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单元教案芳草地小学杨慧提供.docx
- 文档编号:5129251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4.07KB
三上单元教案芳草地小学杨慧提供.docx
《三上单元教案芳草地小学杨慧提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单元教案芳草地小学杨慧提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单元教案芳草地小学杨慧提供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第5课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要求会写的词语。
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课文中,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会认5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要求会写的词语。
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体会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教学难点:
透过人物的言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
课前请学生收集、查阅有关列宁的资料,对列宁有初步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第1课时:
1、会认5个生字。
会写6个生字。
正确读写要求会写的词语。
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指导书写几个难写的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练习朗读课文。
第2课时:
1、在学习课文中,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体会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体会他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尊重和保护。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书写剩余的生字。
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会写6个生字。
正确读写要求会写的词语。
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指导书写几个难写的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在反馈中读准生字的字音。
(重点是解决字音的问题)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第一组:
白桦树、胸脯、婉转、面包渣(认读字)
第二组:
郊外、或者、散步、不敢、可惜、低头、诚实(要求会写的生字词)
(三)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识记生字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1、相同部首识记:
胸脯散敢
2、旧字加部首识记:
郊、渣、诚
3、旧字换部首:
惜、低
5、教师重点讲解的生字:
步(下面不是少)或(部首是戈)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灰雀什么样子的?
用直线把句子画下来。
1、反馈: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想一想:
两句话分别写出灰雀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写的是颜色,第二句写的是灰雀欢快的样子)
3、练习朗读:
读出“惹人喜爱”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灰雀,讲了什么?
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开始,灰雀(在枝头唱歌),接着,(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最后(被小男孩放回来了)。
2、课文除了讲灰雀,还有列宁和小男孩,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再读课文想一想。
3、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列宁发现(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向(小男孩)询问。
在列宁的启发下,小男孩(把灰雀放了回来)。
(三)练习朗读对话部分,体会提示语的不同用法。
教师投影呈现课文中列宁和男孩的对话,表示出提示语,引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指导生字的书写。
(一)教师在课堂上指导“胸脯、散步、或、敢”的书写。
范写后学生写在生字本上。
(二)练习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课文中,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体会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体会他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尊重和保护。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书写剩余的生字。
教学重点:
1、会认5个生字。
会写6个生字。
正确读写要求会写的词语。
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体会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教学难点:
透过人物的言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
齐读课题,完整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体读文,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一)教师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一看哪些语句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
用曲线把句子画下来。
(一)学生自主读书,画出列宁喜爱灰雀的语句。
(二)在反馈中进行语言训练:
1、学生读句子后教师呈现,进行引导和训练:
第1句: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每次、都要、仰望、经常)
(2)指导朗读,读出列宁喜爱灰雀。
第2句: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第3句: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第4句: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这四句话,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一些词语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2、完整呈现上面的4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三、精读课文,感受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保护。
(通过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落实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
)
(一)教师呈现课文的重点部分——列宁和孩子的对话,分层引导精读,训练。
1、读一读对话部分,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是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
(1)第一句:
男孩说:
“没……我没看见”男孩在想什么?
如果让你添加提示语,你会填上什么词语?
(吞吞吐吐、犹犹豫豫)指导朗读。
(2)第二句:
男孩看看列宁,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
它还活着。
”此时此刻,男孩在想什么?
提示语部分添加什么词语合适呢?
(肯定)指导朗读
(3)第三句:
“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这时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指导朗读
2、教师总结提升:
小男孩的心理在发生着变化,由最初的矛盾和犹豫,变得肯定和坚定,我们是从男孩说的话中一点一点体会到的。
着微妙的变化,列宁也感受到了,来看看列宁是怎样说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3、再读对话部分,想一想,从列宁的话语中男孩子听出了什么?
你体会到什么?
(1)第一句:
列宁说: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孩子听出列宁喜爱灰雀,为灰雀的下落而担心。
)指导朗读。
(2)第二句: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体会“自言自语”的意思,在这里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吗?
想让孩子听出什么?
(孩子听出列宁的难过,惋惜)指导朗读。
(3)第三句:
列宁问:
“会飞回来?
”(列宁实际上是在问男孩:
你会把它放回来吗?
)指导朗读。
(4)教师提问思考:
列宁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直接让孩子放回灰雀呢?
4、教师再一次总结:
我们通过列宁的语言、神态感受到列宁一次又一次地引导启发小男孩,体会到他对孩子的尊重和喜爱。
(二)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读出每一个人物的心理。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如果把第二天列宁看到灰雀回到树枝上的情景改写成一组对话,你会怎样写呢?
教师给出提示: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五、指导书写剩余的生字。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剩余的生字:
郊、渣、惜、低、诚这几个生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教师范写后学生独立书写。
板书设计:
第6课小摄影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要求会读写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认识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5、感受到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以及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感受到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以及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感受到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以及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
课前准备:
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对高尔基有个初步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第1课时: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2课时: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分角色朗读的训练。
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基、突、卷、杂、备、弄”6个生字。
正确读写要求会读写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认识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对高尔基的了解,揭示学习内容。
1、教师板书课题,说说什么叫摄影师。
2、课文除了讲小摄影师,还讲到了高尔基。
谈一谈对高尔基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在反馈中读准生字的字音。
(重点是解决字音的问题)
第一组:
鞠躬、摄影、阳光明媚(本课的认读字)
第二组:
停当(“当”是多音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读音组成词语)
打量(“量”是多音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读音组成词语,在这里读轻声。
)
第三组:
突然、摆弄、准备、侧过脸、胶卷、秘书、杂志社、车辆
(三)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识记生字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1、形声字归类识记:
按、摆、侧、胶、辆、秘
2、旧字记新字:
准、杂、社
3、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识记:
“基”:
注意笔顺笔画。
“卷”下半部分的书写是重点。
“备”与“背”“被”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区别。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完成补充题目的填空训练:
小摄影师(给高尔基拍照)
2、再读课文,想一想,小摄影师给高尔基拍照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首先,男孩(给高尔基热了纸团,)高尔基(把他请进房间)。
然后,男孩(为拍照做好准备)
接着,男孩(发现没有带胶卷)
最后,男孩(哭着离开高尔基家),高尔基(一直等着他回来)。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认识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练习朗读对话。
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引用对话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给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发现的时空)
2、反馈中加以引导:
(1)教师出示课文中高尔基与孩子的几组对话。
第一组:
课文的3-5自然段。
第二组:
6-7自然段。
第三组:
8-10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提示语的不同位置,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生字的书写。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书写:
基、突、卷、杂、备、弄。
教师范写后学生书写。
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感受到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以及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4、指导书写后面的剩余生字。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感受到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以及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感受到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到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怀。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回忆:
课文围绕着“小摄影师给高尔基拍照”讲了什么?
(可以呈现第一课时的填空练习帮助学生回忆)
二、精读课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感受到高尔基对孩子的关怀。
(一)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看一看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很喜爱这个小摄影师?
把你找到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二)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标画。
(三)教师在反馈的过程中加以引导:
第一处: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高尔基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2、对于小男孩并不是很礼貌的行为,高尔基没有计较,还放他进来,他是怎么想的?
可以说明什么?
(对男孩子的理解和尊重)
3、呈现完整对话(2-5自然段)练习朗读。
4、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
我们仔细读了人物的语言,体会了高尔基的心理活动。
第二处: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1、说说“吩咐”是什么意思?
(指派或是命令)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谁对谁说话用“吩咐?
”(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主人对仆人……)
3、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小男孩是怎样吩咐高尔基的?
4、再读高尔基的做法,想一想,高尔基为什么这样做?
可以看出什么?
(配合孩子的工作,喜欢、尊重小摄影师)
5、教师再一次点明学习方法:
通过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处:
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1、找出句子中描写人物动作和神态的词语(侧过、微笑)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高尔基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微笑的?
(孩子摆弄了很久很久)
3、摆弄了很久很久可以看出什么?
(时间很长)
4、通过这样的神态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什么?
(很有耐心,是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
5、总结:
通过高尔基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来体会了他的心理。
第四处: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走到窗口大声喊:
“孩子回来!
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
放手让学生自己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学习。
体会到高尔基的着急、担心。
第五处:
“情转告他,我很忙。
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
放手让学生抓住人物语言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很忙、一定”来体会到高尔基对这个孩子的重视,关怀,喜爱。
(四)完整地呈现这几处对高尔基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读一读,体会他对孩子的关怀。
总结学习的方法。
三、细读课文,感受到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
(一)读课文,想一想:
在高尔基的眼中,这是一个()的小摄影师?
结合课文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学生谈体会,教师引导:
对高尔基的崇敬:
鞠躬、打量、咧开嘴笑了。
做事情非常认真:
用手指了指沙发、摆弄“一切准备停当”哭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一)完整地呈现高尔基与孩子对话的部分(课文2-10自然段)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高尔基对男孩的喜爱关怀以及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
(提示:
注意提示语的不同用法)
(二)创设情境,读写结合训练:
第二天,小男孩再次来到高尔基家来,他们会怎么做?
又会说些什么呢?
想一想写几组对话。
可以用上对话的两种表现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
(三)反馈交流。
五、指导书写剩余的生字。
引导学生观察左右结构字的结构特点教师范写后学生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李四光的资料,对李四光有初步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第1课时:
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2课时: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学生学习上的。
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藏、卧、旅、考、遗、震”6个生字。
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揭示学习内容。
(一)教师板书“石头”在前面加上“大”请学生读出这块石头的特点(大)
再板书“奇怪的”再次读出特点(奇怪)
(二)究竟怪在哪里?
学习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在反馈中读准生字的字音。
(重点是解决字音的问题)
第一组:
流域(本课的认读字)
第二组:
著名(可以用句子中换词语的方法了解意思)
遗迹(可以用分别理解字义之后合成理解词义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震惊(用上面的方法理解意思)
捉迷藏悄悄考察推动旅行研究大坑卧进土里躲闪秦秦岭(这些词语把字音读准确)
第三组:
陨石、突兀(这两个词语的字音不容易读准确,要特别注意。
可以结合课文的插图了解“突兀”的意思,结合课外资料了解“陨石”的意思)
(三)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识记生字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1、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识记:
“藏”:
注意笔顺笔画。
“卧”注意左半部分的笔顺。
“旅”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考”下面的笔画要注意强调。
2、形声字归类识记:
坑、纪、究、震、俏
3、旧字记新字:
推、秦、著、遗、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说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课文向我们讲述的就是李四光和这块奇怪的大石头之间的故事。
2、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李四光与这块奇怪的大石头之间的什么事呢?
3、给出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思考:
小时候,李四光和同学们玩捉迷藏时(对大石头发生了兴趣,产生了疑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先(向老师和父亲请教,没有解决疑问),然后(去英国留学,明白了原因),回到家乡后,他(专门多次考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4、教师引导着学生,用简单的词语理清文章的内容。
玩捉迷藏产生兴趣
请教师长未解疑问
出国留学明白原因
回乡考察取得成果
(二)结合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
四、指导书写新的生字。
教师指导书写的生字:
藏、卧、旅、考、遗、震这几个字要特别强调笔顺、笔画。
重点是:
藏、卧、遗、震。
教师在范写后指导学生独立书写。
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4、指导书写剩余的生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出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的填空练习帮助学生回顾。
)
二、精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一)学生整体朗读课文,对李四光的品质有初步的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说一说:
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四光?
(学生可以初步说说自己的认识: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善于提问,不懈追求……)
(二)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把句子画下来。
(三)交流反馈,教师帮助学生分层加以引导:
第一部分:
玩捉迷藏,产生疑问(课文的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
李四光和同学们在玩捉迷藏时,他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
2、在李四光的眼里,这块石头怪在哪里?
读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为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
3、由此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李四光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4、指导学生朗读。
第二部分:
请教师长,未解疑问(重点是课文的第6自然段)
1、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出示第6自然段加以引导:
(1)读一读这段话,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
(2)读第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石头重,力量大。
这是李四光的判断)
(3)读第2句话,说一说这是李四光在干什么?
(这是李四光的推想)
(4)读第3句话,说说意思(李四光在观察了周围的环境之后提出了疑问)
3、完整地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到李四光善于想象、推理之后于现实作比对,发现问题之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习他会提问题。
第三部分:
英国留学,明白原因(课文第9自然段)
1、学生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根据“到底?
为什么?
”体会到李四光善于深入探索和思考。
“许多年才明白”体会到李四光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时间长,困难多,不懈地求索精神。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第四部分:
回乡考察,取得成果(课文第10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句子说说自己是通过哪个词语体会到什么?
2、教师引导:
从“考察,进一步地考察”可以体会到什么?
(不懈地求索,下了极大的功夫)
3、指导感情朗读。
三、整体回归,体会作者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一)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李四光为什么能够取得震惊全世界的研究成果?
(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归整体,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二)教师帮助学生回顾过程:
小时候,出国留学,回到家乡
(三)李四光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
(总结李四光的精神)
(四)教师总结提升:
课文通过李四光不断研究、探索的具体事例充分表现了他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不懈探索的精神。
四、指导书写剩余生字。
板书设计:
第8课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继续巩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
4、初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继续巩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查阅有关宋庆龄的资料,对宋庆龄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学习内容。
(一)教师板书课题,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
“我”指的是谁?
(二)齐读课题揭示学习内容:
宋庆龄为了不失信是如何做的?
学习课文
二、通读全文,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二)指名读课文,反馈读书的情况。
在反馈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做到把每一句话读通顺。
三、整体读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反馈,教师注意引导:
1、学生可能说得不全,请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认识到“事情应该是完整的。
”
2、学生可能说得罗嗦,只要全面,帮助学生做适当地语言简练的训练。
3、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把事情的主要内容写在黑板上:
宋庆龄一家准备到一位伯伯家里去(事情的起因、发生)
庆龄想起答应教小珍叠花篮。
爸爸妈妈劝她改日再教。
(事情的经过)
庆龄还是留下来等小珍。
(事情的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
完整的一件事情有发生,有经过,有结果。
把这些内容说全,就是主要内容了。
四、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好品质。
(一)默读课文感受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迫切心情。
1、教师提问:
爸爸要带庆龄去伯伯家,庆龄想去吗?
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2、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是从哪些语句或词语知道的。
3、重点引导的词语:
特别高兴早就盼着。
4、段中有一句话是对鸽子的描写,学生容易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 教案 芳草 小学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