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docx
- 文档编号:5059777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3.70KB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docx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
卫生事业管理
1.卫生系统概念
是所有以促进(promote)、恢复(restore)和维护(maintain)健康为目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卫生系统功能:
1.提供卫生服务2.提供医疗保障3.资源筹措4.管理
3.卫生事业是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地从事的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4.卫生事业管理(healthcaremanagement)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5.卫生发展战略(healthdevelopmentstrategy)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的需要,对关于卫生事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进行全局性、规律性、层次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6.卫生发展战略的特征
全局性、长远性、领导性、纲领性、适应性、前瞻性
7.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一部分是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包括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
第二部分是卫生工作的基本策略,包括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第三部分是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包括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8.卫生法(healthlaw)是指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国家意志,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旨在确认、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9.卫生政策(healthpolicy)是国家、政府或管理部门为保障人民健康和解决社会卫生问题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10.卫生法的特征:
1.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2.广泛性和综合性
3.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4.社会共同性
11.卫生政策的特征:
1.政治性2.社会性3.阶段性4.层次性
12.卫生法与卫生政策的联系:
1.卫生法和卫生政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都具有规范性,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2.党的卫生政策是卫生法的灵魂和依据,卫生法的制定要体现党的政策的意见和内容。
3.卫生法是实现党的卫生政策的工具,是卫生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规范化、法律化。
13.卫生法与卫生政策的区别:
1.卫生法具有国家意志,具有普遍约束力;卫生政策的贯彻靠教育,靠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2.卫生法通过法律等规范性的文件形式表现,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卫生政策则通过决议、决定、纲要等形式表现出来,内容比较原则和概括。
3.卫生法调整的范围比较具体;卫生政策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广泛、更全面。
4.卫生法比卫生政策有更大的稳定性;卫生政策则有较强的时间性,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
14.卫生法律体系(systemofhealthlaw)是指由国家现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权益的法律规范按照其自身的性质、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式,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5.卫生政策在卫生管理中的作用:
1.导向作用2.协调作用3.约束作用4提高资源利用率
16.体制即是社会活动的组织体系和结构形式,包括特定社会活动的组织结构、权责划分、运行方式和管理制度等。
17.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内部组织或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重在反映特定事物内部各组成要素的内在工作关系及运行规律
18.社会体制与机制相互作用关系1.社会制度决定社会体制,并通过社会体制表现出来
2.社会体制受制于社会制度,又对社会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3.社会机制既离不开社会制度与体制,又有助于社会制度与体制的运行
4.社会体制与机制是促进社会相关体系稳定发展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19.卫生管理体制(healthmanagementsystem)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卫生组织体系构架、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职责划分及其相互关系运作制度化的总称。
它是国家管理卫生事务的主体,其卫生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将直接关系到公众及社会健康保障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卫生管理体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体现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
(二)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相适应
(三)为公众及社会健康服务、为国家社会建设服务
(四)以宪法、法律和法规为依据
21.卫生行政管理机制内容:
(一)卫生机构管理机制
(二)卫生人员管理机制
(三)卫生投入管理机制(四)卫生设施与设备管理机制
(五)卫生技术管理机制(六)卫生监督管理机制
22.卫生资源(healthresource):
是指社会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统称。
包括卫生人力、费用、设施、装备、药品、知识和技术等。
23.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1.计划配置方式
是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为主的配置卫生资源的方式。
主要体现为统一分配卫生资源,统一安排卫生机构、发展速度和规模等。
2.市场配置方式
是通过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来实现卫生资源在不同领域及层次的分配
3.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方式
是指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计划调节的主导作用,辅以市场调节的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24.卫生资源规划(healthresourceplanning)是指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问题和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卫生资源的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25.制定卫生资源规划指导思想1.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公平与效率兼顾4.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5.成本与效果相统一
26.编制卫生资源规划基本思路
27.编制卫生资源规划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前瞻性原则4.科学化原则5.滚动调节原则
28.卫生资源规划编制步骤
29.确定人群健康目标原则
(1)明确性
(2)适宜性(3)可行性(4)期限性(5)可测性
30.区域卫生规划(regionalhealthplanning)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的过程。
31.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方法1.卫生机构配置2.医院床位配置3.医疗机构医生配置
4.预防保健专业医生配置5.大型医疗卫生设备配置6.卫生经费的配置
32.卫生组织:
以促进、恢复和维护人群健康为基本目的的机构
33.卫生组织的特点
1.卫生组织的目标是促进人们的健康
2.卫生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3.卫生组织是一个与环境互动的、开放的系统
4.卫生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
34.卫生组织体系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体系
2.卫生服务组织体系
3.社会卫生组织体系
35.构建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1完整统一原则2依法设置原则3精简高效的原则4权责一致原则
36.卫生行政组织的职能1统筹规划2制定政策3组织协调4准入管理5监督
37.卫生服务组织特征:
1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2卫生工作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3带有急救性质,不可拖延4高度的相互依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高度协调
5高度专业化
38.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按职能分类
1.医疗机构
医院
基层卫生机构:
融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为一体,为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及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及诊所
2.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健康教育所、妇幼保健院(所、站)、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妇幼卫生服务机构
3.其他卫生服务组织:
医学教育机构医学科研机构
39.社会卫生组织:
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独立于党政体系之外的正式的与卫生有关的社会实体。
40.社会卫生组织的功能1沟通桥梁功能2政府决策智囊功能3促进社会公益
41.卫生资金管理(healthfundsmanagemen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围绕既定的政策目标,遵循卫生资金运动规律,采取一系列管理手段与方法,针对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监管等各个环节所开展的具体管理活动。
42.卫生资金管理的目标
(一)卫生筹资的可持续性
(二)风险分担(三)公平
(四)效率(五)费用控制(六)质量
43.卫生筹资(healthfinancing)是卫生资金筹集的简称。
狭义的卫生筹资是指卫生资金的筹集,包括卫生资金筹集的渠道、数量和结构等。
广义的卫生筹资不仅包括卫生资金的筹集,还包括卫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即不仅要研究卫生资金从何而来,还要研究卫生资金的去向,即卫生资金的分配流向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平性等问题。
44.卫生筹资方式
(一)政府筹资
(二)社会医疗保险(三)商业医疗保险(四)自费支付(五)社区筹资
45.影响卫生筹资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
(二)财政能力(三)政府治理模式(四)管理能力
46.社会保险(Socialinsurance):
是由政府或社会举办的社会保障项目,一般是强制性的,符合条件的个人都必须参加。
同时,其缴费金额和受益都是通过法定的社会契约进行规定。
47.商业保险(Privateinsurance):
是由非营利性或营利性保险公司经营,投保人可以自主选择最符合本人自身利益的一系列健康保险险种。
商业保险一般不具有强制性。
48.卫生总费用: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为提供各种卫生服务而实际支出的费用总额。
从筹资的来源划分,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渠道分为:
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
49.卫生人力资源管理(healthhumanresourcesmanagement)是指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它贯穿于卫生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卫生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最终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50.卫生人力资源规划(healthhumanresourcesplanning)是从卫生组织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卫生行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并为满足这一需求所进行的活动过程。
因此,卫生人力资源规划是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51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内容:
1数量管理2质量管理3结构、分布与流动管理4报酬管理
52.卫生物力资源管理(healthmaterialresourcemanagement)是指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系统物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具体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物质资料的分配、流通、供应等。
53.卫生物力资源管理内容1设备管理2物资管理3卫生建筑规划管理
54.卫生物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有效利用现有物力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
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55.卫生建筑规划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2整体效益原则3可及性原则4功能完善原则
5.规模适度原则6.经济适应原则7.人本原则
56.医疗服务(medicalservice)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各种卫生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的诊断、治疗、康复等服务的总称。
57.医疗服务的特征
1.无形性2.不可分离性
3.不可储存性4.公益性和伦理性
5.差异性6.高风险性
7.随机性和连续性8.不易监督与评价
9.专业性10.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58.医疗服务管理(medicalservicemanagement)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按照国家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的提供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59.医疗服务管理的性质:
1.法律强制性2.社会公益性3.职业人道性4.时效性
60.医疗服务管理的原则:
1.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原则
2.公平性的原则3.可及性原则4.分级原则
5.公有制主导原则6.中西医并重的原则7.整体效益原则
61.医疗服务管理的方式1.计划方式2.行政方式3.法律方式
4.经济方式5.社会监督方式6.宣传教育方式
62.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1设置2审批3登记4分级管理
63.药品准入管理的概念
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和广告宣传等工作的企业、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等形式,赋予或确认其从事药品相关工作的资格。
64.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的含义
是指经统筹地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核准获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经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确定且与之签订了有关协议的,为统筹地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
65.医疗服务质量(qualityofmedicalservice)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与医疗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
符合程度越高,质量就越好,反之则越差。
66.医疗服务质量的结构
1.医疗服务基础质量
2.医疗服务环节质量
3.医疗服务终末质量
67.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1.安全性2.有效性
3.价廉性4.便捷性
5.效益性6.舒适性
7.忠诚性
68.医疗安全(medicalsafety)是指医疗机构在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缺陷或死亡
69.医疗安全管理(managementofmedicalsafety)是指围绕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行为,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受任何意外伤害所进行的全部管理活动
70.医患关系的模式
1.主动-被动型
2.指导-合作型
3.共同参与型
71.医患关系的特征
1.医患关系的双向性
2.医患关系的平等性
3.医患关系的直接性
4.医患关系的主动性
5.医患关系的稳定性
72.医疗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2.对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
3.对各项医疗服务的管理;4.对与医疗相关的各种卫生组织及其活动的管理。
这四个方面是围绕医疗服务的提供,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展开。
73.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是医疗服务管理的核心和终极目标
其主要内容是:
围绕医疗服务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三个方面展开,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1.基础质量重点是准入管理,包括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等的准入,基础质量的前馈控制是以人为单元,以素质教育、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的落实为重点。
2.环节质量主要是针对医疗服务提供过程包括诊断、治疗、护理等诊疗环节,环节质量的实时控制是以病例为单元,以诊疗规范、技术常规的执行为重点。
3.终末质量的反馈控制是以病种或科室为单元,以质量控制指标的统计分析及质量缺陷整改为重点。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又以医疗安全管理为基础,包括:
临床医疗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药品安全管理、医技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临床用血安全管理、后勤安全管理等主要内容。
74.医疗服务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系统性的激励机制不当或协调机制缺失,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低下、医疗连续性差,应提供完整的卫生服务被分裂成诸多零块。
或致使患者遭受损害,严重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并造成成本消耗过大和服务效率低下的结果。
75.“碎片化”的表现与危害
(1)医疗机构分散经营。
在机构分散经营的情况下,病人在不同医疗机
(2)医疗服务信息系统断裂。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服务信息无法共享,形成一个个所谓的“信息孤岛”。
(3)医疗机构内的部门设置不合理。
导致病人不得不放弃医疗服务。
一个完整连贯的医疗服务流程被分割成许多支离破碎的碎片。
(4)医务人员综合技能弱。
忽视了病人诊疗时的整体性以及医疗服务体系的系统性。
76.卫生服务整合(medicalservicesintegration),是指以人群健康需要为依据,以改变卫生资源的不公平和不均衡分布以及利用效率不高为出发点,对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的提供进行整合,构建一体化的卫生服务体系。
77.整合的目的
一、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减少医疗机构的重复建设,防止医疗服务机构过度扩张。
二、分级诊疗,使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内每个单元都能发挥其特定的功能,各司其职。
三、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源整合,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技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使居民能够获得“以健康为中心”的均等化、同质化、一体化的卫生保健服务。
78.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的主要形式
模式
定义
举例
垂直整合
不同级别和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整合
如医院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结,包括自上而下、目的在于获得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的整合;还有与医疗保险方的整合
水平整合
同级或同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整合
如医院之间的合并或共享某类服务
实体整合
不以资产所有权进行整合,而是通过卫生系统要素进行联结
以合同、协议、战略伙伴等形式,形成类似于资产所有权整合利益关系可与实体整合平行存在
虚拟整合
以所有权为基础的整合,对所属机构资产有统一所有权
—
79.卫生服务整合方向、目标与核心
1.方向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群健康为目的;以家庭和社区为根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础的整体化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为人群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促进服务,减少和预防疾病;使人们了解和掌握疾病预防和诊治以及健康促进的知识与技能;改善人群的躯体、精神和心理健康,使人们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幸福感。
2.目标:
正像新医改方案所指出的要朝着建设一个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信息互通、协调互动运转有序的卫生服务体系。
这与国际上的(卫生服务整合的符合国际“整合服务提供体系(integrateddeliverysystem,IDS)”的观念。
3.核心:
做好基层卫生保健服务,构建预防保健医疗一体化的科学协调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即建立有序的社区医疗保健体系;从人群健康需要和管理出发来整合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整合满足人群健康需要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80.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八项要素”:
1.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2.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
3.基本的环境卫生;
4.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5.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6.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
7.常见病和创伤的恰当处理;
8.基本药物的供应
81.分级医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卫生机构的规模、水平确定不同的医疗服务任务,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
82.双向转诊,是根据病情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的过程。
它有纵向转诊、横向转诊两种形式。
83.全科医师(generalpractitioner),在国外也称为家庭医生,全科医师一般经过全科医学的专门训练,对社区内的人员提供综合性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
84.论述题卫生服务整合的障碍是什么?
如何实现卫生服务整合?
试从体制性、政策性的宏观角度和整合过程中内部运行机制等微观角度来回答整合的障碍,以及试从构建卫生服务体系网络框架(分级管理、上下协作、互为一体、分级诊疗秩序良好)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实现卫生服务整合
85.绩效(performance)是一个组织、机构或内部成员的成就与效果的全面、系统的表征,它通常与组织或机构目标的实现程度、生产力、质量、效果等概念密切相关。
86.绩效评价(performanceassessment)就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对企业或组织一定经营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87.绩效评价的逻辑框架
投入(inputs)主要是指各种资源输入,如设施、人力、资金、政策等;
过程(process)是指有组织、有步骤的工作或行动,如开展培训、实施干预措施等;
产出(outputs)是指产品输出或卫生服务等;
结果(outcome)指产生的直接结果;
影响(impact)是指产生的长期效应。
88.选取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则—SMART
specific--------明确的、具体的
measurable---可测量的、可获得的
attainable-----可实现的
realistic-------与工作相关的、实际的
timebond----有期限限制的
89.卫生系统目标促进健康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确保筹资公平性
90.绩效评价指标:
1.人群总体健康水平;
2.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差异;
3.卫生系统总体反应性;
4.不同人群中卫生系统的反应性差异;
5.不同人群医疗卫生费用的分担情况。
91.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概念:
指的是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
反应性包括:
基本人权(对人的尊重、治疗时的自主性和保密性等)
患者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治疗的及时关注、社会支持网络等)
92.测量卫生系统反应性的重要意义:
1.掌握社会对卫生服务系统的反应和期望是改善卫生服务管理的关键。
2.反应性是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的基础。
3.改善卫生服务系统的反应性是一项投入低、见效快、效果好的提高卫生系统绩效的方法。
93.控制卫生系统绩效,可以从卫生系统的职能进行分析,即规制(stewardship)、筹资(financing)、服务提供(provision)和资源开发(resourcegeneratio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事业 管理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