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性解释了一切.docx
- 文档编号:5029699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85KB
弗洛伊德性解释了一切.docx
《弗洛伊德性解释了一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弗洛伊德性解释了一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弗洛伊德性解释了一切
弗洛伊德是什么人?
是一个病人,一个变态的人。
似乎只有这种人,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看清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在做些什么。
我们一起学习:
性学三论
第一篇性变态
弗洛伊德把人与动物皆有的,与觅食冲动相似的性本能、性冲动称为原欲(libido)。
在一般人看来,性冲动并不存在于童年,只有当青春期后才出现两性间的吸引,导致性交合行为。
上述想法是错误的。
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弄清各种与性对象(那些发出性的诱惑力的人物)和性目的(对性冲动竭力追求的东西)有关的变态现象,以及这些变态现象与正常现象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一、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按史诗中的传说,人最初原是单性的,后一分为二,有了男人和女人。
男女之间相互吸引,经过一番曲折奋斗之后又重新结合为一体。
所以当听说男人的性对象不是女人而是男人,女人宁愿舍男人而与女性相爱,人们便大为迷惑,称这种专爱同性的人为同性恋者。
(一)性颠倒。
(性对象的颠倒,即同性恋)
性颠倒者的行为类型:
1、完全颠倒者。
这些人追求的性对象自始至终都必须是同性,厌恶与异性的性关系,即使勉强与异性性交,也不能从中得到乐趣。
2、两栖性的性颠倒者(性心理半阴半阳)。
性对象既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没有确定的特征。
3、偶尔颠倒者。
属于某种特定情境中,当正常的性对象遥不可及时,暂以同性作为满足的性对象。
颠倒现象的成因:
性颠倒并非缘于退化现象。
它常发生在心智无损,其他方面均与正常人相似或智力、修养有高度成就的人身上。
也出现在文明古国文化发展高峰期或在原始民族和野蛮人中流行。
性颠倒亦无法用先天性解释。
因为许多性颠倒者早先曾有过强烈的性印象的震撼,留下了同性恋的后效。
再就是某种鼓励性的或压抑性的外在影响力,对颠倒起加强或固置作用。
催眠联想可解除性颠倒。
因此不能用后天习得作说明。
有很多人幼年经历过诱奸或相互手淫等,但后来并没成为性颠倒者。
双性理论:
解剖学发现,有些人的性特征极为模糊,雌雄难辨。
这种阴阳人的性器官存在男性和女性性器的特征。
特殊案例的真性阴阳人,两性器官皆得到完全发展。
一般情况下,两种性器官都发育不全。
这些反常现象使我们无意中发现了正常发展的真相。
那就是从形态上说,某种程度的双性倾向完全是正常的。
人都具有异性器官的残迹,只不过有些已经正转化,作了别的用场,另一些则成为一无用处的残存器官继续存在。
这种印象被引申到精神范畴,人们得出“性颠倒的变态源是心理阴阳人的表现”。
心理上的阴阳人与解剖学上确实可见的阴阳人之间没有确定的连带关系。
有人强调性颠倒者在次要特征方面的差异,但它原本常出现于异性中,很多人一身兼具两性的特征,但并不是性颠倒者。
心理阴阳人的观点同样不能完全站住脚,因为伴随着性对象的变异,他们的其他精神机能,比如明显的异性特性及性冲动一定会有所改变,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们发现,这种性格上的颠倒仅仅出现于女性性颠倒者身上。
至于男子,就连那些具有典型男子气的人也常常有性颠倒现象的出现。
还有些专家论述双性人形象“是在一个男性的身上错装了女性的脑子”或“男性中枢、女性中枢”等。
经过上面探讨,我们得到两种见解:
双性倾向自然也存在于性颠倒者身上。
但除解剖学发现的东西外,不知其具体涵义什么?
我们讨论的是性冲动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障碍。
持心理阴阳理论的人认为,性颠倒者的性对象与正常人正好相反,男性觉得自己像女人,同性的体态和心智对其充满魅力,寻求男人的抚爱。
这只符合大部分性颠倒者的情形,但不是基本特征,因不少男性性颠倒者,其仪态举止俨然是男子汉大丈夫,以具有女性气息的同性为其追求的性对象。
如若不然,无法解释男妓们为性颠倒者服务时外观上模仿异性,涂脂抹粉,娇柔作态。
事实上,性颠倒者的性对象,是融合了两性性特征的人。
雌雄同体者乃是他在徘徊于对男人的渴望和对女人的渴望之间达到的妥协,前提是性对象必须具有男性的器官。
女性主动型性颠倒者多表现出清晰无误的男性体态及心理,在其性对象里多追求柔弱的女性气质。
性颠倒者的性目的:
男性性颠倒者以相互手淫为最多,而非肛交。
女性性颠倒者以口腔粘膜的相互接触为常见。
结论:
经上述探讨我们得到一种启示:
过去我们过于看重性本能和性对象的关系,其实本能与对象间是可分离的,性本能可能与其对象无关,也不是由性对象的刺激激发的。
(二)以性发育尚未成熟者或动物为对象。
(即“恋童症”或“恋兽症”)
恋童症和恋兽症都是极端的变态,与性无能的孩童或畜生交媾。
性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竟然使得物种间的界限都消失了,性的对象亦花样繁多,甚至被贬值到如此地步,恋童症或恋兽症者并非是精神病患者,不少性生活异常者其他方面与常人无异,但性问题上始终跟不上步伐。
结论是:
人的性冲动很少受高级精神活动的驾驭,许多情况下性对象的价值或意义并不重要。
二、性目的方面的变异。
正常的性目的是两性性器官的交媾。
它伴随一些接吻、拥抱、抚摸等预备动作。
这些动作畸形发展,造成性变态的两种:
性交媾时使用的部位发生解剖上的变化;预备性的附属接触被延长。
(一)解剖学上的变位。
对于性对象的过分估价:
人们内心对性对象的估价不会仅限于性器官上,而会扩散到其他方面。
当过高评价性对象,使性目的渐渐冲淡了性器官结合的限制,此时身体其他部分就变成了性追逐的目的。
口唇粘膜的使用:
人们对以嘴唇(舌头)与另一个人性器官接触的反常现象感到恶心。
而这种厌恶感正是用来阻止原欲对性对象的高估的力量。
通常此力量不是指向性器官的。
如使用恋人的牙刷,忍不住翻胃。
但当异性器官成为厌恶对象时,就成为歇斯底里症的常见特征。
肛门的使用:
以肛门为性目的的反常现象,因厌恶感而受阻的程度大于前者。
肛门粘膜在性方面地位,男女皆有使用。
恋童症中表现尤为突出。
总之,性本能在欲占有其对象时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解剖学上变位的另一原因是口腔和肛门粘膜常被作为器官对待。
性对象的适当替代品:
恋物症。
盲目的激情加上性目标的放弃,使性对象被与其无关的东西替代,如足踝、发丝、内衣等。
某种程度的恋物属正常。
中间状态是性目的不很正常,但还未错乱。
如性对象具有某些特定特征,一旦恋物的追求得到固置,崇拜的物品本身的成为性对象就是病态了。
恋物的原因可能是难以被人把握的某种象征性思维发生作用,象征的含义与童年的性经验大有关联。
(二)对暂时性性目的的依恋。
新意向出现:
所有阻碍性目的达到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促使人们停留在预备性动作上面,变成取代正常部分的性目的。
抚摸与观看:
一定程度的抚摸或观看是达到正常性目的的前奏。
当个们的兴趣从性部位转向全身体态,便成为艺术性的升华,但当观看超过下列三种界线便成为反常。
当它完全局限于性器官时;它压倒了正常人所应有的厌恶感(窥视症);它不仅不能促使人达到正常性目的,反而压制性兴奋(暴露症)。
虐待症与被虐待症:
使性对象痛苦的主动倾向根植于性本能中的侵略欲的征服欲,痛苦与残酷中包含了快感与乐趣。
而被虐待症是自己喜欢尝受到对方所造成的痛苦的被动倾向,是一种把自己比作性对象的结果。
施虐受虐常在同一个体上得到表现,这与双性现象相似。
三、各种性反常的共同规则。
性反常是否病态:
性目的变位多少存在正常人性生活的隐秘部分。
性本能乃一切本能中最不好控制的一种,一旦它克服了阻抗,就会造成极端的尸奸、舔大便等,但这种人却在其他方面十分正常。
所以我们讲性反常行为具有病态特征是指它具备排它性与固置性,与常态下的表现相比较下的不正常。
在最令人厌恶的性反常里,有丰富的精神能量参与转化其性冲动的过程。
两个结论:
性冲动受精神能力或阻抗作用(羞耻感、厌恶感)限制,引导其向正常状态发展;性冲动由许多不同成分组成,当某些成分脱离整体便导致了性反常。
四、心理症患者的性冲动。
精神分析:
性本能是心理症的能源站,他们性生活的全部、大半部或部分都表现在症状中。
如歇斯底里症就是性的本能被压抑封闭在潜意识中,由于感情方面的力量,不能宣泄和表达,最终经由转化的历程而以肉体的变化表现出来。
歇斯底里的患者往往同时遭受性饥渴与相反性排斥两大压力的夹击。
当环境成熟的刺激影响,无法逃避真正的性需求时,他们便发病了,原欲转化为躯体症状,以摆脱眼前的难堪。
心理症与性反常:
心理症是性反常的负面(被动性)表现。
因为我们能感到患者潜意识中的性反常及原欲固置;每一变位都可在其潜意识中发掘出;其构成成分是对立成双的欲望。
五、部分冲动和快感区。
本能指一种源自肉体而表现精神上的内在刺激。
另一种设想是在体内器官中配有两套不同刺激作用,其中一套所产生的过度刺激,我们称之为“性”。
所涉及的器官为快感区,那里发出的性成分叫部分冲动。
某些性反常现象里,性活动以口腔或肛门为主。
此部位的快感作用与正常性交过程的快感一样。
暴露症中,眼睛成了快感区,痛苦与虐待的性冲动中,皮肤成了快感区。
皮肤的任何一部分以及任何一个感觉器官都可能是一个快感区。
六、心理症中性反常现象盛行的原因。
反常现象的发生一是由于性的内在抑制因素(先天体质因素),再就是由于偶发因素原欲脱离正常性目的及性对象。
两者相辅相成。
只有当体质与经验都导向一个倾向时,心理症才趋于极端。
七、关于幼儿期性欲。
每个人或多或少存有性反常现象,正常人与心理症患者没有明显分界,多数人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
一切性反常现象之根基的素质只能在儿童早期印象中找到。
心理症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患者依然保持或退回到幼儿性欲阶段。
大部分正常人通过有效的节制及其他努力,享受正常的性生活。
第二篇幼儿性欲
一、前言。
一般人认为幼儿是没有性冲动的,性冲动只始于青春期。
同样解释成人性格形成的因素,多强调遗传而忽视童年期影响。
人类最初几年的记忆存在不可理解的空白年代,远远落后其他心理活动。
这种遗忘与成人心理症患者的遗忘症相似,原以为忘却的印象却在精神内部留有深刻痕迹,成为未来发展的基本因素。
幼儿期的全盘遗忘与幼儿期性冲动直接相关,与其性生活有关的现象意义深远。
二、幼儿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幼儿性冲动的胚基与生俱来,它持续一段发展时间,又经历抑,直至性发展达到最旺盛期,性抑制被突破。
性抑制:
在完全或部分地潜伏期内,精神力量的发展(厌恶感、羞耻感、道德感、审美感等)开始抑制性生活。
反向作用与升华作用:
幼儿期性欲多少或全部偏离了性的用途。
这种舍性目的而就新目的的性动机及力量称升华作用。
升华作用是文化艺术与成就贡献的无穷源泉。
由于生殖力的后延,幼年性冲动的不可用(形成潜伏的主要原因),快感区不能带来愉快,便生出反向作用。
精神堤防借以建立,人类德性得到成长。
潜伏期的中止:
幼儿期性欲的如上结局是理想教育下的结果。
教育家把儿童期一切性的表现视为“坏”,我们应澄清他们恐惧的究竟是什么?
幼儿性冲动的真相为何物?
三、幼儿性欲表现。
拇指吸吮现象:
吸吮手指(包括规律性地拉动自己的耳垂、或拉扯别人)的乐趣可使人浑然忘我,出现类似性高潮的反应。
许多儿童从吸指头过渡到手淫。
自体享乐:
幼儿性欲的明显特征在于它的冲动不是指向他人,而是在自己身上寻求满足。
嘴唇是快感区,当心满意足的婴儿吸吮母乳,粉红的脸蛋在微笑中沉沉入睡,其情形与成人性满足后何其相似。
嘴唇敏感的孩童往往长大后喜爱接吻,另一种导致错乱(男性可能会爱吸烟喝酒,女性吃零食)。
如果潜抑作用占上风,他们反而会厌恶与吃相关的行为(呕吐窒息感、喉涨感)。
幼儿性欲表现的三大特征是:
它的来源与身体中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寻食功能密切相关;它尚不知有性的对象,是自体享乐;它的性目的受快感区直接控制。
四、幼儿性欲的“性目的”。
快感区特征:
它必须是皮肤或粘膜的一部分,刺激时能得到明显的快感,具有律动性,与挠痒感觉相似。
幼儿的性目的:
当幼儿有一种奇特的挑逗人的紧张感存在,以及心灵深处有种敏感或痒感出现,投射到周围的快感区时,儿童建立了满足性冲动的欲望,其性目的是意在运用外来刺激来摒除那种源自内心而存在于快感区的敏锐感,从而带来满足的感觉。
这种外在刺激的方式通常与吸吮动作相类似。
五、自慰(手淫)的性表现。
肛门区的活动:
与唇部快感区一样。
积粪通过肛门,对粘膜造成明显刺激,其中包含着说不出的淋漓之感。
憋粪不排,本意在于更大刺激肛门区,以达到自慰的目的。
生殖区的活动:
与排尿有关,有男性阳具、女性阴蒂,受分泌物刺激时能激起性的兴奋,消除刺激和带来满足的方式是经由手的接触摩擦和大腿的闭合。
这种自慰行为为这片快感区在未来性活动中的雄霸地位作了准备。
儿童手淫的第二期:
幼儿自慰历程一般较短,并在潜意识中烙下深刻印象,它决定了正常人的性格及青春期后患心理症者的症状。
经过精神分析,可使被遗忘的或伪装转换后的材料浮现在意识层面,以此来根除强迫性行为。
幼儿手淫的再现:
婴儿期的性兴奋在童年的岁月会再现,成为一种自发的、要求着自慰之满足的痒感,或形成一种类似遗精的过程。
其性活动再现的外在诱因主要来自成人或其他小孩的教唆。
如恋童的性对象,或以手淫获得生殖区的快感。
由于诱导作用,导致性生活的变态,说明人性中有原始的性反常的倾向。
部分冲动:
幼儿性生活大都控制在自己的快感区部分,但也带有视他人为性对象的成分。
如幼儿除了喜欢展示自己的裸体或性器官外,还有想看别人的好奇心。
若不建立起阻抗,便会滑人自淫或窥视症,如遭潜抑,则以心理症症状表现出来。
幼/L性冲动具有残酷的倾向,此倾向与快感区无关,是来自征服的冲动。
对于那些对待动物和伙伴特别残酷的儿童来说,他们早年可能经历过极强烈的性快感区的感受。
我们必须禁止对儿童臀部的惩罚,它往往是导致被虐待症的根源。
六、幼儿性欲的研究。
好奇心:
3岁到5岁期间,儿童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也开始了。
它的活动一部分固然来自掠夺欲的升华,另一方面来自视淫冲动,其好奇心深受性问题的吸引。
狮身人面兽之谜:
第比斯的狮身人面兽之谜的还原是婴孩从何而来?
一般儿童都很痛快地接受两性存在的事实。
男孩一般认为所有人与他一样具有同样的性器官。
阉割情结和阳具羡慕:
当男孩得知其他人并不都像他有一样的性器官,而且其性器官会因阉割而失去时,经由震惊、反抗、挣扎最后承认这一事实。
女孩因得知不像男孩具有阳具而很快承认现实并羡慕男性的阳具,希望自己是男孩。
这是男性摆脱不掉对男性的鄙视和女性自卑的根源。
关于诞生的理论:
幼儿对于“孩子从哪里来的”问题产生过强烈兴趣。
回答问题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
往往认为吃了特殊的东西,然后像大便一样孩子出世。
幼儿的理论让人联想到动物泄殖腔。
性行为中包含的虐待意味:
由于成人考虑不周,将性行为暴露孩子面前,他们便对性行为留下一种欺负、侮辱、带虐待性质的行为。
幼儿探讨的注定失败:
由于孩童无论如何不可能知道精液的授精功能及女性生殖道的存在,所以他们对性及生命的设想和猜测,最终是劳而无获,茫然不知。
这种情况常常永久地挫伤儿童的求知欲。
自此之后,他面对周围人时总免不了会有一种强烈的隔离和孤独之感。
七、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性器官前期组织:
主要指生殖区尚未扮演主角时性生活组织系。
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性器官前期体系是口欲体系,性目的在于把对象合并到自己体内。
吸吮指头便是这阶段的残迹;第二种是虐待性的肛门性欲,性有两极分化,存在主动和被动两种,外部的性对象已存在。
以上体系可能持续终身,一直支配性生活的大部分。
它还具有那成对又相反的冲动(如爱恨交织),我们称之为矛盾心理。
对象选择的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3到5岁间,性目的纯属儿童式,到达潜伏期突然或渐渐消失;第二时期始于青春期,有了性生活的明确形式。
由于潜伏期把性对象选择分为两次出现,这对病态行为的出现影响很大,也是人们之所以不能把欲望全部集中单一对象的原因。
八、儿童性欲的来源。
机械性兴奋指当身体作机械式的规律性摇动时发生的性兴奋。
儿童追逐此种方式,后经潜抑将其化为厌恶,对机械式摇动的惧怕常与歇斯底里式的创伤性心理症并发。
第二来源是肌肉的活动,从肌肉的活动中(打架等)提取性兴奋(虐待冲动的根源)。
强烈的情感活动包含有性兴奋的因素(施虐、被虐的根源)。
最后一种引起性兴奋的活动是智力活动。
由于每个人的性构建有其独特倾向,不同来源的贡献因人而异。
逆向影响:
所有从身体其他功能导向性活动的路线或通路,其反方向亦可走通。
如性满足可以通过摄取食物而达到,反过来此区域性功能一旦有了障碍,也可以干扰营养的摄食。
心理症的症状常表现为非性方面的身体功能错乱及性的欲望的升华都是同理。
第三篇青春期的改变
青声期开始寻找外部性对象,所有性兴奋的其他来源都开始服从首要的生殖区。
当新的关系和新的构造需要复杂的机制去完成时,如不及时妥善地建立新的秩序,发展过程受抑制,病态的紊乱便可能发生。
一、生殖区的首要性及前期快感。
性生活最终定型于生殖区参与的第三期。
此时个体内外生殖器已成熟,性兴奋进入状态,精神肉体产生紧张感,有了性行为的预备动作。
性兴奋的紧张必然伴随愉快感,经由排泄,快感得到满足,原欲的紧张感消除。
前期快感是由儿童期快感区激动产生的。
终极快感是随青春期的排泄而获得的。
许多反常形成的机制在于阻止了前期感向终极感的发展,如强迫性行为。
二、性兴奋问题。
性物质的释放可中止性兴奋,相当程度的性紧张是不可少的;性腺的割除并不能消除性心理特征;性兴奋受分泌物化学变化的影响。
三、原欲理论。
原欲是一种或大或小的用来测定性兴奋领域内的不同过程及变态的力量。
原欲(根据共源泉和属何种心理过程)有质与量的差异。
性兴奋不仅来自局部,更多来自全身各器官。
自我原欲可投射到特定对象上去(以紧张力呈现的对象原欲),化为个人性生活的状态(可用来解释转移型心理症),最后从对象中撤回,再度变成自我原欲。
原欲论可用来解释心理症及精神病状态。
四、男女之间的分化。
男女除天性方面有差别外,女童性抑制较男孩来得早,程度也少些。
她的性潜抑倾向明显,部分冲动呈现被动型。
而自体享乐和自慰式性表现,男女无异,原欲也都是男性的(即主动的),只有对象才分男人或女人。
女人主要快感区在阴蒂,它与男性的阳具相似。
青春期的潜抑作用在女人身上是性抑制的加强,而在男人身上却是原欲的进一步被刺激,能量增强。
由此造成男逐女。
女性阴蒂作用是把性感的激动由它顺利传达到紧邻的女性阴道上去。
如传导不顺,产生性冷淡。
女人之所以易患心理症(特别是歇斯底里症),根源在于首要区的此种转换及青春期的潜抑作用。
男人从儿童向成年过渡无需这种转换。
五、对象的寻求。
婴儿性对象指向双重功能的母亲乳房,以后失去了性对象,变成“自体享乐”,直到潜抑期过后,与性对象的关系重建。
在整个潜伏期内,儿童都在学习怎样去爱那些满足他们要求和帮助他们的人。
这其实步过是那种吸吮母乳的原始性感模式的一种延续。
父母的爱抚行为,激发了孩子的性本能和加强了这种本能日后的强度,无意中教会了孩子如何去爱。
但若过分的溺爱或受其他成年人诱导,可导致潜伏期中断,长大后承受不了一丁点的爱抚的减少,从而沾染上心理症的症状。
此影响比遗传更为便当。
如原欲不能满足,化为不安、焦虑、胆小等。
成人,反之亦然,当原欲不能满足而焦虑不安时,表现得像孩子般,如害怕独处等。
男孩恋母,女孩恋父。
这是儿童期的性对象的特征。
潜伏内期他们开始要克服和放弃明显乱伦的幻想,构筑起防止乱伦的堤防和其他一些对性施加抑制的途径。
脱离父母的管束,竭尽其能地疏松他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从而青春期中最痛苦的精神历程得以完成。
性爱与对父母的纯净之爱原是出于同一根源。
后者是幼儿期原欲的固置。
如此阶段步能摆脱对父母的依恋,那她以后往往会成为冷淡的妻子。
同样道理,若健康的人因失恋得病,是因为他的原欲退回到幼儿期所依恋的对象上去了。
双亲的情爱乃是幼儿心灵中最重要的内容,由于提防已建立,性对象的选择C不可能是他们的照顾者,而是与父母相似的外人(不无父母的影子)。
即便是情人的嫉妒心理,可追溯到幼年的经验。
如果双亲不和,常常争执不休,婚姻不愉快,其子便很有可能在性的发展中产生错乱,甚至出现心理症。
性对象的选择并非轻而易举地指向异性。
能抵制性对象颠倒的最终强大力量无疑来自异性性特征间的相互吸引。
此外还有社会性的权威禁忌,儿时受异性家长照顾的记忆,受同性家长的阻挡、竞争等。
在歇斯底里的患者中发现:
父母离婚、分居或过早死亡的单亲子女,其全部爱情皆被剩下的单亲所吸收,因而决定丁这个孩子在日后选择性对象所期望的性别,终于导致了永久的性颠倒。
另外,青春期肉体与精神两者在一段时间内发展不平行,直到强烈的性欲冲动震撼了生殖器的神经系统,才使性欲功能的身心合为一体,从而达到正常状况。
成年人的性本能来自幼儿期的多种冲动,这多种冲动组织合并起来,又指向单一的目的。
性反常是人类性本能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癖性。
一切脱离常态的性变异是整个性发展的中断和幼稚病,或是正常本能的分崩离析。
青春期内,由于生殖区的软弱,原来应该发生的各要素的聚合现象便不能发生,致使性欲中其他一些较强的部分取而代之(代替生殖区),从而形成了性的反常。
只有免费,才是正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弗洛伊德 解释 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