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3阅读鉴赏.docx
- 文档编号:5204404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9.59KB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3阅读鉴赏.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3阅读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3阅读鉴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3阅读鉴赏
第五单元单元综合题库
三、阅读鉴赏
【组题】伟大的悲剧(节选)
茨威格
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
“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
”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
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
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
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题目】1.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语句的能力。
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为:
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描绘出暴风雪造成的险恶环境;暗示了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
【考点】伟大的悲剧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的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2)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人物情感的能力。
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具体的语境来品味人物当时的情感即可。
【答案】
(1)“悲伤地”表现了他要与妻子永别时的痛苦;“坚决地划去”表现了他对处境的清醒认识。
(2)“跪下来”表达了国王对英雄的沉痛悼念和崇高敬意。
【考点】伟大的悲剧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
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即可。
【答案】“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如未答到“再也无法拥有”则扣分。
【考点】伟大的悲剧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结束】
【题目】4.第③段中有一处细节描写表现了这个英雄的团体在临死的时候仍然具有的那种集体友爱精神,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斯科特海军的遗书来解答此题即可。
【答案】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考点】伟大的悲剧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结束】
【题目】5.请根据你对“伟大的悲剧”一词的理解,联系历史或现实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提示:
事例具体;结局应是悲惨的;能体现崇高精神。
【答案】略
【考点】伟大的悲剧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结束】
【组题】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回答问题。
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
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
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
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
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
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③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
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
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
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
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任何希望都破灭了。
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
是饿死还是冻死。
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
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题目】6.请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
【答案】斯科特等一行五人历尽艰难到达南极点,悲哀地发现别人已捷足先登,在归途中悲壮地死去。
【考点】伟大的悲剧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7.联系上下文,赏析划线语句。
【解析】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
先说出修辞,再答出修辞效果即可。
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挪威国旗代表胜利者阿蒙森,在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在写出了斯科特和伙伴们角逐失败后的沮丧痛苦的心情。
【考点】伟大的悲剧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8.“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划线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解析】从原文中找出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要求意思正确,文句通顺。
【答案】从原文中找出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要求意思正确,文句通顺。
【考点】伟大的悲剧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9.选文写出斯科特等人什么样的伟大精神?
请结合选文内容回答。
【解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概括合理即可。
【答案】忠实地为对手阿蒙森业绩作证,表现了他们诚实守信,坦然面对失败的高尚品质;悲壮地死去,但是无怨无悔,表现了他们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考点】伟大的悲剧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批注】
【视频】
【结束】
【组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沙漠玫瑰
龙应台
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
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
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
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
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
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
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
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
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
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
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望沙漠玫瑰怎么样了。
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
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
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
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直到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
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
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起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了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⑥我愣住了。
⑦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
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
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
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了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沙漠里,很难下一场雨。
没有雨水,它就不能完成生命的周期。
于是,它就等待,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降雨。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它就急忙舒展自己的枝桠,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
等积蓄的雨水没有了,它就又一次收缩起来,等待下一场降雨。
⑧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
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
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
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⑨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
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
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⑩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题目】10.作者在第③、第④段详细描写了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请你赏析这段文字。
【解析】略
【答案】这两段主要写了“我”按照说明书把沙漠玫瑰放进一个大玻璃碗浸泡并仔细观
察的经过。
这不是简单地叙述一种观察过程,而是描述一种关注、一种关切、一种关爱。
作者也经历了从期盼到惊喜的感情变化过程。
【考点】在沙漠中心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11.对于沙漠玫瑰的开放,为什么“我们”惊喜得大叫而邻居却无动于衷呢?
【解析】略
【答案】因为我们知道它的起点不过是一团干枯的杂草,如今的绽放是经过了一场遥遥
无期的等待;而邻居只是孤立地看现象,没把它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起来看。
【考点】在沙漠中心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12.第⑧段写道:
“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请问“起点”在这里含义究竟是什么?
【解析】略
【答案】沙漠玫瑰泡水前只是一蓬干草。
【考点】在沙漠中心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13.请谈谈你对第⑧段“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略
【答案】当沙漠玫瑰积蓄它全部的生命,只为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雨水的时候,然后匆
匆忙忙地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美惊天动地,带给人地老天荒
的感动。
【考点】在沙漠中心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结束】
【题目】14.作者通过描叙关于沙漠玫瑰的开放,说明了一个什么哲理?
【解析】略
【答案】鉴往知来或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或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考点】在沙漠中心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结束】
【组题】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后面问题。
有一种成功叫速度
邱裕华
①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
它们虽然不高,一般只有三四米,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
②梭梭的成功并非是来自于侥幸。
它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速度,无与伦比的速度。
③相比之下,即使是发芽时间比较快的稻谷、花生等农作物,发芽时间也需要三四天,要是椰树的种子,发芽则要两年多。
而梭梭的种子,面对着干旱异常的天气,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它们从来不观望,不犹豫不决,不拖泥带水,只要雨水一来,它们就在几小时内迅速生根发芽,快速地生长繁殖,蔓延成片。
④这样快捷的速度,不能不让人吃惊。
其实,细想一想,我们追求成功又何尝不应当如此呢?
可以说,对于生活,对于人生,我们谁都有许多想法,但由于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结果多少光阴过去,却只能停留在计划中。
如果有朝一日忽然发现,我们因为缺乏当机立断的决心,已经错过了生活,那会让人多么难受与悲伤。
⑤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带着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
如果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在应该起而行动时,坐等机会溜走,就会时时落后、事事落后。
要知道,光说不做,只想不行动,既不能增加成功的砝码,也无法增加人生的能量。
⑥古人云: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在水上漂起来。
同样,要想拥有成功,就需要赋予人生足够的速度。
这是成功者的姿态,也是胜利者的姿态。
【题目】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析】“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
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从文章的结尾部分来总结概括的。
【答案】示例:
要想拥有成功,就需要赋予人生足够的速度。
或成功在于速度。
意对即可
【考点】在沙漠中心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16.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表达效果?
【解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
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
【答案】运用引用(或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人生要利用迅疾的速度,主动作为,争取成功”的道理,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意对即可
【考点】在沙漠中心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17.作者认为“带着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
”请你补充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解析】学生所举事例或道理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这样的事例或道理才具有说服力。
【答案】示例:
在行业中的很多同行还在竞争利润的时候,乔布斯领导他的苹果公司通过速度和创新,已经在竞争未来,从而获得最大的成功。
【考点】在沙漠中心
【难度】基础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组题】阅读《登上地球之巅》节选,完成下列题。
(1)考虑到刘连满的身体,同时为了争取时间,大家一致决定刘连满留下来,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2)在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迎头夜幕继续向顶峰进发的同时,刘连满正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头旁边休息。
严重缺氧使他的两耳嗡嗡发响,眼前白一阵黑一阵地迸散着“金星”,他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
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
他拉过身旁的氧气筒,气压表上的红针表明还剩下最后几十个压力的氧气。
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
他知道他的战友们从顶峰胜利归来时,将比他更需要氧气的支援。
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
他毅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3)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
昏睡中的刘连满感到四肢在严寒中愈来愈麻木,心脏在缺氧的状况下跳动得愈来愈急促,他清楚地意识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他扑来。
刘连满多么想活下去啊!
他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强烈地感到,他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
活着就是幸福,就是胜利,就是一切。
然而他更加深刻地感到,三位正在同顶峰搏斗的战友比起他来更应当活下去,因为他们正肩负着一项多么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啊!
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
(4)与此同时,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正在苍茫的夜色中步履艰难地向前移动着。
脚下的雪坡变得愈来愈陡,也愈来愈滑。
他们翻过两座石岩以后,又登上了一座雪坡。
藏族队员贡布在前面开路,不到几分钟就累得连腰也直不起来。
于是,屈银华上前开路,他经过很长时间才前进了两三步,但两腿一软,又滑回到原来的地方。
最后,王富洲走到前面,他坚持为大家开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5)a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6)b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7)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
但这时风也渐渐变小了,这对攀上顶峰十分有利。
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
王富洲首先开口说:
“同志们,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
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
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
(8)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地回答:
“继续前进!
”
(9)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10)现在,他们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
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
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
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继续朝顶峰走去。
(11)越过东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向右绕至北面的岩石坡继续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了一个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
c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题目】18.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简述第
(2)(3)段文字,字数在100以内。
(可以不写短信的内容)
【解析】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答案】我躺在一块大石头旁,由于严重缺氧,开始进入半昏迷状态。
随时可能窒息。
身旁氧气筒里还有几十个压力的氧气。
但我不能用,因为峰顶归来的战友更需要它。
我怕自己在昏迷中停止呼吸,就挣扎着在笔记本上写下留言。
【考点】登上地球之巅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19.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解析】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答案】夜黑,路险,缺氧,体乏。
【考点】登上地球之巅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题目】20.文中a、b、c三处划线的句子都是什么描写,分别起什么作用?
【解析】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主题内容回答。
【答案】环境描写。
(1分)a.表示顶峰还很遥远,烘托战士们攀爬山岩的艰难。
(1分)b.表示顶峰正在眼前,烘托战士们攀上顶峰的决心和信心。
(1分)c.显示顶峰已被踩在脚下,烘托战士们终于攀上顶峰时的喜悦心情。
【考点】登上地球之巅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题
【来源】
【批注】
【视频】
【组题】在长江源头起伏险峻的通天河峡谷中,千百年来的寂静被一阵激越昂扬的四川号子打破了,“嘿哟、嘿哟嘿哟,嘿;嘿哟、嘿哟嘿约,嘿……”从长江上游冲下一只红色橡皮船,船的两舷闪着五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龙的传人号”。
一个身穿红色救生服的青年,手操双桨,严峻的目光注视着前面的激流,(a)地驾驭着橡皮船,在(b)的江水中左突右奔,飞流直下。
两岸峡谷的回声,呼应着高昂、苍劲的号子,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五 单元 综合 阅读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