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 文档编号:5044355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34KB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其是插班生1人。
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
1、除法2、年月日3、平移和旋转4、乘法5、观察物体6、千米和吨7、轴对称图形8、认识分数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0、统计11、认识小数12、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平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觉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
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善。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
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除法:
10课时
二年、月、日:
3课时
三平移和旋转:
2课时
四乘法:
9课时
五观察物体:
2课时
六千米和吨:
5课时
七轴对称图形:
2课时
八认识分数:
6课时
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9课时
十统计:
4课时
十一认识小数:
4课时
十二整理与复习:
4课时
【篇二】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仍然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继续教学整数的除法和乘法,包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应用这些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继续教学分数,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首次教学小数,有一位小数的意义、读与写、大小比较、加减计算等知识;还教学时间单位年、月、日,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较大的质量单位吨。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初步教学轴对称图形;继续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较简单的几何体,用图形表达看到的形状;教学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平均数的含义,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用平均数描述和分析一组数据的基本状况。
联系上面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了六次实践活动。
“我们的试验田”是场景型的活动,在试验田场景里提出并解决与数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运动与身体变化”是专题研究型的活动,用统计的知识与方法,研究体育运动引起的脉搏和呼吸的变化情况。
其它都是操作(制作)型的活动。
另外,还编排了十多篇“你知道吗”,大致有两类内容。
一类是与数学知识有联系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如划分一年四季的温度标准、大自然和建筑里的对称现象、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只是在地球上的等。
第二类是有关数学的历史故事,如我国明朝“铺地锦”的乘法计算、古代和近代测量长度和物重的工具、出土文物上的几何形状、古代表示小数的方法等。
这些内容能拓开学生的视野,增多知识,激发对数学与学习数学的热情。
编排了十多道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满足部分地区、学生的需要。
二、教材编排特点
1、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新的计算问题,产生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现实需要,通过系列的场景情境,让学生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灵感;注意运用实例引出概念和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等概念,运用不同的实例帮助丰富概念。
2、展示现实情境,借助直观和操作逐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安排由浅入深,可以降低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利于学生逐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安排许多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把具体的感知逐步上升为数学的结论;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教材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注意沟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促进学生形成关于小数的良好数感。
3、注意数学知识的比较。
一是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发现计算规律,产生新的体验,提高计算能力;二是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把握面积与周长的联系与区别,例如,通过拼摆、计算和列表,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图形的面积相等,但它们的周长却长短各异,反之,有些图形的周长相等,但它们的面积有可能大小不同,这样,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图形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认识便逐步清晰并得到提升。
4、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都是对图形进行变换的方法,教材编排时,注意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设计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体验;结合观察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5、数学实践活动突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应用性。
一是强调不同领域数学知识的联系与综合,例如,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后,安排的实践活动“生日快日”,调查里同学的生日,并分别按月份和季度分类整理,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使“年、月、日”的知识与“统计”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综合性。
二是强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认识了“千米和吨”以后,安排的实践活动“了解千米”,引导学生通过查找有关的体育、交通、天文、地理常识,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千米,并体会千米在生活的广泛应用;三是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统计”单元以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运动与身体变化”,始终以研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线,从而突出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三、教学建议
1、要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要准备教具,其他领域的内容的情境的创设、现实生活素材的再现等也要准备教具,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的教具要准备,每个学生都能准备必要的学具,以便学生充分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活动。
2、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一是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度,不人为地加大教学难度和密度,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反之也然;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反复尝试、练习,不断修正,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合作完成任务。
3、重视发展学生估算策略,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重视学生先计算后验算、检查的要求,培养学生验算的良好习惯。
4、解决问题时,要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再充分交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5、强化练习的设计,力求形式多样、题型新颖、灵活多变,避免单一、枯燥、重复、机械的训练,做到精讲精练,在练习中要让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些获得的有关信息,积累感受。
在解决问题时,注重比较,以沟通一些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解决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想的,发展他们的数学思考,教学思考题时,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索解答的方法,不要当作例题来教学。
6、重视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评价时,既要关注对乘法、除法计算方法等知识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评价,关注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评价的方式多样,把握好评价的时机,旨在引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今后继续学习增添新的动力。
【篇三】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2班共有学生36人,其中女生17人,男生19人。
学生的年龄均在10岁左右,班里大多数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好学,关心集体,上进心强。
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简单的运算方法。
能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到不确定现象。
学生能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也有少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
因此,在这学期中我将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辅导,力求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万以内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万以内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步计算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简单的统计知识。
教材依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的阶段特征,从三年级学生的现实出发,在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选择有意义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既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学习资源,便于他们主动探索新的学习内容。
此外,教材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介入活动,开展数学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数与代数。
(1)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2)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一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3)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
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4)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经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
知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平均数以及运用平均数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教学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教学课件等先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近结束,对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如何让学生乐学、愿学、学会,我觉得兴趣是关键!
可以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
例如:
教《平均分》时,在主题图讲完后,我把24朵红花,蓝花,绿花,紫花分别放在四个盒子里,然后分别请3个、4个、6个、8个同学上台,说:
"我把把*花送给你们,们自己拿走,但你们拿的*花朵数要相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怎么样拿才合理,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平均分的意义,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
再如:
在教学《三位数退位减法》时,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
通过实践操作,开放学生“全脑”,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
例如: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较为困难。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节课我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在引导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学生活泼愉快地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
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
品尝到了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三、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知识应用过程
重视学生的数学体验,《课标》也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和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要通过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数学回归生活,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例如:
在《角的认识》这一课中,如果剪去两个角,会得到几个角呢?
”这一体验过程的引导,把空白留给了学生,让他们的思维有更大的空间,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开展大比拼。
这一过程中,不仅是学生的数感、空间观等的培养都通过体验得以实现;而且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剧烈的碰撞中又得到了锤炼。
再如:
在学习《加法估算》时,让学生谈谈这节课你最深的感受,在生活中你有这种经验吗?
今天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那些帮助?
学生就在这轻轻松松的谈话中,体验着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这种“体验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四、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如在教学《猜数游戏》时,我先告诉学生我写了一个三位数,十位上是6,让学生猜猜这个数是多少.猜的过程中告诉学生是猜得大了还是小了.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加深了对数的认识掌握,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五、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
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摘桃子"比赛,在个人中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数学“体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数学。
当然。
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学困生转化问题,还是一大难点,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我认为,数学预习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
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
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二、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预习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
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
不言而喻。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
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
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
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如果没有预习,学生的大脑会一片空白,不能及时与旧知识链接,会毫不批判的无条件接受。
预习后,当认知发生冲突时,及时反思学习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学生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
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构建自己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四、利于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相应的改变教学策略,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动的使用课本提供的素材。
教师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从学科的总体目标拟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
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
灵活多变的处理教材,让教材为师生服务,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
学生预习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识浮浅。
因此教师更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的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成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适的空间。
学生的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例如,原文用的除法例子:
课本上是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怎样分?
重点是平均分及如何平均分。
为了防止学生背答案而不去深入思考,可以改为:
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怎样分?
诚然,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的分阶段进行辅导。
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学生(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流出5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他们在家如何预习给予示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意识。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促进学生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
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
首先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
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生动活波、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
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注重语言表达。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敢想敢说。
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我从来不包办代替,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讨论时间稍长,影响了后来学生在谈听故事之后的感想以及如何向大家介绍“我是角”,这部分内容,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
原订讨论角的大小时为第一个高潮,讲完故事之后再出现第二次学生情绪的高潮,但效果不是很好。
对学生备的不够。
比如:
在做角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意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两边叉开越大角越大,可是有的学生就只是说,我发现我做的角象鸭子的嘴,象海鸥在飞┈就是不说大小。
后来我引导说:
从大小上看,学生们这才能够说出来。
逛商场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
逛商场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
周六,妈妈带着我去逛商场,给我买了好多美味的零食和一套最时尚的运动服,我们才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老爸,我们回来了。
”我一边喊,一边把运动服往沙发上一扔,躺了下来,“真是累死我了!
”
“今天买运动服用了多少钱呢?
”爸爸笑着问。
“那就考考你吧!
”我自信地说。
“对,答不出来今天晚上就请我们吃自助餐。
”妈妈说。
“太好了,我最爱吃自助餐了,我出的题一定能难倒你的。
”我开心的.说。
“好,请听题。
今天,我买的运动服,裤子128元,上衣比裤子的2倍少78元,一双运动鞋的价钱比一件运动上衣价钱的3倍还多53元,请老爸算一算,我今天买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
爸爸听了以后,想了一会,头都大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什么2倍、3倍,绕来绕去的,还是你来算吧,算对了请你们吃自助餐。
”
“好,裤子价钱已知为128元,上衣比裤子的2倍少78元。
设上衣价钱x元,x+78=2×128,x=256-78,x=178,所以上衣就是178元。
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三年级 下册 数学 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