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管理资料.docx
- 文档编号:5119449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3.38KB
毕业论文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管理资料.docx
《毕业论文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管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管理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论文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管理资料
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及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
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的人口为劳动年龄。
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9万人,%。
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为84313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2010、2015年乡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将略有上升。
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对我国以往农村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潜在优势,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劳动力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价值,因此潜在优势并不等于现实的优势。
而以根据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推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不仅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会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
,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在不同类型的农户中,非农户受教育程度稍高一些,,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1975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而且每年还有将近20%的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的继续教育;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有54%受过至少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有56%是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包括一些文盲和半文盲,其中40%多初中、高中毕业生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间的配置状态,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何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据资料显示,%还是以农业劳动为主,传统农业生产消耗费大、土地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
据分析,正是由于传统农业滞留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的边际产量接近或等于零。
二、农村劳动力移动的现状及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移动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浪潮。
现在两类转移方式正相互交织、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一支两亿多人的劳动大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资料分析,%,接近四分之一。
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和湖北等七个中西部大省,%。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流向,反映出三个“集中”的特点:
一是向东部经济发达省份集中,根据公安部的资料,2004年在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务工的外省农村劳动力就有4528万人,几乎占当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的60%;二是向大中城市集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推算,%的人选择了去地级以上的城市打工;三是向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中,劳动部门的资料显示,%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移动的特点
通过对当地外出打工者的情况分析发现当地劳动力流动存在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打工者以中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中老年女性占很小比例。
其中中青年男性所占比重为60%,青年女性所占比重为16%,%。
2、长期外出打工者的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短期(季节性)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本省的西安市,只有极少数务工人员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
3、外出打工者所从事行业以建筑业、制造业和饭店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主,有86%的外出打工者集中在这几个行业。
4、打工者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人参加过技能培训。
%的人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
5、文化程度和技能是产生外出打工者工资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
下图就显示了对打工者工资造成影响的因素影响比重。
图一:
对打工工资影响比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文化程度和技能对打工者工资的影响最大,但事实上即便如此,这些具有低人力资本的打工者依旧选择外出打工。
也就是说他们虽然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但和在家种田相比他们仍然选择外出打工。
通过对对当地没有外出打工者的分析表明:
影响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技能和家庭观念。
下图可以清楚的告诉读者影响当地劳动力流动因素。
图二:
影响居民外出打工因素
图中显示,“照顾老人小孩”是影响当地居民外出打工选择的首要因素,文化程度和技能的影响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农活太忙、打工工资低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决策。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结构矛盾突出
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
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1400万~1500万个,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
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
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不景气
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他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
(三)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较差
据有关方面调查显示,2008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
2008年,%,%,%,%。
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四)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
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
四、对策建议
(一)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一方面是乡镇企业吸纳能力减弱,另一方面是县城和镇的吸纳能力不强。
提高县域经济的吸纳能力,首先是要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充分发挥其产业聚集和经济带动的功能,培育和发展一批小城市和小城镇,提高县城和中心镇的吸纳能力;其次是要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使乡镇企业适应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环境,再造辉煌;再次是要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二)给农民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大中城市的吸纳能力
在当前县域经济吸纳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的方式发生变化,“离土离乡”成为了近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在当前形势下,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必须提高大中城市的吸纳能力。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目前还存在许多政策性、制度性的障碍因素,根本的是没有给农村劳动力平等的就业机会。
因此,要尽快消除这些不平等因素,培育和发展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要素市场。
文秘114版权所有
(三)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在一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条件下,农业劳动力剩余是有限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要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为前提。
因此,只有加快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持续,才能使已转移的农业劳动力不重返农业。
(四)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主要原因是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
中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要实现加快发展,要抓住两个机遇:
一是抓住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入,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性机遇;二是要抓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机遇,引导东部已失去竞争力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五)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升级,这一制约将更为明显。
但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因此,近期要着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
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五、灵活就业人数快速增长
灵活就业的提法源于“非正规部门就业”.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界定的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
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对非正规就业和正规就业的界定差异较大。
我国政府结合中国国情,将非正规部门就业称之为灵活就业。
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几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
从类型看,灵活就业的种类和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既包括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等高层次的主动型的自由职业者,也包括家庭小时工、临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等被动型的一般劳动者。
前者反映了人们择业和生活自由度的扩大,生存状态的改善。
如在家上班的劳动者,被称为SOHO一族,他们工作的自由度大,收人高。
后者则多属于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如下岗失业人员大约有90%左右是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再就业的。
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大多数灵活就业群体属于被动型的就业,他们往往工作稳定性差,劳动条件和待遇差,缺乏必要的保障。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是最近几年才逐渐被关注的一个群体,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调查数据,只能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大致的推算。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进行了估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估算结果是:
截止2002年底,我国城镇从业人员为2•48亿人,其中约30%即7500万人从事灵活就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所的估算结果是:
截止2002年底,比较保守地估计,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应有5000万人左右。
安徽财经大学吴伟使用简单估计法和综合法对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数进行估算:
到2005年,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数达到7424•5万人,约有27•16%的城镇就业人员在从事灵活就业,且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比例是逐年递增的。
六、灵活就业对现行制度的挑战
(一)灵活就业对现行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出现的挑战
灵活就业的发展,首先引发了劳动关系概念的更新。
按照传统的劳动关系定义,劳动关系是就业组织中因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
而新形势下,就业者可能没有单位或雇主,也可能有多个单位或雇主。
就业形式的变化导致了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关系呈现柔性化、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分层化等特点,使劳动关系双方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劳动力流动频率加快,劳动关系短期化趋势明显,一些人是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经常变换职业、工种。
由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组成的相对弱势劳动关系群体初步形成,他们中的临时工、季节工、小时工多数都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出现了许多“有劳动没关系”的现象。
在灵活就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问题上,我国相关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一方面,针对灵活就业的法律规定基本上是空白。
尽管中央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3〕12号),但就全国而言,综合性的、统一的适用于非正规就业的规范性政策基本上还属空白。
在灵活就业有了很大发展并且将进一步发展的情况,这样一种状态必须加以改变,否则,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调整和劳动权利保护将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另一方面,随着灵活就业的发展,现行劳动法律的一些具体规定已经表现出不适应,如《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规定在实践中已经被突破。
此外,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保护、劳动标准水平偏低,并且很容易出现劳动纠纷,而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又很不具备。
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也最容易受到侵害。
(二)灵活就业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的挑战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约有1•45亿人,但这个庞大的群体多数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很低,绝大多数未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体系。
据《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构成灵活就业劳动力主体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仍值得忧虑。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计算,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416万人,所占比例为10•7%;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266万人,所占比例为18•9%;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549万人,所占比例为6•87%;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942万人,所占比例为21•9%.另一方面,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难。
相当一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经常需要变换工作单位和工作地点,但目前的制度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他们在流动就业中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问题。
比如在一个地方参保缴费不能在另一个地方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积极性。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客观上看,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灵活就业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双方中明显居于弱势,是影响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制度上看,我国现行的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最初是针对有固定用人单位的正规就业形式,特别是国有企业而设计的,不适应灵活就业的发展,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管理和权益维护存在制度缺失的现象,如按现行办法参加城镇的社会保险难度较大,适应这种灵活特征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待遇计发制度还不完善等。
从管理上看,现行劳动保障监察及行政处罚规定多为部颁规章和地方法规,效力层次低,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难以起到制止和预防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作用,加之目前社会保险的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适应灵活就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七、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缺失相应制度保障的对策
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积极促进灵活就业的发展,首先要研究制定一套适应新形势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使得合同期限、合同形式、人员流动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更加灵活,以适应灵活就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灵活就业的发展、壮大,如社区服务业,其工作时间和场地要求比较灵活,就业容量较大,政府可以指导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普遍开展适应灵活就业的服务,定期收集和发布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用工信息,开设专门窗口,提供适合灵活就业特点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
在有条件的街道社区成立专门的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
建立适应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指导和推动用人单位健全适应新变化的劳动关系,自主协调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在现行劳动关系调整体系基础上,适应劳动关系发展的趋势,修订相关劳动关系调整法律法规,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系和劳动监察体制,增强其及时反映、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和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的功能,以应对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在依法明确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其他劳动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在签订、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处理工伤、休假等方面均能按制度办事,使其内部劳动关系的调整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进一步完善国家级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制度,不断健全省、地、市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制度,不断向市县、乡镇、街道延伸,逐步形成一个从上到下、覆盖全国各地区、各主要行业的三方协调体系,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协调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就业与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关系,建立灵活的社会保险缴费制度,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参照正规就业的劳动用工办法,尽快出台灵活就业的劳动制度,规范用人单位使用灵活就业人员的行为。
它应该包括:
单位劳动时间内的最低工资标准,按照薪资水平确定的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劳动时间的合理范围,劳动保护的规定和标准,以及出现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等,确保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在制度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应坚持相对固定性和唯一性。
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一生只能建立唯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该关系随就业状态的变化而转移、接续,并以此为依据享受社会保险相关待遇。
例如,就农民工而言,可以按其身份证号码在银行建立个人账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人一户,农民工无论流动到哪里,均向此唯一账户缴费,不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和基金。
单位和个人的缴费也全部进入农民工的个人账户。
根据非正规就业人员收入低的实际,在社会保险金的缴费标准上可实行低费率、低基数缴费。
例如将缴费基数由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调整为非正规就业者的平均工资。
另外,考虑到非正规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应允许他们在缴费时间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可根据收入状况的变化选择按年、季、月缴费。
同时,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以便维持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政府的财政补贴应与每个参保人员的缴费直接关联,每个参保者缴费时,政府就给予一定比例或额度的相应补贴。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各级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灵活就业中的非法用工、偷逃税款、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制定详细的处罚标准和执行办法,以使非全日制就业人员享有与全日制就业人员同等的权益。
要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雇用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签订书面合同,雇用期限较短的也可以口头协议的方式确定劳动关系。
针对用人单位未依法与灵活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等问题,开展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加大对拖欠、克扣工资特别是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现象的经济处罚力度,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工资的,除全额支付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工资外,还应处罚一定的经济赔偿金。
完善劳动监察的监督机制,让劳动者和社会各界都参与监督,防止劳动执法人员的失职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依法受理灵活就业人员的投诉举报,严肃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在当前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灵活就业的稳健发展,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在于建立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政策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于就业、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的协调。
结束语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
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
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
我国灵活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劳动关系的短期化使得灵活就业群体在现行制度下遭遇劳动保护、劳动标准水平偏低、劳动保险参保率低且转移困难等障碍。
保护灵活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应逐步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建立适应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实现灵活多样的社会保险缴费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十一五”到2020年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更大压力,大量农村劳动力回流,新的就业问题又考验着我们。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全过程,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不仅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张晓燕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
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
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学士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
参考文献
[1]高玲芬,[J].北京:
统计研究,2005(3)
[2][J].重庆: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1):
22-24
[3][J].,
(1)
[4],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思考[J].中国农村研究,2004,(6):
4-7
[5]——劳勒激励模式的农村人口流动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2004,(12)
[6][J].农业经济2004,(3)
[7]阮晓莺,[J].农业经济,2004,(11)
[8][J].经济论坛,2004,(4):
13-14.
(陈安元QQ:
103065017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我国 劳动力 移动 灵活 就业 研究 管理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