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docx
- 文档编号:5102960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70KB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docx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认识》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的认识》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doc
圆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其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川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II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己经初步认识过程,但都是肓观的表象的认识。
3、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用圆规呦标准的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木的教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白信心,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让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呦圆(知识日标);
2、体验数学与口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I员I的知识来解释生活屮的现彖或用生活屮的现彖解释圆的特征(能力目标);
3、使学生通过想彖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
三、说教学和学法
木节课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活动探究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认识
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具体特征。
用“小组合作法”让同学们在小纟H.活动中,相互合作,创造性的以不同方法uni圆。
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实施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屮将会主动尝试,白主探索,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地认识圆、了解圆。
四、说教学过稈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教师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教冇教学理念,面对着实实在在的孩了,我的设计木着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教学思想,对木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三个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会马上出示多媒体课件,在渐进的音乐声屮,米老鼠和唐老鸭分别推着小车过来了,唐老鸭的车起路来上下颠簸的厉害,而且走的慢,米老鼠的车却很平稳且比较快;“为什么米老鼠的车走起来又快又稳?
”我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是否跟米老鼠的车轮有关系呢?
认真学完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同时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突出主体、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屮的例了。
“口常生活屮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
硬币、光碟、路标、钟血、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
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问想象力。
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第一组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第二纽•就是刚认识的闘,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纽•图形是由线段骨尾连接所围成的,而関是由曲线所国成的,形成正确表象一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1)找圆心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
操作后,问: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亲手操作后,发现所有的折痕祁会相交于一点。
这些折痕的交点,正好在圆的正屮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0”来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肓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稈“动作化”,调动
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
(2)认识半径、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小组议一议,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能画无数条,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在这里因为有半径的知识做基础,我会尝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直径的知识,弓I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肓径也能曲无数条,所有肓径的长度都相等。
(3)探讨半径和育径的关系
分组讨论在一个圆里,半径和育径有什么关系?
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Z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
得出d=2r与「=少2的字母公式,并在练习中通过填表强调了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对应关系,还要求学生在圆内一些线段屮,找岀半径和育径。
(设计意图:
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
3、掌握画圆方法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屮,我同样会放手让同学们犬胆的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iwilSI,用绕线钉了iwi圆,还有用圆规恫i圆等等。
嚴后我会试着让学生用圆规在练习木上tai圆,并要求一边画,一边想画圆的步骤有哪些。
通过学生的汇报,我引导他们归纳出曲圆的一般步骤:
(1)定点(也就是定闘心的位置)
(2)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
(3)旋转画圆。
接着我会示范一次iHii圆的方法,强调画好示要标出圆心,半径和肓径。
(三)利用特征,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数学。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屮去,以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屮的使用价值。
因此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让同学们试着用刚才所学的圜的知识来解析一下,为什么米老鼠的车走起路来既平稳又快,而唐老鸭的车了走起路來却既颠簸又慢?
那是因为米老鼠的车轮是闘的,闘心到闘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处处相等,车轮滚动起来轴心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走起路来比较平稳,比较快。
而唐老鸭的车轮是方形的,方形屮心到方形边上的距离不相等,车轮滚动起来时,轴心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走起路来上下颠簸的丿万害,走的也就比较慢。
(一)巩固练习
1、图中有哪些是半径?
哪些是直径?
哪些不是,为什么?
(这道题主要是帮助同学们巩固
对半径和直径意义的理解。
)
2、填表:
(这道题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对半径和直径关系的理解)
r(米)
0.24
1.42
2.6
d(米)
0.86
1.04
3、判断题。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
(3)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5厘米的圆大。
()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这道题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
(二)拓展练习
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里,曲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分米?
(这道题充分体现了圆的知识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
在练习方面我会采用开放评价和个性激励的方法,在时间上给予了全场评价,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稈,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时评价,在内容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稈的评价。
而在形式上,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同学Z间的评价,以引起他们的争议和共鸣。
五、板书设计
的认识说课稿
李生伏2013.10.2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下而我将从目标设置、教材、学生、学习目标、教法学法、评价设计、评价样题和道德课堂的体现八个方面进行说课分析。
一、说教学目标的设置。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学段的内容标准中与《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对应的目标是:
(6)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
规画
O通过分析,这里的关键词主耍是:
圆,观察、操作、认识。
圆”是一个图形,它包括:
圆的意义、圆的特征、圆的画法、圆的而积、圆的周长等内容。
这些内容的教学需耍若干课时来完成,现在只先研究其中的“圆的认识”这一节内容。
我们对“圆的认识”再做进一步的分解,“圆的认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画法等。
“观察和操作”是脑和手并用的行为动词,可以分解为:
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
“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
其可以分解为:
说出、写出、举例、描述、识别、辨认、再认、指出等。
因此,圆的认识包括的:
圆的定义可以剖析为:
描述,圆的特征可以剖析为:
举例说明、叙述、辨别。
圆的画法可以剖析为:
叙述、能用、会画。
依据《教师教学用书》中呈现的单元教学耳标如下:
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参要求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掌握”包含了两个层次:
一个是叙述,二是能解决相关习题。
“理解”包含了举例、转换、比较。
二、说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学生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和圆锥的基础,在整个儿何教学体系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主耍是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并理解各部分名称,学会画圆并掌握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例1出示一组日常生活中的圆,接着让学生说说生活屮的圆,初步感知了圆,通过让学生画圆,并在与其它平面图形的比较中初步感知圆是曲线图形这一特征。
例2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了有关半径与直径的特征,最后介绍圆各部分的名称并用字母表示。
接着让学生用圆规尝试画圆,引导思考画圆的步骤,接着交流想法并结合主题图介绍画圆的步骤二定一旋转。
例3在前面学的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性。
教材还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结合学生特点需2课时进行,今天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
虽然六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起便开始认识圆,但还未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加上本节教材也并没有给圆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主要是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圆,因此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而会存在一些困难。
理解这圆的许多概念,掌握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画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圆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说学习目标
依据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分析,我制定出《圆的认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明白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学会使用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4)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说教法、学法。
《课标》强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运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发现和掌握圆的特征。
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说评价设计。
为了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以上学习目标,我主耍采取:
一、巧设问题,引入新课
二、研究探讨,领悟新知
三、巩固提高,灵活运用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的模式。
第一环节让学生思考(自行车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出质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为下面的学习开了个好头。
在第二环节中首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不同工具寻找画圆的方法,体会画法的优缺点,从而找出正确的画圆方法,在老师示范的引领下,学会画圆达成学习目标3,达标率力求%90。
其次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出什么是圆心。
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开放的从事探究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比一比、画一画、议一议中得出半径、直径的定义和特征,达成目标1•达标率为95%。
利用数学研讨会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个性发展的平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汇报、倾听、思考和不断的争论屮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认识得以完善、升华,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给予及时点拨,这样在研讨活动结束时,学生便明确了圆的特征。
除此之外,学生还发现直径与半径之间也有联系,自然而然达成了目标2,达标率为90%。
第三环节和第四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分析、比较,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辅助以上目标的达成。
七、说评价检测
最后设计了2道评价样题,来综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也落实了目标的达成度,从而做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及时反馈。
八、道德课堂的体现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成了学生的活动室、实验室,而教师犹如是球场外的教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润物无声屮,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圆满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的认识》教案设计
李生伏2013.10.22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学会使用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4.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
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
操作法、观察法、合作交流等。
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达成目标1,达标率为90%。
2•通过操作、交流、检测达成目标2、3、4,达标率为85%评价样题:
1.辨一辨。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X”)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2)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是4厘
米。
()
(3)半径2厘米的圆比半径1.5厘米的圆大。
()
(4)圆的半径是射线。
()
(5)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2.谁能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
为什
么车轴要装在圆心上?
授课节数:
1课吋
批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骑自行车吗?
(喜欢)那么你们一定知道口行车车轮是什么形状的?
(出示图片)
为什么车轮设计成圆呢?
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
学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的。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妙。
板书课题:
圆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师:
除了车轮是圆形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看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2)学生举例。
(3)师:
同学们我们不仅用圆来装扮我们的生活,还将圆的一些特征巧妙的用于生活。
(三)操作探究,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
1•折一折,认识圆心。
师:
请同学们拿出你课下准备好的圆。
(1)对折后打开,换个方向后再对折打开,看有几条折痕,相交吗?
再折几次,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指名说说发现了什么?
(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在圆的中心)
(2)教师揭示:
这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3)板书后,学生自己在圆上标出圆心。
(4)教师解释圆上、圆内、圆外
2•连一连,认识半径、直径
(1)请同学们观察圆上的折痕,还有什么特点?
(预设:
无数条、线段两端都在圆上)请同学们量几条折痕长度,看能发现什么?
(预设:
长度相等)
师:
很好,这样的折痕,数学家也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圆的直径。
(板书: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d表示)
(2)学生互相指一指直径,并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
(3)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想一想:
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认识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样,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严表示。
(黑板上标出。
)
(2)让学生找出定义屮的关键词
(3)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标
出。
(4)想一想:
同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半径?
这些半径的长度会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实际测量认识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比一比,掌握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直径的特征,那么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己先动手测量、比较,然后小组探讨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一:
我们通过测量发现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小组二:
我们把直径对折过去发现刚好是两个半径的长度,所以认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
(4)教师归纳小结: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是:
d=2r或r=d/2
(%1)动手操作,掌握圆的画法
1・怎样才能即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
今天我
们认识一个专门的画圆工具:
圆规。
(教师介绍圆规各部分的名称。
)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
3.学生用圆规画圆,随意画几个圆。
展示学生画的圆:
怎么圆有大有小呀?
画的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半径)
那么圆的位置跟什么有关系呢?
(圆心)
4.小结:
画圆的方法:
1确定画圆的位置,也就是定好圆心。
2•确定圆的大小,也就是决定半径的长短。
3.画圆,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流畅。
5•根据这个方法,请你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画完后同桌互相检验
五、总结新知畅谈收获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师: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象圆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屮来认识它,理解它,应用它。
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屮,经过自己的实践,一定会探索出大自然中的更多奥妙。
六、评价检测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0在同圆内:
半径rr=d/2或
直径dd=2r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李生伏2013.11
《圆的认识》是关于圆的有关概念的教学的一节课。
10月24日,我借助《圆的认识》参加了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
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关于课的准备。
《圆的认识》是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彳亍设计,我设计了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提出自行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操作讨论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画圆一一首尾照应解决问题。
下课后总觉得有些不如意,并与儿年前我在宝丰中学任教六年级数学时,设计的教学模式(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进行了对比。
几年前针对不同两届的两个班级,我采用了同一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细细想来,采用第--种教学模式不如意的原因主要在于我想超越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现的顺序來进行教学。
其实,对于教学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为创造情境而去创造。
这并不符合我们教学的宗旨。
我们的教学,可以异彩纷呈,但是应该给学生呈现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装饰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自然相对好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
平时一堂课,上过了也就过了,最多自己对某些成功或失败处进行反思。
而下课后和同事交流意见时,才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究。
第二,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
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屮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
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屮都能找到圆的足迹。
并在图片屮,感受到圆是一切平而图形中最美的图形。
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
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了餐盒、蛋糕等与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讨论套圈活动场地设计方案,怎样在操场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
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儿个环节循序渐进。
1.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板书中的圆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
圆内、圆外、圆上三个名称。
进而理解圆上有无数个点、“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部分内容教材里没有安排,但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补充这…内容对圆的概念的认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边学概念边探讨特征,通过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的特征:
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3•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To
4•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1.利用圆规画圆的环节教学还不够细致,在巩固运用吋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掌握画圆的方法,特别是没有在画的过程中认识、领悟到:
半径的长度也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2•在教学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时有些粘,占用的时间长,以至于巩固练习的时间少了。
3.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不能只认识讲台,应该走下讲台,和学生互动。
4•对学困生关注不够。
5•板书设计不好。
板书字迹有点小,欠精炼,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
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圆的认识 认识 教案 说课稿 教学 反思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