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训练.docx
- 文档编号:5117906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3.27KB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docx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2022中考语文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附加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悚然(sǒng)殷红(yān)拮据(jié)佶屈(jí)
B.讣告(fù)木讷(nà)卑劣(liè)寒伧(chen)
C.宽宥(yòu)冗赘(rǒng)溘然(hé)反诘(jié)
D.鬼蜮(yù)稽首(qǐ)委蛇(yí)模样(m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低劣风云变换失口否认大声疾呼
B.筹划鳞次栉比怙恶不悛宵衣旰食.
C.时弊栽脏陷害滥芋充数苇编三绝
D.哀鸿手屈一指四马难追气势恢弘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诸葛亮七擒孟获,使南方地区各部落打消了反叛之心,彻底了蜀汉
②诸葛亮盂获的故事,流传千古,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交流融合的过程。
③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深度。
④和爱护城市的一草一木,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A.降伏降服关注关心B.降伏降服关心关注
C.降服降伏关注关心D.降服降伏关心关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少年时期的悲惨经历、艰苦岁月,经常引起他深情的遐思迩想。
B.老经理很动情地说:
“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
C.等待瞻仰遗容的人们,排着长队,万籁无声地肃立在凛冽的寒风中。
D.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诱导,他终于幡然悔悟,茅塞顿开,理清了解题思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党的历史表明,群众路线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B.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接触社会,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C.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D.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共享同样的信息。
6.下列两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1)中国疫苗震惊世界.
①全球两亿流感病人有望受益。
②光是美国一个国家就预定了7500万份这种疫苗)
(2)现代战争使用电子干扰的主要目的是让敌方变成“瞎子”、“聋子”和“哑巴”。
A.①①B.①②C.②①D.②②
(答案)
1.AB讷nèC溘kèD模mú2.BA幻矢C赃韦D首驷
3.C近义词的适用对象,内涵的深浅程度有异。
4.BA。
“遐思迩想”是一种愉快的心理活动,本句话用‘追思回忆”即可。
C,“万籁无声”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寂静,在本句话中应改为“静无声息”
D.“幡然悔悟”指改正错误,本句话的意思是开拓解题思路,应改为“骤然省悟”。
5.DA应在句末加“与否”二字。
B应将“具有”和“的意见”五字删除。
C.应将“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改为“学习与实践中”。
6.B
(1)句①②的顺序是正确的,因为①是承接上文讲全局事物所形成的结果,②进一步涉及个别事物。
(2)句应连接②,因为上下文都是用比喻的方法讲的,①最后点明了比喻的本体事物。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事迹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精骑集》序(节选)
秦 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云: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⑦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⑧为若干卷。
(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滑稽:
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
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
惩戒。
④曩:
从前。
⑤寻绎数终:
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
读qiān。
⑦善:
认为……是对的。
⑧勒:
编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走送之 (跑)
(2)援疑质理(询问)
(3)然负此自放(但是,可是)
(4)故虽有勤苦之劳(劳累)
2.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
(2)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中宋濂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无师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乙】文中秦观在治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善忘的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
【参考译文】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
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
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
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近几年来,非常勤奋,以此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听觉和视力都已经衰退,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
每阅读一件事,一定会在心中反复推求几遍,(但)合上书后就感到茫然不知,(这样)反复多次仍然记不住。
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因荒废在善忘。
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搴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_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经”、“传”、“子”、“史”中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
二、(2022·陕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爱贪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甲文是曾国藩给儿子写的家信。
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 (希望,盼望)
(2)余服官二十年(做,当)
(3)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肢”,四肢)
(4)腰白玉之环(腰间佩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B)
A.余为少慰 余不愿为大官
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戴朱缨宝饰之帽
C.可以处乐以衾拥覆
D.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
【解析】A项中“为”,前者译为“感到”;后者译为“做,当”。
B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C项中“以”,前者与“可”连用,译为“可以,能够”;后者译为“用,拿”。
D项中“则”,前者表承接,译为“就”;后者表转折,译为“却”。
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年尚幼,切不可爱贪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7.【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
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勤奋,自持,能吃苦(或:
刻苦)。
【参考译文】家中的人来军营的,都说你举止大方,我心里略感安慰。
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孙们能当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孙)当大官,只求能成为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
勤俭自持,习惯劳苦,可以享受安乐。
这就是君子。
我为官二十年,从来不敢沾染半点官僚习气,饮食起居,还遵循简朴的家风,特别简朴也可以,稍微丰盛也可以。
太过丰盛我就不敢了。
凡是官宦人家,从简朴到奢侈容易,有奢侈到简朴难。
你的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
你读书写字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败坏我们从曾祖就传下来的家风。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20分)
爱的礼物
①爱德华先生是个成功而忙碌的银行家。
由于成天跟金钱打交道,不知不觉,爱德华先生养成了喜欢用钱打发一切的习惯,不仅在生意场上,对家人也如此。
他在银行为妻子儿女开设了专门的户头,每隔一段时间就划拨大笔款额供他们消费;他让秘书去选购昂贵的礼物,并负责在节日或者家人的某个纪念日送上门。
所有事情就像做生意那样办得井井有条,可他的亲人们似乎并没有从中得到他所期望的快乐,时间久了他自己也很抱屈:
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钱,可他们还是不满意,甚至还对我有所抱怨?
②爱德华先生订了几份报纸,以便每天早晨可以浏览到最新的金融信息。
原先送报的是个中年人,不知何时起,换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
每天清晨,他骑单车飞快地沿街而来,从帆布背袋里抽出卷成筒的报纸,投到爱德华先生家的门廊下,再飞快地骑着车离开。
③爱德华先生经常能隔着窗户看到这个匆忙的报童。
有时,报童一抬眼,正好也望见屋里的他,还会调皮地冲他行个举手礼。
见多了,就记住了那张zhì气的脸。
④一个周末的晚上,爱德华先生回家时,看见那个报童正沿街寻找着什么。
他停下车,好奇地问:
“嘿,孩子,找什么呢?
”报童回头认出他,微微一笑,回答说:
“我丢了5美元,先生。
”“你肯定丢在这里了?
”“是的,先生。
今天我一直呆在家里,除了早晨送报,肯定丢在路上了。
”
⑤爱德华先生知道,这个靠每天送报挣外快的孩子不会生长在生活优越的家庭;而且他还可以断定,那丢失的5美元是这孩子一天一天慢慢攒起来的。
一种怜悯心促使他下了车,他掏出一张5美元的钞票递给他,说:
“好了孩子,你可以回家了。
”报童惊讶地望着他,并没伸手接这张钞票,他的神情里充满尊严,分明在告诉爱德华先生他并不需要施舍。
⑥爱德华先生想了想说:
“算是我借给你的,明早送报时别忘了给我写一张借据,以后还我。
”报童终于接过了钱。
⑦翌日,报童果然在送报时交给爱德华先生一张借据,上面的签名是菲里斯。
其实,爱德华先生一点都不在乎这张借据,不过他倒是关心小菲里斯急着用5美元干什么。
“买个圣诞天使送给我妹妹,先生。
”菲里斯爽快地回答。
⑧孩子的话提醒了爱德华先生,可不,再过一星期就是圣诞节了。
遗hàn的是,自己要飞往加拿大洽谈一项并购事宜,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圣诞节了。
⑨晚上,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饭时,爱德华先生宣布道:
“下星期,我恐怕不能和你们一起过圣诞节了。
不过,我已经交代秘书在你们每个人的户头里额外存一笔钱,随便买点什么吧,就算是我送给你们的圣诞礼物。
”
⑩饭桌上并没有出现爱德华先生期望的热烈,家人们都只是稍稍停了一下手里的刀叉,相继对他淡淡地说了一两句礼貌的话以示感谢。
爱德华先生心里很不是滋味。
?
星期一早晨,菲里斯照例来送报,爱德华先生却破例走到门外与他攀谈。
他问孩子:
“你送妹妹的圣诞天使买了吗?
多少钱啊?
”菲里斯点头微笑道:
“一共48美分,先生。
我昨天先在跳蚤市场用40美分买下一个旧芭比娃娃,再花8美分买了一些白色纱、绸和丝线。
我同学拉瑞的妈妈是个裁缝,她愿意帮忙把那个旧娃娃改成一个穿漂亮纱裙、长着翅膀的小天使。
要知道,那个圣诞天使完全是按童话书里描述的样子做的——我妹妹最喜欢的一本童话书。
”
?
菲里斯的话深深触动了爱德华先生,他感慨道:
“你多幸运,48美分的礼物就能换得妹妹的欢喜。
可是我呢,即便付出了比这多得多的钱,得到的不过是一些不咸不淡的客套话儿。
”
?
菲里斯眨眨眼睛,说:
“也许是他们没有得到所希望的礼物?
”爱德华先生皱皱眉头,他根本不知道他的家人想要什么样的圣诞礼物,而且似乎从来也没有询问过,因为他觉得给家人钱,让他们自己去买是一样的。
?
他不解地说道:
“我给他们很多钱,难道还不够吗?
”菲里斯摇头道:
“先生,圣诞礼物其实就是爱的礼物,不一定要花很多钱,而是要送给别人心里希望的东西。
”
?
菲里斯沿着街道走远了,爱德华先生还站在门口,沉思好久好久才转身进屋。
屋子里早餐已经摆好了,妻子儿女们正等着他。
这时,爱德华先生没有像平时那样自顾自地边喝牛奶边看报纸,而是对大家说:
“哦,我已经决定取消去加拿大的计划,想留在家里跟你们一起过圣诞节。
现在,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心里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圣诞礼物呢?
”
?
因为很久没有这样与家人沟通,所以爱德华先生说话时有点不自在。
家人……
?
从第二年开始,爱德华先生在银行里设立了“天使基金”,每年的12月都会派专人去挑选一些圣诞礼物,分送给福利机构和孤儿院里的孩子们。
这些小礼物并不昂贵,不过由于事先请专人做了调查,所以送去的礼物一定是孩子们心中渴望的东西。
因为圣诞礼物其实就是爱的礼物——这句话如箴言一样,让爱德华先生谨记心田。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zhì()气遗hàn()
2.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什么样的礼物才是“爱的礼物”。
(3分)
3.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表现了菲里斯怎样的性格特点?
(3分)
4.选文对菲里斯给妹妹准备圣诞天使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这些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5.?
段写到菲里斯走远后,爱德华先生还站在门口沉思了好久,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
(4分)
他想:
“
。
”
6.结合前后文猜想一下在听了爱德华先生的决定后,他的妻子和儿女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4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生物燃料的杀伤力
①相较于矿物燃料,生物燃料一直被人们视为“绿色能源”,而荷兰是世界公认的发展生物燃料的先行者。
近年来,荷兰大量利用自东南亚进口的棕榈油生产生物燃料,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但是,荷兰科学家最近发现,随着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东南亚棕榈油需求的大幅增加,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大片热带雨林遭砍伐,棕榈种植面积成倍增加,土地滥用化肥的情况也日益严重。
更糟的是,人们还通过排干和焚烧湿地来开辟种植地,这一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根据去年12月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印尼每年排干和焚烧湿地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高达20亿吨,印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升至全球第三。
②看到这些事实,人们不能不重新思考,生物燃料究竟有多“绿”?
③使用生物燃料固然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更大的污染,那就得不偿失了;使用生物燃料固然可以清洁一方天空,但如果肮脏了另一方天空,那么对整个地球来说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
一个名为“生物燃料观察”的英国环保组织认为,生物燃料不应被想当然地归类为“可再生能源”,而应展开更多研究来确定各地区以非污染形式生产生物燃料。
以毁坏雨林和湿地为代价来生产棕榈油的事实,实在令人震惊。
众所周知,热带雨林是地球的肺,其本身具有净化空气、吸收温室气体的功能,用这些能够吸收温室气体的雨林去换取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的燃料,是否值得,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数。
连一位荷兰议员都指出,荷兰政府应该给予印尼政府环境补贴。
④盲目发展生物燃料,还使人类的食物资源面临威胁。
由于棕榈油也是食用油,欧洲国家对棕榈油的需求高涨已经使棕榈油的价格大幅上升,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
同样,由于美国大力推广用玉米发展生物燃料,造成了玉米价格的节节攀升,已影响到周边国家的玉米供应,而饲料用玉米的不足也把猪肉、牛肉、奶制品等食物价格推高。
去年,全球粮食普遍减产,一些国家处于缺粮状态,许多人正忍受饥饿,甚至面对死亡,而一些国家正将粮食“喂”给机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⑤尽管生物燃料是一个先进的、好的概念,但并不能想当然、盲目地将之视为“清洁能源”,在大力提倡生物燃料之前应对其生产方式及其广泛使用的后果进行充分的研究,否则便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南辕北辙。
7.生物燃料为什么一直被人们视为“绿色能源”?
(3分)
8.第一段中举荷兰发展生物燃料的例子目的何在?
(3分)
9.根据文章回答“生物燃料”的“杀伤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10.如何理解划线句子中“悲哀”一词的含义?
(4分)
11.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6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为了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黄雪琴
①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失业、失恋,一连串的打击让她消沉。
一日,她感觉承受不了啦,发泄般大喊:
“让我死了才好。
活在这个世界上做什么,活受罪。
”
②听着她的喊叫,他震惊地看着她,却没有劝慰。
很多时候,语言是苍白无力的。
聪明倔强的她,思维钻入了死胡同,固执地不肯退回来。
要她振作,长篇大论的谆谆教导已经无济于事。
他那么了解她,没有多说什么,带她来到了残疾儿童护理中心。
③到处都是不健全的孩子,笑着,闹着,尽情地享受阳光。
她抬头说:
“爸爸,您是要告诉我,我这么健全,应该快乐,是吗?
可是,我的心已经残缺不堪了,他们残缺的只是身体,而我破碎的却是心灵。
比起他们圆满、丰盈的心灵,其实,我更痛苦。
”
④他没有多说,女儿的固执和执拗,他早就明白。
⑤“去吧,去和他们一起游戏……其他的,不要多想。
”
⑥她很不情愿,但既然已经来了,也只好融入到他们之中了。
一个聋哑儿童过来,拉起她的手,咿咿呀呀地指着一个方向。
她顺着方向,来到了一个很小的人造湖旁边,湖面上什么也没有。
她不明白,这么普通的一个湖面,上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而这个孩子,到底想对她说些什么。
旁边的一个护理人员过来,解了她的围,很歉意地说:
“对不起,打搅了。
这个孩子只是想告诉你,湖面上有很多金子。
”
⑦“金子?
”她远眺过去,可不是,阳光在湖面上欢快地跳跃,那金光闪闪的,可不就是金子?
她一直看过去,到处都是金子,到处都是阳光的舞蹈。
粗心的她却一直都没发现。
⑧阳光可以舞蹈成夺目的金子,生活中还有无限的可能,但她没想发掘,未免过于狭隘。
她陷入了沉思。
⑨“是不是在想,他们这些不健全的人活着做什么?
活着给社会添负担?
”爸爸这时候走了过来。
⑩她含着泪,抬头,“爸爸,对不起!
让你担心了。
”
⑾“没什么,你不是最喜欢看书吗?
看看这个吧!
实在不错。
”
⑿接过书,封面上赫然写着,“为了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她记得,这是巴尔蒙特的温暖诗句。
人世间的风刀霜剑、寒霜冰雪都是短暂的插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看阳光,享受温暖,体验爱。
至于其他,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⒀她不禁有些讪笑自己了,才多大的挫折,竟然有过不去的感觉。
视野竟然比不过这些残缺却快乐的孩子,他们只是身体上些许的残缺,而自己,差点残缺了心的完满。
⒁阳光可以像金子般在湖面舞蹈,心情也可以。
12、“她顺着方向,来到了一个很小的人造湖旁边,湖面上什么也没有。
她不明白,这么普通的一个湖面,上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文章为何两次提到“什么都没有。
”?
(3分)
13、她含着泪,抬头,“爸爸,对不起!
让你担心了。
”含泪的她此时内心是怎样的?
(3分)
14、请从语言方面对第⑦段作简要赏析。
(2分)
15、请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
(2分)
16、阳光可以像金子般在湖面舞蹈,心情也可以。
心情如何才能做到金子般舞蹈?
(3分)
17、生活中,你肯定也有过失意的时候,又是如何解决的,请简述。
(3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变暖引来冰期?
崔鹏刘亭文
全球气候变暖了,大家不如搬家到北方去?
听起来似乎是个好主意,但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绝对不会赞成,因为变暖,很可能引发冰期到来,那时候,我们生活的温带地区很可能变成冰雪的世界。
气候变暖造成转冷?
听起来矛盾,但的确是实情。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一个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上——北大西洋海水中的盐。
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你知道海盐有着什么作用就知道它的厉害了。
地球上大部分面积被海洋覆盖,我们虽然按地理位置区分出“四大洋”,但是其实它们之间是相互连通的。
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洋流循环系统——大洋温盐环流。
把这个大循环绘制在世界地图上,它看起来很像地球的动脉与静脉血管,这些血管里流淌的血液,就是“热量”——这个循环把热量从炎热的低纬度地区传递到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它起着令地球“冷热”协调均匀的重要作用。
人血液循环不畅,就会中风、肢体坏死,大洋盐温循环不畅,地球就会冷热不均。
人的血液循环靠心脏的跳动,大洋水流循环则与海水的盐度差异有关。
含盐分多的水比盐度低的水重,重力成为海水流动的动力之一。
让人担心的是,在过去30年里,北大西洋海水的盐度下降了!
推测原因它来自北极冰川——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冰川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能,进而加速融化。
这些淡水好似一张巨大的毛毯盖在大西洋北部,阻碍了南来的暖流。
如果这个状况继续下去,也许有一天,整个体系的循环停止,洋流就无法将热带的热量带到中高纬度地区,进而影响大气运动,最终北美、亚欧大陆气温急剧下降——引发小冰期的到来!
电影《后天》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展开的,不过地球在短短几天里进入冰期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几十年、几百年中,则确实有发生的可能。
今年1月的南方暴雪,主要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拉尼娜也与洋流有关,它是太平洋洋环与大气循环系统出现异常,运行机制与“厄尔尼诺”相反。
拉尼娜是太平洋赤道附近地区的东风环流增强,其东岸海水温度变冷,而太平洋西部地区——东南亚地区湿润气团增多,并且使东亚大陆上空有利于气团南北向移动。
综合作用,一方面南来的含丰富水汽的气团多,一方面北方的寒冷气团容易南下,两者相遇之后,就造成了我国南方的大雪和冻雨。
(此文只是作者观点,文章有删节。
)
18.请概括本文说明的内容。
(2分)
19.文中第三段提到的“大洋温盐环流”,在地球上起着什么作用?
(2分)
20.分析文章第四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
21.“这些淡水好似一张巨大的毛毯盖在大西洋北部,阻碍了南来的暖流。
”为什么这些淡水会阻碍南来的暖流?
(3分)
22.文章题目中的“?
”有何作用?
(2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一种新式的电脑——生物电脑
①动物和人类的大脑,实际上也是一种生物电脑。
可以说,人脑是生物电脑发展的顶峰。
人脑比电脑,无论是结构的精密程度,或者信息的存储容量,都要高级得多。
但是,电脑能不能最终赶上人脑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对电脑和人脑之间的基本差异,进行一番考察。
②电脑的最基本电路,是允许电子通过或者停下来的所谓“门”电路。
每一个“门”电路,可以代表一位信息。
现在有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一块5毫米见方的芯片上,能够容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专题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