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风景优美的地方.docx
- 文档编号:5185623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7.19KB
山西风景优美的地方.docx
《山西风景优美的地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风景优美的地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风景优美的地方
山西风景优美的地方:
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
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
壶口瀑布春秋两季的水量比较大,非常壮观。
壶口瀑布的这边是属于山西,另一边属于陕西。
另外,若从山西这边去看壶口瀑布,可以下到正对瀑布中央的位置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中最早的是有昙曜开凿的五个窟,后来逐步开凿了200多个窟,包括了官方和民间的,现在可以开放的只有45个,重点参观的是前20个,云冈石窟确实很美,拥有很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石窟大多数在清代做过泥塑和彩绘,不过还是很多因为风化的原因都消失了。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
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
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交通:
悬空寺在恒山的山口,从浑源汽车站坐车5元钱就可以到。
驴妈妈tips:
悬空寺的门票不算便宜,不买门票也可以在门口看到悬空寺的全景。
悬空寺的殿堂和通道都很窄小,只能一人通过,大家都沿指定的路线进出寺庙,不走回头路。
寺院距地面50-60米,围栏不到膝盖高,在上面行走要格外小心。
山西的特产:
汾州核桃
山西汾州核桃历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质,不论生食或制成糕点糖果,均清香可口。
还是一种益智健脑食品,能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治肺润肠,且味甘平,对于“温补肾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疗效。
山西汾酒
汾酒产于山西汾阳县杏花村酒厂。
相传杏花村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汾酒在唐代已有盛名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里写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清香纯正、醇厚绵软、甜润净洁的特点。
汾酒虽为60度高度酒,但没有强烈的刺激性。
灵丘莜麦面
山西灵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适合种植莜麦。
莜麦经过淘洗、晒晾、炒熟、磨制成面,名曰“莜面”。
莜面的吃法花样非常多,有推窝窝(即拷栳栳)、搓个卷、推刨渣、搓鱼儿、压饸烙……等。
莜面性寒,必须经过“三熟”,方可进食。
即先把莜麦炒熟,磨成面;再把莜面用开水泼熟,和好以后,做成各种花样蒸熟(约15分钟左右)。
吃的时候可分冷热两种菜:
冷菜是烧茄子、拌黄瓜丝、水萝卜丝,再配以盐汤辣子炝油,菜与莜面拌起来,清香可口;热菜是羊肉臊子,配点蘑菇,开笼后将莜面蘸上羊肉蘑菇鲜汤,更是香味扑鼻,美不可言。
运城池盐
产于山西运城。
是盐湖中主要资源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镁的矿藏总储量达八千三百七十多万吨。
溴、钙、碘、钾、硼以及锂、刨、锶、镓、铷等多种稀有元素的储量也很丰富。
还有一种与盐共生的硝板,即白钠镁矾,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钠、硫酸镁的复盐,厚度2-4米,贮量为一千六百多万吨矿体露出地表。
这是经过前人几千年产盐而形成的一种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
大蒜
产于山西灵丘。
《后汉书》云:
一天,名医华佗遇到一辆车上躺着一个病人,这人得的是一种怪病,喉咙眼里象噎住了东西,吃饭咽不下去。
华佗诊视后,对病家说,你到饭铺里去买二升蒜和醋来,令病人吃下去。
华佗走后,没有多久,病人就吐出一条蛇来。
病家拿着蛇找华佗道谢,见华佗屋里的墙壁上挂着数十条蛇,才知道华佗的医术高明。
此虽神奇之说,姑置勿论,但祖国医学实践总结肯定,大蒜为“除风邪,杀毒气”。
因而,大蒜的杀菌作用是千真万确的。
大蒜消毒、杀菌、去腥、解腻,使菜肴更加味美可口的功能。
在夏季凉拌冷菜和凉拌面食中酌加此品,并能“解暑气”,增加食欲,促进人体健康。
具有防癌、抗癌,减缓老化和保持健美的作用。
黄河鲤鱼
主要产于河津、永济、芮城、垣曲等县的黄河之中。
黄河鲤鱼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名气,史书上曾有“黄河之尺鲤,本在虞津居”之记载。
在古代医林篡药上也有记载:
“彩而金者,洛鲤最贵,江汉次之,昊会而下”,并有“一登龙门而身价百倍”之美谈,历史上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
黄河鲤鱼以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闻名全国,已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
黄河鲤鱼体内含钙、磷营养素较多,剌少肉多,个大味美。
具有和脾养肺、平肝补血之作用,常食鲤鱼对肝、眼、肾、脾等病有一定疗效,还是孕妇的高级保健食品,经济价值很高。
山西香醋
要提到山西,最不能忘记的是醋,山西酿醋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分熏醋和陈醋,分别以太原益源庆和清徐老陈醋最为有名,山西的醋有独特的沁香和悠长的后味,绝对称得上中国最好的醋。
竹叶青酒
山西竹叶青酒,是以优质汾酒为底酒,配以广木香、紫檀香、公丁香、零陵香以及当归、砂仁等十余种名贵药材和竹叶浸泡而成。
具有养血、舒气、和胃、益脾、消食等功效。
解放后,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得金质奖章。
稷山板枣
稷山板枣为山西十大名枣之首,主要产于稷山县的城关、化峪、下曲3个乡镇。
板枣果实皮薄、肉厚、核小,肉甘甜,为扁圆形,略带上宽下窄状,故名板枣,成熟后为黑红色,果肉白绿色,制干后的好枣,皮无皱折,丰满有弹性,肉淡红色,即使压扁仍可复原,可拉出30-60厘米的金黄亮丝。
含糖量31.33%,含酸量0.1%,每100克果实中含维生素C499毫克,还含有钾、钠、钙、锰、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为高级补品,药用价值极高。
1982年获首届农展会最高奖。
木版年画
产于山西晋南。
远在宋、金时期,晋南临汾一带的造纸、刻版、印刷技术已相当发达,于是,木版年画也就应运而生。
在甘肃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发现宋、金时期平阳城姬家雕印的一幅木版年画《四美图》。
这幅画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木版年画。
画中人物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著名美女,画中美女体态丰韵轻盈,神情奕奕动人,造型优美,形象逼真,可见,晋南木版雕印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年画行销甚远。
先由画工描画好画稿,再由该工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再印制到纸上着色,或者套印而成。
特点:
整个生产过程,既有绘画工艺,又有雕刻技术和印刷技术。
牌画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戏剧场面、人情风俗、花鸟走兽等等。
菖蒲酒
产于山西垣曲。
菖蒲酒远在汉代已名噪酒坛,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并被列为历代御膳香醪。
据《后汉书》记载:
“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
”在《争类统编》一书中也有:
“美酒菖蒲香两汉,一斛价抵五品官”之说。
《明宫史》里有:
“宫眷内臣……初五年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的记载。
到了清代,每年农历“端阳节”,则“君臣痛饮菖蒲酒”。
由此可见,菖蒲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酿造历史。
评酒家爱新觉罗.溥办先生品尝此酒之后,即兴挥毫写下七律一首《菖蒲酒颂》诗:
名酿溯源肇炎汉,历代曾闻列御膳。
琼浆玉液庆延龄,盈轶连牍见经传。
典故:
历代皇家都视为稀世琼浆,滋补玉液。
到了明代,每逢“端阳节”这一天,皇帝除自己饮用外,还赐给宫眷内臣一起品尝,并要穿上“五毒艾补子蟒衣”,举行隆重的饮酒仪式。
菖蒲酒是一种配制酒,色橙黄微翠绿,清亮透明,气味芳香,酒香酿厚,药香协调,而不失中草药之天然特色,入口甜香,甜而不腻,略带药味,使人不厌,酿和爽口,辣不呛喉,饮后令人神气清爽。
酒度为45度,糖度为12度。
菖蒲酒之所以珍贵,主要在于它采用了当地特产九节菖蒲这种名贵中药材。
九节菖蒲生长在海拔1994米高的历山之巅,素有“无志者难以求取”之说。
采集仅限于农历“小满”前后十天左右的时间内。
过早菖蒲浆不足,质差;过迟,菖蒲蒲苗枯萎,难寻。
酿造菖蒲酒的水是历山脚下舜王泉水。
据说,此泉是舜王亲手开凿的。
舜王泉水为矿泉水,常饮能医治诸病,延年益寿。
功效:
此酒具有提神、化痰、清头明目、轻身坚骨之功。
常饮可补脑益智、延年益寿。
宋代医学家王怀隐所著《太平圣惠方》一书载:
“菖蒲酒,主大风十二,通血脉,治骨立萎黄,医所不治者。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
“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
足见菖蒲酒确有抗衰老和强身健体之效。
菖蒲酒的选料之精和酿造工艺之细,非同寻常。
一个熟练工人一天只能精选三至五斤九节菖蒲;酿酒用的豌豆,须从大小不一的豌豆粒中筛选出最大的;高梁,须把每粒都破成六、八、十瓣方可;发酵是在深埋土中的地缸里的进行;出酒则是在每日凌晨鸡鸣之前,酿出之酒还要密封起来,存入地下,数年之后,方可饮用。
玉堂春酒
产于山西洪洞。
宋朝,民间以霍山泉水酿造的玉露春酒就以其绵甜爽净的高雅风格蜚声燕京。
明朝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树下大迁民,民间都以玉露春酒送别亲人。
明朝正德年间,传说苏三和王景隆为了感谢崇公道的恩德,授意民间酒师在玉露春的基础上加工成玉堂春酒,六百年来一直流传在民间。
山西地理位置: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110°15′——114°32′。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
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山西发生的历史事件:
公元前1106年,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于唐,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桐叶封弟”的传说。
子燮父,因国内有晋水,就把唐改称为晋。
后来,人们为纪念唐叔虞,给他修建了一个祠堂,这就是太原著名的旅游胜地——晋祠的来历。
代国君周厉王,贪财好利,昏庸残暴,激起了国人的暴动,周厉王被放逐到彘,“彘”就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厉王死后,幽王即位,比厉王更加昏庸荒唐,被犬戎进犯的军队杀死,导致西周灭亡。
晋文公在北方称霸后,山西对当时全国的局势影响很大。
453年发生了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氏,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所以山西也被称为“三晋”。
尧庙发生的历史事件: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
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
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
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其中广运殿是供奉尧王的主殿,殿高27米,四周的长廊内有42根石柱,柱上雕龙刻云,工艺不俗。
由于老的广运寺已毁于火灾,现在看到的寺院是近年来重新修建的。
位于山西的南部临汾市秦蜀路南端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
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
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
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临汾史称平阳,帝尧建都于此。
后人建庙祭祀,在今天临汾市城南留有一群宏伟的古建筑,即众所仰慕的古帝尧庙。
尧庙是历朝历代祭祀帝尧、帝舜和帝禹的场所,明代称三圣庙,其殿宇广大,金碧辉煌。
帝尧是三皇五帝之一。
孔子定《尚书》从唐虞开始。
司马迁以帝尧以后的历史为信使。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
”由此可见,华夏文明肇始于帝尧时代是有史可查的。
平阳地处黄土高原南端的汾水下游,属于古冀州的腹地。
陶唐氏部落最先在这里发达起来,从而使这里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祖根。
帝尧以华夏文明的开拓者和文明始祖受到炎黄子孙的爱戴和崇拜。
先秦到秦汉,史书上没有建庙祭祀帝尧的记载。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经建议三公议“汉当效尧”一事,因大臣杜林上疏“汉起不因缘尧”而作罢。
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遣使祭帝尧于济阴成阳灵台,由此可以知道当时未建庙。
魏晋时虽建庙祭祀,然而未确定常祀之地。
北魏泰常七年(422年),明元帝架桥山,派遣有司祭祀黄帝、唐尧庙。
神麚元年(428年),太武帝驾幸广宁,以太牢祭祀黄帝、尧、舜、禹。
直到北魏,孝文帝诏令说:
“尧树则天之功,兴巍巍之治,可祀于平阳。
”同时确定祀舜于广宁,祀禹于安邑,祀文王于洛阳。
元代翰林直学士王磐曾指出:
“谨按祀典,诸前代帝王,三年一祭,其时以春之仲月,其地以当时所居国邑。
祭祀伏羲于陈……唐尧于平阳府。
”
平阳尧庙,晋代已有,原先建于汾河西岸,西晋惠帝元康年间迁徙到汾河东岸,当时建于平阳府城西南。
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迁移到平阳府城南五里许,即今天的尧庙址。
另外根据《水经注》中说:
“平水北侧有尧庙,庙前有碑。
”由此可见,北魏时期汾河西边平阳故城之尧庙仍在。
郦道元在注文中引《魏土地记》中的记载说:
“平阳故城东十里汾水东原上有台,台上有神尧屋碑。
”神尧台和神尧屋碑在今尧庙乡伊村,当在平阳新城西南十里。
由此可见,碑文中关于晋元康中迁徙到汾水东的说法,未必确实,很可能是平阳故城从刘渊汉国之末毁于战火之后,庙随城衰。
北魏筑白马城,平阳郡治移于汾河东岸,郡城官员百姓祭祀帝尧时,或许嫌其路途遥远不愿再去汾西的尧庙,而去距城较近的帝尧故里—伊村行祭,因此有迁徙尧庙于汾水东原上的说法。
唐朝特别重视建庙祭祀圣王和已故功臣。
高宗显庆三年(658年),重建尧庙于今址,使之更加宏伟壮观。
占地面积700亩,楹室有400间。
其殿叫“文思殿”,宫曰“光宅之宫”,门称“宾穆之门”。
殿左有老君洞,右有玉皇阁,主次分明,错落有致。
尧庙的主体建筑是文思殿,殿内所祀奉者只帝尧,并无尧、舜、禹三圣同堂异室之说。
这种说法一直沿袭到明代前期,并没有多大变化。
唐宋时期,尧庙香火绵绵,殿宇宏大,只是修葺补缺,没有多大的改动。
到元朝前至远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历时4年,“耽耽翼翼,俨然帝王之居”。
元政府并“赐白金二百两,良田十五顷,为赡宫香火费”。
然而不幸的是宫成不久,即遭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的地震之灾。
泰定元年(1324年)又一次重建。
延至明朝正统十年(1445年),因“殿毁于地震”,朝廷“遂发公帑余资,银二百两,麦千二百石”,又适逢“大风拔襄陵县树,得合抱木百余株”,于是又扩建了尧殿。
其殿面阔9间,高6丈有奇。
殿四旁环以廊庑,奠定了广运殿的规制。
明朝正德九年(1514年)增修尧庙,“拓其土地,增其殿宇,翼以两庑,僚以周垣”。
原先将舜、禹之祠置于尧殿之后配享。
山西监察御史周伦等,认为不合祀典经义,将老君洞改为舜庙,德盛洞改为禹庙,玉皇阁改为执中阁。
舜庙右为丹朱祠,禹庙左为皇英祠。
榜书三殿:
尧曰“放勋”,舜曰“重华”,禹曰“文命”。
三殿之后各有寝宫,三点之前各树匾额,尧曰“俊德协和”,舜曰“玄德”,禹曰“袛德”,由此三殿巍然,金碧辉映。
由棂星门后,并列三门,东为三圣考庙,庙后为居守者营屋若干,并建有祭祀用的神厨、神库;西边是商汤庙。
竣工之后,刻石记事,碑阴还刻画着《增修尧舜禹庙图》,以俟后人维修时参照。
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因“万历甲午滥炎妄起,阁炀而为烟”,重修了光天阁。
至明末清初百余年间称尧、舜、禹庙,或三圣庙。
其建筑由于历代重修,唐宋风格未存,突出显示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由于建筑物的宏伟,雕塑绘画十分精美,尧庙一直是平阳名胜之一,凡至平阳者,无不到尧庙一游。
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堞垣俱坏”,尧庙三圣殿阁毁坏无存。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玄烨西巡,驻跸平阳,蠲免钱粮,振灾济困,并拨款重修尧庙,玄烨认为,汤王非禅让而王,不宜与尧、舜、禹三圣并祀,于是在原汤王庙基址上建筑了万寿行宫。
由于工程浩大,精构彩饰,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全部竣工。
康熙皇帝玄烨御笔题写各殿门匾,尧殿曰“光披四表”,舜殿曰“浚哲文明”,禹殿曰“万世永赖”。
殿内两厢,一边为崇文会馆,一边为培英义庄,每年收学租若干,以资香火。
每逢乡试、会试,众生员学士,皆聚集于此,成为清代平阳读书人踏上官僚阶梯的必经之地。
据碑文记载,道光十三年(1833年),尧庙又重修过一次。
到咸丰三年(1853年)秋,平阳太守何维墀,闻讯太平天国北伐军由曲沃北上,为防御太平军攻城,实行坚壁清野,派兵火烧城南驿站。
大火蔓延殃及尧庙,即如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尧庙碑》所记:
“不意咸丰癸丑,突遭兵燹,殿宇庑舍一炬灰尘……仅存光天阁,舜寝宫数椽而已。
”光绪十七年(1891年)初夏动工修复,“重建四大殿、寝宫,兼修光天阁、獬羊、蓂荚、八卦井各亭,东西朝房、官厅、牌楼、山门等处,均属金碧辉煌,焕然一新”。
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离京避难。
在前往西安途径临汾时,曾驻万寿宫一宿。
1938年2月25日,日军侵占临汾,万寿宫毁于日军之手。
日军投降后,晋军梁培璜部接管临汾,为了备战到处拆房毁庙。
晋军开进舜宫,用粗绳拴在殿柱上开动汽车硬拉,致使殿塌宫毁,一片瓦砾。
经过地方绅民上告,王靖国等虚意追查,处分了个别属员了事。
禹宫也毁于这一时期,只留下一个高高的台基,长满荒草。
解放前夕,尧庙已破烂不堪,仅存主宫门、光天阁、广运殿和帝尧寝宫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尧庙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和维修,并于1965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国家拨专款对广运殿进行了大落架重修,恢复了明代的规制。
不幸的是1998年4月4日犯罪分子纵火焚毁了广运殿。
案发后炎黄子孙无不义愤填膺,各大报刊、电台、电视台纷纷报道予以谴责。
全国人大代表卢金城等二十余名社会各界代表发出义修尧庙的倡议,海内外尧舜后人,慷慨解囊,中共临汾市委、市人民政府迅速成立了修复尧庙委员会,负责修复工作。
1998年10月31日,修复广运殿工程开工,翌年6月12日,按照明清风格重建尧、舜、禹三门工程同日动工,落架修复帝尧寝宫工程也于斯日开工。
经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于该年10月份,尧庙尧、舜、禹三宫门、仪门、广运殿和寝宫修复工程告竣。
修复资金1000余万元,来自海内外炎黄子孙捐赠,当地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付了一部分。
随着尧庙的修复和宣传,尧庙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000年,世界各国均成立了纪念委员会,中国纪念2000年委员会,将华表选定为代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的特别纪念品。
该委员会将0001号中华世纪华表赠送给华表故里尧都。
当年临汾市更名为尧都区。
翌年尧都区政府决定,依托尧宫,向外拓展,规划建设尧庙文化游览区。
同年5月动工,10月竣工,首期建成了10万平方米的尧都广场。
广场以尧都大道为东西轴线,分南北两个景区。
北部为观光游览区,由两部分组成。
东端为宫前广场,以尧庙主宫门为轴线,东西两侧设置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帝尧创二十四节气汉白玉纪念石刻。
西端华表广场,由中国第一华表、全国最大中国地形微缩景观和全国首座千家姓纪念壁组成。
南部为文化商务区,由两部分组成,东端为观礼广场,可供大型公共活动,观礼台与尧庙相望,仿天安门建筑。
西端为商务广场,中心展厅仿北京天坛建造,周边为仿古商务设施,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型文化博物市场。
2002年尧都区人民政府对尧庙宫进行了大规模重建。
5月4日重建舜殿、禹殿工程动工,同时开始了舜、禹塑像工程,5月19日落架重建五凤楼工程开工,依照明清规制,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新建300米长的尧典壁及壁廊;新铺中轴线青石镌刻龙凤甬道,宫内三条道路和殿前广场均高标准、高质量铺墁青石,达10000平方米;经请示山西省文物局批准,将尧井亭改造恢复了元代井台形制;为增加庙内根祖文化品位,在主宫道两侧设置26件陶寺文化遗址出土器物仿制石雕。
整个重建工程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完工。
当年对整个庙内进行了全面绿化,以松柏常青树为主,庙区内松柏苍苍,气氛肃穆。
年底更换了广运殿帝尧及四大臣的塑像,代之的是高大巍峨的巨型铜像。
尧都区人民政府编制完成了《尧庙旅游经济区总体规则》,提出以尧庙为依托,华门为中心,以四纵四横的景区道路为框架,逐步建成北起秦蜀路和平阳汾河大桥,与滨河路相接,南至尧庙村南,西起汾河东岸,东到飞机场的旅游区。
尧庙的修复和旅游区的建设,一者恢复了明清三圣庙的形制,二者使华夏子孙参拜尧、舜、禹三圣,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更完美,更具凝聚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风景 优美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