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实习报告样本.docx
- 文档编号:5089626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0.29KB
兴城实习报告样本.docx
《兴城实习报告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城实习报告样本.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兴城实习报告样本
第一章
绪言
一、 实习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以及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兴城市是辽宁省管辖县级市(由葫芦岛市代管),汉称柳城, 明置宁远卫, 清改宁远州,
1914 年改称兴城县, 1986 年改为兴城市。
它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集山、泉、城、海于一体。
山是首山,泉是温泉,城是明代古城,海是渤海湾的兴城海滨。
兴城市位于葫芦岛市的东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
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图1)。
地处东经120°06′至120°50′,北纬40°16′至40°50′之间。
全市面积2147平方千米,人口61万。
在地貌上,该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的东部边缘,发源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红螺山一代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北西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
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
最高山峰黄顶山海拔701.8m,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
实习地区处于北半球暖温带亚温润气候区。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
一月平均气温-8.8℃,最低气温-24.2℃, 七月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8.2℃。
年平均降水量620mm。
三月份平均风速为5.0M/S一月份和本月份平均风速为3.6M/S。
全年平均风速为4.2M/S暑期七到九月份,海水温度24°C, 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
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
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辽宁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
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麻类等。
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生产基地。
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
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覆盖率29%。
海产品丰富。
兴城市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形成了立体化运输网络。
沈山线铁路和京哈线斜穿市境东南部,魏塔线铁路横贯境风北部,以兴城市为中心,县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各乡。
海滨建有小坞渔港。
二、 区域地质背景
兴城地区较系统的区域地质研究工作仍然是1966—1967年由辽宁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一分队完成的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K—51--(25)(锦西幅)和K—51-(31)(兴城幅)。
由于文革的影响,期地质图的说明书及其简陋,后来,20世纪80年代编制的《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1989、1997年编写的《辽宁省区域地质志》、《辽宁省岩石地层》等辽宁省区域地质系列性的总结对本区的区域地层、岩浆活动及构造有所概略、辽宁地矿局有关地质队还进行过区内数幅1:
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此外,有关研究院所、地勘、矿山部门也在区内进行过一些专题性研究工作。
我愿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也曾在区内进行过野外教学实习工作。
总体来看,目前区内地质研究工作程度很低。
兴城地区前侏罗纪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北部燕山沉降带东段。
辽宁又是中、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组成部分,属太平洋构造域(任纪舜等,1980),两大构造域交接复合,区域地质构造复杂。
华北地台连同朝鲜北部合称中朝地台,我国境内的华北地台,其主体位于华北地区,轮廓大致成一三角形。
北面以阴山山系的北缘为界,西起甘肃西部玉门以北地区,向东经内蒙的白云鄂博、多伦、赤峰至东北的法库、昌图、敦化、延吉一带。
西南界位于合黎山及龙首山之南,并经清水河、六盘山西麓向南延伸至天水附近。
由天水向东大致经西安、洛南、栾川、确山、六安一线,止于郯庐断裂带上,构成地台南界。
地台的东界由合肥往北北东方向延伸经嘉山、连云港之南没入黄海。
华北地台在早元古代末吕梁运动以后长期以来(尤其是古生代阶段)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地区。
但是在地台发展阶段中,地台内部地质构造发育及发展历史是不均一的,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可将华北地台进一步划分为十个二级构造单位,它们是:
内蒙地轴、鲁东地盾、辽东台背斜、山西台背斜、鲁西台背斜、鄂尔多斯台向斜、辽冀台向斜、燕山台褶带、豫淮台褶带、贺兰-六盘山褶带。
兴城实习区位于燕山台褶带东段。
华北地台在进入中、新生代时期,尤其是燕山构造旋回,地台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都加强了,显示出相当强的活动性
三、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和内容:
地质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
通过短期的野外考察,使学生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
(1)印证课堂学习过的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认识各种地质现象; (3)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
(4)学会相关地质仪器及工具的正确使用
通过实习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野外实习在地理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培养大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团结合作的意识,达到转变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和提高从事专业的兴趣。
四、实习的基本内容
地质野外实习,具体内容有:
地层观察、岩性观察和描述、构造观察、野外基本技能训练、了解资源。
五、实习的基本要求
1、了解实习区的地理概况;
2、基本掌握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3、基本掌握实习区内的向斜构造和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的依据。
4、根据实习调查的情况编写出实习报告
六、实习安排:
本次实习于2010年7月5日开始、7月26日结束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7月5、6号全体同学从燕郊到达兴城吉林大学教学基地
第二阶段:
路线地质实习阶段:
7月6号到7月12号
第三阶段:
实测地质剖面时间7月14号到7月16号 第四阶段:
地质填图阶段时间7月18号到7月19号 实习队人员构成:
实习队队长:
于晓辉 总指挥:
李德伦
指导教师:
李德伦、袁四化、关会梅、白向东、张莹、林玲玲 实习学生:
全体 08 级地震科学系学生,防灾工程系部分学生
第二章 地层
一、本区由老到新发育有如下地层:
1 .长城系( Pt 2 Ch )
常州沟组( Ch c ):
原 1 ∶ 20 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常州村组 ( Z1c )。
本组俗称 “ 常州沟砂岩 ” ,或 “ 长城石英岩 ” (高振西, 1934 )。
常州沟组在蓟县标准剖面由三段组成:
一段以紫红色砾岩、 砂砾岩为主; 二段以黄、 微红色长石石英砂岩、 细砾岩为主;三段以灰白、粉红色石英岩状砂岩为主, 总厚 859m 。
主要特征是河流相黄褐、浅红色砂砾岩的 滨海河流相白色石英砂岩,大型交错层理发育。
常州沟组在实习区分为下、 中、 上三部分:
下部灰 色中细粒石英长砂岩、 含砾长石砂岩、 底部为紫红色石 英岩质中细砾岩及花岗岩质巨砾岩; 中部灰黑色薄层含 云母板状粉砂岩、 板状页岩夹黄灰色细粒石英砂岩; 上 部黄灰色灰白色中厚层、 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长 石砂岩。
在葫芦岛海滨及韩家沟月亮山等地, 可见本组底部 砾岩与下伏太古宙片麻状花岗岩为沉积接触。
在葫芦岛地区, 本组厚 128m (辽宁省区域地质志, 1989 )。
串岭沟组( Chch ):
原 1 ∶ 20 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串岭沟组 ( Z1ch )
本组俗称 “ 串岭沟页岩 ” (高振西, 1934 ) 在蓟县标准剖面, 本组分为三段:
一段以黄褐色含铁细砂岩; 二、三段以黑色、 深灰色页片状粉砂质页岩 粉砂岩为主; 黑色页岩中含微古植物化石。
总厚 880m 。
本组主要为浅海相潮间带沉积。
区域上本组底部常形成 铁矿(宣龙式)。
在兴城地区本组分为上、 下两部分:
下部为黑灰色、 灰色粉砂岩、 粉砂质页岩夹黄色长石砂岩数层 ; 上部为黄 灰色含云母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夹长石砂岩薄层。
在葫芦岛地区, 本组以含铁页岩为主, 厚度 275 . 5m (辽宁省区域地质志, 1989 )。
团山子组( Cht ) 大红峪组( Chd ) 高于庄组( Chg )
2 .蓟县系( Pt2Jx )
杨庄组( Jxy ):
原 1 ∶ 20 万地质图(锦西幅)称震旦系杨庄组 ( Z2y )。
本组俗称 “ 杨庄页岩 ” (高振西, 1934 )。
在蓟县标准剖面上, 本组分为三段, 一段为紫红色、 灰白色砂泥质白云岩夹粗晶白云岩及燧石结核白云岩; 二段为紫红、 灰白色砂质泥晶白云岩互层, 层面县泥裂、 食盐假晶等; 三段为灰白、 紫红色泥质白云岩与燧石条 带白云岩互层。
含丰富叠层石。
总厚 707m 。
与下伏高 于庄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杨庄组在蓟县地区具特殊的红 色或红、白相间色,属泻湖相蒸发盐建造。
在兴城地区杨庄组分上、 下两部分:
下部灰色、 灰 黑色燧石条带白云岩夹紫色薄层白云岩及石英砂岩扁
豆体; 上部灰色、 浅灰色厚层白云岩、 燧石条带白云带。
厚 622m 。
相对于蓟县地区,兴城地区的杨庄组不具典 型的红色层。
辽宁省 区域 地质志 记载 ,兴城 三道 沟本组厚
456 . 1m , 含叠层石 Conophyton (锥 叠层石), Yangzhuangia (杨庄叠层石)等。
雾迷山组( Jxw ) 洪水庄组( Jxh ) 铁岭组( Jxt )
3 .青白口系( Pt3Qn )
下马岭组( Qnx ) 长龙山组( Qnc ) 井儿峪组( Qnj )
(3) 下古生界
1 .寒武系
昌平组(∈ 1c ):
原 1 ∶ 20 万地质图(锦西幅) 及《辽宁省区域地质 志》( 1989 )均称老庄户组。
现采用燕山地区统一标准 称昌平组。
昌平组为张文佑 1935 年创名于北京昌平龙山,原 称 “ 昌平灰岩 ” 。
昌平组是燕山地区寒武纪最早沉积, 其时代大致相
当于早寒武世晚期沧浪铺期至龙王庙期。
昌平组与青白 口系井儿峪组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代表了长时期的 沉积间断。
兴城地区昌平组为黄灰色角砾状白云质灰岩, 黄灰
色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顶部含燧石条带),厚 59m 。
馒头组( ∈ 1m ):
馒头组由 Willis 和 Blackwelder 于 1907 年创名于 山东长清张夏的馒头山,称 “ 馒头页岩 ” 。
兴城地区馒头组为褐红色、 紫红色含砾粉砂岩、 紫 红色泥岩与砖红色页岩。
厚 35m 。
本区馒头组时代大致相当于早寒武纪龙王庙期晚 期。
毛庄组( ∈ 2mz ):
毛庄组为卢衍豪、董南庭于 1953 年创名于山东张 夏地区。
兴城地区毛庄组下部为土黄色、 黄绿色、 紫红色页
岩、 粉砂质页岩夹灰色中层、 薄层泥质灰岩, 厚 34 . 7m ; 上部为紫红色粉砂质页岩,厚 57 . 3m 。
本组下部有:
Redlichia (莱得利基虫), Probowmania (原波曼虫) 等三叶虫。
本区毛庄期生物地层的重要特征是华北地区 早寒武世标准化石 Redlichia 与中寒武世褶颊虫类的 Probowmania 共生。
代表 Redlichia 类三叶虫在华北地 区的最高层位。
徐庄组( ∈ 2x ) :
徐庄组由卢衍豪、董南庭 1953 年创名于山东张夏 地区。
兴城地区徐庄组下部为紫红、 灰绿色泥岩、 页岩夹
薄层泥质灰岩、 鲕粒灰岩, 厚 22m ; 上部为紫红色页岩、 泥岩、 灰绿色粉砂岩与深灰色鲕粒灰岩、 泥质灰岩。
厚 68 . 3m 。
本组产 Bailiella (毕雷氏虫)、 Lioparia (光褶虫) 等。
张夏组( ∈ 2z ):
张夏组是 Willis 和 Blackwelder 于 1907 年创名于 山东张夏。
称 “ 张夏石灰岩 ” 。
兴城地区张夏组以深灰色、 紫灰色厚层鲕状灰岩为 主,夹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砾屑灰岩及灰绿色页岩。
厚 144 . 5m 。
产有:
Poshania ( 博山虫 ) 、 Dorypygella (小叉尾虫)、 Damesella (德氏虫)等。
崮山组( ∈ 3g ) 长山组( ∈ 3c ) 凤山组( ∈ 3f )
2 .奥陶系
冶里组( O1y ) 亮甲山组( O1l ) 马家沟组( O2m ) :
马家沟组由 Grabau 1922 年创名于河北唐山开平 镇马家沟村。
称 “ 马家沟石灰岩 ” 。
兴城地区马家组可分上、 下两组分:
下部为薄层结 晶灰岩、 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 上部为灰色花 纹状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 夹微薄层灰岩, 含头足类:
Amenoceras (阿门角石)。
厚 346m 。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后, 区内和华北地台大部分
地区一同处于沉积间断, 缺失上奥陶统、 志留系、 泥盆 系及下石炭统,直到晚石炭世早期方下降接受沉积。
(四) 上古生界
1 .石炭系
上石炭统本溪组( C2b ):
本溪组一名为赵亚曾 1926 年创名于辽宁本溪牛毛 岭。
本溪组广泛分布于华北各地, 为中奥陶统之上长期
间断后形成的一套海、 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灰岩。
其底部 常含有古风化壳型铁矿层(称山西式铁矿) 和铝土矿层。
兴城地区本溪组底部为褐铁矿层或含铁质底砾岩; 上部为灰黑色页岩、铝土质页岩。
厚 6~30m 。
2 .二叠系
太原组( C2-P1t ):
太原组为翁文灏、 Grabau 于 1922 年创名, 地点为
山西太原西铭月门沟七里沟。
长期以来华北地区太原组 时代被置于晚石炭世。
但是近年来我国石炭、 二叠系界 限研究已同国际接轨, 将含 Pseudoschwagerina (假希 氏蜓)或 Sphaeroschwagerina (球希氏蜓)的蜓带底 界作为二叠系底界。
因而在山西晋祠柳子沟标准剖面 上,将含 Pseudoschwagerina 的太原组中上部(庙沟 灰岩以上层位) 应划入二叠系, 称太原阶(中国区域年 代地层表, 2002 ),太原组下部含 Triticites (麦蜓)的 层位(吴家峪灰岩、 晋祠砂岩及半沟灰岩) 作为石炭系 顶部, 建立晋祠阶。
因而, 华北各地的原称太原组地层 时代大部分为石炭、二叠系过渡地层。
兴城地区太原组底部为铝土质胶结中细砾岩, 向上
为黄绿色、 黑灰色页岩、 铝土质页岩、 炭质页岩夹粗粒 长石砂岩及数层煤层。
厚 10~15m 。
本组碎屑岩中含植 物化石:
Neuropteris (脉羊齿)、 Sphenophyllum (楔 叶) 等。
杨家杖子榆树屯黑色角岩化页岩中产海相化石 腕足类、瓣鳃类等。
山西组( P1-2s ):
山西组由 Blackwelderia 和 Willis 于 1907 年在山西 太原创名。
兴城地区山西组下部为黄褐色厚层泥质胶结含砾
粗粒石英砂岩,上部为灰绿色页岩夹炭质页岩及煤线, 含菱铁矿结核。
厚 40~80m 。
本组含植物 化石:
Lepidodendron (鳞 木)、 Pecopteris ( 栉羊齿)、 Nearopteris ( 脉羊齿)、 Sphenophyllum (楔叶)等。
石盒子组( P2-3s ) 蛤蟆山组( P3h )
(五) 中生界
1 .三叠系 红砬组( T1h ) 后富隆山组( T2hf )
2 .侏罗系 羊草沟组( J1y ) 兴隆沟组( J1x ) 北票组( J1b ) 海房沟组( J2h ) 髫髻山组( J2t )土城子组( J2tc )
3 .白垩系 义县组( K1y ):
义县组由室井渡 1940 年创名于义县, 称 “ 义县火山 岩类 ” 。
燕山地区区域上义县组主体为中基性火山岩, 大体
上由下部火山岩系、 中部含化石碎屑岩系、 上部火山岩 系组成。
中部碎屑岩系(凝灰质页岩) 中含丰富热河动物群
化石,鱼类:
Lycoptera (狼鳍鱼)、叶肢介 Eosetheria (东方叶肢介); 昆虫:
Ephemeropsis (拟蜉蝣);双壳 类 Ferganoconcha (费尔干蚌) 及恐龙、 鸟类与早期被 子植物化石。
兴城地区义县组广泛分布, 下部为黄灰、 紫红色中 细砾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砾石成分复杂因地而异。
上部为灰色黑云安山岩、 橄榄安山玄武岩、 安山质集块 岩, 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粉砂岩、 砾岩数层。
厚度大于 500m 。
九佛堂组( K1j ) 冰沟组( K1b ) (六) 新生界 层
二、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各条路线及其相关地层地貌简述:
1、牦牛山路线
《《《《《《《《《《《插入牦牛山地层信手剖面图》》》》》》》》》》》
(1)马家沟组(O2m)
本组岩石为为薄层白云质灰岩,化学成分CACO3,MGCO3。
形成于中奥陶时期。
青灰色致密块状,微晶,含有花瓣状燧石结核,为浅海到深海相沉积岩石
(2)本溪组(C2b):
兴城地区本溪组底部为褐铁矿层或含铁质底砾岩;上部为灰黑色页岩、铝土质页岩。
在本溪组与马家沟组的接触带上的演示定为砂岩,矿物成分石英、长石、云母,红褐色,层理构造发育,结构为中细砾,砂岩内夹有薄层页岩呈土黄色,表面风化严重。
矿产:
铝土矿,灰白色、块状、有滑腻感、具沾舌性。
褐铁矿:
位于铝土矿下层,红褐色,蜂窝状,比重较大。
本溪组与马家沟组的接触带为一个角度不整合的接触带!
(3)太原组(C2-P1t)
本组地层由一系列言行组合形成:
底部为砾岩岩、中间层为粉砂岩上部为碳质页岩。
这样的3个旋回共同组成了本溪组底层,在其上部有一层含砾砂岩。
碳质页岩抗风化能力较差,一般周边有煤的形成,本处也不列外。
(4)山西组(P1-2s)
牦牛山地区山西组底层与太原组基本相似,底部也为砾岩岩、中间层为粉砂岩上部为碳质页岩。
这样的3-四个旋回共同组成了本溪组底层,在其上部也同样有一层含砾砂岩。
(5)石盒子组(P2-3s)
兴城牦牛山地区本组下部为灰白、灰黄色含砾石英砂岩和含砾长石砂岩,上部为紫红色含砾长石石英砂岩,来紫红色薄层细砂岩,含植物化石,
2、龙回头路线:
本条路线位于海滨、有潮汐现象。
在这里出现了海石地貌:
海蚀洞,海石涯,海石柱,海石阶地等。
《《《《《《《《《《《《《插入海石地貌素描图
河流的地质作用使得砾石定向排列如图、、、、、、、、、、、、、、、
3、钓鱼台路线:
本条路线上主要观察的是岩浆岩的岩体与岩脉的侵入切割穿插关系。
详细描述在后面侵入岩部分。
4、夹山路线:
(1)常州沟组(Chc)
(2)串岭沟组(Chch) (3)大红峪组(Chd)
5、白庙路线:
本条路线十分复杂、从下往上依次出现了蓟县系杨庄组地层、寒武系昌平组地层、寒武系馒头组地层、毛庄组地层。
(1)蓟县系杨庄组地层:
本组地层以灰岩为主,其中
白云质灰岩为青灰色、块状、微晶结构,新鲜断面有闪光点,经判断为方解石结晶,为微晶结构;部分岩石新鲜面五晶体结构,判断其为泥晶结构。
风化面有刀砍纹,并且纵横交错的节理。
燧石条带、燧石结核广泛发育。
灰岩新鲜断面为灰黑色,风化面灰白色,表面有刀砍纹,燧石条带、燧石结核发育,可见节理缝。
碎屑状灰岩与灰岩基本相似,只是随着高度的升高,碎屑逐步增多。
硅化白云岩呈粉红色,块状、中粒。
新鲜面粉红色,风化面灰白色,表面可见刀砍纹、硅质结核、燧石结核、燧石条带。
(2)白庙路线上有一个断层,在该断层处形成了一些破碎带。
破碎带之后出现了正长岩(块状,新鲜面黄红色,土黄色,中细粒)、正长斑岩(灰黄色,块状,斑状结构,它是岩浆作用的烘烤边,斑晶为砾石、石英,基质为隐晶质)、寒武系昌平组的断层角砾岩(新鲜面青灰色,风化面土黄色,块状构造,棱角较为明显)。
往上为寒武系馒头组的页岩,含有紫红色泥岩与砖红色页岩,片状
再往上为震旦系,毛庄组灰岩。
青灰色、块状、显晶质结构,其下部为 土黄色,粒度较大。
《《《《《《《《《《直接在实测地质剖面上找、、、、、、、、、、 另插入白庙杨庄组地层信手剖面图》》》》》》》》》
6、 莲花山路线:
下部为昌平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具方解石矿物解理面、隐晶质结构,新鲜面灰黑色,风化面灰色,在风化面上可以看到刀砍纹、燧石条带、硅质交结,有层理发育。
往上走可以看到昌平组与馒头组的一个分界点。
馒头组页岩,它由紫红色或砖红色含砾粉砂岩、紫红色泥岩、砖红色页岩组成,岩层较薄,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层理不明显。
继续往上走可以看到馒头组与徐庄组的一个分界点。
徐庄组由青灰色页岩、黄绿色砂岩组成,他们都为浅海相沉积,含有灰岩透晶体,徐庄组上部有薄层鲕状颗粒。
再往上为徐庄组与张夏组分界点,张夏组以深灰色、紫红色厚层鲕状灰岩为主,为浅海相沉积岩。
《《《《《《《《《《《《《插入莲花山地层信手剖面图
第三章 侵入岩、变质岩
一、 岩浆侵入到围岩之中,掩体和威严的接触关系称为侵入接触关系。
在侵入接触关系中,在接触面以内岩体的边缘部分称为内接触带;接触面以外的威严部分称为外接触带,侵入接触关系主要表现在内、外接触带上。
其特征是:
(1) 岩体传切围岩;沿内接触带可见有冷凝边,外接触带可见有烘
烤边和接触变质带或矿化蚀变现象;
(2) 岩体内往往有围岩的碎块落入—捕虏体; (3) 与侵入体有关的岩墙和岩脉插入到围岩中。
侵入接触的研究,不仅阐明地壳运动所伴生的岩浆活动情况,而且在成矿作用方面也有着实际意义,许多接触变质和热液蚀变类型矿床,都与这种接触关系密切相关。
实习区岩浆侵入作用发育,其中在钓鱼台路线发育完善:
《《《《《《《《《《《?
《《《插入图》》》》》》》》》》》
图一中体现了钓鱼台三焦览胜点的伟晶岩脉与花岗斑岩岩体之间的侵入切割穿插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伟晶岩与花岗斑岩形成的新老关系。
图二中
夹山花岗岩与常州沟组岩浆侵入关系素描图 夹山不同时代石英岩脉侵入切割穿插关系图
二、变质岩:
无论什么岩石,党其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
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岩石所处环境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的改变。
物理条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而化学条件主要指从岩浆中析出的气体和溶液。
这些条件和因素的变化,主要来源于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下热流,因此,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范畴。
第四章 构造
兴城地区自太古宙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地质作用,在内外地质作用力的作用下,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使地层下降或抬升,使较为韧性的水平岩层隆起形成褶皱,或较为脆性的岩层发育形成断层等各种地质构造;而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或侵蚀,最终让地貌裸露出地表,形成各种形状的岩石或地层,在地质构造形态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
现将本区内的各种地质构造描述如下:
一、构造特征概述。
实习地区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也发育完整,出露良好。
褶皱构造:
主要有白庙褶皱以及一些小褶皱组成。
断裂构造:
主要有白庙断裂、夹山断裂及一系列小断层组成。
二、白庙褶皱构造。
本次实习地区六条路线中白庙褶皱构造发育较为明显,这里一共出现了4个向斜和3个背斜。
第一个向斜:
在距离公路约120米的地方出现第一个向斜,该向斜左翼产状为20° 角38°,右翼产状为0度角45度。
第一个背斜紧接着第一个向斜,不过由于无露头 ,所以该背斜其他重要星系无法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兴城 实习 报告 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