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docx
- 文档编号:5118497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60.71KB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docx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诲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参照答案
一、填空题
1、汉
2、《典论·论文》
3、《文赋》
4、《诗品》
5、《文心雕龙》
6、曹丕、《典论·论文》
7、性格
8、《构造第一》、
9、《词论》
10、王昌龄
11、王骥德
12、立德、立功、立言
13、类比推理、整体观照、直觉感悟
14、周代礼乐思想春秋战国时代诸子思想
15、《易传》
16、《诗》《书》《礼》《易》《春秋》
17、《诗经》《楚辞》和汉赋。
18、《乐记》
19、阳刚阴柔
20、感物、因事、浩叹人生。
21、想象心理、灵感心理、驾驭语言心理能力。
22、直寻说、三义说、滋味说。
23、儒、道、释
24、意境说、载道说、妙悟说
二、名词解释
1、发愤著书:
是司马迁也是汉代最重要文论命题。
《太史公自序》云: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
2、诗无达诂:
是董仲舒论《诗》时提出关于文学欣赏一种重要文学理论命题,达即通达、晓畅,此命题是指说诗没有通达完备解说,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有不同解释。
3、象外之象:
这是司空图关于诗歌形象特点、意境创造和诗歌所呈现出来艺术效果所提出重要命题。
“象外之象”中前一种“象”指作品自身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中所描述物象,后一种“象”则是读者根据作品所描写详细形象,通过想象、联想重新创造出来意境和形象。
4、兴趣说:
严羽提出关于诗歌特质一种重要范畴。
所谓“兴趣“就是指诗歌具备即景生情、情景妙合、情趣无穷诗美特质,往往景真情切,不露人工痕迹,具备浑然天成艺术风貌。
5、滋味说:
钟嵘提出一种重要范畴。
有两层含义:
一是作为动词品味、鉴赏;二是作为名词味道、滋味、余味。
它是钟嵘评价诗歌高下一种重要原则。
“有滋味”就是指作品在描写外物、抒发情感方面达到淋漓尽致、尽善尽美限度。
6、以己度物人类在原始时代,凡遇到自己不能理解不能解释事物,便习惯以自身为衡量原则来推比、类比外物,这就是以己度物。
7、物我同一就是打破此心和彼物界限,使我变成了物,也使物变成了我。
古人以为外物和人同样是有感觉、情欲生命实体,那么用人所拥有一切来理解并表述外物就是最自然最合理最以便了
8、思无邪语出《诗经》“思”是语调词无意。
“无邪”是对放马人放马时神情专注描写。
孔子借此概括诗经特性即思想内容批评原则,既要作品内容符合儒家礼教,又规定情感艺术表达符合中和之美。
9、知言养气孟子知言养气说本来是阐述道德修养问题,后通过文学批评家发挥成为“文气”说先导。
知言就是辨别言辞能力,用之于文学批评可指鉴赏文学作品能力。
养气就是指通过修养使自己道德达到博大而崇高境界。
知言养气合起来就是,一种人通过养气具备了浩然之气,就可以知言,即对的鉴赏文学作品能力
10、儒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哲学史上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重要学派。
被列为先秦至汉初"九流十家"之首。
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之道。
政治上倡导"德治"、"仁政"和"王道"。
注重道德伦理教诲和自我修身美性。
注重文艺伦理教化功能、哀怨讽谏作用和温柔敦厚风格。
11、道家——以先秦老子关于"道"学说为中心学派。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提出了以"道"为核心思想体系,用"道"来阐明宇宙万物本质、构成、变化和本原。
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庄子发展原始道家思想,更强调"道"从无生有、变化莫测性质,以为万物都是相对,提出"齐物"论,倡导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精神境界。
其文艺思想是反对儒家教化论而主张自然真美,并提出创作主体虚静心态和文学作品言外之意。
12、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本义是悟、觉、知,本为古代印度普遍观念,日后成为释迦牟尼尊称,而佛教即以她尊号命名。
佛教以为现实人生是"无常"、"无我"、"苦";"苦"由每人自身"惑"(贪、嗔、痴等烦恼)"业"(身、口、意等活动)所致,导致生死不息之果;依照善恶行为而轮回报应。
佛教主张根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般"(解脱)最后目而成佛。
佛教大概在两汉之际(即西历纪元先后)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六朝得到发展,隋唐达到鼎盛,形成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许多宗派。
13、禅宗——中华人民共和国佛教宗派之一。
以禅定作为佛教所有修习而得名。
又自称"传佛心印",用参究办法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亦称"佛心宗"。
相传由菩提达摩(南朝宋末)创立,后提成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时称"南能北秀"。
北宗主张渐修,南宗则主张顿悟。
南宗禅简易修持办法,逐渐取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佛教其她各宗,成为禅宗正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佛教代表。
14、整体性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论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其基本特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儒、道文化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其文化精神原型是人类远古社会"万物有生"、"万物同情"和"神人以和"。
古代文论整体性思维重要体当前两个方面:
一是以己度物生命化和人格化,二是惟务折衷综合性和统一性。
15、直觉式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论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其基本特性是佛教文化"悟"和"禅"。
其心理学内涵是指人思维直接把握事物本质一种内在直观结识,故又叫感性直观或感性直觉。
16、范畴——语出《尚书·洪范》:
"天乃锡禹洪范九畴。
"可见"范畴"一词本义,是将同类事物归纳起来而作为典范,所谓归"畴"(类)为"范"。
所归之"畴"与自然人事有关,具备经验性和形象性;归后之"范"则是归纳、抽象成果,具备典范性和概括性。
从哲学上讲,范畴是人们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联系概括和反映,是各个知识领域基本概念。
17、美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关于诗歌社会功能一种说法。
“美”即歌颂,“刺”即讽刺。
先秦时期,人们已开始结识到诗歌美刺功能。
古人“献诗”而供天子“斟酌”,就是由于其中包括着美刺内容。
至汉,以美刺论诗成为一种普遍风尚,并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学批评一种重要办法。
18、诗言志:
国内儒家老式诗学观,是诗学开山大纲,语出《尚书.尧典》: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志”,即怀抱。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怀抱是与政治、教化分不开。
“诗言志”说对于后世诗歌创作有着积极指引作用,且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典诗歌艺术和诗论老式风格有重要贡献。
19、兴观群怨:
这是孔子关于文艺社会作用全面阐述,指出了文艺具备美感作用、结识作用和教诲作用。
“兴”是指诗用比兴办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意志。
“观”指通过诗歌可以协助读者结识风俗盛衰和政治得失。
“群”指诗可以协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提高修养。
“怨”指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怨情。
20、文质彬彬: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儒家美学关于文学内容和形式关系看法。
语出《论语.雍也》,其原意是说,文华应与质朴配合得当。
后为文论家引入文学理论领域,就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应当统一,达到质文兼备,情文并茂。
否则,“质胜文”即没有文采或文采不佳,文章就粗野,就缺少艺术感染力,影响社会作用。
反之,“文胜质”即内容空虚而华词丽藻,文章浮华,就不能取信于人,失去教诲意义。
只有“文质彬彬”,情文并茂,内容与形式统一,才符合文学艺术美规律。
21、以意逆志:
孟子提出分析理解文学作品办法。
孟子主张依照完整诗篇去摸索作者本来意图,去分析作品实际内容,这就是“以意逆志”。
而“以意逆志”核心在于批评家能否“知言养气”和“知人论世”。
因此,“以意逆志”和“知言养气”、“知人论世”,是有内在联系,三者构成了孟子自成系统文学批评论。
22、大音希声:
老子自然美学基本观念。
“大音”,即道之音;“希声”,即为普通人听觉所不能感知声音,但能为修道有功之人心灵所领略。
“大音希声”是老子哲学思想基本概念——“道”在美学领域详细表述;同步也是其“无为”政治观在美学领域详细化。
她提出“大音希声”,决不是抽象地反对音乐,取消艺术,而其欲追求就是通过修身养性而得道,然后领略“大音”,欣赏天乐,即顺应自然之道,符合人类天性音乐。
23、天籁:
先秦哲学家庄子音乐美学一种基本概念。
她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类,即人籁、地籁和天籁,而以天籁为最。
天籁,就是不依托任何外力而产生自然界声音。
庄子“天籁”之美,即是天乐之美,最高美,自不能为人类五官感觉所把握,而只能为真人、至人、神人等凭她们心灵所感受。
由于她们懂得了,井实行了自然无为之道,也就达到了“素朴”。
唯其“素朴”,才干达到天下不能与之相比美。
庄子强调自然无为之美,倡导“天籁”,对后世文学批评和创作中主张本色美、自然美理论,有着深刻影响。
24、言不尽意:
先秦庄子及其学派关于审美感受特点命题。
在《庄子.天道》中提出。
“言不尽意”既是哲学命题,也是美学命题。
作为一种哲学命题,其意是说,“道”是不可言传,由于它是一种普遍、无限、绝对抽象观念,人们语言文辞不也许把它像一种有形有色东西那样,加以描述和规定。
作为一种美学命题,意思是说,“意”即是美,美境界是感受对象,不能诉之于抽象理智,只能通过直觉、想象和情感去体验,而不能像科学结识那样用语言去作明确规定。
因此“言不尽意”,乃正是审美感受特点。
这一命题对古代文论言说方式和批评办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5、《易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儒家学者对《易经》所作解释,共有十篇:
《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又称“十翼”。
旧说《易传》为孔子所作,近人以为《十翼》均非孔子所作,而是战国以来陆续形成解易作品汇集。
其阴阳对立、互相变化思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辩证法发展奠定了理论基本;其象意论、阴阳论、变化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学批评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6、立象以尽意:
其本意是说,语言文辞难以传达完全意念,可通过卦象,以象征办法,表达无法传达意念。
作为美学命题,所谓“立象以尽意”,也就是说详细形象可以体现无限丰富复杂意念。
这一命题对后世“意象”范畴提出深有启发。
2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中期,董仲舒给汉武帝上《天人三策》,建议以经她改造儒学作为专制帝国统治思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先声。
董仲舒理论以先秦儒学为核心并吸取阴阳五行学说,对儒学进行了神学化改造,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为基本,以“三纲五常”为核心思想体系。
28、五经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以《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家典型代表作,称为“五经”,并由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广泛传播儒家典型。
由此而兴起一门训解或阐释儒家典型著作学问,即“经学”。
“五经”之中,“诗经”事实上属于文学,汉代经师、经生对“诗经”训诂、阐释,增进了诗经研究发展和繁华,并形成一门“诗经学”,立于官学就有申培、辕固、韩婴三博士,属今文经学,其书仅存《韩诗外传》;属于私学古文经学有毛诗,流传至今。
《毛诗序》为汉代一篇重要诗学论文,它就是汉代经学影响于汉代文论重大成果。
29、经学经,指儒家典籍;经学,历代训解和阐发儒家经书之学,其来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子夏和荀子。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尊儒术,立五经博士,以通经作为进选人材原则,治经、尊经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经学大盛,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文化正统。
汉代经书有不同抄本,以汉代流行隶字抄录成经书被称为“今文经”,在孔子故宅夹壁中发现用古篆写成先秦经卷被称为“古文经”。
今古文经学不同不但仅在于文字,还在于学术观点和办法。
要言之,今文经学视角是政治,讲阴阳灾异,着重发掘经文背后微言大义;古文经学视角是历史,讲文字训诂,究明典章制度,着重探讨经文本义。
30、乐记《乐记》,国内古代第一部较系统音乐理论著作,由《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象》、《乐化》等11篇文章构成,收在《礼记》中。
《乐记》大概成书于荀子之后与汉武帝之前,它吸取了先秦人音乐思想。
《乐记》意义不限于音乐,由于先秦之乐可看作艺术之总称,《乐记》之论亦与诗文书画理论相通,重要观点有"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音之道与政通"、"致乐以治心"等。
31情志说《诗大序》关于诗歌本质观点,以为诗歌既是"志之所之",又是"吟咏情性",诗歌本质是人情和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以情志论诗,提出了情志统一诗歌本质论,这不但大大发展了"诗言志"思想,丰富了儒家诗学,并且也更精确全面地概括了诗歌本质特性。
32、诗大序:
《诗大序》是毛诗首篇《关雎》前序,毛诗每篇均有小序,此大序应是整个《诗经》序。
其作者从来众说纷纭,近人多以为是东汉卫宏作,但亦多有异议。
序中引录了《乐记》文字,其思想源于《乐记》。
《诗大序》是儒家诗论典型性总结,
33、六义说:
《诗大序》提出文论观点:
"诗有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
本来,风、雅、颂是《诗》之异体(体式、样式),赋、比、兴是《诗》之异辞(修辞,即语言体现办法)。
但《诗大序》解释,重点在于强调"六义"政教功能:
"诗有六义",故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
34、实诚说:
王充《论衡》重要文学观点,涉及两层含义:
一是指文章真实性价值,以"实诚"为尺度,确立新衡文原则,必定实诚而否定虚妄;二是指作家内在情感真实性,所谓"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强调情感真实对于文学作品决定性作用。
35、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哲学思潮,其基本内容是重新解读《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为“三玄”),其中心问题是讨论形而上学本体论“本末有无”,其代表人物有王弼、何晏、嵇康、阮籍、郭象等。
魏晋玄学对文论影响重要体当前言意论、形神论和才性论等方面。
36、三教合流——三教指儒、道、释三种文化思想而不是指三种宗教形态。
冯友兰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从汉魏以来,逐渐浮现了所谓儒释道三教。
这里所谓教,是教诲或教化之教,不是宗教之教。
教诲或教化之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有名词,宗教之教是从西方传来外国名词。
”东汉后来,印度佛教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汉魏之际,老庄道家复兴。
佛、道与作为老式文化之主流儒学合流,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重要趋势。
37、言意论——又称“言意之辨”,重要讨论语言与思想关系,它既是一种文化哲学命题,又是一种文学理论命题。
魏晋南北朝之前言意论,大体上可分为儒家经学中心主义“立言”、道家自然主义“无言”以及《易传》对儒、道两家言意观折衷。
魏晋玄学言意之辨对古代文论影响,重要体当前将庄子“得意忘言”用于文学创作和鉴赏,追求文学言外之意。
38、才性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论重要范畴,指作家创作才干和气质个性及其两者关系。
魏晋玄学重人物品评,故有才性之辨。
曹魏时钟会著《才性四本论》,讨论才性四种关系(同、合、离、异)。
与此同步,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气说”,指出作家不同个性气质体当前其作品中,形成不同艺术风格,从而揭示了作家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内在联系。
39、文本同而末异:
曹丕文体论观点。
“本”与“末”,分别指文学本质特性与文体特性。
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其“本”相似;而不同文体,在体现形态、语言形式、体貌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其“末”相异。
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八种,大体上说,奏议书论属无韵之笔,铭诔诗赋属有韵之文;而“末异”中四类,“雅”和“丽”偏重于语言形式,“实”和“理”偏重于思想内容,而作为对不同文体界定,这四类都属于风格体貌。
可见曹丕“文本同而末异”,讨论是文体与风格关系。
40、文气说: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其要义有三:
气,指体当前文学作品中作家自然禀赋、个性气质;文气大体上分为“清”与“浊”两大类,清为阳刚之气,浊为阴柔之气。
人禀阴阳二气而生,体当前文学作品之中,则有文气或清或浊之别;曹丕论为文之气,特别强调创作个性独特性及不可变化性,强调作家独特个性对于作品风格决定性意义,体现出魏晋时期“人自觉”及“文独立”时代精神。
41、文赋——西晋时期文学理论论文,作者陆机。
《文赋》用赋体写成,正文前有“序”,阐明写作《文赋》因素是“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目是“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
《文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次阐述了文学创作心理过程,提出了知名“缘情说”,讨论了创作主体之情感在创作活动中重要地位、创作主体心理功能、灵感心理和想象心理等。
42、缘情说——语出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诗缘情”有两层含义:
一是诗歌创作因情感而发生,二是诗歌作品因情感而绮靡(文辞华丽)。
43、专心——出自《文赋.序》: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窍有以得其专心。
”从字面上理解,“专心”有两层含义:
一是“专心之所在”,二是“心之如何用”。
陆机“得其专心”是一种重要文艺心理学命题,它所要进一步探讨并努力揭示,是创作过程中作家心理活动及心理功能规律。
日后刘勰受陆机“得其专心”启发和影响,提出“夫文心者,为文之专心也”,并用“文心”作书名。
44、应感之会——是论灵感心理。
陆机论灵感心理也是“动静”兼顾、“意辞”相联。
普通来说,灵感与想象,均以“动”为重要特性,特别是灵感,可谓动之极致。
45、心游万仞——陆机《文赋》所提出想象心理学术语,意即心理活动可以驰骋、飞翔于极高远之处。
46、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著。
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文学理论专著。
全书共10卷,50篇,分上下两编,各25篇。
全书涉及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某些。
总论含上编《原道》至《辨骚》5篇,文体论含上编《明诗》至《书记》20篇。
创作论含下编《神思》至《总术》19篇,批评鉴赏论含下编《时序》至《程器》5篇。
最后一篇《序志》,论述作者写作此书动机、态度和原则。
《文心雕龙》继承并发挥了儒家文学思想,把原道、徵圣、宗经作为理论核心,贯穿全书始终;同步,也受到玄学、佛学思想影响。
《文心雕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备巨大奠基意义和深远影响。
47、惟务折衷:
这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批评办法,刘勰在《序志》篇提出。
“惟务折衷”办法来源于儒家中庸思想,并有所扬弃。
刘勰以为,在她之前文学思想家,虽说在理论上各有建树且各具特色,但她们经常又有着不同限度片面、偏颇和局限。
因而她在《文心雕龙》中创造性地将儒家中庸思想运用于文学批评之中,将前人视为互相对立或互不有关许多命题、范畴和概念,通过剖析辨证,找到它们之间互有关联某种共同性,从而建立起一种更深刻统一看法。
如对“才性”、“言意”、“心物”、“文质”、“奇正”、“情采”、“隐秀”等术语讨论,都运用了这一思想办法。
48、文之枢纽:
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将全书五十篇分为三大某些:
《原道》至《辨骚》五篇为“文之枢纽”;《明诗》至《书记》二十篇为“论文叙笔”;《神思》至《程器》二十四篇为“割情析采”。
所谓“文之枢纽”,就是指全书核心。
《文心雕龙》前五篇正是对全书思想核心总体阐述,其中《原道》《征圣》《宗经》为一组,阐述执正之理;《正纬》《辨骚》为一组,阐述驭奇之理,合起来构成了执正驭奇观点,这也是《文心雕龙》所倡导文学创作主线观点。
49、割情析采:
《文心雕龙》“割情析采”某些重要讨论了文章内容与形式问题。
作为专门术语,《文心雕龙》中“情”字基本上指作品中所表达思想感情,有时引申为作品内容。
“采”字基本上指作品文采、辞藻,有时引申指作品艺术形式。
刘勰既反对“务华弃实”,也不满于“有实无华”,而屡次强调文学创作要有充实内容和美好形式,并以“衔华佩实”、“文质相称”为纲来建立她整个理论体系,这就是刘勰剖析情与采主线原则。
可以说,文质兼备,内容和形式统一,是贯穿《文心雕龙》所有理论体系一条主线。
50、文笔: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常将不同文体分为“文”和“笔”两大类,但是区别原则并不完全同样。
《文心雕龙》“论文叙笔”某些,也将三十五种文体分为“文”和“笔”两大类。
刘勰所谓“文”,指重在抒情言志,讲求音韵文采作品,如楚辞、诗、赋、乐府等;“笔”则重要指政治学术性,不重音韵文采作品,如史传、诸子百家之文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浮现“文”、“笔”之分,是国内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件大事。
从秦汉此前文史哲不分,到魏晋以来文学创作大发展,对文体辨析越来越精,人们对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区别逐渐明确起来,“文”、“笔”之辨,可以说是这一结识发展中一种重要里程碑。
51、神与物游:
南朝梁刘勰论艺术构思命题。
语出《文心雕龙.神思》篇。
刘勰以为,构思之妙在于发挥艺术想象作用。
艺术想象是不受时空局限,它特点在使作家主观精神与客观物象交融,产生艺术意象。
刘勰“神与物游”,是对陆机《文赋》所讲“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情感与物象相融合艺术构思论继承与发展。
刘勰主张作家进行艺术构思,应充分发挥艺术想象作用,使作家主观精神与客观外物相交融,形成丰富多彩艺术意象.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构成文学作品。
这一观点理论价值,在于它较为深刻地揭示了文学创作中主客观相统一客观规律,从而奠定了古代形象思维论基本。
52、体性:
刘勰关于作品风格阐述。
其《文心雕龙》有专篇《体性》。
体,指文章体貌,即作品风格,性,即性情,指作者个性。
刘勰以为作品风格是由作者个性决定,且文如其面,“表里必符”。
这里所讲作家个性,涉及先天才干、气质和后天学力工夫、习染兴趣,很全面。
但她过度强调先天才气,甚至超过了后天陶染作用,却是不科学。
53、六观:
刘勰关于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办法。
其《文心雕龙.知音》云: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在这六观中,一三五项属作品内容;二四六项属作品形式。
“位体”,即安排情志,提炼主题。
“置辞”,即敷饰辞藻,运用各种修辞办法使语言精确、简要而富有文采。
“通变”,即通古变今,在借鉴前人经验基本上有所革新创造。
“奇正”,即“执正以驭奇”。
正,就是思想内容纯正,风格典雅,符合儒家之正统;奇,就是有新颖思想,运用幻想、夸张及瑰丽辞采。
两者结合,谓之奇正。
“事义”,即“据事以类义”,指选用恰当题材体现思想。
“宫商”,即调声协律。
推而广之,亦指语调辞气。
上述六观,就是从六个方面“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对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赏折和评价办法,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深远影响。
54、《诗品》:
南朝梁钟嵘著。
书中品评了自汉至梁共122名作家五言诗,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每品又依时代先后顺序排列,一一予以品评,故名为《诗品》。
在《诗品》中,钟嵘倡导风力,反对玄言;主张音韵自然和谐,反对人为声病说;主张“直寻”,反对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诗歌品评原则。
钟嵘《诗品》,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发展达到了新阶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对后裔诗话有深刻影响。
55、三品论诗:
钟嵘《诗品》论诗办法。
《诗品》评述了自汉魏至齐梁一百二十二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卷。
每品中都对诗人创作特色和渊源流变做了评论。
这种分品论人做法,受到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是古代文化学术老式,如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就分九品论人,刘歆《七略》也是分流派来论述过去学术;另一方面是时代风气,汉末品评人物社会风气对文学艺术影响很大,如南齐谢赫有《古画品录》分画家为六品,梁庾肩吾有《书品论》分书法家为九品,沈约有《棋品》等。
这些对钟嵘选取三品论诗均有一定影响。
56、吟咏情性:
此语最初见于《毛诗序》,钟嵘在《诗品》中借用其语,内涵有因有革。
她以为,诗歌本质就是“吟咏情性”,即抒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论 练习 题库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