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旅游总体规划.docx
- 文档编号:5214252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52
- 大小:179KB
石泉县旅游总体规划.docx
《石泉县旅游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泉县旅游总体规划.docx(1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泉县旅游总体规划
1.发展背景条件
我们对石泉县进行旅游总体规划,规划的“好”与“坏”主要看这个规划能否使县域旅游产业向好的方向发展;旅游规划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县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弄清存在的问题和旅游资源基础。
因此,必须对县域现状进行仔细地调研和全面地认识。
1.1旅游发展趋势
1.1.1国内旅游业
我国旅游业凭借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较强的外汇创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快速健康发展,在促进对外开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006年我国旅游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国内旅游蓬勃发展、以及出境旅游强劲增长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三大特点。
2006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34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583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出境旅游3452万人次,位居亚洲第一位;2007年1月至5月,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达2153万人次,同比增长10.08%;旅游外汇收入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08%;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3.9亿人次,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6200亿元,增长17%。
[旅游联盟2007-9-7提供:
旅游资源大全,免费旅游交易平台,旅游社区,旅游软件,]由此表明,旅游已经成为中国百姓生活消费函数中的常规因子。
随着国内旅游者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自驾车出游、生态休闲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这为石泉县利用交通节点作用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另外,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市场研究表明,老年旅游者消费水平高,消费潜力大,以团队为主,出游活动安排慎重,喜欢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传统文化。
由此,石泉旅游产品规划中应注重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以满足老年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1.1.2陕西省旅游业
2007年,陕西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23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外汇收入6.1亿美元,同比增长21%;接待国内旅游者801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人民币,达504亿元,同比增长20%,陕西省旅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历史新高,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特色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旅游产业作用日益增强,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产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旅游生产力全面增长。
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速度加快,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换取得进展。
旅游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新的旅游精品不断涌现,旅游促销宣传力度加大,已初步形成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红色之旅、工农业旅游、温泉洗浴、宗教旅游、医疗保健、科学考察等旅游产品多样化协调发展的格局。
而在这些主题旅游中,大量的生态、休闲主题旅游更多的被放置在生态环境良好的陕南地区,通过对陕南地区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与关中地区差异明显的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进行开发,以此来弥补西安大旅游全生态旅游主题方面的缺失,完善大旅游全圈的综合功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1.1.3安康市旅游业
2007年,安康市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全年接待游客206.8万人次,综合收入7.21亿元。
从2007年“五一”黄金周安康旅游状况来看,安康旅游呈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用节庆引领,“五一”黄金周前期汉阴的油菜花节,紫阳的茶文化节的市场效应仍在延续。
五一期间举办的中超足球赛,陕南民歌大赛、龙舟赛、唱响中国、唱响安康大型文艺晚会等,万盏花灯耀汉江系列活动,以及平利的“茶之旅”文化节,为“五一”黄金周增添了丰富的旅游大餐。
二是城乡互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安康涌现了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迎合了城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预期,节庆活动迎合了农村人的出游动机,形成了城乡互动。
三是追求时尚,人们追求宽松自由方便的出游形式,成为高收入群体的理性选择,自驾车游已经成为高收入人群的一种时尚,据统计,“五一”期间,来安康的自驾车游车辆达5000余辆。
随着近年人们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深化,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种旅游活动中。
由于交通便利,安康市已成为西安客源市场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然而安康市旅游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还存在旅游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交通网络不畅,资金投入不足,促销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旅游资源优势转化率低,缺乏精品尤其是垄断性龙头产品,软件建设跟进较慢,配套性服务水平低,旅游季节较短等问题。
其主导景区“瀛湖风景区”和“南宫山森林公园”已不能充分满足游客高质量的乡村旅游需求,为石泉县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发展空间。
1.2自然环境条件
1.2.1位置和区位
(1)地理位置
石泉县地处秦岭和巴山之间,汉水之滨,西安—安康—三峡—张家界绿色走廊旅游热线之上。
在地理单元上东及东南与汉阴县接壤,西及西南与西乡县毗邻,北及东北部与宁陕县相连,西北角与佛坪、洋县交界。
石泉县的地理位置上正好处于一个重要节点的位置,北通关中、西连蜀汉、东达鄂西,可以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节点性,起到不同地区人流的南接北送,东迎西进的作用。
(2)交通区位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地区的西北部。
县境内交通便捷,县城距西安260公里,距安康90公里,距汉中158公里。
阳安铁路横贯东西,210、316国道交汇于县城,随着西汉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快,2007年10月以后,石泉到西安行车距离只有160公里左右,乘车仅需两小时。
如今石泉东接襄渝、西连宝成、北抵关中、南达巴蜀,已成为陕、川、鄂三省间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良好的交通枢纽作用,为石泉县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1.2.2自然地理特点
(1)地形地貌
石泉县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南北重峦叠嶂,中部河流纵横,呈“两山夹一川”之势,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部秦岭山高坡陡,南部巴山山势稍缓,多呈浑圆状山脊,中部沿汉江两岸及池河下游,系在第三世纪断岩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串珠式河谷小盆地,俗称“坝子”。
山势北高南低,多呈“V”型和“U”型峡谷,一般海拔400—1400米,坡度30°--50°。
最高为北部云雾山(2008.9米),最低为南部石泉嘴(332.8米),相对落差1676.1米。
(2)水系
石泉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
境内大小河流共456条,总长1700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14公里。
其中,流域面积0.5—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34条。
注入汉江一级支流22条,较大的有北岸的子午河、饶峰河、池河,南岸的中坝河、富水河。
石泉河流众多,落差较大,多年平均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898万千瓦(不含汉江)可开发利用量为3.178万千瓦,利用系数为0.357,现有在汉江干流上开发的两座水电站(石泉水电站、喜河水电站)和支流上已建成的6座水电站。
(3)气象气候条件
石泉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季雨量少,气候较温和,夏季气温较高,秋季湿润多雨。
主要气象资料为:
平均气温14.5°C,年极端最高气温41.4°C,年极端最低气温-10.8°C,年平均气温14.6°C,气温年较差25°C,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C,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降水量873.9mm,最大冻土深度8c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自然条件具有南北过度色彩,而以南方特色为主,又兼有垂直差异明显的特征。
(4)景观生态
石泉县属秦巴山脉,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堪称南北荟萃之地。
石泉县生态保护十分完好,其间树种繁多,林产丰富。
全县有树种共51科,87属,134种。
其中用材林树种68种,经济林树种35种,观赏树种7种,其它24种,针叶林树种12种,阔叶林树种98种。
石泉县属秦巴山地的动物区系,物种丰富,结构复杂多样。
其中野兽类有熊、鹿、獐、麂、野猪等20多种;野禽类有金鸡、石鸡、雉、布谷鸟、杜鹃等46余种;另外还有水生物、昆虫及其它100多种。
(5)土特产品
石泉县矿藏种类繁多,分布比较零散。
金属矿产中,主要有赤铁、磁铁、褐铁、锰、铜、铝、锑、钒、钛;非金属矿中,主要有石英石、白云母、磷矿、长石、石棉、大理石、石灰岩;能源矿产有厂炭、泥炭、少量无烟煤。
中药材品种齐全,各类药材有107科,382种。
木耳、香菇、薰腊肉、苞谷酒等土特产远近闻明,倍受消费者青睐。
1.3社会经济基础
1.3.1人口与行政单元
石泉县辖15个乡镇,202个行政村,8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83639人,版图面积1525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228.75万亩,林地面积142.96万亩。
1.3.2历史沿革
石泉县历史悠久,汉水流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经考古发现,人文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石泉县属梁州,商周属庸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巴国和秦国,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晋代后,几度易名为长乐县、永乐县。
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县城南石隙多泉,其水清洌,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
1949年月11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泉山城,石泉人民获得彻底解放,石泉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现为安康所辖。
悠久而富有变换的历史沿革为石泉县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石泉县旅游业的内涵,增强其对于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1.3.3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石泉县结合县情实际,提出了“两区两带”发展战略,即以喜河水电站建设为契机,结合库区移民搬迁绿化美化和综合开发一江两岸,构筑“汉江生态经济建设区”,依托云雾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建设“云雾山旅游开发区”。
在县境内川道地区,公路国道沿线依托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建成以绿色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为特色的“高效农业示范带”,以县城为龙头,以池河省级乡企园区及古堰工业园区为两翼,大力发展建筑建材,丝织绢纺,医药化工,特色矿产,绿色食品五大工业支柱,建设“民营经济发展带”。
石泉县近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石泉县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不仅为石泉县的旅游产业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为石泉县的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更成为石泉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依托。
1.4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即一切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活动所必须的有形产品和无形劳务的行业群体组成的集合。
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交通运输、住宿、餐饮、购物、康乐服务部门以及为这些部门提供人力、智力和中介服务的其他企事业单位,是由众多行业组成的产业群。
下面针对石泉县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分析其发展现状。
1.4.1景区开发现状
目前,石泉县具备接待游客能力的景点仅有由仟佰众公司主持开发的燕子洞景区,以及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北辰森林公园。
城市周边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接待点。
石泉县尚未形成县域内的旅游景观网络体系,比较成熟的旅游线路也还没有成型。
这些是石泉旅游产业发展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1.4.2住宿餐饮业
住宿餐饮业是旅游产业的基础性行业,是开展旅游接待的前提。
目前,石泉县的餐饮住宿设施最为集中的是县城的向阳路,在人民路、大桥路等其它街道也有零星散布。
石泉县城现有石泉宾馆、邮电宾馆、电厂宾馆、雨花沐府、鑫三角宾馆、粮食招待所、供销招待所、银屏山庄、园林宾馆、武装部招待所、家友休闲中心等8家,现有床位592张,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和就餐需求,还可以调节分散旅游旺季西安、安康、汉中的游客。
但总体的旅游接待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表1-1主要饭店、宾馆接待能力一览表
单位名称
床位数(张)
一次性就餐
人数(人)
备注
石泉宾馆
153
150
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二星级宾馆。
粮食招待所
40
80
设住宿部、餐饮部、洗浴中心,设施比较齐全。
邮政宾馆
50
100
仅提供住宿、餐饮。
电厂宾馆
70
120
仅提供住宿、餐饮。
交通宾馆
60
110
提供住宿、餐饮。
鑫三角宾馆
30
80
仅提供住宿、餐饮。
滨江宾馆
46
90
提供住宿、餐饮、会议。
园林宾馆
38
80
提供住宿、餐饮、会议。
雨花沐府
34
60
提供住宿、洗浴中心。
1.4.3交通运输业
交通是发展旅游的前提条件。
石泉县地处西安、汉中和安康的交接地带,西安—汉中铁路、西汉高速、210国道、316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目前,县内交通以公路为主。
全县已形成了以西汉高速、210国道、316国道为骨架,以210国道为主线为主支线,以乡村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
便捷的交通条件为石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目前,石泉县基本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关中及陕南重要城市的客运交通网,每天有发往西安、汉中、安康等地的班车。
全县客运线路22条,其中跨地市6条,跨县5条,全县所有乡镇和主干线行政村都通客运班车。
石泉县县域的交通发展迅速,随着“十一五”计划的开展,石泉县的交通发展基本可以满足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在建设普通交通道路的同时要注重完善旅游交通功能,并为特殊的景区辟建旅游专线交通。
1.4.4娱乐及购物业
石泉县的娱乐场所主要有KTV、迪厅、歌舞厅、茶座、棋牌室、网吧、影剧院、洗浴中心等。
县城比较大型的娱乐场所主要有邮政舞厅、天伦娱乐城、豪迪歌舞厅、时光酒吧、雨花沐府等。
目前,石泉县的娱乐场所大多针对当地居民,娱乐设施的档次和品味相对偏低,并且没有形成当地特色娱乐活动场所。
石泉县城的购物商店主要集中于夜市一条街,大多是一些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日用品零售店。
全县没有专业性的旅游商品市场或特色旅游商店。
这种现状对于旅游纪念品以及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目前,石泉县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基本建设完成,但旅游商品业在管理体制、研发包装及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旅游商品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还没有完全呈现。
2.发展规划总则
2.1规划范围与规划依据
2.1.1规划范围
石泉县行政区划范围,含8个镇、7个乡,即:
城关镇、饶峰镇、两河镇、迎丰镇、池河镇、后柳镇、喜河镇、熨斗镇、曾溪乡、银龙乡、银桥乡、红卫乡、中池乡、中坝乡、长阳乡,规划区域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
2.1.2规划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⑷《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⑸《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国家旅游局,2007);
⑺《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
⑻《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⑼《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⑽《陕西省旅游规划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旅游局,1999);
⑾《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2005);
⑿《安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十一五”规划》(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2006);
⒀《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院,2005);
⒁《石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5)(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
⒂《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⒃《石泉县旅游资源汇编》(石泉县文化旅游局,2007.3);
⒄《2005年陕西省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石泉县统计局,2006.8);
⒂《2006年陕西省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石泉县统计局,2007.7);
⒃《石泉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
⒄《石泉年鉴(水利部分)》(石泉县水利局,2005.7)。
2.2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2.2.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和陕西省加快以陕南优美自然风光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准确把握规划区域的战略地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按照“着眼大区域,打造大品牌,发展大旅游”的发展战略,逐步加快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
遵循“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开发、突出建设重点、配套整体推进、有序健康发展”的开发思路,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使旅游业成为石泉县继蚕桑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最终把石泉县建设成生态环境良好、旅游产业发达的“自在”田园体验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实现“生态旅游兴安康”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
2.2.2规划原则
⑴生态优先原则。
在旅游开发中,要引起我们重视和谨慎对待的,是旅游资源不可再生的特性。
这个特性警示我们,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人类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创造,是仅有的,一旦遭到破坏,就不能再生。
因此,不论对哪一类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都必须首先考虑保证旅游资源的原貌不受破坏,保证在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同时,使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缮,从而达到旅游开发的最佳结果:
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使本来不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得到治理,使不良的资源索取行为得到遏制;
⑵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应充分调查论证,避免盲目开发;应加大资源保护力度,走资源永续利用道路;应建立完整的规划、运作、评价及开发程序,使旅游业发展走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充分考虑历史、当代、未来三个阶段的关系,科学预测旅游业发展的各种需求;
⑶市场导向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产品开发为核心。
针对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并随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制定并实施科学的价格策略,建立广泛的销售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促销手段。
针对新兴“无景点”式度假游,规划注重设计更具有随意性和享受性的旅游产品,“去旅游目的地但不去知名景点,睡到自然醒,醒来便闲逛”,让游客自己去目的地寻找风景,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旅游;
⑷品牌战略原则。
在旅游产品开发中,一定要高起点、高要求,走出旅游产品浅层次开发,树立品牌意识。
特别是在面对新世纪旅游业激烈竞争的挑战,低档次的旅游产品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的形势下,应突出旅游业发展重点,形成名牌产品,强化产品在潜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地位,产生新的轰动效应,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⑸多元受益原则。
旅游业发展资金的筹措,应依靠全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坚持走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道路,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原则,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国内金融机构资金以及国外资金,真正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多元化受益主体,促进石泉县旅游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⑹区域协调原则。
石泉县旅游业发展应从区域角度出发,分析确定其发展战略,使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等符合旅游业发展趋势、区域旅游发展布局;使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功能安排和项目配置、人口规模和建设标准等各项主要目标,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趋势及步调相适应;
⑺政府主导原则。
依据中共石泉县委、石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定》,进一步落实政府在旅游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整体旅游形象宣传和促销中的主导作用。
面对“无景点旅游”,政府部门要从宏观、长远、政策层面保障这类旅游形式可持续发展;抓好环境建设,尤其保证游客安全,包括治安、事故应急处理等建设;完善相应配套服务,如交通、吃住、娱乐等服务;整合城乡自然、社会、环境各类资源,增加旅游活动项目。
2.3技术路线与规划分期
2.3.1技术路线
自然与社会经济基础研究
图2-1规划技术路线
制定发展措施与建议
评价综合效益
制定营销推广计划
支撑体系规划
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基本产业要素规划
规划产品体系与游线
确定规划布局
明确定位,制定目标战略
找到核心竞争力与突破点
比较优势分析
旅游业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
市场分析与预测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相关法律法规
和
国家标准
2.3.2规划分期
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近期为2007-2010年,中远期为2011-2020年。
3.资源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制约着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旅游资源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石泉县旅游资源的特色,吸引力和开发潜力等要素进行定级分析评价,并总结出它们的综合比较优势,为确定石泉县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时序提供依据。
3.1旅游资源结构
3.1.1旅游资源分类
规划组通过对规划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反复踏勘,调查、记录、标绘了资源单体,依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03年5月颁布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结合石泉县的实际情况,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
共确定石泉县旅游资源单体273个,分属8个主类、20个亚类、52个基本类型,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所列的全国155种基本类型的33.6%,属旅游资源丰富之列。
表3-1石泉县旅游资源类型比重表
系列
国家标准数目
调查数目
占国标比例(%)
主类
8
8
100%
亚类
31
20
64.5%
基本类型
155
52
33.6%
表3-2石泉县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资源单体
A地文景观
AA综合自然旅游地
AAA山丘型旅游地
北辰森林公园、云雾山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天池山风景区、黑沟河风景区、水泊山寨、黑夹湾风景区、九台山景区、南沟景区、松树沟风景区、官沟风景区、龙潭山庄、弓箭沟景区、西峡景区、灵雀山
AAB谷地型旅游地
双樟湾、草池湾
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ACA凸峰
龙剑峰、鬼谷岭、三县寨、火烧寨、九台山、一根笋、笔架山
ACC峰丛
霹雳神峰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莲花石、将军石、狮子岩、象鼻峰、鹰咀岩、鹞子崖、羊圈崖、天坑、喳口石、对窝石、炮打龟、悬棺崖、狗钻洞、石王宫殿、一品宝印、棺材石、镜子石、舍身崖、阎王碥、云雾天桥、轿子石、张口石
ACF岩壁与岩缝
响水岩、百丈崖、滴水岩
ACG峡谷段落
中坝大峡谷、中坝小峡谷、中坝黄金峡、三道门峡谷、杨家峡、龙王峡、铜钱峡
ACL岩石洞与岩穴
燕子洞、王子洞、黄龙洞、黑龙洞、肖洞子、杨家洞、龙王洞、炼丹洞、神仙洞、会仙洞、娘娘洞、千佛洞、鬼谷授徒洞
ACN岸滩
猪腰子滩
B水域风光
BA河段
BAA观光游憩河段
莲花湖、烟波湖风景区、中坝河、汶水河、堰坪河、池河、富水河
BAC古河道段落
汉江
BB天然湖泊与池沼
BBA观光游憩湖区
金盆湖、香波湖、九台山天池、西沙湖
BBC潭池
中坝二十四个忘年滩、龙洞湾、长潭、龙潭、玉镜潭
BC瀑布
BCA悬瀑
高洞子瀑布、响水岩、龙洞湾、龙潭瀑布
BD泉
BDA冷泉
黄龙洞、处女泉
C生物景观
CA树木
CAA林地
中坝白果树林、木竹林
CAC独树
中坝千年白果树、鸳鸯树、银桥千年银杏树
CD野生动物栖息地
CDC鸟类栖息地:
白鹭景观
D天象与气候景观
DA光现象
DAA日月星辰观察地
马岭朝阳
DB天气与气候现象
DBA云雾多发区
云雾山鬼谷岭云海
DBB避暑气候地
中坝峡谷
E遗址遗迹
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EAA人类活动遗址
马岭坝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泉县 旅游 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