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docx
- 文档编号:506625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40.73KB
秋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docx
《秋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课题:
12.1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了解全等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意识。
初步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围绕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一中心,。
设计一系列问题,给出三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找出它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进面引入本节问题的主题,强化了本课的中心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理解性质的过程。
,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提供学生发现规律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后的一节课、只要实际操作不出错、学生一定能学好。
课前准备:
全等三角形纸片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
各组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特点?
一般学生都能发现这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的。
归纳: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学生动手操作
⑴在纸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并剪下,然后说出三角形的三个角、三条边和每个角的对边、每个边的对角。
⑵问题:
如何在另一张纸板再剪一个三角形DEF,使它与△ABC全等?
3.板书课题:
全等三角形
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用“≌”表示,读着“全等于”
如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记作:
△ABC≌△DEF
二、探究
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1.问题:
你手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但是如果任意摆放能重合吗?
该怎样做它们才能重合呢?
2.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得出:
⑴.两个全等三角形任意摆放时,并不一定能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重合到一起(或相同的边重合到一起)时它们才能完全重合。
这时我们把重合在一起的顶点、角、边分别称为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
⑵.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便于确定两个三角形的对应关系。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
有什么关系?
对应角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用几何语言表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
∵∆ABC≌∆DEF
∴AB=DE,AC=DF,BC=E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D,∠B=∠E,∠C=∠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探求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找法
1.动画(几何画板)演示
(1)图中的各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怎样改变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位置,使它能与另一个三角形完全重合?
归纳: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折、旋转的方法.
(2)说出每个图中各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归纳:
从运动角度可以很轻松解决找对应元素的问题.可见图形转换的奇妙.
2.动画(几何画板)演示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才能重合?
用式子表示全等关系.并说出其中的对应关系.
⑴
⑵
⑶
3.归纳:
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1)从运动角度看
a.翻折法:
一个三角形沿某条直线翻折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b.旋转法:
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c.平移法:
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2)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a.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b.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c.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d.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对应边,最小的边也是对应边;
e.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对应角,最小的角也是对应角;
三、课堂练习
练习1.△ABD≌△ACE,若∠B=25°,BD=6㎝,AD=4㎝,
你能得出△ACE中哪些角的大小,哪些边的长度吗?
为什么?
练习2.△ABC≌△FED
⑴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⑵图中线段除相等外,还有什么关系吗?
请与同伴交
流并写出来.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了找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并且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一)从运动角度看
1.平移法:
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2.翻转法:
找到中心线,沿中心线翻折后能相互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3.旋转法:
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二)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三)根据经验来判断
1.大边对应大边,大角对应大角
2.公共边是对应边,公共角是对应角
五、课堂作业
必做题:
课本第38页1、2、选做题:
第3题
六、板书设计12.1全等三角形
一、概念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性质应用例题
四、小结:
找对应元素的方法
运动法:
翻折、旋转、平移.
位置法:
对应角→对应边,对应边→对应角.
经验:
大边→大边,大角→大角.公共边是对应边,公共角是对应角。
【教学反思】
课题:
12.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享受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后的一节课、只要实际操作不出错、学生一定能学好,根据之前的学情、学好这一节课有把握。
课前准备全等三角形纸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回忆前面研究过的全等三角形.已知△ABC≌△A′B′C′,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生]图中相等的边是:
AB=A′B、BC=B′C′、AC=A′C.
相等的角是:
∠A=∠A′、∠B=∠B′、∠C=∠C′.
[师]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
怎样画?
[生]能,先量出三角形纸片的各边长和各个角的度数,再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角分别和已知的三角形纸片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已知的三角形纸片全等.
[师]这位同学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来作图.请问,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
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呢?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
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
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
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探索、归纳,最后以组为单位出示结果作补充交流.
结果展示:
1.只给定一条边时:
只给定一个角时:
2.给出的两个条件可能是:
一边一内角、两内角、两边.
可以发现按这些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一定全等.
[师]那么,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吗?
[生]四种可能.即:
三内角、三条边、两边一内角、两内有一边.
[师]在大家刚才的探索中,我们已经发现三内角不能保证三角形全等.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探索其余的三种情况.
二、探究:
做一做: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cm、8cm、10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
学生活动:
1.讨论作法.
2.比较、验证结果.
3.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教师活动:
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制作与讨论中,及时发现问题,因势利导.
活动结果展示:
1.作图方法:
先画一线段AB,使得AB=6cm,再分别以A、B为圆心,8cm、10cm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记作C,连结线段AC、BC,就可以得到三角形ABC,使得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6cm,AC=8cm,BC=10cm.
2.以小组为单位,把剪下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都能够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都是全等的.
3.特殊的三角形有这样的规律,要是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根据前面作法,同样可以作出一个三角形A/B/C/,使AB=A/B/、AC=A/C/、BC=B/C/.将△A/B/C/剪下,发现两三角形重合.这反映了一个规律: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师]用上面的规律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所以“SSS”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依据.请看例题.
三、例题
[例]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结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
△ABD≌△ACD.
[师生共析]要证△ABD≌△ACD,可以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证明:
因为D是BC的中点
所以BD=DC
在△ABD和△ACD中
所以△ABD≌△ACD(SSS).
生活实践介绍:
用三根木条钉成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而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日常生活中常利用三角形做支架.就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屋顶的人字梁、大桥钢架、索道支架等.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得到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发现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规律SSS.并利用它可以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
课本P43页习题12.2中的第1,选做题:
第2题
六、板书设计:
11.2.1三角形全等判定
(1)
一、复习导入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高
【教学反思】
课题:
12.2.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条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AS”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运用“SA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全等三角形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规律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在探索全等三角形条件及其运用过程中,培养有条理分析、推理,并进行简单的证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画图、思考、探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了解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开拓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了全等三角形的边边边后的一节课、將中间的边变为角探讨、学生一定能理解,根据之前的学情、学好这一节课有把握。
课前准备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八年 级数 第十二 全等 三角形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