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
- 文档编号:5168286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26KB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教学目标:
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2.进一步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理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点。
3.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项内涵丰富的数学活动,又是安排在第三单元最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它既能巩固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积累学生活动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还能使学生更加熟悉三角尺上角的特点,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重点: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角的知识拼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充分准备
(一)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义
1.观察一副三角尺中两个三角尺中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2.给一副三角尺上的每个角编号。
如:
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编为A尺,其中的直角为A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A尺①号锐角和A尺②号锐角;另一块三角尺编为B尺,它的直角为B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B尺①号锐角和B尺②号锐角。
(二)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锐角、直角、钝角有什么关系?
(锐角<直角<钝角)
2.三角尺上直角、锐角都有,就是没有钝角,你能用它们拼出一个钝角吗?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用一副三角尺拼角活动前学生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一副三角尺”中“一副”的含义,知道一副三角尺中的两块三角尺各有哪些角,有什么特点。
同时调动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大小关系的知识,为“拼角”作好准备。
】
二、活动中──合作交流
出示例6:
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一)小组讨论,自由拼角
1.思考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2.学生动手拼角并画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展示,师生交流
1.组长汇报。
2.挑选不同的拼法展示在黑板上。
3.在拼钝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三)作品分类,讨论质疑
1.黑板上的拼法各有不同,你能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类吗?
2.讨论交流:
一类是锐角与锐角拼成的,另一类是直角与锐角拼成的。
3.质疑:
锐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
(不一定)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
(一定)
(四)验证钝角,优化拼法
1.交流验证方法
目测──看上去比直角大
测量──用三角尺的直角比
推理──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
2.总结拼法
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一定能拼成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
通过“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的活动,在自由拼角中感知,在合作交流中思考,在分类讨论中质疑,在验证优化中升华。
理解根据直角和钝角的关系,以直角为基础和锐角去拼的优势。
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有序思考,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
三、活动后──使用拓展
(一)教材第42页“做一做”
1.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钝角。
2.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直角。
3.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锐角。
同桌合作拼角,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展示。
(二)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三个,拼一个钝角。
同桌合作拼角,并画下来,再全班交流讨论。
(三)教材第45页练习八的第13题。
综合使用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知识,用七巧板上的图形灵活拼角。
【设计意图:
使用拓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用一副三角尺拼的基础上,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两块拼角,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层次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三块拼角,发散学生的思维;第三层次用七巧板中的各种图形拼,进一步加深对角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感受七巧板中的数学美,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点。
】
四、活动总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二)拓展延伸
1.钝角去掉一个直角是什么角?
钝角去掉一个锐角是什么角?
为什么?
2.你还想到了……
【设计意图:
通过谈收获归纳总结全课,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在的兴趣。
】
【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理解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实践水平和抽象水平,增强学生用数学思想理解事物的意识。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刚刚初步理解角和直角的基础之上。
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判断锐角和钝角,进一步拓展完善对角的理解,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在生活中找角。
1.课件出示例5:
在图中,你能找到哪里有角?
2.根据学生汇报,在上图显示描出六个代表性的角。
(2个直角,2个锐角,2个钝角)
(二)在交流中复习。
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怎样判断直角?
(三)在问题中引入。
1.课件演示:
从例5实物图中抽取刚才描出的六个角。
2.引发思考:
这些角长得一样吗?
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分类吗?
【设计意图:
从生活实物中找角,再从中抽象出角,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又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学生注意,并引发思考,为下一步探究指明方向。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交流汇报,感知特征。
1.小组讨论:
这些不同的角,你按什么标准分类?
说说分的理由。
2.全班反馈,交流分法。
方法一:
按是不是直角分为两类。
方法二:
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三类。
(二)分类验证,体验特征。
1.验证直角。
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实行准确的判断。
2.验证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
明确方法:
像这两类角有时用眼睛就能分辨它是属于哪一类角的,就不需要三角尺去验证。
【设计意图:
从直观感知层面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给角分类,交流分类的理由并概括每一类角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接着以三角尺上直角为标准,验证判定角的类别,直观、形象,使学生真切体验到三类角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
(三)归纳整理,理解特征。
1.自主命名,发挥想象。
像你们这样按照大小把角分成三类,其中这个类有它特定的名称叫直角,其余的两类角你们想不想为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呢?
2.明确概念,点明课题。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其实人们已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叫做钝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理解锐角和钝角。
3.比较大小,深化理解。
(1)用活动角拉一拉,能拉出哪些角?
得出方法:
把直角的开口拉大就成钝角,反之把直角的开口缩小就成锐角。
(2)揭示规律:
锐角<直角<钝角
【设计意图: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命名、自由做角,在活动中对三类角的特征及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刻理解和理解,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思维和更多探索的空间。
】
三、巩固新知,理解使用
(一)连一连
1.课件出示: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二)找一找
1.课件出示:
教材第44页第9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小组合作:
找一找身边的角,并说一说分别是哪类角。
(三)画一画
1.学生独立画一个锐角、钝角和直角。
2.同桌交流:
说说画法,相互判断画得是否准确。
(四)演一演
1.自由表演:
用身体的四肢动作表示角。
2.汇报表演。
(这是趣味性的练习,学生只要做出动作基本符合三类角的特点就能够,不需要用直尺去比。
)
(五)想一想
1.找出下面三角形中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材第44页第10题)
2.思考:
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从三种三角形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上分析。
【设计意图:
通过形式多样、由浅入深的练习,学生不但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理解更为透彻,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作好铺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学知识,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
四、梳理反思,拓展延伸
(一)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到生活中找角,并向你的家人和同学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又能将数学学习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使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2、水平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水平。
3、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重难点是:
让学生掌握猜的方法。
让学生对数学推理有初步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水平和观察水平。
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水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图片:
师: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
师:
谁来介绍一下柯南?
生:
柯南是一名侦探。
师:
“对呀,柯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侦探,是一个破案高手,他在破案当中经常用到推理。
今天陈老师把柯南邀请来到了2
(2)班,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推理的游戏——猜一猜。
(板题)
师:
柯南还带来了礼物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呢,礼物就在我手上,你们猜一猜礼物在我的左手还是右手?
猜到的同学,礼物就送给他!
生1:
礼物在教师的左手。
生2:
礼物在教师的右手。
意见不同,原来缺少一条信息。
师提示:
“我的礼物不在左手上,你能猜出礼物在我的哪一只手上吗?
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
生:
因为老师说礼物不在左手,那么礼物就在右手。
(师相机板书:
不是——就是——)
师引导小结:
只有两种可能,礼物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不是左手,就是在右手。
二、串设情景,感受推理的过程
1、第一次猜书的游戏
师:
同学们真聪明,就像是一个小小侦探一样。
下面小柯南想考一考大家了,请看题:
欢欢和乐乐两人手里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柯南想让你们来猜一猜,他们是拿着什么时候书?
你能猜出来吗?
生1:
我猜欢欢拿着语文书,乐乐拿着数学书。
生2:
我猜欢欢拿着数学书,乐乐拿着语文书。
师:
是的,有两种情况我们不能确定,我们要怎样才能猜出来呢?
(多加一个条件),咱们看看乐乐说些什么?
出示乐乐的话: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师:
现在你们能猜出他们分别拿着什么书吗?
生:
欢欢、乐乐都有可能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但乐乐不是拿着数学书,那么他就是拿着语文书,拿欢欢只能是拿着数学书。
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当我们猜两种物体时,如果不是其中一种,就是另一种。
(板书:
不是其中一种,就是另一种)
2、第二次猜书的游戏
师:
柯南说:
“两个人两种书你们懂得做了,那么3个人3种书你们会猜吗?
,小丽、小红和小刚三个人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社会书,请你们来猜一猜小丽她拿着什么书?
生1:
小丽可能拿着语文书。
生2:
小丽可能拿着数学书。
生3:
3种书都可能。
师:
有这么多种情况,能猜得准吗?
生:
不能。
师:
那怎么办呢?
生:
要给一些条件。
给提示!
出示:
小红说:
我拿的是语文书,小刚说: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同学们读一读他们说的话。
师:
现在再猜猜他们分别拿着是什么书?
先在4人小组里交流想法。
再让两、三名学生回答。
师:
我们应该怎样猜?
先猜谁的?
生1:
因为小红说拿的是语文书,所以我们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么剩下小丽和小刚他们都可能拿着数学书或社会书。
又因为小刚说他不是拿着数学书,那小刚就是拿着社会书,那么最后小丽是拿着数学书。
师:
说的真清楚,掌声表扬!
谁还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猜的?
生2:
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么小丽和小刚他们可能拿着数学书或社会书,再来肯定小刚,小刚说不是拿着数学书,就是拿着社会书,最后小丽拿着数学书。
师:
XXX的思路真是清晰啊,说得真好!
掌声表扬!
师:
对比分析:
刚才第一次猜书与第二次猜书有什么区别?
师:
猜两种书时,怎么猜?
生:
不是……就是……
师:
猜三种书时,怎么猜?
生:
知道小红拿什么书,能够放在一边,再猜另外两个。
师:
对了,猜两种物品时,有两种可能,不是其中一种,就是另外一种。
猜三个物体时,先确定已经知道的,把先知道的条件放在一边,再按照猜两种物品的方法来猜。
(师适时板书:
猜两种物品:
不是其中一种,就是另外一种。
猜三种物品:
先确定已经知道的,再接猜两种物品的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数学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