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5130144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4.72KB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章)
年月日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施工总体安排2
四、混凝土养护5
五、混凝土测温及温度计算6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问题8
七、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9
八、温控措施10
九、测温部署12
十、质量保证措施13
十一、混凝土质量标准14
十二、安全施工措施14
十三、成品保护14
十四、施工注意事项15
一、工程概况
1、地质情况
2、风机基础设计说明
二、编制依据
1、施工总承包招投标文件
2、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
3、工程施工图设计及图纸会审文件
4、现场考察材料的运距及质量情况
5、公司从事风电场风机基础建设项目施工经验
4、公司从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经验
5、有关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
(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T50301-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2012)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007
(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T50107-2010
(9)《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2015
(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4)《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第3部分:
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Q/GDW248.3-2008)
(15)《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
三、施工总体安排
1、组织机构
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为本工程主体施工的关键部位,因此项目部将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作为重点工序施工。
项目部制定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负责人为副组长,项目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及混凝土班组长为成员的质量领导小组。
2、施工准备
(1)施工机具
本工程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配备汽车混凝土输送天泵1台(商混站一台备用),插入式振动器8台(其中4台备用),照明灯具6套,(其中2套备用),木抹子15把,平锹12把。
(2)施工人员
施工班组负责人2名,钢筋、模板值班工人各2人,摊料2人,混凝土振捣6人,混凝土刮平、搓毛、压光8人,电工、机修工各1人。
(3)材料准备
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枣阳市新中环建材有限公司供应,已签订混凝土供应合同。
供货方必须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并负责提供质量保证资料,并保证及时供应混凝土,其有充分的后勤保障能力。
混凝土的供应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连续不间断。
(4)其他准备
1)运输道路畅通;
2)检查施工机具是否良好;
3)检查电源、电缆线及电动设备等要良好;
4)组织施工人员及时到现场并进行技术交底;
5)混凝土运输车应明确标注混凝土标号:
基础混凝土为C40F100;
6)风机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为保证施工质量,合理优化配合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a采用低热水泥:
如矿渣硅酸盐水泥;
b掺加粉煤灰,降低水化热,改善和易性;
c根据当地气候及地质情况,掺加高效防冻剂
d使用复合泵送剂,提高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为防止混凝土裂缝,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螺旋形增强纤维材料,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
e选用中粗砂。
7)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先通知建设、监理、设计等有关部门对风机基础钢筋进行验收(现场签证、拍照记录),验收合格后进行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
8)做好测温孔的安置以及记录工作。
9)做好预防天气变化的覆盖材料(塑料布、雨衣)及降水、排水措施。
10)组织项目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新的验收评定标准,熟悉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引测+50cm水平标高控制线。
3、施工工艺
(1)本工程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且不宜低于5℃。
现阶段日间平均温度处于10℃~15℃左右,夜间平均温度处于10℃左右,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采取温控措施。
(2)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
5)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
b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c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6)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7)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8)外加剂的选择应满足规定外,还需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b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c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9)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4)配合比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
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40。
6)砂率宜为38~42%。
7)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实际结构的尺寸大小及混凝土供应条件等情况,根据规范要求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分层厚度为300mm,以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
四、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关键性工作,养护的目的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和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
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度控制在涉及要求的范围以内。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应控制在25℃的范围内。
保温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至过快散失,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亦可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性。
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保温的作用是使尚在混凝土强度发展阶段,潮湿的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亦可使水泥的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对大体积混凝土面,一般在混凝土表面抹平后应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以防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干缩缝。
根据温度情况可在塑料薄膜上覆盖麻袋片,进行保温养护。
温差过小,或降温不利时,可采用用水浸透保温层,增大导热系数的方法,控制温差和降温速度。
对于大体积砼来说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现场按100m3留置一组混凝土试块。
常温条件下,留置九组:
(1)同条件养护试块三组;
(2)标准养护试块六组。
五、混凝土测温及温度计算
为加强砼内外温度的测试保证大体积砼的质量,砼测温时布设测试点进行24小时连续测温,以便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布点方式及顺序:
测点的布置以控制底板的中心最高温度,表面最低温度为准,
1、测温制度
(1)砼拌制过程应对使用的砂、石、水泥、粉煤灰、水等要进行温度测量,并做好记录,每班要对出罐温度进行测量,商品砼由砼搅拌站现场质检员检测砼出罐车和入模温度。
(2)浇筑养护过程测温,浇筑后6小时开始24小时连续测温,前阶段2小时测一次,降温开始后可4小时测一次,14天后改为8小时测一次,每次测温同时测定大气温度并真实填写测温记录表。
2、根据测温来控制砼内外温差和砼表面与大气的温差
(1)控制砼的入模温度:
在浇筑砼时两小时检查砼入模温度如发现与原控制温度出现较大的波动时要测量砼集料温度,找出造成波动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入模温度在原控制范围(主要措施是调整拌合水的温度)。
(2)监测砼内部温差:
不能超过25℃
(3)注意砼表面与大气的温差:
不能超过25℃
(4)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d
(5)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5℃
要注意防止砼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之差过大,另外在洒水养护时水温和砼表面温度不宜相差过大。
3、做好风机基础砼浇筑和养护期间的砼内外温度的测量和保温
大体积砼为防止由于内部温差超过25℃而发生裂缝,必须监测砼内部的温度,并及时采取不同的保温措施,控制砼内部温差不超过25℃,这是大体积砼施工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充分准备、认真监测并做好记录。
(1)采用电子测温仪监测砼内部温度。
(2)测温孔的布置:
平面点位控制测量,布孔原则为左上中下、右中上下、上中下。
每个平面测点埋设上、中、下三根测温线。
(3)上下表面测点距底板顶、底面50mm,中点设在砼的中间。
(4)每点的温度线用塑料管套好,上下口密封严实,预先固定在钢筋上,以保护温度线不被破坏。
(5)测点的布置:
表面温度测点,测点距上表面50㎜
中间温度测点,测点位于砼正中心
底面温度测点,测点距下表面50㎜
测温线砼表面上予预留大于200㎜以上即可。
所有测温孔进行编号以便进行砼内部不同深度表面深度的测量。
设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定时测设并记录,作为对砼施工质量的控制依据。
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内部温度差超过25℃应及时加强保温,防止砼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
4、温度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公式
1、最大绝热温升
(1)Th=(mc+K·F)Q/c·ρ
(2)Th=mc·Q/c·ρ(1-e-mt)
T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m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3)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kg/m3)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0.25~0.30
Q----水泥28d水化热(kJ/kg)见下表
水泥品种
水泥强度等级
水化热Q(kJ/kg)
3d
7d
28d
硅酸盐水泥
42.5
314
354
375
32.5
250
271
334
矿渣水泥
32.5
180
256
334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
e----为常数,取2.718
t-----混凝土的龄期(d)
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见下表
浇筑温度(℃)
5
10
15
20
25
30
m(l/d)
0.295
0.318
0.340
0.362
0.384
0.406
2、混凝土中心温度计算
T1(t)=Tj+Th·ε(t)
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温度(℃)
Tj--------混凝土浇筑温度(℃)
ε(t)----t龄期降温系数,见下表
浇筑层厚度(m)
龄期(t)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1.0
0.36
0.29
0.17
0.09
0.05
0.03
0.01
1.25
0.42
0.31
0.19
0.11
0.07
0.04
0.03
1.5
0.49
0.46
0.38
0.29
0.21
0.15
0.12
0.08
0.05
0.04
2.5
0.65
0.62
0.57
0.48
0.38
0.29
0.23
0.19
0.16
0.15
3.00
0.68
0.67
0.63
0.57
0.45
0.36
0.30
0.25
0.21
0.19
4.00
0.74
0.73
0.72
0.65
0.55
0.46
0.37
0.30
0.25
0.24
5、结论
砼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差:
46.7ºC-30.4ºC=16.3ºC未超过25ºC的规定;
砼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
30.4ºC-10ºC=20.4ºC,未超过25ºC的规定;
因此不需要采取其他降温措施,即可保证质量。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问题
1、泌水现象
由于混凝土分层分段浇筑,使混凝土上下浇筑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各分层之间产生泌水层,导致混凝土层间粘结力降低。
2、干燥收缩裂缝
混凝土硬化后,内部的游离水会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导致混凝土相应地产生干燥收缩。
在约束条件下,收缩变形导致的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裂缝,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3、温度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放出502J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550kg/m3来计算,每方混凝土将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在浇筑温度的基础上,通常升高35℃左右,如果浇筑温度为28℃,则混凝土内部温度将达到65℃左右。
如没有降温措施或浇筑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还会更高。
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约发生在浇筑后的3—5d,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混凝土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4、施工冷缝
因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凝土浇筑量大,在分层浇筑中,前后分层浇筑的间隔时期没有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之前,遇到了停电、停水及其它恶劣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而出现冷缝。
七、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对预拌混凝土提出混凝土配合比的材料质量要求,明确使用低水化热的PO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采用线膨胀系数较小的石灰岩质碎石,粒径控制在5-30㎜之间,含泥量小于1%。
细骨料采用含泥量较低的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5-3.2,含泥量小于3%。
2、掺加Ⅰ级磨细粉煤灰,掺加缓凝剂,掺加UEA混凝土微膨胀剂。
3、分区域分层连续浇筑,不留竖向施工缝。
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风机基础现浇振捣完毕后,用铁滚筒压两遍,终凝前用木抹子搓二遍铁抹子一遍进行抹面,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小收缩变形。
5、对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设专人用塑料布覆盖浇水养护。
6、混凝土浇筑时间应尽量避开当日的高温时间,对混凝土的输料管采取覆盖浇水的降温方法。
7、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在施工现场对每车混凝土进行坍落度的实测。
凡超过要求坍落度值的±30mm的不允许卸料。
8、加强现浇混凝土板的早期养护,混凝土终凝后12h内即开绐派专人适量浇水覆盖养护,养护期为14昼夜。
八、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降温阶段由于降温和水分蒸发等原因产生收缩,再加上存在外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产生温度应力的。
因此,控制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即减小了降温温差,这对降低温度应力、防止产生温度裂缝能起釜底抽薪的作用。
在高层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因水泥水化热而产生的温升,必须采取多种合理措施。
1、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混凝土升温的热源是水泥水化热,在施工中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及尽量降低单位水泥用量。
为此,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多用325#、425#矿渣硅酸盐水泥。
如425#矿渣硅酸盐水泥其3天的水化热为180kJ/kg,而普通425#硅酸盐水泥则为250kJ/kg,水化热量减少将近30%。
试验统计数据表明,1m³的混凝土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水泥水化热将使混凝土温度相应升降1℃。
因此,为控制混凝土温升,降低温度应力,减少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由于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承受的计算荷载要在较长时间之后才施加其上,所以只要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28d之后继续增长,且在预计的时间(45、60或90d)能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即可。
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要专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试验证明28d之后混凝土强度能继续增长。
2、掺加外加剂
为了满足送到现场的混凝土具有一定坍落度,如单纯增加单位水泥用量,不仅多用水泥,加剧混凝土收缩,而且会使水化热增大,容易引起开裂,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外加剂。
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有明显的分散效应,并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而引起加气作用。
因此,在混凝土中掺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即木质素磺酸钙),它不仅能使混凝土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0%左右的拌和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
目前,有一种新型“减低收缩剂”,常用的有UEA、AEA,是掺入后可使砼空隙中水分表面张力下降,从而减少收缩的新材料,它可减少收缩40%~60%,但是能否起到有效地控制收缩裂缝的作用,还应注重其条件和后期收缩。
试验资料表明,在混凝土内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由于粉煤灰具有一定活性,不但可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粉煤灰颗粒呈球形,具有“滚珠效应”而起润滑作用,能改善混凝土的黏塑性,并可增加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多用泵送施工)要求的0.315mm以下细粒的含量,改善混凝土可泵性,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另外,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初期处于高温条件下,强度增长较快、较高,但后期强度就增长缓慢,这是由于高温条件下水化作用迅速,随着混凝土的龄期增长,水化作用慢慢停止的缘故。
掺加粉煤灰后可改善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其早期抗拉强度及早期极限拉伸值均有少量降低。
3、粗细骨料选择
为了达到预定的要求,同时又要发挥水泥最有效的作用,粗骨料应达到最佳的最大粒径。
对于土建工程的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粗骨料的规格往往与结构物的配筋间距、模板形状以及混凝土浇筑工艺等因素有关,宜优先采用以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
因为用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的混凝上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
在石子规格上可根据施工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
因为增大骨料粒径,可减少用水量,而使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随之减少。
同时亦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小,最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
当骨料粒径增大后,容易引起混凝土的离析,因此必须优化级配设计,施工时加强搅拌、浇筑和振捣工作。
根据有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mm~25mm石子,1m3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5kg左右,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可减少20kg左右。
粗骨料颗粒的形状对混凝上的和易性和用水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按重量计应不大于15%,细骨料以采用中、粗砂为宜。
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采用细度模数为2.79、平均粒径为0.38的中、粗砂,它比采用细度模数为2.12、平均粒径为0.336的细砂,1m3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20kg~2kg,水泥用量可相应减少28kg~35kg。
这样就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升和减小了混凝土的收缩。
泵送混凝上的输送管道除直管外,还有锥形管、弯管和软管等。
当混凝土通过锥形管和弯管时,混凝土颗粒间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此时如混凝上的砂浆量不足,便会严生堵管现象。
所以在级配设计时适当提高一些砂率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砂率过大,将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满足可泵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砂率降低。
另外,砂、石的含泥量必须严格控制。
根据国内经验,砂、石的含泥量超过规定,不仅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同时也会引起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降低,对混凝土的抗裂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建议将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1%,砂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
4、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为了减低大体积混凝土总温升和减少结构的内外温差,控制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同样重要。
对于出机温度的控制,根据搅拌前混凝土原材料总的热量与搅拌后混凝土总热量相等的原理,得到的混凝土出机温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可以得知,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石子的比热较小,但其在1m3混凝上中所占的重量较大;水的比热最大,但它的重量在1m³混凝土中只占一小部分。
因此,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石子及水的温度,砂的温度次之,水泥的温度影响很小。
为了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石子的温度。
在气温较高时,为防止太阳的直接照射,可在砂、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必要时须向骨料喷射水雾或使用前用冷水冲洗骨料。
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后,经搅拌运输车运输、卸料、泵送、浇筑、振捣、平仓等工序后的混凝土温度称为浇筑温度。
关于浇筑温度的控制,我国有些规范提出不得超过25℃,否则必须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
在土建工程的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浇筑温度对结构物的内外温差影响不大,因此对主要受早期温度应力影响的结构物,没有必要对浇筑温度控制过严,但是考虑到温度过高会引起较大的干缩以及给混凝土的浇筑带来不利影响,适当限制浇筑温度是合理的。
建议最高浇筑温度控制在40℃以下为宜,这就要求在常规施工情况下合理选择浇筑时间,完善浇筑工艺以及加强养护工作。
九、测温部署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和浇筑完后对温度的控制是关键。
因此风机基础大体积砼内测温点的布设,应真实、有效地反映出砼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
施工时应采取合理可靠的措施,加强温控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破坏性裂缝。
混凝土内部埋设9个测温点(中间的上中下测温点依次编号和1#、2#、3#,左边锥面中间测温点编号为4#、5#、6#,右边锥面中间测温点编号为7#、8#、9#),测温点布置图如下:
测温过程中要注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积 混凝土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