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生理第三章.docx
- 文档编号:5161837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60.94KB
临床医学生理第三章.docx
《临床医学生理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生理第三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医学生理第三章
第三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红细胞比容;
2.等渗溶液;
3.红细胞渗透脆性;
4.促红细胞生成素;
5.白细胞趋化性;
6.生理止血;
7.血液凝固;
8.表面激活;
9.血清;
10.纤维蛋白溶解;
11.血型;
12.凝血因子;
13.红细胞沉降率
;主要担负免疫功能的是
二、填空题1.血浆蛋白中主要参与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是2.血浆中无机盐的生理作用主要有
3.将
4.
当红细胞的表面积/容积之比增大时,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将
、其可塑性
o
将血沉增快病人的红细胞置于血沉正常的人的血浆中,说明影响血沉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约为
此时血沉的速度将
。
这
5.占6.
7.
o
,其中中性粒细胞约占
、淋巴细胞约
8.
o
外周血液中出现大量分叶少的中性粒细胞称血小板具有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
,常提示
柠檬酸钠可9.Rh血型阳性者其血红细胞上有10.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是指11.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值。
12.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
、的生理功能。
凝血因子,故可加速机体凝血过程,而,故具有抗凝作用。
抗原,Rh血型的主要特点是
,次侧是指
。
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
o
的比
,红细胞成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子是
和,调节两个不同阶段红系祖细胞的生长的是和。
三、是非题
1.将红细胞置于某一溶液中,若红细胞出现皱缩,则表明该溶液为低渗溶液。
2.血浆中出现大量血红蛋白,提示血液运氧能力增强。
3.当红细胞膨胀、膜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减小时,红细胞的可塑性变形能力将大大降低。
4.血液在4C条件下保存2〜3周后,其红细胞中的Na+浓度将降低,血浆中的K+浓度将
升高。
5.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作用于早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使红细胞数量增加。
6.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初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增加主要是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所致。
7.血小板第一时相的聚集为不可逆性,第二时相的聚集为可逆性。
8.血液凝固的实质为血细胞凝聚成团。
9.决定血型的因素是血细胞膜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0.从末接受过他人血液的Rh阴性者,首次接受Rh阳性供血者血液,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四、问答题
1.血液有何生理功能?
血液的生理功能与其成分有何关系?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3.分析引起贫血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防治原则。
4.简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5.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6.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析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7.简述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8.试述ABO血型系统的组成和相互间输血的关系。
9.简述Rh血型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五、选择题
A型题A1型题1.50Kg的成年男性其血液总量和血浆量分别约为:
A.2500ml和1000ml
B.5000ml和2500mlC.3500ml和2000ml
E.60000ml和3500ml
D.4500ml和2000ml
2.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3.有关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C.血浆晶体渗透压D.血浆白蛋白浓度E.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
8.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
A.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B.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C.维持血管内外电解质的含量D.使水分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
E.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维持血容量9.影响血管内外水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渗透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血浆的粘滞性
10.血浆蛋白量显著减少时,可引起:
A•血浆渗透压显著降低B.组织液生成增多
C.淋巴回流量减少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有效滤过压下降
11•血浆中何种物质浓度改变时,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A.血浆NaCI浓度升高B.血浆球蛋白浓度下降C.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
D.血浆A/G比值增大E.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
12.与红细胞的许多生理特征有密切关系的是:
A.红细胞的数量B.血红蛋白的含量C.红细胞的形态特点
D.红细胞的比容E.红细胞的成熟
13.成熟红细胞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易发生溶血:
A.0.65%NaCIB.5%葡萄糖C.1.9%尿素D.10%葡萄糖盐水E.0.9%NaCI
14.易使红细胞发生叠连,导致血沉加快的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增加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C.血清卵磷脂增加
D.血浆球蛋白增加E.红细胞膜表面负电荷增加
15.关红细胞功能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运输02与CO2B.可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C.其功能通过血红蛋白实现
D.溶血后的血红蛋白功能不变E.02与血红蛋白结合成HbO2而运输
16.下例各项中,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骨髓抑制B.长期慢性失血
17.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
A蛋白质和铁B.促红细胞生成素
20.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
A.多能干细胞B.淋巴系祖细胞C.髓系干细胞D.定向祖细胞E.基质细胞
21.主要调节晚系红细胞、也能调节早系红细胞分裂成熟的是:
A.爆式促进因子B.促红细胞生成素C.雄激素D.红细胞提取物E.雌激素22.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肾、肝B.脾、肝C.肾、脾D.胸腺、骨髓E.骨髓、淋巴结
23.关于白细胞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可吞噬病原微生物B.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作用D.嗜酸粒细胞释放肝素、组织胺等
E.嗜酸粒细胞与过敏反应有关
24.机体化脓性细菌感染时,血中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25.在患某些寄生虫病或过敏反应时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T淋巴细胞
26.白细胞中数量最少、能合成组织胺和肝素的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
27.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免疫应答中抗原信息传递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
28.血小板参与:
A.吞噬作用B.生理止血C.细胞免疫D.体液免疫E.运输
29.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的重要原因是:
A.血小板不易粘着B.血小板不易聚集C.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损
D.血管收缩功能障碍E.凝血功能减弱
30.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是:
A.肾上腺素B.5—羟色胺C.ADP组胺D.凝血酶E.胶原
31.血液凝固的本质变化是:
A.血小扳聚集B.红细胞叠连C.血细胞凝聚D.纤维蛋白形成E.红细胞凝集
32.血液凝固所分离出的淡黄色液体称:
A.血浆B.体液C.血清D.细胞外液E.细胞内液
33.血清成分的特点是:
A.血液去掉纤维蛋白原B.抗凝血液经离心沉淀的上清液C.血浆除去血浆蛋白的液体
D.全血除去血细胞后的液E.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
34.维生素K参与部分凝血因子的合成,当维生素K缺乏时,可能引起:
A.因子n、幻、x、v缺乏
B.因子n、%、/、x缺乏
C.
因子m、%、x、幻缺乏
D.因子I、
忸、幻、刘缺乏
E.
因子n、v、%、x缺乏
35.
抗血友病因子是:
A.
因子四B.因子区C.因子幻
D.因子X
E.因子忸
36.
血液凝固的最后阶段是:
A.因子X被激活B.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C.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D.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E.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
37.与血液凝固无关的因素是:
A.血小板数量B.肝脏功能C.血浆NaCI浓度D.红细胞凝集原有关E.凝血因子多少
38.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根本区别是:
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发生在体外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只需体外因子D.前者由因子刘启动,后者由川因子启动
E.前者速度慢,后者速度快
39.柠檬酸钠抗凝血的机理是:
A.去掉血浆中纤维蛋白原B.与血浆中的钙结合而沉淀C.加强抗凝血酶川作用
D.抑制凝血酶原激活E.与血浆中Ca2+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40.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
A.血清中的凝集素B.红细胞膜上抗原C.血浆中的凝集原D.白细胞膜上抗原E.血小板上的凝集原
41.静脉注射1升0.9%NaCI溶液,1小时后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循环血量增加B.血浆渗透压下降C.出现血红蛋白尿D.动脉血压升高
E.于注射开始后10分钟尿量增加
42.输入经低温保存较长时间的库存血,可能引起:
A.血氧分压升高B.血钾浓度升高C.血钠浓度下降
D•输入的红细胞随即发生溶血E.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
43.在一般情况下ABO血型之间相互输血,主要考虑给血者的:
A.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
C.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D.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
E.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44.ABO血型系统相互输血关系中,严禁:
A.O型输给B型B.O型输给AB型C.A型输给O型
D.B型输给AB型E.A型输给AB型
45•献血者为A型,经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为:
A.B型B.AB型C.O型D.A型E.A型或B型
46•某人红细胞与A型及B型标准血清均有凝集反应,其血型应为:
A.B型B.A型C.AB型D.O型E.A型或B型
47.关于Rh血型系统的说明,正确的是:
A.血清中含RH抗体者为Rh阳性B.红细胞中含D抗原者为Rh阳性
C.Rh阴性者血清中含Rh抗体D.Rh阴性血不能输给Rh阳性
E.汉人Rh阴性率高达99%48.下列关于Rh血型中的Rh抗体的内容错误的是:
A.RH抗体为天然抗体B.Rh抗体属于IgG
C.Rh抗体可以通过胎盘D.Rh抗体能凝集Rh阳性红细胞E.以上都错
50.男性患者56岁,血液常规检查结果为:
红细胞数量3.0X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10g
/L、红细胞平均直径为8.5pm;白细胞总数5.5X109/L;血小板10.5X109/L。
提示该患者
最大可能是:
A.各项指标均正常B.患有缺铁性贫血C.患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E.患有血小板减少
51.有一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有大量液体渗出,血液常规检查结果为:
红细胞数量5.5X1012
/L、血红蛋白浓度为160g/L、红细胞比容为56%;血液粘滞性为水的6倍。
血压为
90/80mmHg,需要补液。
您认为:
A.宜输全血B.宜输入血浆C.宜输入红细胞浓缩液
D.宜输入生理盐水E.宜输入10%葡萄糖溶液
52.已知甲某的血型为B型,通过交叉配合试验发现其红细胞可被乙某的血清所凝集,但
甲的血清不能凝集乙某的红细胞,乙的血型可能是:
A.B型B.A型C.AB型D.O型E.Rh阴性AB型
B型题
(53~54题)
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氯化钠E.HCO3-
53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54承担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物质是
(55~56题)
A.骨髓抑制B.Fe2+摄入量不足C.内因子缺乏D.脾功能亢进E.慢性肾功能衰竭55.小细胞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是56.大细胞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是
(57~58题)A.凝固B.凝集C.聚集D.叠连E.粘附
57.A型血红细胞与B型血血清混合后会发生
58.在ADP的作用下,血小板可发生
(59~60题)
A.H因子B.川因子C.W因子D.忸因子E.刘因子
59.内源性凝血激活途径的启动因子是
60.引起血友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
(61~62题)
A.抗凝血酶川B.蛋白质CC.TFPID.肝素E.纤溶酶
61.主要抑制凝血因子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的物质是
62.能灭活四a-m复合物活性的是
(63~64题)
A.H抗原+半乳糖B.H抗原+半乳糖+岩藻糖C.H抗原+N乙酰半乳糖胺
D.H抗原+葡萄糖E.H抗原+N乙酰葡萄糖胺63.构成A抗原的寡糖链是
64.构成B抗原的寡糖链是
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值,称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比容正常值,男性约为40〜50%;
女性约为37〜48%。
由于血细胞中绝大多数是红细胞,故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比容。
2.在临床或生理实验室工作中常将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氯化
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1.9%尿素溶液等。
3.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一特征称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
渗透脆性试验可反映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大小,正常红细胞在0.45〜0.40%NaCl溶液中开始出现部分溶血,0.35〜0.30%NaCl溶液中出现完全溶血。
4.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分子量为34000的糖蛋白,主要由肾皮质管周细胞产生。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作用于晚期红系祖细胞上的EPO受体,促进其增殖并向可识别的红系前体细胞分化,也能加速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并促进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
EPO还能
促进早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EPO通过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使血中红细胞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5.白细胞具有趋向某些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称趋化性。
体内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包括人体细胞的降解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菌及细菌毒素等。
白细胞可按照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游走到这些物质的周围,将异物包围并通过入胞作用吞噬异物。
6.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流出,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这种现象称生理性止血。
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指尖或耳垂使血液自然流出,测定出血的延续时间,称出血时间。
正常约为1〜3分钟。
出血时间的长短可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
7.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由一
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酶解过程。
&刘因子与带负电荷的异物(如玻璃、胶原、白陶土等)表面接触,使之激活的过程称表面激活。
9.血液凝固1〜2小时后血凝块回缩,析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称血清。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某些在凝血过程中被消耗的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增添了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所释放的化学物质。
10.蛋白和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被溶解液化的过程,称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11.血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称为血型。
人类有许多血型系统,包括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和血小板血型,其中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基本的血型系统。
12.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13.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
血沉。
用魏氏法检测的正常值,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
血沉愈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小。
二、填空题
1.白蛋白球蛋白2.
3.增加下降4.正常
&n、%、/、x与血浆中Ca2+形成可溶性络合物降低Ca2+浓度
9.DRh阳性或阴性者体内均无天然抗Rh抗体
10.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11.7.35〜7.45NaHCO3/H2CO3
12.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爆式促进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
三、是非题1.错2.错3.对4.错5.错6.错7.错8.错9.对10.对
四、问答题
1.血液的基本功能有:
(1)运输功能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都需通过血液运输,以满足细胞代谢活动的需要。
(2)调节功能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节其活动。
血细胞亦可合成分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血液可吸收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参与体温调节。
(3)防御功能白细胞和血浆中的抗体、补体等物质,可对抗或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在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防止小血管破裂时发生大量出血。
血液的生理功能与其成分有密切的关系,如运输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红细胞、血浆蛋白、水分等;血液的调节功能主要借助于血液中含有的激素及血细胞自身合成分泌的激素、细胞因
子等;血液的防御功能主要通过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实现。
2.血浆渗透压由大分子血浆蛋白组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组成
的晶体渗透压两部分构成,正常值约为300mOsm/L(300mmol/L,相当于770kPs),其中血浆
晶体渗透压占99%以上。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晶体渗透压是形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主要由NaCl等小分子物质构成。
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使水分子的跨膜移动保持平衡。
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可吸引红细胞内水分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浆,引起红细胞皱缩。
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可使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加,引起红细胞膨胀,甚至红细胞膜破裂而致血红蛋白逸出,引起溶血。
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约1.5mOsm/L(25mmHg或
3.3kPa),主要由血浆白蛋白构成。
由于血浆蛋白分子量较大,难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而且血浆蛋白浓度远高于组织液。
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能够吸引组织液的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维持血容量。
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血容量。
3.引起贫血的原因大致可从生成的部位、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原料、红细胞的成熟过程、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过程和红细胞的破坏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出生以后主要在红骨髓造血。
若骨髓造血功能受物理(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等)或
化学(苯、有机砷、抗肿瘤药、氯霉素等)因素影响而抑制时,将使红细胞和其它血细胞生成减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其特点是全血细胞减少。
(2)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原料主要是铁和蛋白质。
成人每天约需20〜30mg铁用于
血红蛋白的合成。
若长期慢性失血(内源性铁缺乏)或食物中长期缺铁(外源性铁缺乏),
均可导致体内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缺铁性贫血,其特征是红细胞色素淡而体积小。
(3)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维生素B12和叶酸作为辅酶参与核酸代谢。
维生素B12是
红细胞分裂成熟过程所必需的辅助因子,并可加强叶酸在体内的利用。
食物中的叶酸进入体内后被还原和甲基化为四氢叶酸,并转变为多谷氨酸盐,作为多种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参与
DNA的合成。
当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时,红细胞的分裂成熟过程延缓,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特征是红细胞体积大而幼稚。
(4)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可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内因子-B12复合物,保护维生
素B12不被胃肠消化液破坏,并与回肠末端上皮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促进维生素B12
的吸收。
内因子缺乏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减少,影响红细胞的分裂成熟,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平均寿命约120天。
衰老或受损的红细胞其变形能力减弱而脆性增
加,在通过骨髓、脾等处的微小孔隙时,易发生滞留而被巨噬细胞所吞噬(血管外破坏)。
当脾肿大或功能亢进时,红细胞的破坏增加,可引起脾性贫血。
(6)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体液因素的调节,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作用于晚期红系祖细胞上的EPO受体,促进其增殖并向可识别的红系前体细胞分化,也能加速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并促进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
当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能引起肾性贫血。
4.
(1)中性粒细胞具有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其数量多、变形能力强,在急性化脓性炎症时,其数量常明显增加。
当炎症发生时,中性粒细胞受细菌或细菌毒素等趋化性物质的吸引,游走到炎症部位吞噬细菌,并利用细胞内含有的大量溶酶体酶分解细菌。
(2)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约2〜3天后迁移到周围组织,成熟为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
胞),其吞噬能力大大增强。
在某些慢性炎症时,其数量常常增加。
单核-巨噬细胞能合成、
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并在抗原信息传递、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功能与过敏反应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可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吞噬、破坏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活性物质,限制嗜碱性粒细胞的活性。
嗜酸
性粒细胞还可通过释放碱性蛋白和过氧化酶损伤蠕虫体,参与对蠕虫感染时的免疫反应。
当
机体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蠕虫感染时,其数量常增加。
(4)嗜碱性粒细胞能合成并释放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等,可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寻麻疹、哮喘等过敏症状。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5)淋巴细胞具有后天获得性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其中T细胞可通过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完成细胞免疫;B细胞可通过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完成体液免疫。
NK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5.正常成人血小板的数量约为100〜300X109/L(10万〜30万/mm3)。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
(1)粘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血小板粘附。
当血管受损后,血管壁下的胶原纤维暴露,血浆中的某些成分首先与胶原纤维结合,再引起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形成胶原-血浆成分-血小板,使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
(2)聚集:
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称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统称为致聚剂,ADP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
血小
板聚集可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聚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生理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