分少、体积小,故可加大称样量。
[在检测灵敏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检出率;②灰化操作简单,空白值最小;需要设备少,不需要使用大量试剂,因而空白值最小;③有机物破坏彻底;④操作者不需要时常观察。
缺点:
①回收率偏低。
灰化时因高温挥发造成被测元素的损失。
②所需时间长。
因此,在分析测定食品中痕量重金属时,一般多采用湿法消化。
66.湿法的优缺点:
湿法,又称消化法。
在强酸性和加热沸腾的条件下,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被强氧化剂氧化,其化学结构被破坏,将待测元素释放出来。
湿法有机质破坏与干法相比操作温度较低,减少了待测组分挥发散失的机会;另外,湿法破坏有机质使用的设备、仪器比较简单,因此湿法的应用较多。
67.湿法消化的优缺点:
优点:
①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样品;②快速;③挥发损失或附着损失均较少。
缺点:
①不能处理大量样品;②有潜在的危险性,需要不断的监控;试剂用量大,在有些情况下导致空白值高。
④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酸雾和刺激性气体,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因而消化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68.湿法有机质破坏过程中,硫酸、硝酸、高氯酸等在加热时分解,会产生大量的刺激性有害气体,即会污染环境,又会危害操作者的健康,所以湿法破坏有机质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另外,湿法有机质破坏耗用酸及氧化剂的量较大,给测定带来干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所以消化一般选用分析纯以上的试剂,并应做空白试验,一消除试剂引入的误差。
69.精密度与准确度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但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
70.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样品重复多次测定,测得值间的离散程度或测得值与平均值间的偏离程度。
71.准确度是指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真实值或已知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
72.准确度是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大小的综合指标。
73.《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检验项目分为4组,即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
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
74.采样瓶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采样瓶可用硼硅硬质玻璃和聚乙烯塑料瓶,瓶口能用塞或盖密封。
根据被测成分不同,选用不同的采样瓶。
如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金属成分时,应选用塑料瓶,而不用玻璃瓶,因玻璃瓶可吸附金属离子;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质,应选用玻璃瓶,因塑料瓶能吸附有机物或油类;测定氟化物时,由于氟化物能与玻璃瓶发生反应,故也应该选用塑料瓶。
75.水样保存的要求水样保存时,为尽量减少其组分变化,基本要求是:
减缓水样的生化作用;
减缓化合物的水解和氧化还原作用;
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收损失。
76.水样保存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采样瓶;
控制水样的PH值;
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
冷场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
77.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
水温
色水样不可用滤纸过滤,因滤纸能吸收部分颜色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臭和味
浑浊度
78.化学性状指标有哪些?
PH值
总固体
硬度硬度溶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以CaCO3表示。
水的硬度一般分为碳酸盐硬度(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和非碳酸盐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
也可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水经煮沸时,水中重碳酸盐分解形成碳酸盐而沉淀,但由于钙、镁的碳酸盐并非完全沉淀,故暂时硬度往往小于碳酸盐硬度。
永久硬度指水煮沸后不能去除的硬度。
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
79.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250mg/L。
测定水硬度常用的方法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80.目前常见的硬度表示方法主要有:
德国,以10mgCaO/L为1度;美国,以CaCO3表示,按mg/L计算;中国,以CaO表示,按mg/L计算。
其关系式为:
1中国硬度=0.1德国硬度=1.785美国硬度
81.溶解氧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成为溶解氧,以DO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和水的温度有关。
空气中氧气分压越高,水温越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较高。
其测定方法有碘量法或修正碘量法碘量法测定水样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棕色的偏亚锰酸锰沉淀。
溶解氧应在现场测定
82.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以BOD表示,是指水中有机物在需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也是反应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之一。
83.耗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1L水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的量。
强氧化剂常用高锰酸钾,因而又叫高锰酸钾盐指数。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一般水中可消耗氧的多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检验 考试 重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