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5062662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4.59KB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
安全学原理题型分为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简答题,论述题
5事故分类按原因分类:
自然灾害、人为事故。
按事故的发展过程特性分类:
突变型、发展型、持续型、环境演变型
6、事故严重度的概念,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
7、安全观的核心:
生命价值
8、安全的主要涵:
以“以人为本”为主要涵。
一.名词解释
1、本质安全化:
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系统;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3、安全价值观:
是人们对安全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定。
4、大安全观:
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以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5、系统: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事故隐患:
潜藏的不安全因素,从系统的安全的角度来看,人们所说的隐患包括一切可能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
7、安全目标管理:
在一定的时期(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8、安全文化:
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可表现为有关安全的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和政治法律思想即其构成的思想观念系统及相关制度、设施。
二.简答题
1.安全的基本特征P6:
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是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
2)安全的随机性:
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害。
安全状态的存在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
3)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步逼近
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
5)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有关,保障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是维护劳动者的生产流动能力的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装置,安全技能培训,防护设施,改善安全与卫生作业条件,防护用品等方面的投入,是保障和再生生产力的前提
6)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人一机一环境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
7)安全的社会性:
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
8)安全的潜隐性:
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
2.安全观的确立依据,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价值何在。
P43
安全观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它应该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世界观主导的一种观念。
世界观是由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共同组成的,这是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确立的依据。
同时安全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又有着在的联系,可以说安全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之一,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这些是安全作为一种观念存在或者确立的价值所在。
3.事故的基本特征,事故预防原则P86
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以及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和复杂性。
预防原则:
从技术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考虑:
A,技术原则,1)消除潜在危险原则。
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3)闭锁原则。
4)能量屏蔽原则。
5)距离保护原则。
6)个体保护原则。
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B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
2)计划性原则。
3)效果性原则。
4)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
5)责任制原则。
综上所述,事故的预防要从技术、管理组织和教育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总体上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保证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7.安全法规的本质与特征P174
本质:
1)安全法规是劳动者意志的体现:
安全生产是保证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重要前提,安全生产是劳动者自身的第一需要
2)安全法规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安全法规通过调节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所必须的安全环境和正常秩序
3)安全法规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安全法规的性质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劳动者的意志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为所欲为的主动臆断,而是由劳动者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特征:
1)安全法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
2)安全是由制定或认可,它具有意志性或权威性。
3)安全法规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用的强制力来保证安全法规的实施,这就是安全法规的强制性。
8,安全法规的功能与分类P178
功能:
1)依据预防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生产技术法规,具有直接预防事故的特定功能2)依据预防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生产技术法规,具有直接控制事故的特定功能3)依据预防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安全工作法规和安全奖惩法规,具有间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特定功能
分类:
1)生产技术法规:
例如,各种生产技术标准,设计规,生产工艺规程,技术操作规程2)安全技术法规:
例如格子安全技术标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各种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安全工作法规:
各种安全工作标准,安全监督检查条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奖罚条例,安全教育和安全监测制度
三.论述题
4.如何采取本质安全化方法控制事故。
P105
主要从物的方面考虑,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度。
(1)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1)提高元件的可靠性:
1使元件的结构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条件,选用可靠性高的元件代替可靠性低的元件,合理规定元件的使用周期,严格检查维修,定期更换和重建,2增加备用系统,对处在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安全保护措施,4加强预防性维修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5)加强监督检查
(2)降低事故严重度: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7.如何进行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P160
(1)物质安全文化建设:
1)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2)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化3)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2)制度安全文化建设。
(3)员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
1)应急安全保护意识2)间接安全保护意识3)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
(4)员工行为规安全文化建设:
1)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2)开始安全道德宣传工作,靠社会舆论、环境氛围和人们的心信念的力量来加强安全道德修养。
3)做好安全道德教育,培养人们安全道德的情感,树立安全道德的信念,坚决执行由安全道德所引导的正确的行为动机。
以养成良好的安全道德的行为习惯。
一、名词解释
安全文化:
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价值:
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
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科学:
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
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固有危险度:
指一个生产系统,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
?
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畴,主要研究容,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答:
对象:
人、机、环。
畴:
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研究容:
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生理与心理、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发展变化规律。
5、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意义?
通过对人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一系列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人们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滴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法”转变成“我要遵章守法”。
安全:
免受狭义安全:
指某一领域的系统的安全,如生产安全、机械安全、矿业安全、交通安全、航空安全、建筑安全、核安全等,具有技术安全的含义。
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财产破坏或损失的状态。
危险: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认识主体受到损伤和威胁超过某一状态限度的状态。
危险源:
认识对象中产生和强化负效应的核心,是危险物质、能量和灾害信息的爆发点。
安全规律:
广义安全规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安全,大安全的普遍规律。
狭义安全规律:
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
大安全观:
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
生产事故: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害财务、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工伤事故:
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件。
事故法则:
事故的统计规律。
1:
29:
300。
全面安全管理:
就是总结传统的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并通过全体人员确认的全面安全目标,对全生产过程和企业的全部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一致的综合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
在一定时期,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安全的基本特征:
必要性和普遍性、随机性、相对性、局部稳定性、经济性、复杂性、社会性、潜隐性。
安全科学的特征:
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从本质上达到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合适化;安全科学要体现理论性和科学性;安全科学要体现交叉性。
与相关的学科相结合,相渗透;安全科学要体现研究对象的全面化;安全科学的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
大安全观的基本容:
1、全民的安全意识2、树立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教育观3、坚持科教减灾的科学观4、全力发展科学减灾的信息观5、树立综合减灾的决策管理观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
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事故的预防原则:
1、技术原则:
①消除潜在危险原则②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③闭锁原则④能量屏蔽原则⑤距离保护原则⑥个体保护原则⑦警告、禁止信息原则;2、组织管理原则:
①系统整体性原则②计划性原则③效果性原则④党政工团协作原则⑤责任制调安全工原则
系统理论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展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
人机匹配法:
为了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应充分考虑人和机的特点,使人和机相互匹配。
1.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2.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3.人机相互匹配
要点
绪论及第一章
一.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
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
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
说明:
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重大危险源:
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
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
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6、危险物质:
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二.安全科学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三.安全三要素:
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
安全四因素:
安全系统+“安全三要素”
四.对安全认识的四个阶段
无知的安全认识阶段(被动工业革命以前)
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主动但有局限性工业革命以后
系统安全认识阶段(采用系统的观点二战时期)
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动态的观点目前)
作业:
1、解释以下名词
本质安全化;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
简述题
1.目前对“安全科学”的定义;
2.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
1)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从本质上达到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合适化。
2)安全科学要体现理论性和科学性。
3)安全科学要体现交叉性。
与相关的学科相结合,相渗透。
4)安全科学要体现研究对象的全面化。
5)安全科学的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
3.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或安全三要素;
4.请列出对安全认识的四个阶段。
5.何为“0123”安全管理模式?
“0”——以事故为0为目标
“1”——以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保证
“2”——以标准化作业建设标准化安全班级为基础
“3”——以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为对策
第二章
一.安全观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一般包括对威胁的来源、安全的主体,涵及维护手段等方面的综合判断。
(2)世界观与安全观:
影响;动态发展变化
(3)安全观是一个覆盖众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概念。
举例?
二.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
安全第一:
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
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预防为主:
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二者关系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
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
四.安全价值的定义及容
安全价值定义:
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安全价值容:
1.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2.安全功能分析
3.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4.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安全寿命周期:
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施、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
4.什么是大安全观?
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
答:
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这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为什么)树立大安全观的必要性:
1).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
2).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3).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之策树立新世纪的大安全观,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此外人类对安全的认识扩展到各个领域。
第三章
一,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1、安全与安全性
(1)安全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没有引起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安全是指补因人、机、环境的互相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安全性
安全的极向性:
三层含义
1)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0→∞事件或叫稀少事件,即事故具有以下特点:
可能性0,但后果却∞;
作用强度可能很小,但具有累积效应。
2)描述安全特征的两个参量:
安全性与危险性就有互补关系:
S=1-H
3)人从事的安全活动是希望:
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安全
安全的有限性——避免事故或危险的有限性,这一属性包含两层含义:
①事故或危害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但难以完全避免;
②各种事故或危害事件的不良作用、后果及影响可能避免,但难以完全避免。
安全与事故密切相关,为了安全,就必须了解事故(特征、原理、致因理论、预防原则),与安全的基本特征相对应。
二.事故发展三个阶段(孕育生长损失阶段)
三.安全定义: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没有引起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事故定义:
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四.事故模式理论
事故因果类型
(1)连锁型:
一个因素促成下一个因素发生,下一个因素又促成再下一个因素发生,彼此互为因果,互相连锁导致事故。
(2)集中型:
多种独立的因素在同一时间的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
(3)复合型:
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
多米诺骨牌理论:
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窜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一次发生的结果。
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5个因素:
(1)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
(2)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4).事故是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5).伤害,事故是直接产生的人身伤害的原因
多米诺骨牌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
它把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过于绝对化了。
事实上,各块骨牌之间的连锁不是绝对的,而是随机的。
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
可见,这一理论对于全面的解释事故致因过于简单化。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把人、机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之间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而找出事故的致因、揭示预防途径。
1.何谓事故模式理论?
考事故模式理论的容
答:
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做的逻辑抽象和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
2.主要的事故因果类型有几种?
5.预防事故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
1.技术原则1)消除潜在危险原则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3)闭锁原则4)能量屏蔽原则5)距离保护原则6)个体保护原则7)警告禁止原则
2.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2)计划性原则3)效果性原则4)党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5)责任制原则
第四章
一.本质安全化:
该系统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
本质安全化方法,指为达到本部门安全的基本要求从安全技术和管理上采取的措施方法。
主要从物的方面(设备、能量)考虑。
包括: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4.减少人为失误;
5.加强监督及检查.
三.事故严重度:
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
四.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1.职业适应性检查;
2.人员的合理选拔和调配;
3.安全知识教育;
4.安全态度教育;
5.安全技能培训;
6.制定作业标准和异常处理标准;
7.作业前培训;
8.制定和贯彻安全规章;
9.开好班前会;
10.实行确认制;
11.巡查监督指导;
12.评比奖惩;
13.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活动。
五.安全目标管理定义以及容
定义:
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基本容:
年初,企业的安全部门在厂长的领导下,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制定安全管理总目标。
然后经过协商,总目标自上而下地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直到每个职工的安全目标和为达到目标的对策措施。
在制定和分解目标时,要把安全目标和经济发展指标捆在一起,同时制定和层层分解,还要把责、权、利也逐级分解,做到目标与责、权、利的统一。
通过开展一系列组织、协调、指导、激励、控制活动,通过全体职工自上而下的努力,保证各自目标的实现,最终保证企业总安全目标的实现。
年末,对实现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惩。
在此基础上,经过总结,再制定新的安全目标,进入下一年度的循环。
七.需要重点控制的对象(注意区分)
(1)危险点:
指可能发生事故,并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现场。
(2)危害点:
指尘、毒、噪声等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严重,容易产生职业病和恶性中毒的场所。
(3)危险作业
(4)特种作业:
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5)特殊人员:
心理、生理素质较差,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造成危险的人员。
3.简述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容。
九.系统定义: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十.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原则
1.管理原理1.2.1系统原理1.2.2人本原理3.2.1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
3.2.2弹性原理人本原理能级原理(三角形从上至下为经营决定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动力原理激励原理
十一.安全教育方法(列举几种)
(1)讲授法
(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4)演示法(5)练习与复习法(6)研讨法(7)宣传娱乐法(8)访问法(9)实验和实习(10)发现法(11)外围教育法(12)奖惩教育法(13)全方位教育法(14)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法
十二。
三级教育:
入厂(矿)教育;车间(区队)教育;岗位教育
十三。
两种高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确认型与危险检出型的区别:
安全确认型仅认同被确认的安全,在被确认的安全之外,认为不安全,不允许作业;危险检出型仅在危险被检出时认为危险,除已发现的危险之外,认为安全的,允许作业。
安全确认型将确认的安全以外状态统统视为不安全,尽管被视为不安全的状态中确有可能存在实际上是安全的情况,但是这样处理不会带来危险的后果。
危险检出型将发生了危险之外的状态统统视为安全,由于被认为安全的状态中可能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危险.安全无法确保,会造成危险的后果,这正是危险检出型的致命缺陷。
为什么高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安全确认型思想而不是危险检出型思想?
高技术事故一般由机器的错误因素和人的错误因素两方面所造成,虽可通过各种努力使其发生概率降低,但终究是概率论前提下的安全,可能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危险,可能会造成危险的后果,而安全确认型思想认为真正意义的安全,必须是经过确认的安全,即只有在安全得到确认状态下实施的作业,安全才有保证。
所以进行高技术系统的管理方法应该坚持安全确认型思想。
1、何谓系统方法?
系统应当具有哪些属性?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安全教育中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
1.教育的目的性原则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教与学互动性原则4.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
3、安全教育中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4、安全经济有何特点?
研究安全经济可采用哪些基本方法?
答:
1.系统性2.预先性3.决策性4.边缘性5.实用性
基本方法:
(1)分析对比方法
(2)调查研究方法(3)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章
一.安全文化含义:
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
1)安全器物层次包括人类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器具和物品。
2)安全制度层次这一层次包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一切社会组织形式和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原理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