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复习提高测试题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5082882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56.27KB
人教版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复习提高测试题附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复习提高测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复习提高测试题附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复习提高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提高复习提高测试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
Fe>Cu
B.滤渣含有铁和铜
C.滤液中不含Cu2+
D.滤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大
2.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Na2CO3(NaCl)
水
溶解、过滤
B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C
KCl(NaOH)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D
CO(CO2)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A.AB.BC.CD.D
3.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D.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4.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一块订书钉(40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13.4g;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5.8min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7.8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P点纵坐标X值为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
泥沙
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2
O2
通过红热的铜丝
C
KNO3溶液
Ba(NO3)2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D
NaOH溶液
Na2CO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A.AB.BC.CD.D
6.下列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OH-、NH4+B.K+、Fe3+、NO3-
C.Cl-、Na+、CO32-D.Ca2+、CO32-、Na+
7.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CaO是否有氢氧化钙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观察试液变红
B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
取样,加Ca(OH)2固体混合研磨,闻气味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8.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
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
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
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
9.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C.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
盐酸
硫酸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NO3
NaCl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
加过量水,过滤
A.AB.BC.CD.D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12.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B.BC.CD.D
13.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2CO3、BaCl2、NaOHB.CaC12、HCl、KNO3
C.KOH、HCl、(NH4)2SO4D.Fe2O3、KCl、NaNO3
14.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投入水中,搅拌后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K2CO3、HCl、Ca(OH)2B.H2SO4、CuCl2、NaNO3
C.NaCl、CaCl2、Na2CO3D.Ba(OH)2、HCl、Na2SO4
1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Zn2+、Cl−、CO32-B.H+、Cu2+、NO3-、HCO3-
C.K+、Ba2+、OH−、Cl−D.K+、Mg2+、SO42-、Cl−
1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在稀盐酸中:
Ba2+、CO32﹣、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H+、Mg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
K+、Ca2+、NO3﹣
D.在硫酸铵溶液中:
Na+、Cu2+、OH﹣
17.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KNO3(Na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CaO(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C.NaOH(Ca(OH)2):
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并过滤
D.CO2(CO):
点燃
18.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X
Y
Z
A
CO2
Na2CO3
CaCO3
B
CuO
Cu(NO3)2
Cu(OH)2
C
HCl
BaCl2
NaCl
D
Mg
MgO
MgCl2
A.AB.BC.CD.D
19.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目不变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
2
20.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
21.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A.二氧化碳B.石蕊试液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
22.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取一定量粗盐B.
溶解C.
过滤D.
蒸发
23.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稀HCl、BaCl2、NaClB.NaOH、FeCl3、稀HCl、稀HNO3
C.Na2CO3、NaCl、Na2SO4、Ba(OH)2D.NaOH、Ba(NO3)2、NaCl、MgSO4
24.通过设计实验来鉴别物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下列四组物质的水溶液仅靠组内物质不可能鉴别出的一组是()
A.Ba(OH)2Na2SO4HNO3FeCl3B.AgNO3NaClHClKNO3
C.Na2SO4Na2CO3BaCl2HClD.CuSO4NaNO3KOHHCl
25.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pH=1的无色溶液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溶液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B不可能是()
A.锌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D.硫酸钠
26.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OH、NaCl、KNO3、MgCl2
B.NaOH、Na2CO3、NaCl、H2SO4
C.NaCl、Na2SO4、AgNO3、HNO3
D.FeSO4、NaNO3、KCl、HCl
27.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加物质或方法
A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B
提纯硫酸钠中的硝酸钠
溶解、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
C
除去CO2中少量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D
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
A.AB.BC.CD.D
28.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29.下列离子能在PH=2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Fe3+、Na+、OH-B.K+、SO42-、Cu2+、NO3-
C.Cl-、K+、SO42-、Na+D.Ca2+、Cl-、CO32-、Na+
30.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
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
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铁是过量的,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滤渣中含有铁和铜,所以A、铁会与氯化铜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
Fe>Cu,故A正确;B、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滤渣含有铁和铜,故B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铁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不含铜离子,故C正确;D、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故D错误.故选D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2.D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NaCl、碳酸钠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C、NaOH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A错误;
B、稀盐酸与硫酸钠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B错误;
C、硫酸钠与碳酸钡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C错误;
D、硝酸银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现象明显,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A、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被吸收,样品和酸反应减少的质量为:
213.4g-213.22g=0.18g,所以图丙中P点纵坐标X的值是0.18g,故错误;
B、5.6g的订书钉和酸反应生成0.18g的氢气,每40份质量的钙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18份质量的铝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铜不会生成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该金属可能是Zn,故正确;
C、分析图可知,1.7min后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是浅绿色,故错误;
D、订书钉表面有少量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先与酸发生反应,所以0→0.2min不产生氢气,故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A、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Ba(NO3)2能与适量K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会反应生成氨气和水,故错误;
B、有铁离子的溶液为黄色,故错误;
C、无有色离子,各离子之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故正确;
D、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滴加酚酞,观察试液变红,无法判断原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选项错误;
B、NaOH溶液不仅能与HCl气体反应,也能与CO2气体反应,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选项错误;
C、Ca(OH)2固体能与NH4NO3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KNO3不反应,现象不同,能够鉴别两种物质,选项正确;
D、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会引入新杂质BaCl2,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除杂的原则:
1、不能引入新杂质;
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
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碳酸钠与硝酸银可生成碳酸银的白色沉淀、与氯化钡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盐酸放出气体二氧化碳,硝酸银还可与氯化钡、盐酸也形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氯化钡降与碳酸钠、硝酸银形成白色沉淀而与盐酸不反应,盐酸与碳酸钠放出气体二氧化碳、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与氯化钡不反应而无现象;
A、四种溶液中,只有硝酸银能与其它三种物质都形成白色沉淀,故A正确;
B、四种溶液中,只有碳酸钠与盐酸混合才能产生气泡,因此不可能出现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的现象,故B错误;
C、四种溶液中,只有盐酸与其它三种物质反应能出现这样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C正确;
D、四种溶液中,只有氯化钡能与其它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物质都形成白色沉淀而与另一种物质不反应无明显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变化。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所以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同时是放热反应,生成的水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中和反应可能有沉淀生成,如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故选A。
考点:
中和反应
10.A
【解析】
A、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过量的碳酸钙通过过滤除去,故正确;
B、引入了氯化钡杂质,故错误;
C、引入了过量的硝酸银杂质,故错误;
D、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故错误。
故选A。
11.B
【解析】
【详解】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镁、锌、铁都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不与盐酸反应,符合题意;
C、碳酸钙、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是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是碱,能与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B
【解析】
【详解】
A、K2CO3、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选项正确。
C、KOH、HCl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NaOH与(NH4)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氨气,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Fe2O3为难溶物,混合液为浊液,不是透明溶液,故D错误。
故选:
B。
14.A
【解析】
【分析】
无色澄清溶液说明物质间不能生成沉淀,不存在有色离子。
【详解】
A、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和二氧化碳,都易溶于水,故A正确;
B、氯化铜中有铜离子,铜离子显蓝色,得到有色溶液,故B不正确;
C、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得到浑浊溶液,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沉淀难溶于酸,所以得到浑浊溶液,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铜离子显蓝色,亚铁离子显绿色,铁离子显黄色;碳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镁等是白色沉淀,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
15.D
【解析】
【分析】
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详解】
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HCO3-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且铜离子在溶液中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C、OH-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五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6.C
【解析】
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指的是离子之间不能结合成水、气体、沉淀。
A.CO32-不能在稀盐酸中大量共存,Ba2+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能大量共存,正确;D.硫酸铵溶液中含有NH4+,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C。
点睛: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指的是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A选项不能除去杂质氯化钠,因为没有不溶物质不用过滤;B选项主要物质与盐酸反应;C选项符合除杂原则;D选项在点燃的情况下,一氧化碳点燃不着,故答案选择C
考点:
物质的除杂
18.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碳酸钙。
B.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不可一步生成氢氧化铜。
C.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D.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19.C
【解析】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反应前分子的数目为1+2=3,反应后分子的数目为1+2=3,故正确;B、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故正确;C、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虽然都是化合物,但都是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错误;D、设M、N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
则M+2N=P+2Q
x 2y
16g 64g
x/2y=16g/64g
x:
y=1:
2,故正确;故选C。
20.D
【解析】
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正确;B.纯碱也可以出去油污,可用纯碱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正确;C.纯碱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正确;D.纯碱、食盐都易溶于水,错误。
故选D。
21.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是无现象,二氧化碳不会与盐酸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
B、石蕊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都显蓝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碳酸钠和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和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氯化钡和三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
C。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C、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故选C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23.A
【解析】
A选项中试剂互相滴加碳酸钠溶液可以产生气体和沉淀,盐酸溶液产生气体;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氯化钠溶液无现象,所以能进行鉴别;B选项盐酸和硝酸无法鉴别;C选项中碳酸钠和硫酸钠无法鉴别;D选项中不能进一步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故答案选择A
24.B
【解析】
【详解】
A、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Ba(OH)2溶液,能与Ba(OH)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SO4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将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出现的现象如下表:
AgNO3
NaCl
HCl
KNO3
AgNO3
----
沉淀
沉淀
无现象
NaCl
沉淀
----
无现象
无现象
HCl
沉淀
无现象
----
无现象
KNO3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
有两组现象是完全相同的,不加其它试剂不可以鉴别;
C、将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出现的现象如下表:
Na2SO4
Na2CO3
BaCl2
HCl
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三化学 生活 常见 提高 复习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