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 文档编号:5143767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61KB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1
什么是行政学?
如何理解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形式:
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结合)
要求:
每一位学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纲,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一、联系实际的例子
美国在法律上把承担政治和行政的二种机构分开。
由政党来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但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针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以保证行政效率。
执行性官员中的最高级官员从属于政治,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她们随政党进退,其余的行政官员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以保证行政的效率。
美国是将分权理论精神贯彻得最彻底的国家,将国家权力作了横向的划分,使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分立、相互牵制,而且还使中央和地方分权,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央集权化的程度。
二、个人准备的提纲
什么是行政学
(一)
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它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
行政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公共行政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蓬勃发展。
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二)如何理解政治行政二分法
政治行政二分法是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所有政府具有的两种基本功能。
政治与政策和国家意志的表示相关,存在于政府表示国家意志所必须的活动中;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存在于政府执行国家意志所必须的活动中。
由于政府体制的不同,这两种功能的区分程度及其关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别。
一般而言,政府的民主程度越低,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与表示功能之间的区别就越小。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示”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
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三)美国的分权理论与实践。
1.美国在法律上把承担政治和行政的二种机构分开。
2.美国协调政治和行政的道路—法外调节。
3.美国对政府体制进行改革以加强民主与效率的协调。
三、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1、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美国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基础。
美国在法律上把承担政治和行政的二种机构分开。
由政党来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但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针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
执行性官员中的最高级官员从属于政治,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她们随政党进退,其余的行政官员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以保证行政的效率。
2、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美国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必要途径。
美国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分立、相互牵制,而且还使中央和地方分权,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央集权化的程度。
产生了政治与行政失调的重大弊端,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
中央政府能够经过加强立法来限制地方权力,但一旦地方自治权受到侵害,地方政府就会用消极的不执行权来对抗,因此只有经过行政权的集中来改变这一状况。
3、法外调节是美国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
美国宪法提供的法定政府体制没有使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和行政权的必要集中得以成长和发展的任何基础,但美国政府体制基本保持了稳定和协调,原因在于一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政党。
经过政党对立法机构成员和执行机构成员的挑选,恢复了被法定政府体制割断了的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某种有效控制;经过政党对中央行政官员和地方行政官员的挑选,恢复了被法定体制所阻止的国家行政系统的大一统性质。
4、政府体制改革是美国加强民主与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
首先要变革美国行政分权的体制,使政党能对整个政府负起全责。
应该把所有行政权集中到一个行政长官手中,使政党能够经过一次选举胜利而担负起全部责任。
其次,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党也有可能在某种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形成对民主和效率的破坏和威胁。
有必要对政党的行为作出规范,将政党这个法外的东西吸收到法律以内,加以一定的管束,防止政党将自身变成目的。
最后,美国的两党制实际上常常使选民对政党四年的整个政策作出单一的评判,这往往导致许多问题不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政府体制应该经常地使用公民投票的方法。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2
题目与形式:
以”行为主义行政学”为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事实与价值
在学术研究上,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因素是现代行为主义社会科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主张。
事实合理是关于客观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能够证明真假,即是否实际上存在或发生所陈述的情形。
科学命题都是事实命题。
价值命题是关于偏好的表示,是宣告某种特定情形是”应该如此”、是”更好的”,没有客观是非,不能以经验或推理证明其正确性。
价值问题不能用科学方法进行处理。
能够用目的与手段的区别来解释价值与事实的区别。
当一个人在几种可供选择的办法(手段)中选择其中一种办法时,一定要问目的是什么,哪种办法(手段)最能够到这个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价值问题,而哪一种办法(手段)最能达到这个目的,则是事实问题。
进一步来看,某一种手段能够用来达到某一目的,而这一目的又能够达到另一目的,这时前一个目的就是后一个目的的手段,依此类推就形成一个手段――目的链,构成了一个”目的层级体系”。
因此手段与目的并无绝对意义,只有相对意义。
在这种手段――目的链上,所谓价值是指最终目的,此目的不再为达到另一目的的手段。
对这个最终上的的抉择是一个”价值
判断”,而关于达到这一目的的抉择均为”事实判断”。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往往并不清楚,一种手段能够达到多种目的,层级越高,二者的关系越不清楚。
在用某一特定的手段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时,实际上会产生许多在此特定目的之外的结果,这种结果与价值有关,在考虑这种手段时不能不考虑这些目的之外的结果。
比如用偷窃的手段获得金钱,在得到钱财的同时,还会带来犯罪、判刑等后果。
这种后果能够视为这种行为的价值指标,由此与价值相关联。
如经济财物只是一种消费财物可能性的指标。
人的经济活动旨在获得财物,但财物的获得不等于直接得到价值,只有经过消费这些财物才能获得价值,财物具有消费的可能性,存在一种能够获得价值的状态,即价值指标。
人们到底选择哪一种行动,取决于这种价值指标的高低。
西方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科学家在学术上所采取的价值中立态度即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为基础的,西蒙的主张也就是行为主义的主张。
这种区分与她所提出的政治与行政的区分具有密切关系。
西蒙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以及决策理论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
她提出了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二个原则:
第一,一个决策问题是应该交给立法机关还是应该交给行政机关,取决于其中所含的事实问题和价值问题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关于事实问题的纷争程度;第二,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必须反映社会价值,当价值判断有争议时,行政机关对这个价值判断必须向立法机关负完全责任,立法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保留控制权。
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都包括价值与事实这二种因素。
就政策问题而言,价值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衡量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立法人员的主观价值。
而对于行政问题,事实因素则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涉及的价值问题主要是反映社会价值,因此衡量其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主要在于客观、实证的真实性。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3
一、填充题
1.”行政管理”是英文”PublicAdministration”一词的汉译,传统上亦称(”公共行政”)或”公共行政管理”,最近一个时期,也有人将其译为(公共管理)。
2.威尔逊认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
3.综观古利克的整个行政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它明显具有(一体化)和(实践性)的特征。
4.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由三个职能组成:
(计划),组织和(控制)。
5.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的理解能够分为(协作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
P111
6.在学术研究上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因素是现代行为主义社会科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主张。
P126
7.西蒙的(有限理解)决策模式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都是从实证角度对理性决策模式作了分析和批评。
8.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主要就表现为她基于对传统X理论合理内核的扬弃而提出的以注重发挥人的才干和热情、重视(人的行为)、尊重(人格)为特征的Y理论。
二、单选题
1、韦伯认为效率较好的组织类型是(B)
A、基于超凡魅力权威而形成的组织B、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C、与传统权威相适应的组织D、神秘化的组织
2、泰勒的科学理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书中(D)
A、《工场管理》B、《效率的福音》C、《科学管理》D、《科学管理原理》
3.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D)。
P60
A.组织行为问题B.组织协调问题C.组织管理问题D.组织结构问题
4、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的(A)
A、《行政学导论》B、《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C、《联邦主义者》D、《外国公务员制度》
5.在沃尔多所处的年代,当代行政学的最后一个重要发展成果就是(C)。
A.社会系统学派B.科学管理理论C.新公共行政运动D.渐进决策模式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行政学说在初创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ABCDEF)。
P目录
A.威尔逊B.韦伯C.古德诺D.泰勒E.法约尔F.怀特
2.古德诺把行政功能从内部作了划分,包括有(ABDEF)。
P22
A.执行功能B.司法功能C.政治功能D.准司法功能E.统计功能F.半科学功能
3.古利克认为,能够将一个组织的单元任务分组归类的根据有(ACDF):
A.目标B.作用C.程序D.服务对象E.时间F.地点
4.厄威克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时时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所具有的功能有(ACDF)P106
A.代表她所服务的组织B.具有相当的权威C.制定组织战略并付诸行动
D.管理日常工作E.监督各项工作实施F.给下属解释所要进行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5.巴纳德概括的管理人员的职能为(ACE)。
A.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的体系B.独立地、创造性地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
C.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D.激励组织成员,从内心角度扩大接受范围E.规定组织的目标F.出以公心,对组织负责
四、简答题
1、新公共行政学怎样对传统行政学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
P204
答:
它对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的。
(1)从理论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但是执行政策的工具,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
鉴于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固有的缺陷,新公共行政学采取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超越传统行政学的所谓”理性模式”,强调建立规范价值,关注人民需要,提高社会性效率,以改进人类生活,实现行政工作的最终目标。
(2)从实践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认为,首先,公共行政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幸福,但传统行政学理论所强调的指挥统一、层级节制等原则虽然促进了效率,但面临发展困境。
其次,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者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绩效。
它以产出作为决策的基础,即假定某一方案的选择要基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但事实上,这种所谓完全科学的假设根本站不住脚,并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
最后,传统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缺乏效率而且已明显造成了更多问题,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一筹莫展。
这正是由于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设计的政治制度并未表示公共利益,而只考虑机械性的量化概念,未曾顾及社会性的公平分配,其结果往往促使社会上有组织者、有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多,而造成越来越多且差距日益增大的不公平等现象。
2.简述奎德所说的政策分析的过程。
P229
答:
所谓政策分析的过程指政策分析工作的先后次序,它是由问题本身及其内容决定的。
包括以下这五个基本阶段:
(1)总体概述。
即阐明目标、解释有关问题和限定问题范围。
(2)广泛探索。
收集作为分析依据的材料,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寻找新的备选方案。
(3)多方比较。
根据不同标准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并列出优劣顺序。
(4)说明解释。
依照实际和现实的考虑对各种模型所展示的结果加以说明。
(5)测试检验。
根据一种或若干种模型显示的结果,进行一些检验工作。
3.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
P237
答:
公共选择理论是旨在将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的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
作为一个人,无论她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为最基本动机,即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里格斯提出的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特点的看法。
P196答:
里格斯重点分析了现代泰国、菲律宾的公共行政并据此提出了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三个基本特点:
(1)异质性
里格斯认为,”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表现出强烈反差。
过渡社会的多元社区、多元经济形式以及多元价值使其公共行政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即异质性特点。
从行政组织来看,一方面中央政府在航空、电子、通讯等部门设有专门的机构并配备有现代化的管理设施;另一方面,一些偏远地区却根本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宗族、宗教、宗派团体支配着一切。
从人事行政来看,过渡社会的异质性特点表现为一种奇特的”西化分子反精英现象”,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公共行政的异质性。
(2)重叠性
过渡社会的行政异质性使行政受到各种冲突的行政因素影响,并造成公共行政的重叠性特点。
在里格斯看来,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即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是指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产生其应有的功能,行政行为往往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
当一个行政机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能完成其行政任务时,不得不由另外一些非行政组织来完成它的任务。
这种重叠性是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特有的现象。
在传统农业社会,所有功能都是由一个机构来执行,行政不会出现这种重叠性现象;在现代工业社会,由于社会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行政也不会出现这种重叠性现象;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社会,尽管有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分工,但其社会分工尚未达到高度发展的程度;尽管专业化职能机构及相应制度已经建立,但其功能尚不能很好发挥。
这种行政重叠性必然导致合法机构受控于非法机构以及派系林立,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彼此排斥等行政行为多元化的恶果。
(3)形式主义
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法令和政策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
任何一种行政制度都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形式主义,都能够找到政策、法令不能贯彻的事例,但只有像现代泰国和菲律宾这样的过渡社会,形式主义才达到了它的顶峰。
过渡社会在变迁过程中,旧有的权力基础---神圣的君主权力已经逐渐消解,替代的人民主权的权力基础没有生成起来。
这种权力基础的危机影响了统治和政府管理权力的社会合法性。
这种合法性的缺乏不但使社会经常反抗政府的非法之治,而且官僚结构内部也因为没有主权权力者的监督和潜在的制约,很容易发生非法的权力斗争。
官僚间的政治比重越高,效率、理性等纯行政标准可能越低。
与行政-政治化相关的一个现象是程序的仪式化,即过去所推行的一切法规、官僚习惯都逐渐固定成为一种内在的价值。
形式主义一旦与官僚权力相接触,就会产生许多矛盾和弊病以及种种社会不良之风。
2、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P215
答: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方面。
1、组织中目标的性质
组织中的目标可分为战略目标、策略目标以及方案和任务。
其中,战略目标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策略目标是次一级的目标,有复杂程度和层次高低的不同;方案和任务是指一般工作人员为其本身的工作制定的目标。
2、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
目标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1)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参与;
(2)下级人员的参与;(3)有充分的情报资料;(4)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5)对为实现目标而勇于承担风险的组织成员予以激励和保护;(6)相信广大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
3、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七个相互联结的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目标:
步骤一,向参加目标管理的人员提供有关的系统情报,使之了解各自的地位、职责和利益,消除其疑虑;
步骤二,制定战略目标;
步骤三,制定试探性策略目标;
步骤四,由各级管理人员对策略目标提建议、相互讨论并修改,集思广益,以增强每个人的参与感和实现计划的积极性。
步骤五,对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并将达成协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报送上一级。
第二阶段,即步骤六,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过程管理。
第三个阶段,即步骤七,把实现的结果同原来制定的目标相比较,对成就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对问题尽量实行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自己总结,上级给以指导的方法,以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将其应用到下一个目标管理的周期中,不断提高目标管理工作的水平。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4
题目与形式:
运用公共关系治理理论,以”行政学的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行政学教育在中国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陆续得以恢复,并在接下来的20余年中得以快速发展。
当前中国有超过100所大学有MPA的专业学位授予权,以每所大学平均15位教师计算,全国至少有1500名公共行政学学者。
另一方面,与公共行政学相关的各种论文、教材与专著的产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但在这些表面的繁荣背后,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危机和隐患。
如何克服这些业已存在的危机和隐患,进而寻找中国公共行政学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相关专业领域学者的一道难题。
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某些危机和隐患为切入点,经过一定的经验分析,对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进行粗浅的论述。
中国的公共行政学属于”舶来品”,当前中国公共行政学赖以支撑整个学科体系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几乎完全来自于西方公共行政学成熟而且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系统。
这是由客观历史原因造成的。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行政学专业以及相关研究领域受到”极左”思潮、意识形态偏见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多重因素干扰,被明令取缔;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在中国各大院校中得以陆续恢复行政学专业,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
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起步晚,起点低,因此在早期研究中大批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引进西方成熟的行政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系统上,这在当时条件的制约下是能够理解的。
中国行政学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和重建以来,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值得关注的是,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公共行政学学者依然将研究重点放在西方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上,对公共行政学的中国化、本土化关注不够。
整个中国行政学还处在引进、消化和吸收阶段,在思维逻辑和理论体系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西方行政学的束缚。
中国公共行政学界需要有意识地开辟出一条行政学中国化的道路,要在行政学的语言、术语上中国化,营造属于中国的行政学语境和话语体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行政理念、行政思想、行政原则和行政目标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中国化。
要实现行政学中国化,首先要对西方公共行政学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加以客观辩证的理解。
西方公共行政学扎根于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行政文化和政府体制之上,是对西方社会政府运行过程和政党政治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作为一种源于异质文化的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成果,一经传播到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冲突现象;西方行政学如果想在中国行政文化中生根发芽,就必须适应中国行政文化的特点。
其次,要积极关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和变化。
西方社会已经经历并不断经历着变革,行政学理论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和发展,在当前全世界国际化的趋势下,各国的各种思想、理论、方法也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有些以前奉为经典的理论已经进化,有些理论已经过时,我们要对原有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要及时掌握西方行政理论的进步及发展方向,要积极吸取其精华内容为我所用。
再次,要高度关注中国的行政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没有深厚的实践土壤是不可能结出繁茂的理论硕果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有着丰富的行政实践经验,行政管理实践源远流长,也有着丰富的行政管理理论,我们要善于开发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要
善于总结、善于运用。
最后,要加强对当前社会现状的研究,不断总结和发展社会主义行政理论。
要处理好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关系,相互依存、加强合作;要善于对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和利用,不断改进行政管理各项工作;要敢于尝试勇于担当,要敢于突破原有的旧条框,并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行政理论体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行政 学说 形成 考核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