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docx
- 文档编号:5111011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51KB
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docx
《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郑州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2015年7月30日
郑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1.概述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曾经设立的专业名称包括现有的“安全工程专业”,以及历史上曾经开办过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
我国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保护和矿山通风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需要。
在工业劳动保护人才培养方面,1954年北京劳动干部学校成立,这是我国首个工业劳动保护人才培养专门学校,1956年2月该校设立“劳动保护”、“锅炉检查”和“劳动经济”三个专业。
1958年劳动干校升格为北京劳动学院,相应进行专业调整,设立了“工业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两个专业。
1984年7月1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将“安全工程”正式列为试办专业,代码为“试32”。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一步整合本科专业设置,将包括“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在内的所有安全类专业合并为“安全工程”,归属于“环境与安全类”,代码081002。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列为一级学科,归属于工学门类;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单列为一个类0829,下设“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安全学原理为基础,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为先导,兼有管理和工程技术的一门宽口径综合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在劳动生产和防御各种灾害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以保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物质财富损失为目的的安全技术理论及专业技术手段。
安全工程专业是根据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培养能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安全技术开发、安全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监察与监管、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安全工程专业设置在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凭借学院悠久的历史、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形成了国内特有的工程结构与设备方向的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已经连续招生12届。
招生规模也有最初的60人,发展目前的90人。
已培养毕业生8届近600人,在校生360人。
学生就业领域广泛,就业质量高,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
安全工程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承担2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研究项目,分别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和《创新型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其中《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为重点项目,2012年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承担校级教改立项项目4项。
1门专业课程被评为郑州大学精品课程。
安全工程专业拥有一支由教授、博士组成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着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人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建设分委员会委员”和“学术分委员委员”2人;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1人,郑州市青年科技专家1人,郑州大学“教学名师”1人,郑州大学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2人。
河南省高校“断裂力学及工程安全”科技创新团队1个。
该专业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高度重视科研创新,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
其中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军工项目1项、863创新基金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项目2项以及其它省厅级科研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取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一系列科研成果。
2014年,学院在对全国用人单位毕业生进行的函调评价中,在回收的有效评价表中,用人单位对学生在“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给予了极高评价。
2006年获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研究生29人。
在读研究生26人。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0829
安全工程专业代码:
082901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理论、安全科学理论知识和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工程结构与设备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在机械、材料、土木、交通等工程领域中从事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工程安全设计、事故预防与评价等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培养规格
4.1学制
基本学制:
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
4.2授予学位
安全工程专业: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3总学时或学分要求
总学分170-190左右。
4.4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知识结构要求
(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法学、文学、哲学、伦理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
(3)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
(4)安全工程方面专业知识:
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工程结构安全、设备安全等知识。
(5)工具性知识:
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4.4.2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共享知识(团队合作)能力。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包括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4)总结知识(技术创新)能力。
包括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等。
(5)传播知识(沟通交流)能力。
包括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4.4.3素质结构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
(2)文化素质:
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3)专业素质: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
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工程素质包括工程意识、综合分析素养、价值效益意识、革新精神。
(4)身心素养: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师资队伍
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教师队伍中包括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
应具有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和符合学校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教师整体结构;有适当比例具有工程经历的专任教师。
(1)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和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结构合理。
专任专业教师数量不少于10人,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在30%及以上。
(2)教师应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主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9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
(3)教师应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5.2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所有授课教师学历应在硕士以上毕业,具备与所讲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包括设计、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承担的课程数和授课学时数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和研究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讲授工程与应用类课程的教师具有科研经历;承担过科研项目的教师需占有相当比例。
5.3教师发展制度环境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为教师培训、进修、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青年教师指导导师制,建立高效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拥有良好的相应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学科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的条件、环境和氛围。
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等。
6.教学条件
6.1教学设施要求(实验室、实践基地等)
(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
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实验器材及相关设施完好。
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
(2)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
(3)学校能够提供达成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4)有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6.3教学经费要求
教学经费有保证,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
7.质量保障体系
专业应有健全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编制、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要求。
7.1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及时进行培养计划修订。
7.2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和制度
建立全员听课制度、评教制度、试讲制度、教学督导、青年教师导师制、专项评估等质量监控制度,并有相应的监控手段和方法。
7.3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充分发挥毕业校友和用人单位作用,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7.4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持续的改进机制,使质量监控结果、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及时用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附录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
1.专业类知识体系
1.1知识体系
1.1.1通识类知识
包括军事理论、法律、外语、人文、体育等基本内容;内容由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1.1.2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必须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计算机基础。
1.1.3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包括通用专业知识和行业专业知识。
通用专业知识课程如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行业专业知识课程如安全设备工程学、机械安全工程、电气安全、建筑安全、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材料、机械材料与表面技术等。
1.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到各类工程单位实习,取得工程经验,基本了解本行业状况。
2.专业类核心课程体系
2.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1)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15%左右);
(2)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3)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
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2.2部分核心课程及主要内容
2.2.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数学:
包括微积分和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和统计、计算方法等基本知识等。
物理:
包括力学、振动、波动、光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电磁学等。
化学: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2.2.2工程基础类课程
工程力学: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流体力学:
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明渠流、堰流与闸孔出流、渗流、气体动力学基础、湍流射流。
工程热力学:
热力系统、热力平衡、热力状态、热力过程、热力循环和工质、热力发动机、制冷机和热泵的工作循环、热能利用率和热功转换效率。
电工与电子技术:
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磁路和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工测量、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逻辑门电路等。
机械基础:
投影、三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机械传动,机械工程材料等知识。
2.2.3专业基础类课程
安全学原理:
事故发生的社会、自然科学机制及事故发生、发展规律,事故致因理论。
安全系统工程:
主要研究产品、产品系统或生产系统中物的不安全因素及解决策略。
安全人机工程:
人体参数、人的感知与反应、人的心理特征、人的作业特征、显示器设计。
安全管理学:
以组织为研究范围,管理体系,事故预防的管理科学方法,组织与个人(不)安全行为解决方法。
安全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基础法规的重点内容、我国安全生产立法的改革趋势。
2.2.4专业类课程
安全检测与监控:
安全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安全检测技术与方法等。
机械安全工程:
机械安全的基本规律;常见危险机械的安全技术;起重安全技术。
电气安全:
电气事故机理;通用防触电技术;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电气防火防爆工程;静电安全;电气安全管理等。
通风安全工程:
作业场所有害物的来源与危害;通风方式;有毒有害气体净化原理与方法等。
建筑安全:
建筑施工安全等知识。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各种结构基本构件受力性能、承载能力、使用性能的基本原理及其计算原理。
安全设备工程学:
压力容器安全以及其他设备安全知识等。
机械材料与表面技术:
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识,机械材料的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包括电沉积、喷涂、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及涂层测试技术等。
2.2.5实践环节
具有满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1)专业实验
实验包括大学物理、安全人机工程、电气设备安全检测、设备的安全检测、机械安全实验、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无损检测、防火防爆实验等。
除验证性实验外,应有适当比例的综合性或研究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专业(认识、生产)实习
认识实习:
认识企业事故发生状况,生产工艺与设备的主要危险与有害因素,基本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生产实习:
熟悉安全生产工艺流程,掌握部分关键生产设备、装置的安全技术。
(3)金工实习
(4)课程设计
(5)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学生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能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郑州大学 安全 科学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