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5219268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09.59KB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哈六中高二学年12月份知识总结试卷
化学试题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又为燃烧热的是()
A.
══
B.
══
C.C2H4(g)+3O2(g)==2CO2(g)+2H2O(l)
D.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燃烧热是指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水应该为液态,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所以选C。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燃烧热的定义
2.下列变化过程中,熵在减小(即△S<0)的是()
A.
B.
══
C.
══
D.
══
【答案】D
【解析】熵值的大小比较规律有:
①同一种物质,三种状态下,熵值的大小顺序为:
S(g)>S(l)>S(s);②对于确定的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都是熵值增加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都是熵值减小的反应,所以D正确。
3.下列事实能说明甲酸
属于弱酸的是()
①1mol/LHCOOH的pH=2②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20mL1mol/LHCOOH与20mL1mol/LNaOH恰好中和④HCOONa溶液的pH>7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①若甲酸为强酸,则1mol/L的甲酸溶液的pH=0,而实际为2,说明甲酸为弱酸,正确;②甲酸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说明甲酸为弱酸,错误;③20mL1mol·L-1HCOOH与20mL1mol·L-1NaOH恰好中和,是因为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说明甲酸为弱酸,错误;④HCOONa溶液的pH>7,说明甲酸根离子发生水解,根据水解规律可知有弱才水解,说明甲酸为弱酸,正确,答案选D。
考点: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在阴、阳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1的是()
A.
溶液B.
溶液C.
溶液D.
溶液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项电解产生H2和Cl2,其体积比为1:
1,正确;B、C项在阴极产生的都是铜,错误;D项在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分别是H2和O2,其体积比为2∶1,错误。
考点:
考查电解原理。
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pH=5的溶液中:
SO42—、Fe3+、Na+、Cl—
B.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
Na+、K+、S2—、CO32—
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
NH4+、Na+、Fe2+、NO3—
D.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
K+、Na+、Cl-、HCO3—
【答案】B
【解析】A、Fe3+易水解,在pH=3.7左右就已沉淀完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Na+、K+、S2—、CO32—、OH-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B错误;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或OH-,NH4+与OH-反应,NO3-在酸性溶液中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pH=2或者pH=12,HCO3—都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6.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
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
Li1-xCoO2+LixC6=LiCoO2+C6(x<1)。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
C.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Li+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放电时,负极LixC6失去电子得到Li+,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则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故A正确;B.放电时,负极LixC6失去电子产生Li+,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故B正确;C.充电时,石墨(C6)电极变成LixC6,电极反应式为:
xLi++C6+xe-═LixC6,则石墨(C6)电极增重的质量就是锂离子的质量,根据关系式:
xLi+~~~xe-
1mol1mol
可知若转移1mole-,就增重1molLi+,即7g,故C错误;D.正极上Co元素化合价降低,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Li1-xCoO2+xLi++xe-═LiCoO2,充电是放电的逆反应,故D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原理
【名师点晴】明确电池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题关键,放电时的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C6,C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o得到电子,则Li1-xCoO2为正极,LixC6为负极,L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变成Li+,结合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据此解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Na2CO3、NaHCO3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两溶液中,阳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CO3-)+c(OH-)+2c(CO32-)
D.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2c(Na+)=3[c(HCO3-)+c(CO32-)+c(H2C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在Na2CO3中含有Na+、CO32-、HCO3-、H+、OH-,在NaHCO3中含有Na+、CO32-、HCO3-、H+、OH-。
离子种类相同,错误;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两溶液即n(Na2CO3)=n(NaHCO3),Na2CO3=2Na++CO32-,NaHCO3=HCO3-+Na+.二者的水溶液水解都显碱性。
所以阳离子总数Na2CO3>NaHCO3,错误;C.在任何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正确;D.根据物料电荷守恒可得对于Na2CO3来说c(Na+)=2c(HCO3-)+2c(H2CO3)+2c(CO32-)。
对于NaHCO3来说c(Na+)=c(HCO3-)+c(H2CO3)+c(CO32-)。
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二者的浓度比为2:
1时Na+的浓度相等。
将上述两式相加有:
2c(Na+)=3[c(HCO3-)+c(CO32-)+c(H2CO3)]。
若物质的量之比不是2:
1,则不能相加,即上述式子不成立,错误。
考点:
Na2CO3、NaHCO3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8.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
D.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答案】C
【解析】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要吸收能量,A不正确。
B不正确,应该是位于第ⅢA,属于p区元素。
电子出全充满或半充满是稳定的,所以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63d54s1,D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9.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
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
④>③>②>①
C.电负性:
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
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根据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①是S元素、②是P元素;③是N元素;④是F元素。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F>N,由于ⅤA族元素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ⅥA族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P>S,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所以第一电离能N>P,第一电离能:
④>③>②>①,故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②>①>③>④,故B错误;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④>③>①>②,故C错误;N、P最高价都是+5,故D错误。
10.25℃,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0.1mol·L
盐酸,如果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 )
A.4B.7.2C.10D.11.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即0.05mL,继续加水至50mL,反应后溶液中c(OH-)=
×0.1mol.L-1=10-4mol.L-1,根据c(H+)c(OH-)=10-14,则c(H+)=10-10mol/L,pH=10,故选C。
考点:
考查了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中和滴定的相关知识。
11.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
Ni(s)+4CO(g)
Ni(CO)4(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
已知:
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
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
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答案】B
【解析】A.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则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B.Ni(CO)4的沸点为42.2℃,应大于沸点,便于分离出Ni(CO)4,则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故B正确;C.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可知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大,故C错误;D.达到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生成[Ni(CO)4]=v生成(CO),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把握K与温度的关系、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习题中的信息,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根据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判断。
12.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H2O)4]2+(蓝)+4Cl-
[CuCl4]2-(绿)+4H2O能使黄绿色CuCl2溶液向蓝色转化的操作是()
A.蒸发浓缩B.加水稀释C.加入CuCl2固体D.加入食盐晶体
【答案】B
13.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可能是酸或强酸弱碱盐或弱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有可能也显酸性,A错误;B、pH=4.5的番茄汁中c(H+)=1.0×10-4.5mol/L,pH=6.5的牛奶中c(H+)=1.0×10-6.5mol/L,前者是后者的100倍,B正确;C、浓度相同的CaCl2和NaCI溶液中的Cl-浓度不同,前者是后者的2倍,根据氯化银的溶解平衡判断,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左移,氯化银的溶解度减小,所以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I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前者较小,C错误;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显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所以c(Na+)<C(CH3COO-),D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应用,混合液的离子浓度的比较
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Fe3++3H2O
Fe(OH)3(胶体)+3H+
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Al3++3H2O
Al(OH)3+3H+
C.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
2Cl-+2H2O
2OH-+H2↑+Cl2↑
D.硫化氢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2S+H2O
HS-+H3O+
【答案】C
【解析】A、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原理为Fe3+的水解,故A正确;B、明矾溶液中含有Al3+,Al3+易水解,B正确;C、Al3+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大量存在,应生成AlO2-,故C错误;D、H2S的电离为分步电离,D正确。
故选C。
15.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表示0.1mol/LNaHSO3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大小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HSO3-)>c(SO32-)>c(H+)>c(OH-)
B.c(Na+)+c(H+)=c(HSO3-)+c(SO32-)+c(OH-)
C.c(Na+)>c(HSO3-)>c(SO32-)>c(H2SO3)>c(OH-)
D.c(Na+)=c(HSO3-)+c(SO32-)+c(H2SO3)
【答案】D
【解析】A、NaHSO3溶液中存在HSO3-电离平衡:
HSO3-⇌H++SO32-和水解平衡:
HSO3-+H2O⇌H2SO3+OH-,NaHSO3溶液显酸性,可知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c(SO32-)>c(H2SO3),故A错误;B、该选项考查电荷守恒,SO32-带2个负电荷,故电荷守恒应为:
c(Na+)+c(H+)=c(HSO3-)+2c(SO32-)+c(OH-),故B错误;H2SO3仅来自于HSO3-的水解,而OH-不仅来自于HSO3-的水解,也来自于水的电离,故C错误;D、该选项考查物料守恒,D正确。
故选D。
点睛: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中,要注意两个典型的弱酸酸式盐:
NaHSO3和NaHCO3。
NaHSO3溶液显酸性,HSO3-的电离大于水解,c(SO32-)>c(H2SO3);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的水解大于电离c(H2CO3)>c(CO32-)。
16.常温下,将乙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c(CH3COO-)>c(Na+)B.c(CH3COO-)<c(Na+)
C.c(CH3COO-)=c(Na+)D.无法确定c(CH3COO-)与c(Na+)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OH-)+c(CH3COO-)=c(H+)+c(Na+),所得溶液pH=7,则c(OH-)=c(H+),所以溶液中c(CH3COO-)=c(Na+),答案选C。
17.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
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为2。
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
C.c(H+)=c(OH-)+c(SO42-)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答案】D
【解析】A项,pH=6的蒸馏水Kw为10-12,说明此时中性水中氢离子浓度大于10-7,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应高于常温(25℃),A正确;B项,测得溶液pH为2,那么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1,故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12÷0.01=10-10,B正确;C项,根据电荷守恒:
c(H+)+c(Na+)=c(OH-)+2c(SO42-),根据物料守恒:
c(Na+)=c(SO42-),所以c(H+)=c(OH-)+c(SO42-),C正确;D项,该温度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c(OH-)=1mol·L-1,pH=2的溶液c(H+)=0.01mol·L-1,显然等体积不能中和,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水的电离和pH的简单计算,注意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溶液的温度有关,纯水是始终是显中性的,但常温时pH=7,温度升高促进电离,纯水的pH变小。
18.20℃时,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和NaY,已知往NaX溶液中通入CO2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CO2能生成HY和Na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HY>HXB.结合H+的能力Y->CO
>X->HCO
C.溶液的碱性:
NaX>Na2CO3>NaY>NaHCO3D.HX和HY酸性相同但比H2CO3弱
【答案】B
..............................
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成功的是()
A.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Cu2+、Hg2+等离子
B.用明矾做净水剂杀菌消毒
C.加热蒸发Fe2(SO4)3溶液制备Fe2(SO4)3晶体
D.测均为0.1mol/L的NaCl、CH3COONa溶液的pH来鉴别盐酸和乙酸是否为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A、用Na2S做沉淀剂,硫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沉淀,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故A正确;B、明矾在水中Al3++3H2O⇌Al(OH)3+3H+,Al(OH)3具有吸附性,是常用的净水剂,但不可以杀菌消毒,故B错误;C、虽然Fe3+水解生成Fe(OH)3,但是生成的H2SO4不会挥发,所以仍然在溶液中,这样加热到最后时H2SO4和Fe(OH)3又重新生成了Fe2(SO4)3,所以最后得到的一定是Fe2(SO4)3,故C正确;D、均为0.1 mol/L的NaCl、CH3COONa溶液,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CH3COONa是弱酸强碱盐,水解呈碱性,所以测pH来鉴别盐酸和乙酸是否为弱电解质,故D正确。
选D。
点睛:
明确弱电解质的性质,是弱电解质的判断的关键,常用的方法有:
①从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分析:
不完全电离;加水稀释平衡移动;②从水解方面分析:
测定对应盐的酸碱性;水解平衡的移动;③离子浓度方面:
导电性、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④元素周期表:
非金属性强弱、金属性强弱的比较;⑤以强制弱:
强酸制弱酸、强碱制弱碱。
20.在同体积pH=3的H2SO4、HCl、HNO3、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中放出的氢气最多B.醋酸中放出的氢气最多
C.盐酸和硝酸放出的氢气一样多D.硝酸比盐酸放出的氢气多
【答案】B
【解析】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不产生H2;同体积pH=3的H2SO4、HCl、CH3COOH溶液中CH3COOH是弱酸不完全电离,则CH3COOH的物质的量最大,还有很多未电离,故与足量锌粉反应产生H2最多的是醋酸。
而H2SO4、HCl是强酸,H+一样多,,所以只有HCl和H2SO4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故选B。
点睛:
弱酸的电离特点:
不能完全电离。
①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盐酸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氢离子浓度,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总量相同,但速率盐酸较大;
②相同pH的盐酸与醋酸,盐酸的浓度等于氢离子浓度,而醋酸的浓度远大于氢离子浓度,即还有大量醋酸没有电离,与金属反应起始速率相同,但平均速率醋酸大,产生氢气的总量醋酸大。
21.25℃时,在含有大量的PbI2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
PbI2(s)
Pb2+(aq)+2I-(aq),向其中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B.溶度积常数Ksp增大
C.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向移动D.PbI2的溶解度不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加入KI溶液,c(I-)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Pb2+)减小,A项错误;B.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Ksp不变,B项错误;C.加入KI溶液,c(I-)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D.加入KI溶液,c(I-)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PbI2的溶解度减小,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溶液中c(H+)=c(OH-)>10-7mol/L时,其pH<7,溶液呈现酸性
B.室温下,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
c(Cl-)=c(NH4+)>c(OH-)=c(H+)
C.Na2S溶液中存在c(OH-)=c(HS-)+2c(H2S)+c(H+)
D.CH3COONa溶液中存在2c(Na+)=c(CH3COO-)+c(CH3COOH)
【答案】C
【解析】A、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由于c(H+)=c(OH-),溶液显示中性,中性环境下,c(H+)不一定等于10-7mol/L,与温度有关,故A错误;B、室温下,pH=3的盐酸中c(H+)=10-7mol/L=c(HCl),pH=11的氨水中,一水合氨为弱碱发生微弱的电离,则c(OH-)=10-7mol/L<<c(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显示碱性,c(Cl-)<c(NH4+)、c(OH-)>c(H+),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
c(NH4+)>c(Cl-)>c(OH-)>c(H+),故B错误;C、该选项考察质子守恒,C正确;D、该选项考察物料守恒,正确式子应为:
c(Na+)=c(CH3COO-)+c(CH3COOH),故D错误。
选C。
2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答案】D
【解析】A、己二酸是二元弱酸,第二步电离小于第一步,即Ka1=
>Ka2=
,所以当pH相等即氢离子浓度相等时
>
,因此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则曲线M是己二酸的第二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4.8点,
=10-0.6mol·L-1,c(H+)=10-4.8mol·L-1,代入Ka2得到Ka2=10-5.4,因此Ka2(H2X)的数量级为10-6,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曲线N表示pH与
的关系,B正确;C.曲线N是己二酸的第一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5.0点,
=100.6mol·L-1,c(H+)=10-5.0mol·L-1,代入Ka1得到Ka2=10-4.4,因此HX-的水解常数是10-14/10-4.4<Ka2,所以NaHX溶液显酸性,即c(H+)>c(OH-),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当
=0时溶液显酸性,因此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0,即c(X2-)>c(HX-),D错误;答案选D。
24.改变0.1
二元弱酸
溶液的pH,溶液中的
、
、
的物质的量分数
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学年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中高 二月 化学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