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自出高空1.docx
- 文档编号:5193067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83KB
题自出高空1.docx
《题自出高空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自出高空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题自出高空1
《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
1.判断:
常规高空气象观测是指采用气球携带无线电探空仪,以自由升空方式对自地球表面到几千米高度空间的大气气象要素(气压、温度、湿度)和运动状态(风向风速)等的变化进行观测、收集、处理的活动和工作过程。
()
2.判断:
为确保高空风观测的精度,用定向天线(雷达)跟踪探空气球时,要结合测站四周的观测环境确定测站定向天线(雷达)的最低工作仰角。
()
3.判断:
定时常规高空气象观测应在正点进行,不得提前施放。
如在正点前75分钟内无法放球,该时次观测停止进行。
()
4.单选:
根据天气和环境情况,施放地点应选在()的位置。
A.空旷开阔,没有障碍物
B.远离繁华的市区、住宅和火源
C.便于自动跟踪、不易丢球
5.判断:
为避免近地层记录出现不连续或丢失部分资料,施放时探空仪高度与本站气压表应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度差不大于4米),高度差≥1米时,必须订正;施放时探空仪与瞬间观测的仪器应处于同一环境,两者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100米。
施放瞬间放球点作为高空风计算坐标的原点。
()
6.选择:
探空(压、温、湿)海拔高度以()的海拔高度为基准;
测风海拔高度以()的海拔高度为基准;
卫星导航定位测风系统的海拔高度以()的海拔高度为基准。
A.定向天线光电轴中心
B.测站水银槽面
C.经纬仪镜筒
D.天线接收信号天线平面
7.判断:
应在施放前5分钟内进行施放瞬间压、温、湿、风向风速及云状、云量、能见度和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的观测。
()
8.判断:
施放瞬间地面气象要素通过同址地面观测站的观测仪器获取。
()
9.判断:
探空仪施放后应密切注视观测系统工作状态,获取完整、高质量的观测资料。
()
10.多选:
下列哪些情况要重放球()
A.观测获取的可用数据未达500hPa
B.观测获取的可用数据已达500hPa,但时间不足10分钟
C.遇有压、温、湿数据连续缺测或可信度差的时间超过规定要求的
D.遇有近地层高空风失测(海拔高度≤5500米)
11.判断:
当进行经纬仪测风(小球)时,事先做好经纬仪架设,并进行水平、方位调整。
经纬仪测风气球施放后,每分钟采集仰角、方位角数据。
()
12.判断:
施放瞬间值作为地面层要素值。
当气温≤-10.0℃时,取探空仪测得的湿度值为湿度瞬间值。
()
13.判断:
观测原始数据是指地面接收设备直接接收到的未经任何人工或计算机自动质量控制的来自探空仪器的压、温、湿、露点及测风数据。
()
14.判断:
观测原始数据必须实时存储,存储的数据包括施放前5分钟内的探空和测风数据等。
()
15.判断:
观测原始数据的存储格式和内容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
()
16.多选:
基础数据文件由观测原始数据转换成气象要素值,并与测站基本参数、基值测定和瞬间地面气象要素值一并存储生成。
()
A.观测原始数据转换成气象要素值
B.测站基本参数
C.基值测定
D.瞬间地面气象要素值
17.数据质量控制由()组成。
A.自动质量控制
B.人工质量控制
18.判断:
自动质量控制是根据压、温、湿等曲线的正常趋势,通过历史数据资料库和数据的变化趋势等对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剔除明显错误值。
()
19.判断:
观测系统的测量误差必须进行订正,订正方法由厂家提供,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定。
()
20.判断:
使用定向天线(雷达)进行测风时,考虑到测站四周观测环境对高仰角记录造成的影响,对可信度差的测风数据应进行剔除处理。
()
21.多选:
下列哪些属于规定等压面()
A.地面,
B.1000,925,850,700,600,500,400,300,250,200,150,
C.100,70,50,40,30,20,15,
D.10,7,5,3,2,1hPa。
22.多选:
规定等压面需要计算的数据有()
对流层顶需要计算的数据有()
A.时间、海拔高度
B.气压
C.温度、湿度、露点温度、温度露点差
D.风向、风速
E.空间定位经纬度偏差
23.判断:
当某规定等压面在测站海拔高度以下时,不进行计算。
()
24.判断:
第一对流层顶在150hPa≤气压≤500hPa之间选取;第二对流层顶在50hPa≤气压≤150hPa之间选取。
()
25.多选:
第一对流层顶属于();第二对流层顶属于()
A.极地类
B.寒带、温带类
C.热带、副热带类
26.判断:
第一对流层顶在150hPa≤气压≤500hPa之间选取,温度垂直递减率≤2℃/km气层的最低高度,若此高度以上2km(可跨越150hPa)及以内的任何高度与此高度间的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也都≤2℃/km,则此最低高度应选为第一对流层顶。
()
27.判断:
第一对流层顶和第二对流层顶都只能有一个,如有几个气层都符合第一对流层顶条件,则选取高度最低的一个。
()
28.判断:
如果存在第一对流层顶,则在第一对流层顶以上存在一个厚度至少达2km、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3℃/km的气层,在该气层以上又出现温度垂直递减率≤2℃/km的最低高度,假如此高度以上2km及以内的任何高度与此高度间的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也都≤2℃/km,则此最低高度也应选为第二对流层顶。
()
29.判断:
因记录终止,拟选的对流层顶处以上的厚度不足2km时,将记录终止时的温度以干绝热温度递减率(0.5℃/100m)递减到2km厚度的位置处,其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2℃/km时,选为对流层顶,否则,不选取。
()
30.判断:
对流层顶附近遇有记录做缺测处理时,则不选取该对流层顶。
()
31.判断:
当施放瞬间地面温度不低于0℃时,高度最低的气温为0℃的气层选为零度层。
地面温度为0℃时,地面层选为零度层。
()
32.判断:
温、湿特性层是指温度或湿度层结曲线的显著转折点。
()
33.多选:
以下哪些层需要选为温、湿特性层():
A.地面层;
B.终止层;
C.对流层顶;
D.对流层顶以下厚度大于200米的等温层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E.对流层顶以下温差大于1度的逆温层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34.判断:
温(或湿)缺测层起、止点,中间再任选一层;()
35.判断:
在110-100hPa之间,如果没有温、湿特性层,则应在此范围内加选一层;()
36.判断:
凡在U-lnP坐标上,温度变化曲线与已选温、湿特性层间的温度线性内插差值在第一个对流层顶以下超过1℃,在第一个对流层顶以上超过2℃者,则在差值最大处补选一温、湿特性层;()
37.判断:
凡在U-lnP坐标上,湿度变化曲线与已选温、湿特性层间的相对湿度线性内插差值超过10%者,则在差值最大处补选一温、湿特性层;()
38.判断:
两特性层的上层气压与下层气压比值小于0.5时,该两特性层之间任意加选一层。
()
39.判断:
量得风层是指上、下两计算分钟的平均风层。
量得风层的时间为两计算分钟的平均时间。
()
40.多选:
1~20分钟,计算量得风层的时间间隔为();
20~40分钟计算量得风层的时间间隔为();
40分钟以后,计算量得风层的时间间隔为()。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4分钟
E.5分钟
41.多选:
下列哪些属于规定高度层风的规定高度:
距地高度()
A.300m
B.500m
C.600m
D.900m
E.1000m
海拔高度(km):
()
A.0.5
B.2.5
C.4.0
D.5.5
E.7.0
F.10.5
G.15.0
42.判断:
高度在500hPa以上(进行经纬仪小球测风时,其高度为5500m),从某一高度开始至某一高度结束,出现风速均大于17m/s的大风区,在该大风区中,风速最大的气层为最大风层。
()
43.判断:
在某大风区以上,又出现符合上述条件的大风区,且其最大风速与前一大风区后出现的最小风速之间的差值在10m/s或以上时,则该大风区中风速最大层也选为最大风层。
()
44.判断:
当某一“大风区”中的最大风速与前一大风区后的“大风闭合区”中出现的最小风速之间的差值虽小于10m/s,但该最大风速层次为整份记录中所有量得风层的风速最大值,作为特殊情况,该风速最大的层次补选为最大风层。
()
45.判断:
当大风区跨越500hPa(5500m)时,该大风区内无论风速最大的层次出现在500hPa(5500m)及以上或以下时,该风速最大的层次也选为最大风层。
()
46.判断:
凡在S(风速)-lnP坐标上,风速变化曲线与已选风特性层间的风速线性内插差值超过5m/s者,则在差值最大处补选一风特性层;()
判断:
凡在D(风向)-lnP坐标上,风向变化曲线与已选风特性层间的风向线性内插差值超过5°者,在差值最大处补选一风特性层;()
47.判断:
雷达单独测风是指气球携带探空仪,由雷达跟踪应答器进行高空风观测的方法。
()
48.判断:
雷达单独测风的量得风层计算方法与综合观测相同。
()
49.多选:
通过雷达获取的仰角、斜距值求取高度计算分钟距测站平面的几何高度,对所得的几何高度进行(),得到高度计算分钟距海平面的位势高度。
通过高度计算分钟和位势高度,绘制时间—高度曲线图。
A.大气折射订正
B.地球曲率订正
C.重力订正
D.位势m与几何m换算
50.判断:
雷达单独测风规定等压面高度取自24小时及以内最接近的探空综合观测规定等压面高度。
如果前24小时内综合观测缺测或其终止高度低于本次雷达单独测风终止高度时,雷达单独测风规定等压面高度则用该等压面的平均高度代替。
()
51.多选:
按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实时传输()等
A.高空压、温、湿、风报告电码
B.秒级观测数据
C.全月观测归档数据
D.气候月报
E.观测数据和业务质量考核数据
52.在500hPa及以下,当气压缺测或可信度差时间△t≤7时,按前后趋势拟合连线。
()
53.在500hPa以上,当气压缺测或可信度差时间△t>7时,不管温度记录是否正常,位势高度只计算到可靠气压记录为止。
如后来同时又有可靠的气压、温度记录出现,可继续整理规定等压面温度、湿度记录(缺测位势高度),气压缺测段加补缺测特性层。
()
54.判断:
压温湿数据连续缺测或可信度差的记录处在500hPa上下时,按500hPa以上规定处理。
()
55.选择:
量得风层遇有失测时规定层风的代替范围规定()
规定高度
≤900m(距地)
>900m(距地)且≤6000m(海拔)
>6000m(海拔)
代替范围
()
()
()
A.±50m
B.±100m
C.±200m
D.±500m
56.判断:
当出现高空温度≤-50.0℃的层次时,该层次以后的规定等压面、特性层、对流层顶等不再求取露点温度。
()
57.多选:
高空存档文件的种类有()
A.数据文件:
包括测站参数、探空仪参数、基值测定、施放瞬间地面要素值、终端接收到的原始数据等。
B.各规定层、特性层和零度层、对流层顶、最大风层以及空间定位经纬度偏差数据等规定输出数据文件。
C.报文文件、报表文件和气象资料信息化文件。
D.各类自定义内容的输出文件(包括秒数据文件、全月数据上传文件等)。
58.多选:
高空气象观测站获取的资料在站内要进行预审。
预审主要采用()作为依据,进行人工或计算机软件逻辑判断。
A.气象要素及其计算结果的时空变化
B.天气现象
C.天气形势
59.多选:
高空气象综合观测每次观测,在规定时间内编发()
A.高空压、温、湿风报告电码(TTAA、TTBB、TTCC、TTDD)
B.高空风报告电码(PPBB、PPDD)
C.空间定位经纬度偏差信息
D.状态文件
E.秒级观测数据文件
60.判断:
TTAA报告电码必须在正点后75分钟内上传,遇有重放球、迟放球等其时间顺延;其它报告电码、状态文件和秒级观测数据文件必须正点后165分钟内上传。
()
61.判断:
综合观测报文的更正电码和状态文件、秒级观测数据文件的更正文件必须在正点后的195分钟内上传。
()
62.多选:
雷达单独测风每次观测,在规定时间内编发()
A.高空压、温、湿风报告电码(TTAA、TTBB、TTCC、TTDD)
B.高空风报告电码(PPAA、PPBB、PPCC、PPDD)
C.空间定位经纬度偏差信息
D.状态文件
E.秒级观测数据文件。
63.判断:
雷达单独测风PPAA、PPBB、PPCC、PPDD报告电码、状态文件必须在正点后165分钟内上传。
单独测风观测报文的更正电码和状态文件的更正文件必须在正点后的195分钟内上传。
()
64.判断:
高空气象观测站每月5日前形成并上传全月观测归档数据文件(G文件)及业务质量考核文件。
()
65.判断:
需要编发高空气候月报的观测站,在每月4日09:
00(北京时)之前编发高空气候月报电码(CU)。
高空气候月报更正电码应在正常发报时限后的6小时之内上传。
()
判断:
某次综合观测高空风资料全部缺测而补放经纬仪小球测风时,所得高空风资料编入TTAA和TTCC报告电码中。
()
《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手册》
1.多选:
L波段(1型)高空气象观测系统软件,主要由()和若干工具软件组成。
A.放球软件
B.数据处理软件
C.模拟训练软件
D.文件备份软件
2.判断:
L波段(1型)高空气象观测系统软件,只会安装在所选盘符下的根目录,即使选择了盘符下的其他子目录,软件也不会在该子目录下安装。
()
3.各文件夹作用分别是:
()
常规观测规定以外的所需各种气象产品,存放在(A)文件夹。
“放球软件”(radar.exe)及所需库文件,存放在(B)文件夹。
“数据处理软件"(datap.exe)及所需库文件,存放在(C)文件夹。
每次观测的数据文件,存放在(D)文件夹。
状态文件、上传文件,存放在(F)文件夹。
A.Bcode
B.control
C.datap
D.dat
E.datbak
F.statusdat
4.判断: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的要求,在高空观测领域,即使在0℃以下也采用水面相对湿度,而不用冰面相对湿度。
()
6.判断:
各个量得风层风向风速对应的时间为规定间隔相邻两个整分钟时间的平均值,量得风层不提供风向风速与气球高度间的对应关系。
()
7.判断:
在实际应用时,规定高度和规定气压层对应的风向风速值是根据施放时间与规定高度或规定气压层之间的关系,用其对应的时间在量得风层的时间对应风向风速的关系中内插得到的。
()
8.判断:
基于气象学应用考虑,规定髙度通常采用地心坐标中的位势高度。
()
9.量得风层风向风速的计算都是在站心坐标中进行的,该坐标以观测点为原点,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从观测点垂直向上为Z轴。
()
10.无论采用何种测风方法,都必须将跟踪设备(包括雷达、无线电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等)所测气球(探空仪)空间位置投影在站心坐标的水平面上(以观测点为中心的地球切面)。
通过跟踪设备所测气球方位、仰角和距离(高度)计算得到观测点至站心坐标水平面垂直投影点间的水平距离和方向角。
然后通过相邻两投影点坐标计算量得风层的风向风速值。
()
11.雷达测风,在计算风向风速前,应对雷达所测仰角和距离进行大气折射修正。
()
12.无线电经纬仪测风与雷达测风一样,所测仰角也应进行大气折射修正,所不同的是,所测高度是由探空仪所测温度、气压和湿度计算的,因而不需要进行距离修正。
()
13.由于按照目前《常规高空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计算的气象参数有些事不连续的,因此需要进行内插处理。
内插应从地面层开始由下向上依次进行。
内插应首先确定各层从气球施放开始的对应时间,精确到0.1秒。
()
14.温度、湿度、露点、温度露点差和位势高度的内插在经平滑处理后的时间对应气象要素秒数据文件上进行,若选定层的时间能在数据文件上找到相同的时间,应采用相同时间的数据,否则内插,在选定层时间处于相应秒数据时间所在区间内插。
()
15.风向风速的内插采用量得风层的计算数据。
()
16.气压的内插在经平滑处理后的时间对应气压数据文件上进行,由于气压随高度按指数递减,内插计算按对数运算法则进行。
()
17.规定等压面气球的平均升速值,用两等压面间的高度差计算,应先将规定等压面的地心坐标位势高度变换为地心坐标几何高度。
()
18.平均升速用探空终止高度除以探空总时间。
()
19.在计算雷达测量的位势高度以前,应先对雷达所测目标仰角和距离进行修正。
()
20.用雷达高度计算气压,应采用雷达所测方位、仰角和距离,探空仪所测温度和湿度的秒数据计算,逐层进行。
其起点气压应采用探空站的气压表提高,应计算到雷达观测的基点高度上。
()
21.探空仪热敏电阻的温度元件存在着长波辐射误差、太阳辐射误差及滞后误差,对这些误差需要进行修正。
()
热敏电阻温度元件不同误差大小不同,为此,辐射误差修正值和修正方法应由厂家提供,经中国气象局审定后使用。
()
22.基测时,如果基测检定箱与水银气压表水银槽面不在同一拔海高度,需将探空仪测得的气压仪器值订正到水银气压表水银槽面的海拔高度上。
()
23.当基测检定箱海拔高度高于水银气压表水银槽面海拔高度时,订正值为正,否则为负。
()
24.由于数字式探空仪数据现测精度和采样率的提高,且数据在计算机内基本按浮点(小数点后6位)运算,而大部分数据显示要求精确到整数位或小数点后一位,因此在软件中出现()情况,均属于正常。
A.某一特性层的气压与某规定等压面层气压相等,但该特性层上的温度、湿度等要素值与规定等压面对应层上的要素值有一项或多项有微小出入;
B.特性层上出现温度等于零度,但该特性层上的气压与零度层上的气压不相同。
C.某一对流层顶的气压与某规定等压面层气压相同,但该对流层顶的温度、湿度等要素值与该规定等压面上的要素值有一项或多项有微小出入。
25.各规定等压面上的要素值的计算方法()
A.在时压曲线上找到各规定等压面,并得到规定等压面所对应的时间;
B.在时温、时湿曲线上的相同时间处计算出温度、湿度;
C.根据计算公式求出露点温度;
D.将规定等压面上的气温值减去该规定等气压面上的露点温度,即得到温度露点差;
E.等压面的空间定位数据根据每分钟球坐标数据得到的经纬度偏差内插得到;
F.等压面的时间定位数据根据等压面时间与放球时间计算得到。
26.各规定等压面上的位势高度是用本站位势高度和各规定等压面层间的位势厚度累加得到。
()
27.各规定等压面上的位势高度的计算方法()
A.计算两个规定等压面之间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
B.根据两规定等压面计算平均气压;
C.根据公式计算各规定等压面的厚度;
D.根据测站位势高度,分别累加各规定等压面间的位势厚度,即可得到各规定等压面的位势高度。
28.施放瞬间的温度为零度时,地面层即为零度层。
()
待续。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