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货币管理实务doc 170页.docx
- 文档编号:5047772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07
- 大小:96.15KB
金融行业货币管理实务doc 170页.docx
《金融行业货币管理实务doc 17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行业货币管理实务doc 170页.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行业货币管理实务doc170页
办理商业汇票业务应注意哪些事项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办理商业汇票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办理商业汇票必须以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为基础,出票人不得签发无对价的商业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
(2)商业汇票的出票人,应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与付款人(即承况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3)签发商业汇票必须依《支付结算办法》第78条规定,详细记载必须记载事项。
(4)我国目前使用的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所采用的都是定目付款形式,出票人签发汇票时,应在汇票上记载具体的到期日。
(5)商业汇票可以在出票时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后使用,也可以在出票后先使用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远均应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承兑不得附有条件。
(6)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申请贴现时,必须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贴现银行办理转贴现、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贴现利息的计生机算,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的银行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商业汇票的票款结算一般采用委托收款方式。
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持票人应在提示付款期内通过开户银行委托收款或直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对异地委托收款的,持票人可匡算邮程,提前通过开户银行委托收款。
出纳的核算方法是什么
出纳核算方法是完成出纳任务的手段,与整个会计核算方法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审核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报表,以及对出纳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和利用等方法。
(1)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核算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就出纳核算而言,要按现金、每一种银行存款、每一种有价证券设置账户进行记录和核算。
出纳工作常设账户有:
“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结算户存款”、“银行存款日记账——××专户存款”、“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票)”、“短期投资——股票投资(××股票)”等。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
在我国,几十年来“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按”三种复式记账方法同时应用。
但随着新的预算会计制度的出台,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统一使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所以,目前企业出纳记账应当采用借贷复式记账的方法。
(3)审核与填制凭证。
审核并填制凭证,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审查经济活动的合理牲、合法性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方法。
出纳人员对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在过账前,也要复核有关原始凭证,填制或复核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依据,对记录每一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核,并根据经审核后的原始凭还填制记账凭证,然后再据以记账,可以保证核算质量,明确经济责任。
出纳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复核与专管费用报销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出纳人员的复核是一种复查性的,是保证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是出纳工作的一个步骤,而费用报销的审核则是一项专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纳人员不得兼管费用报销等审核工作。
(4)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是根据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按照记账的正规方法和程序登记账簿,并定期进行对账、结账,可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核算资料。
出纳日记账要逐笔序时进行登记,定期结出借贷发生额与余额,出具出细报告单与总账会计进行核对。
其中现金日记账还要每日结出余额,并与库存现金核对。
(5)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对各项资产物资进行实物盘点,账面核对以及对各项往来款项进行查询、核对,以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资产物资、债权债务、所有者权益等情况,加强物资管理,保持账记与实存的一致性,并为编制报表提供可靠的资料。
出纳要每天清点核对库存现金,经常性地与银行进行账目核对,适时清点核对库存各种有价证券和结算票据。
(6)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表格形式,定期总括地反映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一种专门方法。
编制会计报表,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为企业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有关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提供有关信息;为投资人、债权人进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资料。
出纳部门主要是报告本单位现金收支与结存情况,现金收支计划的实现情况,资金利用情况,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
(7)会计分析。
对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是对核算资料所反映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挖掘收入潜力,找出降低成本办法,扩大经营成果。
上述专门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总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必须一环紧扣一环。
缺少哪一环,或在哪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都将影响整体核算质量。
出纳的职责和权限
一、什么是出纳
出纳人员,从广义上来说,既包括各单位会计部门设置的出纳人员,也包括各业务部门的各类收款员、工资发放员(专职或兼职)等。
无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收款员、工资发放员,他们大都直接与现金、银行结算票据打交道,也要填制和审核一些原始凭证,他们必须保证自己经手的货币资金、票据的安全与完整,他们所从事的款项收付业务实际上是单位出纳人员的工作延伸。
从狭义上来说,出纳人员仅指单位会计部门从事资金收付和核算工作的出纳人员。
任何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工作规律,出纳是会计工作的组成部分,具有一般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但它又是一个专门的岗位,一项专门的技术,因此,具有自己专门的工作特点。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社会性出纳工作担负着一个单位货币资金的收付、存取活动,而这些活动是置身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大环境之中的,是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相联系的。
只要这个单位发生经济活动,就必然要求出纳员与之发生经济关系。
如,出纳人员要了解国家有关财会政策法规并参加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出纳人员要经常跑银行等。
因此,出纳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专业性出纳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岗位,有着专门的操作技术和工作规则。
凭证如何填,出纳账怎样记都很有学问,就连保险柜的使用与管理也是有讲究的。
因此,要做好出纳工作,一方面要求经过一定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其工作要领,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工具,做一个合格的出纳人员。
3.政策性出纳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财经法规进行。
如,办理现金收付要按照国家现金管理规定进行;办理银行结算业务要根据国家银行结算办法进行。
《会计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都是把出纳工作并入会计工作中来,并对出纳工作提出具体规定和要求的。
不掌握这些政策法规,就做不好出纳工作;不按这些政策法规办事,就违反了财经纪律。
4.时效性出纳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何时发放职工工资,何时核对银行对账单等等,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一天都不能延误。
因此,出纳员心里应有个时间表,及时办理各项工作,保证出纳工作质量。
二、出纳员的职责和权限
根据《会计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等法规,出纳员具有以下职责:
(1)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出纳员应严格遵守现金开支范围,非现金结算范围不得用现金收付;遵守库存现金限额,超限额的现金按规定及时送存银行;现金管理要做到日清月结,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每日下班前应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查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也要及时核对,如有不符,立即通知银行调整。
(2)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时,要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再据以编制收付款凭证,然后根据编制的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
(3)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和对购汇制度的规定及有关批件,办理外汇出纳业务。
(4)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为其他单位办理结算。
(5)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债券、股票等)的安全与完整。
(6)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根据《会计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等法规,出纳员具有以下权限:
(1)维护财经纪律,执行财会制度,抵制不合法的收支和弄虚作假行为。
《会计法》第三章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中对会计人员如何维护财经纪律提出具体规定。
《会计法》的这些规定是:
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处理。
单位领导人应当自接到书面意见之日起1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对决定承担责任。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制止和纠正,又不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的,也应当承担责任。
对严重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机关应当负责处理。
(2)参与货币资金计划定额管理的权力。
(3)管好货币资金的权力。
出纳工作发生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一、出纳工作发生差错的原因
1.制度不严,无章可循。
有些单位不按账款分管的原则行事,单位领导、会计人员随意经手现金,且长期不与出纳结算,出纳员对现金收支情况不明,因而常出现差错。
有的单位为了逃避上级或有关部门的审计、检查、监督,采取隐瞒收入的手段,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这样,不仅会造成“账内”资金与“账外”资金相互交错,而且由于这部分资金在收支上存在的不合理或不合法性,加上长期缺乏正常监管,因此,常常出现乱批乱支乱花现象,这也是导致出纳工作出现差错的重要原因。
2.手续不全,疏于防范。
有的出纳员填写现金支票、编制证账凭证不规范,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有的借款无据或领款不签字、不盖章,时间一长,借款、领款人遗忘,或有意赖账,或意外身亡,事后清查账务,出纳员又找不出对方借款、领款的其他证据,只得自己赔钱了事;有的对现金、凭证、支票、存折、印鉴等保管不善,一旦遗失或被盗,就会酿成祸患。
3.工作不勤奋,粗心大意。
4.监督不力,管理混乱。
5.动机不良,知错犯错。
二、避免差错的防范措施
1.健全制度,按章办事。
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制度》,实行现金、存款内部控制。
严格执行账款分管制度,出纳员不登记会计记录,非现金出纳员一律不得经手现金。
建立健全现金收支和票证管理制度,现金收取使用统一规定的收款凭证,并及时全额入账,严禁收入不上账或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现金开支要由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批,严禁坐支、挪用、公款私存,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加强票证管理,严禁“出卖”账户、出借支票和擅自签发空白转账支票。
2.规范操作,杜绝漏洞。
填写支票要认真,做到字迹清晰,数码规范,大写前不留空,小写前注明均,避免给坏人可乘之机;编制证账凭证,要按原始单据的自然张数填写附件张数,并用胶水粘牢,以防脱落和避免原始单据被别有用心的人拙掉销毁、嫁祸于人;领款、借款要严格履行手续,领款必须有领款人签字盖章,借款必须由借款人立据、签字盖章并经分管财务领导审批。
3.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出纳工作是一项繁忙而又细致的工作,要真正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做到“三勤、三心”。
“三勤”就是:
业务生疏要勤问,重要业务工作勤向领导汇报;经办业务要手勤,做到填单认真、点钞准确、记账及时、手续清楚,尤其对每一笔收付业务,要按照时间先后逐笔记好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及时盘点现金,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联系银行要腿勤,每天超过规定限额的结存现金要及时送存银行,经常与银行核对存款账目,一旦发现错账,应及时弄清情况,迅速更正。
“三心”就是:
学习业务要虚心,不懂的问题要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办理业务耍细心,每一笔收付业务郡要亲自过手、过目,辨别真伪,严格把关,避免粗心大意造成差错;日常工作要有责任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度警惕,谨慎从事,尤其对现金、凭证、支票、存折、印鉴等要妥善保管,防止遗失、被盗、被骗而酿成大祸。
4.加强监管,民主理财。
一是加强会计监督,特别是出纳员要主动接受会计人员的监督,主动为现金盘库提供条件,对账时主动为会计员报出现金库存数,只有这样,才能检查出账款是否真正相符以及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二是加强审计监督,平时对财务收支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审计,年终进行全面清理审计,对检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区别情况,及时处理。
三是推行民主理财制度,经群众民主推荐、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理财小组定期召开理财会议,检查财务收支情况和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公布财务收支账目,接受群众监督。
5.廉洁自律,防微杜渐。
出纳员经常与金钱打交道,一定要做到手脚干净,一尘不染,绝不能心存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绝不能动用和侵占国家和集体的一分一厘,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钱迷心窍只会自毁人生!
出纳工作流程
--------------------------------------------------------------------------------
出纳的工作:
一、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
二、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
三、做银行帐和现金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
四、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
1、员工出差分借支和不可借支,若需要借支就必须填写借支单,然后交总经理审批签名,交由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由出纳发款。
2、员工出差回来后,据实填写支付证明单,并在单后面贴上收据或发票,先交由证明人签名,然后给总经理签名,进行实报实销,再经会计审核后,由出纳给予报销。
五、员工工资的发放。
出纳工作细则:
工作事项及审验等程序
失误防范及纠正程序
现金收付
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并注意票面的真伪。
若收到假币予以没收,由责任人负责。
2、现金一经付清,应在原单据上加盖“现金付讫章”。
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
3、把每日收到的现金送到银行。
不得“坐支”。
4、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
做好现金结报单,防止现金盈亏。
下班后现金与等价物交还总经理处。
5、一般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或汇兑手续。
特殊情况需审批。
6、员工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须总经理签字,批准并用借支单借款。
若无批准借款,引起纠纷,由责任人自负。
银行账处理
1、登记银行日记账时先分清账户,避免张冠李戴。
开汇兑手续。
2、每日结出各账户存款余额,以便总经理及财务会计了解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以调度资金。
每日下班之前填制结报单。
3、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不得随意乱放。
4、公司账务章平时由出纳保管。
每日下班后账务章交总经理处。
报销审核
1、在支付证明单上经办人是否签字,证明人是否签字。
若无,应补。
2、附在支付证明单后的原始票据是否有涂改。
若有,问明原因或不予报销。
3、正规发票是否与收据混贴。
若有,应分开贴。
4、支付证明单上填写的项目是否超过3项。
若超过,应重填。
5、大、小金额是否相符。
若不相符,应更正重填。
6、报销内容是否属合理的报销。
若不属,应拒绝报销,有特殊原因,应经审批。
7、支付证明单上是否有总经理签字。
若无,不予报销。
出纳人员的权限有哪些?
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出纳员具有以下权限:
(1)维护财经纪律,执行财会制度,抵制不合法的收支和弄虚作假行为。
《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循的重要法律。
《会计法》第三章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中对会计人员如何维护财经纪律提出具体规定。
这些规定,为出纳员实行会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提供了法律保障。
出纳员应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这些法规,充分发挥出纳工作的“关卡”、“前哨”作用,为维护财经纪律、抵制不正之风做出贡献。
(2)参与货币资金计划定额管理的权力。
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制度是出纳员开展工作必须遵照执行的法规。
这些法规,实际上是赋予了出纳员对货币资金管理的职权。
例如,为加强现金管理,要求各单位的库存现金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多余的要按规定送存银行,这便为银行部门利用社会资金进行有计划放款提供了资金基础。
因此,出纳工作不是简单的货币资金的收收付付,不是无足轻重的点点钞票,其工作的意义只有和许多方面的工作联系起来才能体会到。
(3)管好用好货币资金的权力。
出纳工作每天和货币资金打交道,单位的一切货币资金往来都与出纳工作紧密相联,货币资金的来龙去脉,周转速度的快慢,出纳员都清清楚楚。
因此,提出合理安排利用资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供货币资金使用与周转信息,也是出纳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纳员应抛弃被动工作观念,树立主动参与意识,把出纳工作放到整个会计工作、经济管理工作的大范围中,这样,既能增强出纳自身的职业光荣感,又为出纳工作开辟了新的视野。
出纳与会计有什么关系
出纳工作和会计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初次接触出纳的人来说,首先必须接受一点会计的基本理论,这样对今后的出纳工作是不无裨益。
在这里,我们首先以企业为例来阐明有关会计的基本理论。
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会计工作也不例外。
会计工作的目的,简称会计目的,它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在会计实践中,会计目的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程序与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目的常常被当作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因此,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了解会计目的。
会计目的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会计目的也往往不一样。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必然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
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的。
然而,要真正发挥企业会计的作用,还必须明确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人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目的,也都是指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由于企业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分析企业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主要是明确企业会计为谁提供和怎样提供信息的问题;也可以说,这里讲的会计目的是指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
为此,首先应明确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
出纳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呈报的步骤和方法。
也就是说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编制的步骤和方法。
科学地组织账务处理程序,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会计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四种,它们是: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汇总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办法的要求不同。
在各种程序下,对于出纳人员来说,出纳业务处理的步骤和方法基本相同。
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怎样处理
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
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从现金流量表看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偿债能力风险
我们可从现金流量表中选取有关指标判断企业的偿债风险。
1、现金比率,用企业期末的现金余额与企业的流动负债之比,判断企业的偿债风险。
由于流动负债期限短(不超过一年),很快就需要用现金来偿还,如果企业手中没有一定量的现金储备,在债务到期时就容易出现问题。
2、经营净现金比率,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与企业流动负债相比。
为什么要使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呢?
首先,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情况下,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先要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支出,然后才能满足偿还债务的支出。
第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的主要活动,是获取自有资金的主要来源,应该说也是最为安全而且是最规范的取得现金流量的办法,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来恒量企业的偿债风险,能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
3、经营净现金与全部负债之比,用以恒量企业用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付全部负债的能力,这个指标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偿债风险状况。
我们在对某系统30家企业的现金比率进行比较发现,现金比率在40%-80%之间的企业都是经营稳定、资金运转良好的企业。
现金比率在100%以上的企业,有的是经营情况特殊,有的是年末由于一些原因现金余额增大,虽然他们的资金状况良好,但过高的现金比率会使资产过多地保留在盈利能力最低的现金上,虽然企业没有偿债风险,但降低了获利能力。
现金比率在20%以下的企业,经营上存在各种问题,其中现金紧张是共同特点,而且其中有几家企业已经出现现金周转的极度困难,偿债风险巨大。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偿债风险的预警信号:
在现金比率低于30%时,企业的偿债风险加大,这时候,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支付能力风险
支付能力是指企业除了用现金偿还债务外,用现金来支付企业的其他各项开支,企业如果没有支付能力,拖欠职工工资,拖欠货款,不能如常支付股利,不仅会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生产经营不正常,而且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信心,形成支付上的风险。
利用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指标,我们可以得到这方面的信息。
1、普通股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股利的经营净现金流量。
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反映企业支付股利和资本支出的能力,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之比来反映企业年度内使用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证明企业支付能力越强,反之,则会形成支付风险。
2、综合支付能力。
用本期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加上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行业货币管理实务doc 170页 金融 行业 货币 管理 实务 doc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