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实施计划方案.docx
- 文档编号:5141268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13KB
学生评价实施计划方案.docx
《学生评价实施计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评价实施计划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评价实施计划方案
2016年周田小学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验已近十几年,他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地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
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八年多来,我们在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方面做了些实践与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性意见。
同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能逐步完善。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
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
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
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
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
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
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
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
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
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根据其他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和尝试,学习评价中档案袋内容如下:
(1)一年级新生学前情况调查表;
(2)语文学科评价报告;(3)数学学科评价报告;(4)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我最满意的一个作品、一幅画等;(5)考试试卷;(6)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注:
(1)至(4)项为保留资料;(5)至(6)项为定期更换资料。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
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
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
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介,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
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质量检测
根据每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期末质量检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
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
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闭卷,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
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
4为宜。
2、期末考试由学区教导处、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
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
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采用等第制来反映其发展水平。
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
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2)综合评语。
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
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
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
评语中既有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周田小学
2016年9月
周田小学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
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
因此,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建立一套与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全面实施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一)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综合性原则。
评价的内容要距有综合性,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
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三)多样化原则。
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四)多元化原则。
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五)激励性原则。
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每一个足迹,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评价体系既包括学科学习目标,也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
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进行评价。
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
各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学科学习目标和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很难截然分开进行,也没有特定的课程来培养和专门促进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发展,通常一般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中,与学科学习目标同步发展,而且也常常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2、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评价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品质。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应具有的社会责任。
(2)学习能力。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学习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3)交流与合作。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的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个性与情感。
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的对待挫折与困难。
表现出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三、评价的方法
评价要以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
(1)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2)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将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4)将各学科课堂评价与课外综合活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学科教学目标的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帮助学生找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要以学习内容和学科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具体目标为参照,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态度的观察了解,考察每节课、每单元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学习目标。
基本评价形式有:
①课堂问答②作业考查⑧单元测验④考试(笔试、口试)⑤实验操作对一般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要有简洁的描述和记录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避免给学生简单地下一个等级或分数。
基本评价方法有:
①访谈(包括:
面谈、座谈、家访等形式) ②行为观察 ③学习日记④成长记录袋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形成性评价包括日常评价与阶段性评价,主要指平时的考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发展。
3 ①周评。
在一周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以自评为主,同学、老师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时调整自己。
同时还要注意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阶段性评价。
是指在学期内某一段对学生进行的较全面的评价,一般安排每单元一次,包括一般性目标与学业成绩目标的评价,其中学业成绩主要看学生的作业水平、单元测验。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前段学习中的成绩,查找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阶段性评价,可以实行自评、互评相结合。
(2)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它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的建设性反馈。
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有:
①考试②档案袋的考查;③实验操作④实践测查
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呈现,将考试结果与平时的考查有机结合起来,要将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出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成绩,即:
等级+特长+评语。
3、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从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
周评、单元评、期中、期末评,都可以进行自我评估。
互评就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评估,通过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对学生主体进行全面评价,提出合理建议,一般月评、期末评可采用互评的方式。
4、课堂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相结合。
对一般性目标的评价,不仅看学生的课堂提问情况、动手操作以及积极主动性,而且将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纳入到评价之中,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全面评价学生。
四、实施评价改革的具体措施
1、以活页作业改革为切入点,让评价内容活起来
针对具体的作业设计,广泛推行发展性评语和展示性评价,让评价为孩子喜闻乐见,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让开放的作业形式带来了内容的变化,减少了客观机械性的练习,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内容,让教师在设计作业前换位思考:
我们设计的题形离学生有多远?
我们该如何去贴近学生的需要?
如咏诗配画、欣赏美景我想表达、给事物分类、和小伙伴一起走数学迷宫、美术作业中的绘画等作业设计,既富有趣味,又贴近儿童的生活。
摆脱了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练习,减少了学生的作业时间,套餐形式的活页作业,有效地减轻了课业负担,学生乐学乐做,不仅实现生动活泼的技能发展,还陶冶学生的情趣,在这基础上,更需要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
开展"作业形式活页化、作业内容快乐化、作业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活动。
2.以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为突破口,让评价方式亮起来。
(1)根据教研室的具体要求,在课改年级尝试进行试题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开展让试卷充满温馨和快乐的专题实验。
试题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
重视试题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自觉地培养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能力。
(2)推行满意得分制。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计算速度上、理解能力上、以及对各科知识的体验上。
对这些差异我们采用"满分得分制"。
即:
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不满意,教师可以推迟判分,鼓励并允许学生重新解答,当学生经过努力,改正原来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再给予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3)结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针对具体学科的特点,推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
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测试,每学期结合阶段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测试。
如:
制作、表演、朗读、口语表达等。
3、实践成长记录袋的做法为参照面,让评价过程动起来,通过成长记录袋,积累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记录学生成长的脚印。
2015年周田小学学生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
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
因此,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建立一套与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全面实施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一)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综合性原则。
评价的内容要距有综合性,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
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三)多样化原则。
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四)多元化原则。
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五)激励性原则。
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每一个足迹,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评价体系既包括学科学习目标,也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
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进行评价。
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
各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学科学习目标和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科
2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很难截然分开进行,也没有特定的课程来培养和专门促进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发展,通常一般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中,与学科学习目标同步发展,而且也常常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3、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评价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品质。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应具有的社会责任。
(2)学习能力。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学习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3)交流与合作。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的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个性与情感。
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的对待挫折与困难。
表现出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三、评价的方法
评价要以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
(1)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2)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将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4)将各学科课堂评价与课外综合活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学科教学目标的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帮助学生找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要以学习内容和学科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具体目标为参照,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态度的观察了解,考察每节课、每单元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学习目标。
基本评价形式有:
①课堂问答②作业考查⑧单元测验④考试(笔试、口试)⑤实验操作对一般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要有简洁的描述和记录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避免给学生简单地下一个等级或分数。
基本评价方法有:
①访谈(包括:
面谈、座谈、家访等形式)②行为观察③学习日记④成长记录袋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形成性评价包括日常评价与阶段性评价,主要指平时的考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发展。
3、①周评。
在一周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以自评为主,同学、老师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时调整自己。
同时还要注意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阶段性评价。
是指在学期内某一段对学生进行的较全面的评价,一般安排每单元一次,包括一般性目标与学业成绩目标的评价,其中学业成绩主要看学生的作业水平、单元测验。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前段学习中的成绩,查找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阶段性评价,可以实行自评、互评相结合。
(2)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它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的建设性反馈。
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有:
①考试②档案袋的考查;③实验操作④实践测查
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呈现,将考试结果与平时的考查有机结合起来,要将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出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成绩,即:
等级+特长+评语。
4、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从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
周评、单元评、期中、期末评,都可以进行自我评估。
互评就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评估,通过小组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评价 实施 计划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