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心理学.docx
- 文档编号:5039260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83.68KB
交际心理学.docx
《交际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际心理学.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际心理学
善于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
我们要善于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逆转。
二是在形成对别人印象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失去客观公正性。
有一幢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天晚上放学后出来玩,他们攀上车厢,在上面蹦跳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住户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一位老人想出一个办法。
这天,他对小孩子们说: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
”小孩子们很高兴,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
次日,老人又来到车前,说:
“今天继续比赛,奖品是两粒奶糖。
”小孩们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稀疏而弱小。
第三天,老人又对孩子们说:
“今天奖品是两粒花生米。
”小孩们纷纷下汽车:
“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有意思。
回家看电视去。
”
这是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曲线”方能“救国”。
老人开始对孩子们的奖励,实际上是表现了对孩子们蹦跳行为的赞扬,刺激了孩子们继续蹦的热情。
之后逐渐减少这种认可与奖励,孩子们当然会越来越不高兴,也就没有了行为的情绪。
这个故事里其实包含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其大意是: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拦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小刚此时的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模式相差很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
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
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扫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
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
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时候是“假装”,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的“核心品质”。
一个心理实验:
让别人听到你的评价。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请了许多被试分四组来参加一项实验,其中一位被试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亦即假被试,研究者安排这名假被试担当这些被试们的临时负责人。
在每次实验的休息时间,这名助手都会离开被试们,到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向其汇报情况,其中会谈到对其他被试的印象和评价,被试们的休息室与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虽然两人压低声音谈话,但是实验以巧妙的安排,让被试们每次都能清楚地听到别人怎样评价自己。
具体有四情境:
肯定———让第一组被试始终得到好的评价:
假被试从一开始就用欣赏的语气说他们如何如何好,他如何如何喜欢他们;否定———对于第二组被试,假被试从开始至终都对他们持否定态度;提高———对第三组,前几次评价是否定的,后几次则由否定逐渐转向肯定。
降低———对第四组,前几次评价是肯定的,后几次则从肯定逐渐转向否定。
然后,研究者问所有被试有多大程度上喜欢这个助手。
让被试们从-10到+10的量表上作答案,结果发现,喜欢程度的平均分:
第一组的得分是+6.42,第二组为+2.52,第三组为+7.67,第四组为+0.87。
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
研究者认为,前两组的表现说明了人际吸引中的“交互性原则”,即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
对此,心理学家霍曼斯进一步发现和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
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以建立和维持。
许多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在一般情况下,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去接近。
而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的,对他们也会疏远和厌恶。
“投桃报李”、“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心理体验是大多数人都曾经历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这种交互原则,来平衡彼此间的情感,协调人际关系。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友情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是友情的基础所在。
否则,正如单相思不是爱情一样,“剃头挑子一头热”,你的热情换来的是别人的冷漠,双方的情感达不到共鸣,友谊不可能建立也不可能持续。
所以,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想得到一个微笑,你就要先给别人一个微笑。
不要一心希望别人为你做些什么,因为事实上别人并没有任何义务。
首先要求自己去接纳、肯定、支持你周围的人,你就会收获他们对你的喜欢与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哲孔子所持的观点,被西方看作是伦理道德的黄金原则或基本内容。
确实,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拿去给别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与人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许多矛盾冲突就可以迎刃而解。
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对象喜欢程度最高。
另外,这一实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揭示了人际吸引中的“增减原则”,这些数据说明,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变化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
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后来,其他学者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或得失原则”。
而阿伦森则幽默地称之为“对婚姻不忠定律”;意指从陌生人处所获得的赞许往往比配偶的赞许更有吸引力。
因为后者在日久天长的岁月中对自己的喜欢程度逐渐降低,而前者由淡漠突然转向赞许,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所以说,人们的这一心理倾向中潜伏着对爱情不忠的可能性。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很有心计,他并没有做什么事情,给你什么恩惠,却变着法子叫你对他感恩戴德。
也有些人对这一心理效应还不甚明了,更不能做到自觉运用,做事虽然费力却不讨好。
在一家食品店里,顾客们常常喜欢排成长队在一位售货员那里购买食品,而别的售货员却无事可做,一天,店领导问她有什么决窍。
“很简单”,她回答说,“别的售货员称糖时,总是先装得满满的,而后往外取出,而我却相反,先装得少一些,过秤时添上一些,并随便说上一句:
‘我送你两颗,谢谢你光顾,欢迎再来’,这就是我的决窍。
”
其实每位售货员卖给顾客的东西在斤两上都是不多不少的,但是,如果先装多了然后往外取出,顾客会认为是从他的袋子里往外取,在心理上容易怀疑短秤;相反,如果先把糖装少,过秤时再往里添,顾客对售货员产生信任感,还认为自己占了便宜。
因此,我们要善于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逆转。
二是在形成对别人印象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失去客观公正性。
人际交往中的白金规则
卓越生活的创造需要有很多东西。
其中一件你可能会忽视的东西就是你与身边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你一整天不停歇地在与身边的人交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交往着能量。
有时候,能量是有积极作用的,而有时它会产生消极作用。
生活中与别人的交往有时会给你补充能量,而有时可能就会导致你能量的流失。
你是否曾经停止过生活高速列车的运行,通过这样来反映出你让交往变得更加积极的方法,从而让你和你身边的人都感到更富有活力?
一种让交往产生积极能量的好方法就是抛弃那些黄金规则,而用白金规则取而代之。
也许你会觉得我疯了。
毕竟每个人都知道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规则是他们在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
你不曾觉得这很自私吗?
难道每个人不是不同的吗?
难道人们不想让自己变得很特别,能被人理解和欣赏吗?
他们当然想这样拉!
白金规则这么说道:
"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这是正确的,不要用一种你所喜欢的被人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比如说,如果他们喜欢直截了当的交往,那么就用直截了当的方式与他们交往吧。
要是他们喜欢用那种能有助于建立更个性化人际关系的闲聊方式来与别人交往,那么你就花多点时间跟他们进行闲聊吧。
如果在跟别人交往前能问自己以下这些简单的问题,这样对你会有多大好处和会产生多大效力呢?
1、你这次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2、他们要谈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会帮助你决定你可以传达多少信息)
3、他们偏向于选择哪种交往方式(私人、商业性质、随意、正式等)?
4、他们要得到的信息要多详细,概述还是要有大量的细节?
5、他们喜欢在哪些地方跟你交往?
一些人喜欢快节奏的交流,而一些人会选择慢而谨慎的交流。
下次想让生活变得更精彩的时候,你就试用下这白金原则吧,看看你和你身边的人的能量水平是如何飚高的!
人际交往的误区
一位哲人说过:
“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人们学习知识进入社会,了解自我,获得新生和爱情,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
没有与别人的交往,人类就无法生存。
当前,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滚滚而来,各种机遇和挫折也纷至沓来,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增大的社会心理压力,人们就更需要啬交往的数量和质量。
培根在《论友谊》中写道:
“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成为操作自己身心的人”。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有多么强的能力,多么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的人际关系,既无法取得的成功,也不会得到生活的幸福和身心健康。
对于如何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少的人则感到迷茫,他们往往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天忧人,认为自己周围生活圈子晨好人太少,无法进行满意的交往,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的交往活动存在着千万的。
这些主要有:
1自私、自钡,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上:
有的人大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从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自己达到的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
不尊重生他人的价值和价格,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在交往中,日中无人与同伴相聚时,不顾场合,也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手舞足蹈高兴时,由抑郁寡欢或乱发脾气。
这种人在交往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无论他们多么精明,掌握了多少交往,永远也不会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
只有好些心地善良,待人以诚,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可获得挚友。
2冷漠、孤僻、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
有些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在他们看来,人世一切是那么无聊,令人厌倦、平淡、无意义。
他们往往缺少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有时令人难以理解。
这种人交往的失败就在于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无法与别人沟通。
因此,他们只有啬自我的“透明度”,敞开自己的心扉,用热情、坦诚去赢得别人的理解。
这种合适的自我坦露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吸引力。
3自卑、多疑,人际交往中的戒备和敌以性:
在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往往对自己过于苛求,估计太低。
如有些青年人感到自己的身体、相貌缺乏魅力,或感到自己能力欠缺,产生自卑心理,然而事实上,他们并不一定是没有魅力、能力差,或事业成就低下者反则是自己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对别人的广告过于敏感,总是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
其实,在他们深层的心理体验里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他们害怕挫折、失败,特别是在权威、强者或一些强词夺理的人面前,总是感到手足无措,有时则表现出一种戒备和敌对情绪。
往往先在自己的思想里,设想别人对自己的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产东真实的证据。
有时则把一些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别人,甚至屈解别人的善意,长此下去,他们就人把自己的交往范围限制在父母、家庭这样一个小圈子中,有的则会产生厌世心理。
对于这种人,必须对一个清醒的认识,新生自我,接受自己,无论与任何人交往都要做到不亢不卑,既不取悦别人,以博得好评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不需要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炫耀自己,以提高自己的身价。
价值正是在于自身,并不随别人的评价而改变。
这样,就能渐渐消除多疑凡理,从而获得多数人的尊敬。
人际交往的几种心理障碍
1.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
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
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
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2.忌妒
西班牙作家赛万提斯指出:
“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
”忌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
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忌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
正如黑格尔所说:
“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忌妒的特点是:
针对性—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对等性—往往是和自己职业、层次、年龄相似而超过自己的人;潜隐性—大多数忌妒心理潜伏较深,体现行为时较为隐秘。
3.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蚀虫。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
“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
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
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
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
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
4.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
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
个体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5.干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
再亲密的朋友,也有个人的内心隐秘,有一个不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
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
6.羞怯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
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人们在言语上吱吱唔唔,行动上手足失措。
长此下来,会不利于同他人正常交往。
7.敌视
这是交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
这种人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别人。
这种心理或许来自童年时期被家庭环境使人受到的虐待从而使他产生别人仇视我,我仇视一切人的心理。
对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宽容表示敌视;对比自己厉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敌视;对处境与己类似的人则用攻击、中伤的方式表示敌视。
使周围的人随时有遭受其伤害的危险,而不愿与之往来。
人际交往的适度性
中国人管犯错误叫过失,“过”之有余,“失”则不足,都不可取,应当恰到好处。
在成功的人际交往中,十分讲究适度。
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看适度性:
(一)“谢谢”这两个字,如果能够被正确地运用,它就会变得很有魅力。
只有当你真心有感谢的愿望时,再去说它,才会令人感到亲切。
否则,便成了应付人的“客套话”。
要直截了当地道谢,不要含糊地小声嘟哝。
指明道姓地一一道谢,比笼统地致谢,显得有诚意。
当你应邀拜访亲朋时,应注意:
准时。
姗姗来迟,是不尊重主人的表现;提前到达,对方还没作好准备,也会很尴尬。
跟对方交谈应注意得体。
不应抢接别人的话头或连续地追问,也不应独占话题;如果对方比较拘谨,不妨随便谈些琐碎的小事,以便打开僵局。
如果觉得对方与自己在情趣上相差较远,话题不可深入,适可而止。
(二)第一次“亮相”不能贸然前往。
首次印象往往决定着交际的成败‘出场前必须对交际场所的情景、活动内容和参加的人员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你交际对象的职业、爱好、家庭、气质、性格等尽可能了解得详细些,以此,相应地设计好自己的亮相。
这点在交际中是不可忽视的。
(三)社交中作介绍时要有分寸。
介绍时应先向对方打个招呼,如“请允许我介绍你们认识—下”,介绍名字时,吐字要清楚并作必要的说明。
(四)告别方式也应该适度。
如果在宴会里你想早走,不能匆匆离去,应小声向主人表示歉意,对其他客人也要说声再见。
人际交往的阶段性
尽管人际关系的建立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自幼为邻居;有的十年同窗,有的志趣相投;有的同甘共苦……但是,从互不相识到形成友谊,一般总要经历以下三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一)觉察阶段
觉察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前提,谁也不会生下来就有朋友,总是从互相以对方作为知觉和交往对象开始的。
在茫茫的人海之中,有的对面相逢;有的擦肩而过,由于没有交往的动机,没有特别注意,时过境迁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只有一方已觉察到另—方的存在,并进行详细的知觉和判断,才说明有了结交的表示,有了面对面的交往。
(二)表面接触阶段
这是人际间最为普遍的关系。
如一般同学、同事和邻居,虽然经常见面、经常打交道,但只此而已。
来则聚之,去则散之,只是角色性的接触而无进一步感情上的融合。
(三)亲密互惠阶段
经过一个阶段的交往彼此从熟悉到了解,从了解到主动热情地关心和帮助对方。
这种亲密互惠的关系又可分为三种水平。
第一种是合作水平。
比如科研团体的成员;业余兴趣小组的成员,同班同学;同一教研组的老师,等等。
这种以共同行为联结起来的人际关系,感情的依赖性不是很强的,分开后,可能就彼此淡漠了。
只是在共同活动过程中,能够互相融洽相处。
第二种是亲密水平。
这时,彼此情感的依赖性较大而内心沟通不足。
双方不仅共同活动,平时也常在一起相处,不分彼此,在一块生活、学习和工作感到很愉快;分离时,彼此惦念,久不见面十分想念。
第三种是知交水平。
这时,彼此在对方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无话不谈、相互引为知音、心心相印。
双方不仅有着强烈的情感依恋,而且在观点态度、志向目标上都趋向一致。
任何外力都难以拆散。
正如孟子说过: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乃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
人际交往的底线
本杰明·富兰克林深受世人的敬仰,不仅因为他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更因为他一直被后人推崇为人类精神最完美的典范。
一天,富兰克林和年轻的助手一道外出办事,来到办公楼的出口处时,看见前面不远处正走着一位妙龄女郎。
也许是她步履太匆忙,突然脚下一个趔趄,身体失去平衡,一下子就跌坐在地上。
富兰克林一眼就认出了她,她是一位平时很注重自己外在形象的职员,总是修饰得大方得体、光彩照人。
助手见状,刚要迈开大步,上前去扶她,却被富兰克林一把拉住,并示意他暂时回避。
于是,两人很快折回到走廊的拐角处,悄悄地关注着那位女职员的动静。
面对助手满脸困惑的神情,富兰克林只轻轻地告诉他:
不是不要帮她,但现在还不是时侯,再等等看吧。
一会儿,那位女职员就站起来,她环顾四周,掸去身上的尘土,很快恢复了常态,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
等那位女职员渐行渐远,助手仍有些不解。
富兰克林淡淡一笑,反问道:
年轻人,你难道就愿意让人看到自己摔跤时那副倒霉的样子吗?
助手听后,顿时恍然大悟。
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谁都会有“摔跤”的时候,当初的尴尬、狼狈,暂时的脆弱、痛楚也在所难免。
这个时候,一个人最需要的是有一个独自抚平创伤、恢复自尊的时间和空间。
诚然,这世界需要爱,并因为爱而充满希望。
但当你向对方表达善意、施与关爱的同时,千万别误伤了对方的自尊,哪怕他是你最亲近的人。
富兰克林说:
彼此的自尊,是人际交往的底线。
人际交往的绊脚石
人与人交往,并非处处是坦途。
有时候,你会被你亲手搁置的“石头”所绊倒。
一个人,要想赢得人际关系的绿色环境,就应时时处处反省自己,摒弃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从而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心胸狭隘——让你郁郁寡欢
因工作上的一点不顺心,待遇上的一点不如意,就耿耿于怀;因为小贩的缺斤少两,售货员的蛮横粗暴,便如鲠在喉;因和同事性格不和,历史上有些误会,便于心中积下块垒……心胸像针眼那么大,听不进一句逆耳之言,看不惯与自己所见相悖的事物,郁郁寡欢,怨天尤人,不仅损伤身体,而且会伤害他人,甚至会笤来不应有的灾祸。
农民刘某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摘辣椒,看见其党兄路过,便摘了一篮子给他。
恰巧,刚刚赶来的刘某妻子看到了,便当着其堂兄的面,责骂丈夫。
刘某感到面子上下不来。
便抽起旁边的大棍朝妻子打去,其妻一躲,恰好打在脸上,当即昏死过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刘某因此将在监狱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忏悔自己的罪过。
假若当时有一人能够做到宽容大度,摒弃狭隘刻薄,悲剧就不会发生。
瞎乱猜疑——自寻无端烦恼
有些人疑神疑鬼,对别人缺乏应有的信任。
遇到别人三五成群地交谈,就怀疑是议论自己,说自己坏话;斧头丢了,不去仔细寻找,就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走了;遇到爱人与异性交往,就醋意大发……这样的结局,是会导致关系紧张,家庭失和的。
多疑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蛀虫。
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常常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把无中生有的事强加于人,也因此常把无端的祸患带给自己。
某乡农民线某与鞠某仅隔一条胡同,两家南北为邻,隔窗相望,素日邻里关系也算较好。
有一天,张某家的一只鸡丢失了,其妻称曾在邻居鞠某家门口见过。
张便怀疑鸡是鞠家偷去了,便上门索要,但鞠某不承认。
由于鸡确实不在鞠家,因此鞠某表现得心不在焉,但张某据此认定是鞠家偷去无疑了。
因此双方发生厮打,幸被闻讯的邻居及时制止,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妒火中烧——毁掉了自己前程
嫉妒心过强的人,不管是地位、职务、收入、还是容貌、穿着、都担心别人超过自己,心里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眼里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好,耳朵听不得别人一点好消息。
嫉妒心过强的人,对别人有着憎恨的情感,容易与别人发生磨擦,丧失友情。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青年军事家周瑜,颇有大将之才,却没有大家风范,总想高人一筹,对才能超过自己的诸葛亮,始终耿耿于怀,并屡次设计陷害,然而事与愿违,害人不成反害了自己,最后终于金疮并裂,含恨页亡。
这是妒心过盛害了他。
目中无人——随时会跌倒
走路时不朝前看的人,随时会被前方的石块绊倒。
“目中无人”者就是在人生路上不朝前看的人,他也会被自己放置的“石头”所绊倒。
某县的蔡某与外地来的牛某同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工,蔡某高傲自大,眼里瞧不起矮小的牛某。
一次,他朝牛某绷着脸说:
“你小子算个啥,有机会我收拾你,让你回不了家。
”蔡某目空一切惯了,全然没放在心上,然而牛某在这天晚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的脑中不断闪出工友要伤害自己的想法。
最后,牛某索性翻身起床,趁蔡某睡熟这机,拿出施工用的手锤猛南他的头部,蔡某虽经抢救脱险,却落得个终生残疾。
轻信他人——让你懊悔不已
古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个人既应诚实守信,又不能忽视防范。
如果人们稍有不慎,轻易地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或者过于依赖某个不可靠的人,就有可能使你跌跟头。
某公司业务员张枫,以人介绍与女青年李碧建立恋爱关系。
张枫写字不好,经常受到女友的讥讽。
一天,李碧对张枫说:
“你写字不好,签个合同都有失体面,应该跟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际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