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docx
- 文档编号:5182818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7.62KB
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docx
《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
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
武汉市宏观经济统计表
年份
项目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生产总值(亿元)
1467.8
1622.18
1882.24
2238.23
2590.75
3141.9
第一产业
90.4
95.13
102.23
109.57
115.91
129.15
第二产业
635.5
701.87
825.78
1019.26
1195.74
1140
工业
514
567.89
680.13
852.53
1000.74
1197.49
建筑业
121.5
133.98
145.65
166.73
195
242.51
第三产业
741.9
825.18
954.23
1109.4
1279.1
1572.75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97.7
100.4
101
100.9
100.7
103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8.6
102.3
103.3
102.7
101.4
104.1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1.3318
1.2688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3.35
-4.73
资料来源: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武汉商业高度发达,2007年商品零售总额达1518.3亿元,位居中国16个副省级城市第五,全国第七。
武汉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
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重点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十大主导产业。
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钢铁化工机环保产业聚集区、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食品工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武汉自然人文景观丰富,素有“历史文化古城”之美誉,现有定点旅游景区(点)26处,其代表性的景点是:
全国最佳风景名胜之一的黄鹤楼,国家级东湖风景区,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辛亥首义军政府地地址红楼等。
此外,新开发的道观河风景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金银湖旅游度假区、武汉高尔夫球场正在兴建之中。
2008年,武汉市旅游外汇收入及国内旅游收入都有大幅上升。
2008年武汉市旅游业统计表
指标
计量单位
2008年
同期对比
海外游客人数
万人次
53.4
0.78%
其中:
外国游客
万人次
42.78.
-1.49%
香港同胞
万人次
5.63
8.11%
澳门同胞
万人次
0.23
68.21%
台湾同胞
万人次
4.76
12.90%
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25429.03
11.39%
国内游客人数
万人次
4612.79
18.61%
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
356.01
19.88%
旅游总收入
亿元
373.68
18.87%
全市宾馆饭店平均房价
元/间
290.74
8.54%
出租率
%
56.83%
5.68点
资料来源: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武汉历史文化
武汉拥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历史精神文件有8类62项,其中非常重要的和影响极大地有:
开启武汉文化之源的盘龙文化;从一场革命到一笔珍贵文化遗产的首义文化;蕴含着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黄鹤文化;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忠孝精神的木兰文化等等。
武汉市文化产业统计表
项目
机构数(个)
从业人员(人)
2007(年)
2006(年)
2007(年)
2006(年)
艺术业
29
28
2427
2639
图书馆业
17
17
588
604
群众文化业
174
178
713
793
艺术教育业
3
3
554
360
娱乐业
2537
2550
17998
17583
文艺科研
2
2
70
101
文物业
31
28
758
746
其它文化产业
31
25
862
705
总计
2824
2831
23970
23531
资料来源: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武汉技术环境
武汉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9所普通本专科高校,100万在校大学生,成人高校在校大学生近12万。
各类科研机构106所,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在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士47名。
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武汉大学及其东侧的“武汉·中国光谷”所在地武汉东湖地区是中国较大的智力密集区,在光通讯(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激光(华中科技大学)、微电子技术(武汉理工大学)、农药学(华中师范大学)、地质及地质资源和新型材料(中国地质大学)等领域,科技开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武汉市高等学校基本情况表
项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学校数(所)
35
47
48
52
52
52
55
毕业生数
(人)
45191
55168
76154
93810
210797
123959
182401
招生数
(人)
104221
134815
170279
207482
210797
226236
223640
在校学生数
(人)
308332
390681
490681
615839
693480
747227
778368
教职员工数
(人)
56842
60861
67629
75526
77403
82658
85842
专任教师
(人)
23432
27312
32461
38594
40499
44606
46408
资料来源: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东湖风景区
东湖主要景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磨山新景区、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艺术馆,周边的著名大学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南湖位于武昌南部,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湖,北临东湖、沙湖,南临汤逊湖、黄家湖,周边有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学院5所大学。
广阔的水域为发展漂流、溜索、赛艇、潜水、溯溪、溪降、游泳、帆船、冲浪、划船、垂钓、跳水等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市长江流域古老文化发祥地、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并结合了近代中西文化,拥有35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武汉境内江流、湖泊绿树青山密布,自然风光绚丽多彩,人文景观璀璨夺目,拥有上百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武汉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因此1986年12月8日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被国家、省、市三级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87处,其中有“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52处、“古建筑及历史缪建筑物”17处,“石窟、石刻”2处、“古文化遗址”9处、“古墓葬”7处。
以上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
这其中有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岳飞等,也有流芳千古的革命遗迹——武昌起义军政府、“八七会议”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还有代表古老文化的盘龙城、放鹰台、钟子期、张衡墓楚王墓群等,此外尚有一批古色古香的寺观塔亭。
还有名列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的东湖风景区。
武汉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表
类型
特点
主要体育旅游项目
水体体育旅游资源
以水体资源为载体,亲近大自然
,放松心情,能够从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
东湖水上游憩、长江横渡、夜游长江
山体体育旅游资源
参加各种山体健身活动,从而达到增进健康、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调节心理的目的
龟山极限运动、珞珈山游憩、磨山赏花、登山、探险、滑草、攀岩等
休闲体育旅游资源
以休闲、健身、疗养、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旅游,通过在旅游活动中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以达到健身娱乐、消除疲劳、调整身心、排遣压力、疗养的目的
金银湖高尔夫运动休闲、东方马城马术运动休闲、野山户动拓展休闲、环东湖自行车运动休闲、红莲湖高尔夫休闲、洪山赛事休闲运动等
赛事体育旅游资源
以青年为主体,以高水平体育赛事为载体,以提高体育欣赏水平、感悟竞争与合作目的
东方马城速度赛马锦标赛、第六届城市运动会、女足世界杯、李宁“3
+1”篮球挑战赛、长江横渡赛、全国保龄球俱乐部联赛武汉站等
健身体育旅游资源
以促进体育旅游者身体健康为目的而开展的健身活动
洪山体育旅游馆健身、武汉体育健身中心、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等
武汉市旅游产业发展简表
指标
2007年
2008年
年末旅游从业人员(万人)
52196
51559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3889.07
3283.05
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万人次)
52.98
45.89
其中:
外国人(万人次)
43.43
37.22
港澳同胞(万人次)
9.55
8.67
接待海外旅游者人天数(万人天)
125.50
107.35
其中:
外国人(万人天)
105.28
90.51
港澳同胞(万人天)
20.22
16.84
旅游总收入(亿元)
314.37
266.22
其中: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22827.98
19477.33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296.98
250.7
年末星级以上宾馆数(个)
121
119
其中:
五星级(个)
6
6
四星级(个)
24
22
三星级(个)
53
52
旅游星级饭店客房合计(间)
15409
15457
旅游星级饭店床位合计(张)
28407
28364
旅游星级饭店客房实际出租间天数(间/天)
3324120
3472789
旅游星级饭店客房核定出租间天数(间/天)
5317320
5324634
国际、国内旅行社个数(个)
222
236
年末旅游景区数(个)
31
30
其中:
AAAAA级(个)
8
8
资料来源: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
与其它著名的旅游城市的对比
武汉的景点资源的知名度不如西安,北京,南京,杭州。
华山的知名度,兵马俑的世界影响,华清池的历史影响,还有大唐400年的历史,白居易的长恨歌的文化感染,使得西安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商务游客和外地游客。
南京的秦淮河的文化沉淀和知名度,中山陵的影响,也比武汉的景点知名度高,杭州,西湖的影响,也不用说了。
这就提出了一个对比,武汉,如何打造景点的知名度,提高这些资源的历史文化分量,提高它的影响力的问题。
黄鹤楼相对,要知名一些,但是,黄鹤楼,全不能和一个城市的印象契合。
因为,西湖,杭州的重合度很高,南京秦淮河,北京故宫和长城,西安和大唐。
但是,黄鹤楼和武汉,并不是能够让人一下子重合起来。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黄鹤楼在武汉。
武汉和上海,成都,青岛,大连,这些城市相比,又缺乏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
大家的感受是都市的上海,休闲的成都,海滨风光的大连和青岛,这些能够给人一个旅游形象的定位。
到上海,感受一种国际都市的感觉,到成都,体现一种悠闲的老成都的生活,青岛,大连,海滨风光。
武汉呢?
要想做好旅游业,让别人来消费,我们必须给别人一个来消费的理由。
很明显,武汉,无法激起别人目的性旅游愿望。
因为,他的城市形象非常模糊。
我们说自己是江城,大都市,不过这些,每个城市都能这样说,不能算是买点。
这样的结果,武汉不能有效的吸引高端旅游客人。
武汉的旅游市场,相对落后。
制度建设,整体协调,交通,旅游,景点,酒店,旅游购物市场能使缺乏一个整体的互动。
各哼各的音,各唱各的调。
整个旅游也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割裂的孤立个体,相互影响,不是方便了游客,而是使游客感到不便。
例如,在上海,你能在酒店看到旅游手册,司机也可以给你介绍,只要愿意。
旅游手册,对于景点,购物,消费,娱乐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
但在武汉的很多宾馆,我们根本看不到这样的东西。
在西安,的士司机就是一个导游似的。
武汉的酒店,宾馆,会场等等,也没有形成很好的商务气氛。
这些也都是现在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站在一个外地人的角度多考虑,毕竟,旅游业要思考的是如何吸引外国游客,商务游客和外地游客。
这样来想,在旅游上,武汉的弱点很多。
旅游是个大产业,尤其是价值链高端,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很大。
武汉的旅游业该如何发展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针对上面的三方面,觉得也许应该采取些措施。
第一, 开发新的景点,侧重于休闲度假性质的。
武汉的山水资源非常丰富,很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另外,即使开发了,没有知名度。
而且,相关的配套更没有跟上。
政府应该从行动上认识到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巨大意义,能够及时地把基础设施的配套跟上,最好采用一月带星的策略。
用几个知名的景点,吸引游客。
然后在旅游业的良好机制下,使游客能够去旅游休闲星星般景点,增加游客的吃住行和购物时间。
在这方面,武汉应该提高现有的几个知名景点的文化历史内涵,提高他们的国际影响力。
东湖,去过的人,都感觉得到比西湖漂亮,这是自然禀赋,但是,历史人文的沉淀,却远远不如西湖。
如何提高东湖的历史人文沉淀,扩充他的文化内涵,是应该思考的。
另外,发掘历史故事,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知名诗人的历史典故,诗作,并能够推广开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黄鹤楼,能否很好的重合武汉的城市认知,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也许,整合龟蛇二山,借助红楼和黄鹤楼,提炼一个新的城市形象品牌,未必不可行
第二, 提升和寻找一个明确的城市定位。
也就是,给别人一个来这里的理由。
其实,武汉的江湖文化,市民习气,未必就是不好的东西。
比如吉庆街,已经形成一个很好的品牌。
他,很好的契合了武汉,给人热的情趣。
而且,这种对武汉的印象,夏天到武汉来消费,光膀子,吃排档,已经成为武汉被很多人热爱的理由。
如果能够及时地引导,把他去粗存精,就像成都的休闲,打麻将,龙门阵一样,未必不可以成为武汉的一个城市形象。
一个城市,有自己的,令别人欲罢不能非要到你这里来的理由就够了。
形象没有卑贱,江湖也好,市民习气也好,纯粹的感觉就好
第三, 武汉应该树立旅游是一个大产业的观念。
使交通,旅游,酒店,购物,会展等等,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一个个互不关心,互相割裂的部门。
这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协调。
出台激励的措施,使每个行业都意识到,“抱团”会使大家的收益更丰满。
目前的这种状况,体现了我们这个城市对旅游的观点,还是一个落后的意识。
政策落后,意识落后。
这点,武汉应该好好学习学习那些优秀旅游城市的经验,而不是抱残守缺,坐井观天。
第四, 大旅游的观念,还应该跳出武汉这一亩三分地,辐射整个城市圈。
旅游,不意味着仅仅是门票。
武汉,应该更记得着重吃住和购物,换句话说,留人。
武汉的周边,像咸宁的桂花,温泉,赤壁,孝感,黄冈等等地方的旅游资源。
应该形成一个大的“抱团”,开发、引导,提高这些地方的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其实,武汉如果帮助周边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提高,收益很大的还是武汉。
同时,增加了城市得向心力,真正体现带动的作用。
通过旅游在周边,吃住和购物在武汉,提高旅游的价值利润。
这,需要武汉能够跳出自己的区域思维,帮助周边的城市,提高和这些城市的交通和出行便利性。
目前,这个方面,开始升温,但是基本是单向的,武汉市民向周边的流动,而不是通过大旅游的规划,提高和吸引外国游客,商务游客和外地游客的进入。
(资料来源:
武汉市招商局在网上发布的文章)
民俗率旅游时一种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行为和游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
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到56.7%。
(宋仪艳,东南大学旅游学系,在《民俗旅游与湖的和希望共赢》中写道)
生态旅游:
就是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使游客在旅游时真正感觉大自然的真实与美丽,要求组织者不但要严格地管理好游客,使之不因旅游而破坏生态,而且还要用丰富的生态和环保知识感染、教育游客。
通过这种形式的旅游,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加环保知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我市生态旅游景区有平武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梓潼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内涵和灵魂的旅游。
文化旅游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文物古迹、历史名人、戏曲歌舞、园林建筑、古树名木、花草禽鸟、工艺美术、烹调技艺等。
我市文化旅游景区有平武报恩寺、窦团山云岩寺、七曲山大庙、汉平阳府君阙、妻阝江汉墓妻阝王城等五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反映三国文化的富乐山风景区、西山风景区,有李白故里、大禹故里、文昌帝乡、嫘祖故里等历史名人景区。
科技旅游: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各种科技资源为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丰富阅历、休闲娱乐等旅游需求为目的,将相关的科技景点、场馆、院所、工厂整合起来,将科技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我市的科技旅游已开发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学技术展览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风洞展馆、长虹科技馆等。
商务旅游:
是以经商为目的,把商业经营与旅行、观光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商务旅游的过程是商务旅游者花钱买旅游、服务和商品的综合消费过程。
会展旅游:
是旅游业产业化、社会化、交叉化以后必然出现的新的旅游活动方式,是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联姻”,构成产业链条的重要途径。
会展旅游把会议和展览、商务、观光有机结合。
如我市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第十六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博览会暨军转民高科技成果交易会、第十三届世界拳击锦标赛等,都属于会展旅游。
农业旅游:
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果园、花卉、农民劳动生活为主要吸引物的农业旅游,将“三农”推向了市场,成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游客可以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并可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和劳动、种菜、观花、摘果、养鸡、喂猪,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成就感油然而生。
全国已有203个单位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我市游仙区老龙山生态农业旅游区榜上有名。
我市现有农家乐831家,其中游仙老龙山、涪城戈家庙、江油白玉村、三台西苑植物园都是有一定规模的农业旅游景区。
红色旅游:
依托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和伟人故居,将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使人们在参观游览中感受到我国优良的革命传统,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游客在轻松的旅游行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全国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重点打造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我市推出的红色旅游有富乐山宋哲元将军陵园、南山烈士陵园、江油青林口古镇红军桥、王佑木纪念馆、江油市博物馆红军长征展馆、北川治城镇红军长征标语碑林等。
高校旅游:
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中小学生到著名高校游览,直接与校园接触,与在校大学生交往,与学校教授沟通,体验宁静优美的环境,高雅的文化氛围,体验其未来的大学生活,激励孩子奋发学习的热情。
现已推出北大、清华校园游,我市可组织各县中小学校学生到西科大、绵阳师院游览。
教育旅游:
包括国内国际的教育交流访问、教师科研游、学科教学、科普教育、野外生活训练营等内容。
开设心理健康、智能训练、德育引导、自身保护、语言逻辑、学会合作等训练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每天不同的主题活动中,并针对青少年不同的成长阶段进行“点睛”训练,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目的,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修学旅游:
结合教学的需求,组织学生去英语国家,目的是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或是孩子出国学的做一个前期的考察,旅行社还可组织本地赴异地入学的新生团队,同时接待异地来本地求学的新生团队,承担起陪送新生亲属的职责,帮助新生做好从离家到入学报道安置的所有工作,向新生介绍所入学校的地方情况。
亲子旅游:
它是教育旅游的一种新趋势,把家庭旅游更加细化,利用学生暑期放假,旨在构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渠道,凝聚家庭的亲和力。
体育旅游:
在旅游中加入体育建身的元素,如登山、攀岩、滑雪、滑草、漂流、游泳、赛马、热气球升空、高空弹跳、空中飞人、高尔夫球练习等项目。
我市已推出了窦团山攀岩、高空跳伞、悠波球等,猿王洞景区推出了过溜索、滑草、滑雪项目,南湖公园推出了滑草、高尔夫球练习等项目。
保健旅游:
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一边旅游,一边学习武术、太极拳、按摩、针灸、体操、药膳、气功和进行医学学术交流及求医治疗等,进而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既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学到了一些健身养生的方法,是一种既达到旅游目的,又达到健身目的的专项特色旅游项目。
探险旅游:
包括名山攀登、沙漠探险、古城探幽、冰川考察、森林探险等,参加者欲通过探险旅游,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求知、猎奇、历险、和检验自身体能等的需要。
参加者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接受野外生存训练,组织者必须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
森林旅游:
到森林中去旅游度假,在纯洁的大自然中去领略广袤的森林魅力,去观赏斑斓的森林风光,进行一次透心清肺的森林浴,任随森林充足的负氧离子抚摸你的身心,不仅使自己疲惫的身心得到松驰,更能得到一次透彻心灵的洗浴。
休闲度假旅游:
就是旅游者利用闲暇时间到海滨、森林、温泉等度假胜地住上一段时间,洗海水浴、泡温泉,到森林中避暑,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游山玩水、喝茶、摆龙门阵、打麻将、唱卡拉OK,彻底放松自己,让身心得到休息。
休闲度假旅游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宗教旅游:
现代旅游充分利用很多人定时到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圣地进行朝拜的习惯,将旅游和宗教成功地给合起来。
我市推出了佛教胜地大庙山、罗浮山、圣水寺,道教圣地云台观等。
银发旅游:
旅游将老年人引入自然,实现人与人的交流。
要求旅游行程节奏应平缓,交通工具应该舒适,饮食必须科学,医疗保健、旅游保险必须到位,在游有所保的基础上,去达到游有所乐、游有所获的目的。
以上是以四川为例讲解的
旅游的类型:
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商务旅游、购物旅游、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山光水色、奇石异洞、流泉飞瀑、阳光海滩、气象气候、风景生物)
2.人文资源(历史古迹、民族风情、城乡风光、其它)
武汉市体育旅游业发展战略步骤
阶段
时期
发展模式
战略目标
第一阶段
201年——2014年
重点开发核心,形成
初步布局
确定武汉市体育旅游区的
目标定位,初步进行体育
旅游圈区规划与开发
第二阶段
2014年——2028年
以点带轴,沿轴推进
重点建设都市体育旅游业、赛马休闲旅游业、赛事体育旅游业为中心的体育旅游景点
第三阶段
2018年——2022年
点线结合,带动全面
进行体育资源广告和深度的开发,形成以三大行业为中心的体育休闲区,体育旅游景点合理布局
第四阶段
2022年——2026年
产业成熟,区域均衡
成为全国体育旅游的重心,在海内外体育旅游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并且形成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
武汉市体育旅游区空间布局表
要素
层次
地域名称或者范围
点
一级旅游中心
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洪山区、武昌区、青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 经济 发展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