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低碳规划体系对建筑设计的指引.docx
- 文档编号:5035363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43KB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低碳规划体系对建筑设计的指引.docx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低碳规划体系对建筑设计的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低碳规划体系对建筑设计的指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低碳规划体系对建筑设计的指引
摘要:
根据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和城市功能布局,广州市将统筹推进南沙新区、东部山水新城、国际金融城、海珠生态城、白云新城和火车南站地区等功能区重大项目和骨干交通项目实施,加快地铁和重大交通设施建设。
陈如桂副市长在2o13年的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城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一落实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推动城乡建设上新台阶。
当今城市规划受多元化的价值观所影响,从初期阶段的形态设计、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逐渐融入了经济、人文、生态等要素。
近年来受电脑信息系统及现代统计学的影响,定量分析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规划价值观对建筑设计的指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政策研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低碳价值观为导引的城市规划正是在此背景上不断发展的成果和新的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低碳规划、建筑以碳排放这种可量度的数据化资料为标准,使绿色、生态、环保、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规划概念进一步深化体现在规划系统中,使其在城市规划学科内以更理性、直观的分析和表述,使其在规划设计范畴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为城市建设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提供一种可实施的管理模式。
本文以美国Leed体系为技术基础,尝试以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将目前国外的低碳建筑标准体系与国内规划模式相互结合,对低碳价值观与传统规划结合后的规划体系对建筑设计的指引效应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低碳;规划指标;Leed体系
一、研究背景
20 1 2年9月,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
文件中对广州市新型城市化目标定位于“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要紧紧围绕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低碳、智慧、幸福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强化人才、知识、创新的发展新动力,把握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三个重大突破’新抓手,优化‘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城市空间新布局,打造花城绿城水城的生态城市新品牌,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创建绿色健康、文明和谐的幸福新生活,把广州建设成为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文件里对低碳、健康、文明等关键词多次提及,提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技术,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社区。
城市规划体系对政府政策下达及城乡建设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低碳规划体系的建立必然对开发活动和建筑设计有前瞻性的指引作用。
根据广州市‘1+15’政策文件中对低碳节能城乡建设的要求,广州市政府提出了围绕“低碳城市”建设目标,加快绿色建筑和绿色新区建设步伐,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全方位监管,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发展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完善技术标准,做好对绿色建筑实施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着力打造海珠生态城、国际金融城等绿色城区示范项目新亮点,建设富有岭南地域特色、体现绿色节能低碳理念的示范项目。
本文主要针对在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对规划模式的发展方向及低碳价值观的转变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具体案例中的建设经验,对低碳规划体系中直接影响建筑设计的规划条件指标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 低碳规划体系发展概述
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规划从上世纪末开始系统的在城市规划专业内出现后,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化,欧美各国不断出台相关建筑规划标准如B reeam、Leed等,根据标准进行建设的规划实践也在不断修正原有体系,最终使其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图2)。
中国作为近30年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其造城运动让人目不暇接,在此基础上实践低碳规划可谓具有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将碳排放审计列入规划过程,国家之间的条款谈判也抓紧进行中,京都、哥本哈根等协议虽然进展缓慢,但也逐步推进。
以欧洲内部为例,碳储存和碳吸收效益价值采用瑞典碳税率,即排放每吨碳对其收费1 505,折合为人民币每吨1174.5元(汇率7.83)。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碳税率主要有:
欧洲一些国家实行的碳税率为1705/t;日本环境省近日提出碳税率建议从2006年开始,日本对矿物燃料(汽油和柴油除外)中的碳每吨征收24 00日元税;而国内某些学者则采用中国造林成本人民币250元/t和国际碳税标准的平均值770元/t作为碳税标准等。
碳税标准的推出标志着碳排放已经与经济挂钩,低碳建筑规划设计也开始步入正轨。
为应对新气候公约和规避发达国家碳关税,中国碳税征收具有紧迫性。
2009年1 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至2020年中国单元国内生产总值C O 2排放比200 5年下降40%一45%。
2012年9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201 5年前广东省以碳排放权配额和碳排放总量控制为主要特征的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全面展开。
根据《广东省低碳发展路线图制定和促进政策研究》项目有关设想,除省内碳交易外,未来5—1 O年时间内将实现省际碳排放交易,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制度,打造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碳金融体系。
因此,广东省在未来将大力发展碳金融产品,将自愿碳减排交易与碳资产、碳排放抵押贷款,碳资产证券化结合起来,打造华南碳资产衍生品交易中心。
目前国内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开发,都应将低碳规划切实列入新的规划建筑法规中,在不远的未来与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同步接轨。
在政策指引下,各行业包括城市规划专业都面临着急需转变观点,将低碳规划体系纳入常规规划法规、设计、管理等各个层面中。
结合国内目前的规划体系,低碳规划主要从规划设计阶段以及规划管理阶段进行控制,其重点是针对开发建设高能耗的预防以及建设后城市智慧能网的监测及控制。
由此对城市建设成本的提高应纳入土地出让金中,将建设成本由政府、开发商、用户共同承担。
城市智慧能网以及建筑技术方面的低碳节能建设措施属于工程技术及环保范畴,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规划中开发建设可操作的碳排放指标进行研讨。
三、 低碳规划建筑设计指标体系进展
城市规划对城市开发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定量及定性分析上,各层面规划文件具体通过各类图纸、文本、图则等工具将控制目标落实,体现政策法规的意图。
.其中定性分析对低碳规划体现在目标性的方向指引,而目前国外标;隹体系更多的是将定量化的指标体系纳入政策实施中,或以标准体系的模式对建设进行国际化的规范,以充分体现低碳规划的理念和要求。
目前国内规划体系与开发建设结合得最紧密的是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控规承担着维系上层面总规、分规思想与下层面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实施的重要作用。
控规中的规划指标体系包括规划用地的各类建设条件的规划指引,其中包括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低碳概念可紧密结合体现其中。
国外建设体系中的B R EEA M《英国)、L EE D(美国)、CA S EB E E(日本)、H Q E(法国)则是通过制定建筑标准的模式对项目建设低碳控制,其体系、指标是国外建筑设计师对建筑进行多年研究实践后得出的经验总结,以其为基础反馈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对低碳概念规划实施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和可行性。
规划指标可与低碳建筑标准有机结合,通过硬性指标或者鼓励政策(奖励容积率)措施,对地块建设开发提出限制性条件。
在低碳规划指标体系模式下,增加的开发成本应结合碳交易标准予以补偿,对低碳建设产生更直接的经济鼓励效应。
此外,采用欧美的低碳指标体系也更有利于与国际体系接轨,使国内对碳排放的努力成果易于被国际社会所承认。
目前国际通用的绿色建筑标准评估多数以B R E EA M(英国)、LE ED(美国)为基础发展起来,该体系相对与其他评估体系也可操作性较强,国际认可程度较高,参与的成员组织也越来越多(图3)。
其中LE ED每隔3—5年更新一次,目前已经发展到LE ED V3.0版本,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
LEE D其指标、选项也有很强的客观指导性,对我国规划体系的反馈有较大的实操意义(图4)。
未来国际的碳排放权交易必然统一在各国认可的指标规范下,因此本文选用LE ED建筑低碳评估标准作为与我国规划体系的相结合的重要参数,由此为基础对建筑设计进行指引。
根据附表,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主要以对相关选项进行积分的形式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
针对不同的节能减排要求,对目前国内的规划指引可分为几类:
1.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以及分区规划阶段指引作用较强的体系指标:
如建筑选址、城市开发、褐地开发、交通设施等选址选项。
对于第一类指引性针对选址内容的规划指标,如开发用地选址、交通站点、雨水、中水利用等应从总规纲要阶段,以图则、规划指引等手段对不同选址、市政建设地块进行不同的评分,并将其累计入建设地块评分中。
2.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指引作用较强的体系指标:
如材料与资源、节水部分。
对于第二类指引性针对建设阶段的指标,则可以在控规指引中体现,由此推动可再生材料使用、旧建筑功能置换等节能减排的措施。
3.指引作用较弱体系指标:
能源与大气、室内环境资源部分。
第三类指引由于与建筑后期成本挂钩,已与超越现有规划体系所能发挥的有效职能了,而应由建筑法规、行业规范等更具体的细则进一步限定。
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开发进行有效控制,推动建设沿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使建筑在低碳发展的框架下建设,总体上对粗放型城市建设进行一定的约束。
四、 国内低碳规划项目实践
1.北京长兴新城项目
表1是国内北京长兴新城建设的总体规划指标。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规划界已尝试使用指标体系对新城低碳规划作出指弓1与解释,对建筑物料、原生态设计等指标提出了设计标准。
表内还结合了传统to d模式(公交优先政策)规划要求,对公共服务设施、公交系统、公共绿地设置等服务半径依照公交、人行优先原则进行规划定量限定。
此外,指标表对住房售价、中小企业开发模式等也进行了一定的指引,在经济学、社会学方面对城市规划提出要求。
由此可见,低碳规划模式与传统的规划价值、指标体系是可以相互结合并体现在规划设计指引之中的。
由于是初步模式,可以发现其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部分。
实际操作中,低碳模式下建筑材料控制与建筑造价、中小企业操作、能源等方面是相互制约的。
由于建筑材料、公共交通模式对开发范围的限制,低碳规划模式必定带动小城镇、居民小区开发,实现村镇居民就近就业的城镇化目标,实现新型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与此同时,在低碳优先的规则模式内,大城市中心区的建筑成本必然受到很大约束。
2.佛山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项目(图4)
(1)项目背景
本项目为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人民政府引导乐平镇保护与开放发展的纲领,高水平、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佛山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海峡两岸在农业等多个领域的政治互信、经济繁荣与友好合作。
(2)项目目标
项目规划目的是明确农业城开发的方向、定位、目标、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产业的开发运营,开发时序、实施策略等;为政府部门及投资商开发建设、银行投资融资等提供依据,促进农业城特色经济低碳、健康、快速发展。
农业温室气体,化石能源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影Ⅱ向因子。
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的发展建设,要在突出其农业及旅游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促进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技术、新型或低碳能源的利用,最终形成“低碳农城,乐活自然”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
(3)项目低碳规划总体思路(图5)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
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平台:
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
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从技术更新、能源消费、产业结构、交通设施、建筑耗能、农城管理等多个方面推进项目的建设发展。
在低碳规划方法体系及具体规划指标的指引下,通过层层控制,最终实现海峡两岸农业城的低碳生态发展,并实现节能减排50%一6O%的总体目标。
(4)具体规划模式及技术
低碳技术:
通过农业及低碳发展科研院所的引入设置,为农业城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低碳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及佛山市、乐平镇的光伏发电技术为农业城的生产供电、建筑运营、交通运营、道路照明等提供低碳、无碳能源。
其中,光伏产业作为乐平镇的优势产业,其可以充分借鉴到农业城的建设布局之中,即可以与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区,旅游度假区、道路照明、建筑自产能耗、农业城风貌集中体验区等多处集中利用。
低碳产业:
以现代农业及由此衍发的休闲度假旅游业为主导,发展“无烟产业”,并逐步与养生、保健食品深加工、医药产品研发,与以废物为原料的能源建设相结合,形成城内科技研发——低碳农业、旅游业、加工业发展等——原材料及能源供应——科技研发——低碳生产——无障碍销售的循环经济体系。
低碳城建:
通过规划研究,形成高效的农城空间体系及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
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公服设施及居住用地的多功能复合化发展。
交通布局:
完善改造左岸冲的水网体系,形成优美的生态
游览环线:
功能布局在城内形成功能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模式,大功能片区(高新农业种植片区,水产养殖区、北江水岸旅游渡假区等)的链接以低碳公共交通链接,小区域内以环保电瓶车,马车等无碳工具组织。
景观绿化.以岭南特色人文景观为点睛之笔,以较宽道路两侧景观性急经济性植物种植为现状串联,以广大的农业种植及水塘用地为基质背景,形成多元复合、人本主义的绿化景观体系。
建筑建造:
谨防舍近求远,采用地域化建筑材料,同时,在对农村进行改造时,尽量多利用原有废料,将就有建筑物改造成为生态休闲旅游的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建设成本的投入,同时又保持了乡村地区原有的风貌激励及个性特色。
低碳管理:
文星期刊论文发表网管理是低碳农城建设发展的关键性保障,其涉及到对农业城总体发展方向的把握,发展企业主体的引导,城市建设的高效、无污染控制,日常生产运营的监督监测等。
低碳管理是农业城发展建设的重大保障,是贯彻执行农业城低碳生态发展之路的战略环节。
农业城的低碳指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但由于许多重要的农业城品质不能减化为定量指标,因此在建筑、环境学和城市形态学、农业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基础之上,选取以下关键性预期指标作为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的量化指标体系。
(5)项目操作模式与低碳价值观的结合模式
(表3一一表6)佛山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项目依照低碳目标模式,针对各个规划设计阶段进行了研究。
低碳模式规划被划分为规划管理调控和规划设计两个阶段,每个阶段订立了不同的阶段目标。
设计阶段针对产业协同、链条化进行引导;能源低碳则针对太阳能、沼气利用充分发挥当地可循环能源利用;空间体系规划则整合土地、交通、绿化空间、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等方面提出总体要求: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则针对新城建设和原有村落、居民、建筑更新,对转变模式进行探讨。
项目规划中,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阶段清晰划分为两阶段实施,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与细则,以此为低碳目标与实际管理操作模式的结合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整体思路。
五、 对广州低碳与地域化建筑设计规划指标的设想
中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需要,这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
广州新型城市化道路以全新的理念诠释了城市化发展的思路,‘1+1 S’政策文件针对性地解答了特色新型城市化规划建设中创新体系、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相结合以及制度创新等问题。
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选择,是目前城市研究领域重点讨论的议题之一。
在政策引领下,规划体系也应与时俱进,针对新型城市化中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目标进一步深化体现,建立可以用于实践的规划模式用以指引城市建设。
针对低碳规划体系的建立,可结合广州市新型城市化、三规合一等工作予以整合,将规划与实际的建设工作紧密配合,下表中对广州市规划体系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根据现行规划体系,项目建设可大致分为顶层设计及计划、规划管理、建筑设计运营三大阶段。
三个阶段内,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工作正针对“三规合一”、1、2、3功能区”规划逐渐调整阶段性的总体目标,工作内容中已强调了以低碳规划等深层次价值观为弓1导的顶层设计内容,并在近期内予以落实。
在顶层设计工作完成后,工作将落在与具体项目设计紧密相连的中观层次规划。
规划管理阶段主要在专项规划、控规、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中体现低碳规划理念。
规划内容中以控规图则定量原则及专项规划、近期规划中的定性原则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其中总规、控规图则中具体的定量分析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
根据北京和佛山两处项目的低碳规划经验,论文写作、期刊发表QQ:
1119336036,人口密度、公共交通站点服务、褐色地块(三旧地块)再利用的规划应在总规层面予以确定,对区域尤其是新区(新城)规划应达到人口密度低于500人/公顷,公交服务站点能有效满足就近利用的原则,实现tod等规划理念,降低区域的碳排放。
绿地靠近率、无障碍通道、空地比率则应与容积率、建筑密度等传统规划指标一起列入控规图则中,逐步满足人居环境需求的同时,对生态保护、植物捕捉碳排等实现积极的碳回收效能,并通过科学的计量方式,计入碳排放交易量内,作为生态低碳社区、工厂区的主要标志,并予以一定的奖励。
针对市政设施的共享及合理性利用,也应以低碳价值观为出发点,对可再生能源使用、中水利用、垃圾分类回收、污水处理等指标及运营模式应列入控规图则设计引导条文内。
最终,所有指标规划都应折算为碳排放权交易量中,作为地区、项目碳排放交易的基础数据和“货币”参与区域内、国际、洲际碳排放交易活动中。
以碳排放交易为手段的规划设计,将以直接的指导效应,引领建筑设计各种新的低碳模式、低碳指标的创新和实践工作。
(表8)
除此以外,结合LEE D体系的建筑设计工作也应充分考虑各阶段的运营成本的问题。
20 1 1年香港浅水湾某五星级酒店项目建设,对酒店局部建筑依照LEE D标准进行建设,每平方建设费用近千万,(原项目为地下车库,经申报改为后勤服务用房,补缴地价后的价格,含地价)评估后仍未达到LEE D体系最高的白金级标准,可见资金高要求是未来国内一线城市中心区低碳建设的瓶颈。
展望未来,在目前国内土地价值较高的一线城市,应能轻松应付由于规划设计向低碳模式发展而增加的土地开发成本。
规划管理部门应将节省的碳排放通过未来的碳排放交易中心抵换高能耗地区的碳排放量,甚至对外盈利纳入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经粗略测算,欧洲碳交易中心未来的交易量可与石油交易量相当。
目前在实际操作中,低碳城市规划概念仍需假以时日与规划指标数据进行研究整合,对未来的展望也未必能立时产生经济效益,但未雨绸缪必能对未来国际行业规范的变更给予更灵活的应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城市化 背景 下低碳 规划 体系 建筑设计 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