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2.docx
- 文档编号:5213468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9.48KB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2.docx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2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一、常识部分:
1.作家作品:
《巴东三峡》的作者是刘大杰(1904——1977),他是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
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周庄水韵》的作者是赵丽宏,是当代作家,本文选自《散文选刊》(2000年第7期)。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作者是冯君莉,是当代作家,天津人。
本文选自《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
B《走进纽约》的作者是刘成章,当代作家,陕西延安人。
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二、课文的理解分析:
《巴东三峡》
1.解题:
我们曾学过郦道元写的《三峡》,那是一篇文言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刘大杰写的,那美丽的三峡令人向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泛舟观赏,留下赞美的文章,《巴东三峡》就是一篇文笔非常好的游记。
“巴东”是指四川东部,“三峡”是指我们的母亲河——万里长江上的一段最为雄伟壮观的景象“山水画廊”。
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它共长193公里。
2.结构:
本文按照作者的游踪顺序,由湖北的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总述三峡水的的险恶形势和作者的感受。
第二部分(3——6):
详述作者游西陵峡的经过。
第三部分(7——8):
详述作者游巫峡的经过。
第四部分(9):
详述作者游瞿塘峡的经过。
第五部分(10):
写游后作者的心情。
3.内容:
这是一篇内容翔实的山水游记。
作者叙述了经过长江三峡沿途所见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
开头引用民谚渲染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叙述自己的感受:
叹其奇伟,恐其险恶。
特别强调巫峡最为险恶。
接下来,按照逆流而上的顺序,写西陵峡山势之高低和水势之缓急,还具体描绘了它的四段景色:
略写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狭;详写灯影峡两岸的景色:
江北险而无味,江南玲珑秀丽;又详写了崆岭峡的险峻形势:
山横江中水极窄,崆岭滩险如鬼门关,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上水行船难过;再写米仓峡(兵书宝剑峡)山崖高峻,昭君村,峰峦如聚。
三峡中最美的一段是巫峡,所以作者在7、8两段里详尽的描述了巫峡水险山高,云雾多变的奇美景色。
作者在写游瞿塘峡的经过时,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山水,又侧重描绘了两岸的人文景观:
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
最后作者以叙述自己走出三峡后“脱去危险”的愉快轻松,来反衬出三峡的险恶。
4.主题: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详尽的描绘了我国著名的长江三峡的雄伟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5.特点:
①依次描述,层次分明。
②抓住特征,详略得当。
③多种手法,生动形象。
④恰当引用,画龙点睛。
《周庄水韵》
1.解题:
这也是一篇游记。
周庄,是一个镇名,在江苏苏州城东38公里处,昆山市西南33公里,在上海大观园旁的淀山湖畔,是“中国第一水乡”,“水韵”是指水的情趣。
是作者在三次游了周庄后写出来的。
2.结构: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落,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
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4):
略写前两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5——6):
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
3.内容:
本文紧扣住“水韵”二字,从不同的季节(春、冬)、不同的情态(动态、静态)、不同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描述了这个水乡的景色。
先写总体印象:
周庄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周庄泛舟有诗意——桥多舟多,桥上低头看舟,船里抬头看桥;周庄的水多——无处不在,凭桥连缀,此中情景,恰似水城威尼斯。
接下来,作者略写了前两次的情景:
第一次是在春天,春雨蒙蒙,犹如一幅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雪后景美,色声动人。
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两次的浮光掠影,于是他又三游周庄,把周庄又做了个更仔细的观察,详细描写了周庄的水韵:
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旅游节)周庄彩光映河,多姿多彩,船过波起,光斑漾动,静水莹莹,星光闪动,蓝天黑屋脊,相映成图画,庆典的焰火,缤纷的礼花,水光相映,摇曳生辉。
周庄的夜晚如梦如幻,童话般的神奇。
4.主题:
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
5.特点:
①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去描写景色。
②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
③运用多种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写景物。
积土成山
1、丰富的字词——用
① 生字:
袅niǎo 崆kōng 浣huàn 秭zǐ 瞿qú 巅dIān 夔kuí
滟yàn 滪yù 橹lǜ 斑bān 斓lán 眩xuàn 谛dì
娴xián熟shú 璀cuǐ璨càn 湛zhàn 恬tián
逶wěi迤yí 安谧mì 牦máo牛 潸shān然 娓wěi
繁衍yǎn 篝gōu火 脍kuaì 炙zhì 巉chán 擎qíng
皑ǎi 砭biān 镢jué 烙lào印 镳biāo 炽chì
②多音字:
削xiāo削皮 横hèng横暴 哈hā哈哈大笑 抹mò拐弯抹角
xuē 剥削 héng纵横 hǎ哈达 má抹布
③词语:
渺小奇伟清寒 斑斓迷离炫目晶莹参差谛听娴熟摇曳璀璨凝重缤纷勾勒颠簸戈壁肃穆涟漪妩媚震慑伫立粗犷安谧篝火沟壑谦卑灵感喧嚣炫耀猥琐赫然袅袅不断如泣如诉瞬息万变稍纵即逝扑朔迷离海市蜃楼潸然泪下得天独厚脍炙人口自然而然安家落户世外桃源虚无缥缈首屈一指超尘脱凡重峦叠嶂微不足道自惭形秽眼花缭乱分道扬镳
2、精彩的描写句——仿
① 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赏析:
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语,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江水之险。
语句整齐简短,给人深刻的印象。
②山的好处,在不单调。
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赏析:
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峰有了人的动作,化静为动,显得生动有趣。
③“上有六龙回曰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李太白这几句诗,写得深,写得活现;没有夸张,没有虚伪,完全是写实,把巫峡这一段险恶奇伟的形势,表现出来了。
赏析:
本句恰当引用了李白的诗句,生动地突出了巫山险恶奇伟的形势,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且使语言富有文采。
④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赏析:
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
两个比喻的连用,与庐山的对比,突现了巫山云雾的神奇有趣。
⑤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赏析:
此句细腻地描写出水声的婉转柔和,比喻巧妙恰切,语言优美动人,引起人无限的遐思。
⑥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赏析:
此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独具的魅力:
“蓝”。
先用排比句描写出湖水的独特,然后联用两个比喻,生动传神地写出湖水的明净、深湛、温柔恬雅的特点。
语言极为美妙动人,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这么美的一些句子,你不想自己也试一试吗?
请做仿写练习:
① 以“树的奇,________”开头仿写第①句。
② 以“车流”为话题仿写第②句。
③ 以“桃花”为话题仿写第③句。
④ 仿照第④句的两个比喻句,请你再写出两个比喻句来表现巫山云雾的神奇多变。
⑤ 以“细细谛听,乐曲_____”开头仿写第⑤句。
⑥ 以“雨后蓝天的美,____________”开头仿写第⑥句。
⒊多彩的语文常识——赏精美的古诗谚语
①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猴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②青滩叶滩不算滩,空冷才是鬼门关(谚语)
③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
三、精段阅读——究
(一)《巴东三峡》中描写巫峡的两段文字,可带着以下几个问题精读。
2、 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1、文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举例说明,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 巫峡的江水、山和云的特点各是怎样的?
3、 文中两处引用的作用是什么?
4、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练习仿写。
5、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6、请以导游的身份向父母或朋友介绍巫峡的景致。
(二)《周庄水韵》第4-6段可从以下几点探究。
1、 作者向我们描述了哪几幅图画?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 作者为什么略写前两次而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
3、 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
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4、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说说它的精彩之处,并练习仿写。
5、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述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的?
6、作者通过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是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7、如果你去周庄,你会对周庄的哪一方面最感兴趣?
为什么?
二单元学习的知识点:
(一)常识部分:
1.作家作品: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体裁是消息,作者是许基仁、刘广、林榕均,这三个人都是《人民日报》的记者。
本文选自2001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特写,作者周婷、杨兴是著名记者。
本文选自《通讯名作100篇1949——1999》。
《生命之舟》是一篇电视新闻,作者梁家新是著名记者。
本文选自《中国新闻奖作品选(1998年第九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篇人物通讯,作者谭士珍,著名记者。
本文
选自《晚报文萃》1990年第5期。
文体知识:
新闻作为一种文体是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受众最多的文体,它通过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对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进行报道。
其特点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它通常有这样几种形式:
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通讯。
(1)消息的要素及结构特点:
消息有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消息的结构:
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中)。
(2)特写及其特点:
特写也叫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
它侧重于“再现”,采用文学手段,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某些重要精彩的场面。
(二)基础知识部分:
1.应掌握的字词:
萨sà矜jīn阪bǎn噙qín翩piān淇qí冉rǎn
簰pái梭suō苟gǒu籼xiān蕊ruǐ矢shǐ钵bō
2.多音字:
bó停泊shuài率先qǔ歌曲{}ái挨打
泊率曲挨
pō水泊lǜ圆周率qū弯曲āi挨家挨户
3.形近字:
崖yá悬崖失shī损失遗yí遗留籍jí籍贯冉rǎn冉冉擒qín擒拿
涯yá天涯矢shǐ矢志遣qiǎn遣送藉jí狼藉再zài再见噙qín噙泪
4.词语(课文注解以外):
据自己的词语积累量和对文章理解的需要归纳。
例如:
急流勇退、冉冉、率先、穿梭、同期声、截止、丰硕
(三)课文的理解分析:
第一篇: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1.解题:
这是一篇消息。
正标题是“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下面的一行字是副标题“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正标题概括了报道的中心事件,用一个“喜”字贯穿全文;副标题突出了中国得票数之多,充满自豪。
2.背景:
申办奥运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1990年7月,邓小平视察北京亚运村时提出:
“中国要申办奥运会。
”1993年开始首次申办,到2001年7月13日申办成功,“申奥”一直是举国上下普遍关心的话题,为“申奥”贡献力量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行动。
现在中国已具备了办奥运会的各个方面的条件,相信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国一定会开的最完美、最壮观、最成功。
3.结构:
第一部分(1——2):
导语。
概述了报道事件中的核心内容:
中国以绝对优势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第二部分(3——11):
主体。
用足够的材料和典型的事例将导语部分具体化
第一层(3):
说明中国的态度。
(认真履行承诺,办好奥运会)
第二层(4——5):
报道了两轮投票的情况。
(确凿数据:
118-参加数,第一轮44、第二轮56)
第三层(6——11):
报道了中国人及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映。
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略粗的黑体字)叫电头,主要是交代消息的来源,反映消息迅速及时,背景和结语都蕴涵在主体里。
4.内容:
开始作者先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中国人申奥成功后的无比喜悦和无比激动之情,又用一组确凿的数据展示中国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
接下来是各界的反映。
5.主题:
这则消息迅速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喜悦,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兴奋的心情。
6.特点:
语言简洁明了,如:
“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
”的“该”字,就写出了无限的感慨。
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如:
写刘淇对记者说,“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要永远保存下去”的细节,说明了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1.解题:
这是一篇特写,“别了”是告别,“不列颠尼亚”本是英国皇家游轮的名称。
题目表面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实际的意思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背景: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样的报道有很多,而较完整的反映英方撤离的情景的唯一一篇。
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
此文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3.结构:
第一部分
(1):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降落,接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相当于导语部分。
第二部分(2——11):
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以及有关背景资料。
这也是文章的主体。
3.内容:
本文开门见山的点题,然后记叙了英国的告别仪式。
第一个场景:
下午4点30分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
第二个场景:
晚6点15分举行英国治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个场景:
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下降,五星红旗升起。
第四个场景:
7月1日王子和港督登船离港。
4.主题:
这篇特写性消息,集中地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英国一个半世纪的殖民地统治结束后的无比欣喜之情。
5.特点:
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资料,加大了文章的容量;语言庄重,对比鲜明,耐人寻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
[积土成山]
1、丰富的字词,请你积累
⑴生字
殉忱拈隘拙讹圩契悯摞阀躬
(2)多音字
薄担觉解乐重应还尽得曾强宁恶佛提铺挑累率发干活称落要塞
(3)词语
殉职热忱狭隘鄙薄不足道费解推敲斟酌文雅逻辑时髦规范圩堤失意恩惠训诫诞生亲躬捷径裨益精益求精见异思迁拈轻怕重麻木不仁漠不关心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一劳永逸七月流火不假思索头头是道娓娓动听平易近人不以为然满不在乎七月流火如释重负海阔天空心安理得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悲天悯人小心翼翼循规蹈矩疲惫不堪筋疲力尽
2、精彩的句子,请你欣赏
(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3)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4)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
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5)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多彩的语文常识,请你了解
(1)“议论文”知多少
(2)认识白求恩
(3)《诗经》知多少
(4)认识“孔孟曾”
阅读向来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下面,我们为同学们精选了课文中的几个重要段落,看看你的阅读能力到底如何。
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审题,深入探究,让阅读能力更上层楼。
[更上层楼]
(一)阅读《纪念白求恩》2、3段,探究下列问题。
1、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不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选段是以议论为主的段落,其议论中心的概括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句连续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没有一个不”,请将其改为一般陈述句,试比较一下表达效果。
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在用词上极其讲究,揣摩第①句加线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对白求恩分别用了三种不同的称呼,为什么?
请在横线上简要回答。
(1)白求恩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求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求恩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选段结构分析正确的一顶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复习提要:
认识社会感悟人生
一、小说知识提要
1、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
(相对于诗歌、散文、戏剧而言)
2、三要素:
A、人物:
1、了解人物的刻画方法:
描写类:
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2、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通过人物描写来把握,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3、景特烘托:
烘托心情或处境或命运,渲染气氛,交待环境,推动情节发展。
B、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程,展现人物思想的载体: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一般文章划分层次按此。
C、环境:
人物生存的时空:
自然环境:
自然的时空景致;社会环境:
人物生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代观念,法律,道德伦理等。
二、四文的对比表
篇目作者及出处大体内容及中心
鲁提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小说通过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前后情节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
范进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疯癫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物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
选举秦文君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说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主要记叙了墙外噪音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及林武翔被子砸伤之事,以鲁艳青、贾里为代表的同学积极发起并处理这些小波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活泼、热情、积极。
并告诉我们:
人生滋味是多味的,人不可能天生是伯乐。
山米贝尔斯小说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它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现了祖孙两人的倔强与爱心。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沟通。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复习提要:
事理说明文
一、说明文内容提要
1、说明文分类:
按对象:
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未来的桥》;事理性说明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接语言:
文艺性说明文与平实说明文。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
※举例子:
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列数字:
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清确、更具体。
※分类别:
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 的B或 的B,叫A。
※作诠释:
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事物特征作一般性解说。
※作比较:
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这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图表:
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引资料:
包括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具体。
※摹状貌:
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
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
要求对事物进行周密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而且要求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的特征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模棱两可,不夸张。
主要体现在状语和定语进行修饰和限制上。
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中的“大约”“可能”之所以这样用是因为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知识 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