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生纪律.docx
- 文档编号:5054538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95KB
管理学生纪律.docx
《管理学生纪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生纪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生纪律
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
一、用好课吸引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
“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
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
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1]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哲学家的一批弟子就要毕业,哲学家将学生带到一块荒芜的田地中,告诉大家,将在这块荒地完成最后一课。
哲学家提出的问题是:
“怎样除去这块地上的杂草?
”
弟子们各抒己见:
“可以用手拔取这些草。
”
“可以使用除草剂。
”
“我用火烧的方法。
”
“可以通过向土里加石灰的办法,使草失去生长的土壤条件。
”
……
哲学家说:
“大家回去按自己的办法除去地里的杂草,一年以后,都到这儿来,说说效果,这就是我的作业,再见。
”
一年后,弟子们陆续从各地来到这块土地上,一年前荒芜的土地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可是,老师始终没有来,弟子们开始猜测“从不迟到的老师为什么没有来?
”大家结合一年前老师提出的问题,再看看这绿油油的庄稼,弟子们明白了:
除去杂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用绿油油的庄稼占领;怎样除去心中的邪念,用美德占领……
将这个故事用来思考课堂纪律管理,怎样使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让有趣、有用、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占领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
有一位在小学低段任教的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学生认真地埋头练习。
完成作业有快有慢,先完成的同学做完以后就举起了手向老师报告。
老师很高兴,开始清点:
“5个、6个同学做好了……”这时我注意到身边的两位同学明明没有做好,也连忙举起了手,成了老师口中的第9个、第10个。
另外一位老师也教低段,提出一个问题后,一些小手举了起来。
老师说:
“我多么希望看见一片森林。
”其余没有举手的“小草”立刻高高地举起了手,加入“树木”的行列,课堂上出现了小手的“森林”。
课后我连同上面的课例与这位老师讨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举手的学生是否真正懂了?
关于“森林”的暗示和要求可能带来什么?
第二个是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权利不举手?
我个人以为,从尊重人的权利出发,学生是有权利选择不举手的。
将“是否有权利不举手”的问题拓展到上课,我们可以想一想:
学生是否有权利拒绝听老师的课?
想一想这个答案,我们可能出一身冷汗。
当学生行使自己不听课、或者不听你的课的权利时,都不举手时,我们该怎么办?
所以,维持好的课堂纪律从根本上讲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也就是说,课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
当然,从发展趋势看,老师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的时代应该过去,而且正在慢慢地而且必将过去,我们挽不住也不能挽这必然逝去的夕阳。
二、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阅读链接】
苏丹兰:
课堂纪律管理刍议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纪律的基本内涵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
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我们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
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
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研究表明,由于形成的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
(一)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刚入学的儿童需要较多的监督和指导,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学习和游戏,没有教师的适当帮助,很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的行为准则。
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一方面会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另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行为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因此,这类纪律虽然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终是课堂纪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二)集体促成的纪律
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从儿童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使儿童社会化方面就开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当一个儿童从对成年人的依赖中逐渐解放出来时,他同时开始对他的同学和同辈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
青少年学生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在一定时期他们的信奉、见解、爱好、憎恶甚至偏见也都视集体而定。
由于同辈集体的行为准则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价值判断和日常行为的新的参照点,结束了青少年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力、内疚感和焦虑,所以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同伴集体行为准则的价值,并积极地认同和服从它。
集体促成的纪律也有两类,一类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等。
教师应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
(三)自我促成的纪律。
所谓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
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四)任务促成的纪律。
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野外观察、制作标本等任务都有各自的纪律要求。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学生对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对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遵守任务的纪律要求,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轻易退却。
所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
教师如能很好地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所谓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即产生所谓的“病源体传染”现象,它会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
因此,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分类。
例如,美国的威克曼(E·K·Wickman)把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
奎伊(H·C·Quay)把问题行为分成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种类型。
此外,布罗菲(Brophy)和罗尔肯帕(Rohrke)1981年提出的一个观点也有一定新颖性,他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三类:
(一)属于教师的问题:
学生的行为使教师的要求受挫,从而引起教师的不快或烦恼;
(二)属于学生的问题:
由于意外事件或他人(除教师外)的干扰,学生的要求受到挫折;(三)师生共有的问题:
师生彼此使对方的要求和目标受到相同程度的挫折。
这一分类最引人注意和具有启发意义的地方是将教师的问题行为也列入其中,实际上,课堂上的不少问题行为的确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如教师粗暴的态度、对学生频繁的训斥等都会引发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这方面问题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
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
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
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在课堂中蔓延。
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
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
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危害也很大。
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
研究结果表明,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概括起来,主要的影响因素集中在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
这些因素主要是:
挫折。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业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教学要求的不适应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并引发紧张、焦虑、惧怕甚至愤怒等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反应就可能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
寻求注意。
研究发现,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性别特征。
在小学阶段,男孩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喜欢探究,但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比同年龄的女孩普遍要低些,因而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女孩。
人格因素。
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也有联系。
例如,内倾化的人格,常表现出抑制退缩行为,不愿与人交往,自我意识强,易受暗示。
而外倾化的人格,则喜欢交际,迎合热闹,胆子较大,善于获取新事物,自制能力较弱,违反纪律的情况相对较多。
生理因素。
学生的生理因素也是常导致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生理上的不健康(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发育期的紧张、疲劳和营养不良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这方面因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被忽略。
另外,还有些学生的过度活动是由于脑功能轻微失调(简称MBD)造成的,教师对这些学生要更热情地关心,帮助他们掌握控制冲动的方法。
(二)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与教师也有关系,有些问题行为就是教师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要想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定约束和调整。
一般来说,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的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教学不当。
指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教学不当可以引起课堂问题行为,这一结论已经在布罗菲和普特南(Putnam)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常见的教学不当有教学要求不当,例如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学组织不当,例如教学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讲解不当,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笨拙,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死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
管理不当。
这可能是教师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
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作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产生“病源体传染”效应。
还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
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丧失威信。
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威信的教师是很难管好课堂的,丧失威信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前面提到的教学不当、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教师威信下降。
一般说来,以下行为的教师容易在学生心目中丧失威信:
1.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不好。
2.对教学不认真负责,上课懒懒散散。
3.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说了以后不检查。
4.向学生许愿,但总是不兑现。
5.不关心学生,待人冷漠。
6.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
7.带有偏见,处事不公。
(三)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包括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班级人数与课堂座位编排方式、教学环境的温度和色彩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的课堂行为都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有的研究发现,父母不和、经常打闹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
另有研究发现,教室墙壁和家俱的色彩过于强烈和鲜艳,容易使儿童在课堂上兴奋好动,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
教室内温度过高,则容易使学生烦躁不安,课堂上的不友善行为和冲突性行为随之增加,课堂秩序不易维持。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人数较少的班级课堂纪律往往较好,教师用于课堂管理的时间也较少。
而人数较多的大班中,由于单位面内人口密度过大,学生的个人活动空间相对受到他人挤占,这往往成为诱发学生好动争吵和产生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的一个主因。
这种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三、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一)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
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
例如,音乐课上要求学生上课时随着教师的琴声一行行列队轻轻走入教室,在音乐声中向教师问好、坐下,下课后仍按小组队形踩着音乐节奏轻轻退出教室。
这种要求一旦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
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因要求不当引起新的课堂问题行为。
(二)及时巩固课堂管理制度。
一旦形成了课堂管理规则,就要及时反复巩固它,必要时还要加以修正。
巩固管理制度的教师行为主要有:
1.认真监控。
指教师应仔细认真地观察课堂活动,讲课时应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做作业时要经常巡视全班学生。
善于指导学生行为的教师,应能在学生的不恰当行为造成混乱之前就有所察觉。
2.及时恰当地处理问题行为。
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
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但无鼾声,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
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扮小丑和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
3.灵活运用奖惩手段。
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通过惩罚制止不良行为,这是巩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奖惩的具体办法很多,例如教师表情上的赞同与不赞同,表扬与批评,给予学生某种荣誉或取消荣誉,发奖品,课后留校,暂停听课,送校长室等。
在实施奖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奖励为主;二是维护课堂规则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则实施奖惩;三是惩罚手段不能滥用,更不能体罚学生。
(三)降低课堂焦虑水平。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的情绪反应。
适度的焦虑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因而是十分必要的。
但焦虑过度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导致问题行为。
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帮助学生在焦虑过度而尚未形成问题行为前降低焦虑的强度。
调控学生焦虑的办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谈话了解、诊断焦虑的原因,然后诱导学生把造成焦虑的烦恼渲泄出来。
二是针对焦虑的原因适当调整教学情境,例如调整教学要求、进度,调整教学评价的方法或要求等。
课堂中不仅存在着学生的焦虑,教师也会产生焦虑。
通常情况下,课堂纪律问题是引起教师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教师特别是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纪律问题经常忧心忡忡,担心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于是常常采取一些生硬措施控制课堂,频繁指责训斥学生。
这样做反而激化了矛盾,扰乱了课堂,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焦虑。
实际上,能否维持好课堂纪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教师与全体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教师如果能真正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要求,讲求工作方法,学生反过来会维护、支持教师的工作,课堂纪律就容易维持,教师的焦虑水平也会大大降低,课堂管理效率会得到相应提高。
(四)实行行为矫正,开展心理辅导。
行为矫正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行为矫正的方法比较适合于较为简单的问题行为,例如上课爱讲话、好动等行为。
行为矫正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1.确定需矫正的问题行为;
2.制定矫正目标;
3.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和强化时间;
4.排除维持或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
5.以良好行为逐渐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
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纪律水平,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自我潜能发挥的障碍,以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
从这一点看,心理辅导是从内而外地做工作,它不象行为矫正那样完全以改变外部行为表现为目标,因而比较适合于调整较为复杂的问题行为。
但心理辅导工作能否奏效,还取决于师生之间是否真正建立起了信任、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能否展开真诚的思想、情感交流。
因此,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素养,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交往,以不断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课堂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一言堂”,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
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规范和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规范和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规范和制度。
要促进学生从规范和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制度和规范建设的主人,把课堂规范和制度管理过程作为规范和制度教育的过程。
三、纪律管理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避免人为添乱。
有些课堂上的乱是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考虑不周到而带来的,教师自己添了乱。
比如在一节数学可上,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派一位同学代表小组上台竞赛。
本来老师希望学生振奋精神,关注竞赛内容,但提出的要求却是:
“为本组学生加油,”小学生立即来了劲:
“某某某,加油!
”“某某某,加油!
”再控制纪律就比较难了,教学陷入了长时间停顿。
2.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
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善就有了具体的标准。
很多老师不仅注意树立榜样,而且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指引着学生的行动。
3.让学生分享老师纪律管理时的情感。
比如老师说:
“某某同学刚才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老师很不满意。
”“某某同学这样做,老师很为他高兴。
”课堂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不仅有利于纪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别人情感,尊重别人情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4.走到学生身边去。
相对而言,教室后面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纪律问题,究其原因,教师与他们空间距离大了,心理距离也大了,而教师的影响力却小了。
特别是多媒体进入课堂以后,一些教师把鼠标当成了羁绊与学生交流的绳索,更难走下讲台。
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的其中一条建议就是:
教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近距离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5.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
“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
”
“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老师想把小红花奖励给你,可是小红花不愿意,它告诉我,它不喜欢不守纪律的孩子。
”
“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
”……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纪律的课堂评价用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侮辱学生。
一般而言,如果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习,是你期望的,你就给予肯定,而且必须明确那一类行为是你肯定的;相反,如果学生的行为是不利于学习,不是你期望的,就应该给予批评,但批评也一定要指向具体的行为。
6.注意纪律要求的变化。
比如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你这样做很乖”可能巩固某些行为,但三年级,就需要从“我希望你怎么”到“你应该怎么”转变,从“你乖”到“你懂得规则”的转变,有利于将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谋求老师的赞赏转化到认可和接受纪律的要求。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经验
教师进入课堂时,首先要树立“心中要有火力点”的概念。
每一个班都有一、两个较调皮的学生,也就是这个班的火力点,所谓擒贼先擒王,找准、控制好这个火力点也就控制好了这个班,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纪律控制。
(1)注视法:
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采用注视的方式引起该学生集中注意力,突出眼神,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
(2)暗示法:
用暗示的方式来控制纪律的方法叫暗示法。
如走近学生敲敲桌子或拍拍学生,暗示其注意;或走到正在自由说话的学生旁边,放高音量;目光移开不守纪律的学生然后说‘有几个小朋友没看老师的表情,是不是很难看呀’等等方式。
(3)提问法:
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老师已准备提问的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其注意的方法叫提问法。
(4)威胁法:
用其它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可用威胁的手段来控制纪律。
此方法一般不采用。
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打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5)隔离法:
采取隔离的方式来分散火力点从而控制纪律的方法。
如两个学生打架、打闹时,可采取前后或左右分开他们的做法。
如在座位排列上可以稍加调整,男女隔开或动静搭配坐。
(6)无声法:
在大多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老师突然表情严肃,以无声的方式,静坐1分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学生 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