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四单元.docx
- 文档编号:5029448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06KB
二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四单元.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四单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四单元
第四单元单元概要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语文园地四”。
课文包括《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
《古诗二首》向学生介绍了鹳雀楼和庐山瀑布;《黄山奇石》带领学生感悟黄山奇石的奇和趣;《日月潭》带领学生领略宝岛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景;《葡萄沟》带领学生感受葡萄的甜美。
语文园地四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用韵”“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六个栏目组成。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材选取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为题材,内容丰富。
在教学时,教师以品景悟情为主线。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借助于图画、想象、文字,让学生去品景并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热会写的字,掌握各种识记生字的技巧和提高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积累语言,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
在图文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图,帮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并积累语言,练习说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接住风景图画,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看图说话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带领学生品景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英爱把我品景悟情这条主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语言积累能力。
学生以文图,想问画为基础,从图文中领略鹳雀楼,庐山瀑布、黄山奇石、日月潭和葡萄沟的秀丽风光,以想象画图的方式品景,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此外,学生要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分析,思考“登高望远”的人生哲理,为练习说话积累好词好句。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10课时安排教学。
(每篇课文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
8、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
它位于黄河东岸,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
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
而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
登鹳雀楼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
(停顿)
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鹳雀楼。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
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
1、检查生字
鹳雀楼一共三层。
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
如果你们读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
谁来读?
“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
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
三个字了。
依河目
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
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
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
你想不想看?
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
千:
去掉一笔是“十”。
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
四、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
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
(在哪里看?
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感觉怎样?
)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
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
问:
白日指什么?
(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
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太阳怎样呢?
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
(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
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指说。
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
(入海流)
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
指名,评,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
5真有气魄呀!
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
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引读——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一首美丽的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王之涣的脚步一起来看下这首诗.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师准备:
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生趣,初始黄山
视频展示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
(其中有黄山奇石)
2.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二.初读课文,感知黄山
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用“______”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归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指名读。
2)提醒笔画“尤”、“其”:
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相互提醒?
(提醒“尤”字没有撇)
3)书写生字“尤”、“其”:
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齐读。
四.细品课文,欣赏奇石
1.齐读,说一说这句话哪里写得最有趣?
2.释义双引号:
出示双引号的有关作用解释,说一说这两处的双引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表示特殊含义,第二处表示特定称谓)
3.表演读:
学一学猴子的样子,上台表演。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1.同桌之间相互读读。
2.情景表演:
一生表演游客,一生当仙人,想象仙人会说些什么?
3.读出感叹号:
能用你的朗读声读出感叹号的语气吗?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学习“比喻”: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手法)
2.出示课文插图,男女生赛读。
五.想象黄山奇石
1.学习比喻和拟人写法:
这么美的奇石,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刻画出来的?
2.学习谋篇布局:
出示三处黄山奇石的句子,进行对比:
如果把这三个句子都放在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这样好吗?
为什么?
就说“仙桃石”吧。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3.仿写奇石:
选择“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的一种进行仿写。
六.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作者的带领下走进了《黄山奇石》,领略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这三种奇石,下一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在奇石中,去欣赏它独特的美
七.板书设计
9黄山奇石
仙桃石:
飞落
猴子观海:
抱蹲望
仙人指路:
站伸指奇趣
金鸡叫天都:
伸啼叫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10、《日月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文导读(或资料库)-------介绍课文相关知识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
湖面海拔760米,面积约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长约35千米。
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重峦迭嶂,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群峰倒映湖中,优美如画。
二、预习指南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生字,注音。
2、再读课文,多读几遍,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3、、我会写的生字中,有哪个字是最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应该注意什么,挑出来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填。
日月潭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________。
这个岛把湖水_______,北边像________的________,叫_________;南边像_________,叫_________。
3、自主学习
1.组内)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交流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
2.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4、合作交流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
日月潭在__________。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3)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3.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4.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5、拓展延伸
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看雪》吗?
今天外面又学习了《日月潭》这篇课文,你现在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点什么呢?
6、达标检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日月潭在我国的(),那里(),(),周围有许多()。
湖中央有个(),小岛把湖水又分成()和()。
七.作业布置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日月潭》(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课件)
二、入境悟情
(一)了解日月潭的位置
1、出示地图(台湾)(课件)
2、问题(课件):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二)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师导:
走到日月潭边,小导游们,我们特别想知道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谁能告诉我?
生答。
3、体会日潭、月潭的特点。
(三)细读品味日月潭不同时间内的特点。
1、 师过渡:
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
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2、清晨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
(课件)
(2)、师:
清晨的日月潭多美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看到的景象。
(3)、生描述、师生共同评价。
(4)、师导读:
清晨,在薄雾的笼罩下,晨星、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好一幅天然浑成的画卷啊,清晨(生读)
3、中午的日月潭
(1)、过渡:
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
请小导游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等一会儿介绍给游客们听。
(1)晴天的日月潭
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
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想苏轼要是到过日月潭,也会写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它。
四、师小结
师小结:
小导游们,今天你带领我们游览了日月潭,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优美景色。
我们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海峡两岸人民早日团聚。
那一天,我们再一起去游玩日月潭,好吗?
五.作业布置
1、把自己日月潭的景色介绍给家里人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写两个生字。
六、板书设计
由来:
日潭、月潭
10、日月潭 清晨:
隐约
中午:
清晰、
雨天:
朦胧
第11课《葡萄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点教授: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书写12个生字。
2、技能运用:
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
教具学具: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1、同学们,说起旅游,你们一定高兴。
有首农谚将给我们带路,带到我国遥远的西北部新疆,那里的水果可多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完课文,同学们一定对葡萄沟有了一些印象)
1、(读课文,找一找:
)比如,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你找到这句话了吗?
(指名答)(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2、(读后学生自由汇报:
)葡萄沟到底好在哪里?
先看看下面的句子。
3、检查学生了解课文的情况。
(1)葡萄沟在()。
认识“疆”、“吐鲁番”。
比较识字:
边疆,冻僵。
咕噜,粗鲁。
翻身,吐鲁番等。
(2)葡萄种在山坡的()。
认识“梯田”的“梯”。
(字谜:
弟弟站在木头边。
词语:
如电梯、木梯、阶梯等。
)什么是梯田呢?
一起来看图片。
(出示图片,同时讲解)梯田是聪明的维吾尔族老乡在山坡上开辟的农田,样子像楼梯,一级一级的,边缘筑有田埂,以防止水土流失。
(3)秋季成熟的葡萄(),五()十()。
(4)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
三、精读感悟,重点探索。
(读完这些句子,我们似乎闻到了葡萄的香甜。
)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让我们马上到葡萄沟去看看葡萄吧?
1、自由读,指名读,然后评一评,齐读。
2、划出表示月份的词语。
这些词语都表示什么?
那这一段按什么顺序来写水果多呢?
按照时间的顺序写,是从第几句开始的?
这些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呀?
3、板书:
盛产水果。
(让我们掰起手指来数一数,读一读。
)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这么多的水果中,强调了一种水果最受人们喜爱,是哪句?
哪个词语?
你能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吗?
谁愿意?
(指名读,赛读)
4、指导书写:
“蜜”与“密”。
(看到“密”字,读到“茂密”,你是否想到了葡萄生长的情况呢?
)
(二)学习第2自然段同桌交流汇报。
1、自由读一遍,标出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
2、指名四个同学分别读这四句话。
3、学习第二句。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山坡,来到夏天的葡萄园了。
这里的景色真迷人。
在文中找到写葡萄长势很好的句子。
“茂密”是什么意思?
一片叶子叫茂密吗?
那两片、三片呢?
到底什么是茂密?
(启发学生说枝叶多,挨挨挤挤,师黑板上画出葡萄叶子)
4、学习第三句。
导语:
盛夏的葡萄架让人感到格外清新凉爽,秋季的葡萄园应该是另一种迷人的景象吧!
找到课文中描写葡萄成熟时的句子。
课件出示: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让学生画出句子中表示颜色的词)
5、抓住重点词语重读:
(1)让学生理解“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葡萄很多、葡萄长得很好。
)
(2)让学生理解颜色多。
(3)谁能用一个词语说说葡萄的颜色?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
(4)、课文中为什么用“五光十色”,不用“五颜六色”呢?
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感悟“五光十色”。
6、学习第四句话。
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葡萄,你最想做什么?
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第四句话。
7、小问题:
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
(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新疆还有哈萨克族,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欢迎你们再来观光。
临走时,可带些葡萄回到你们的家乡。
如果觉得葡萄水淋淋的不方便,下节课就来参观我们制作葡萄干吧。
祝你们一路平安!
五、作业: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1、检查识记生字。
2、回顾上节课内容:
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特别是葡萄非常有名。
这节课学习第三段。
二、细品第三段。
1、读一读,想一想,这段在说什么意思呢?
(葡萄干有名)
2、用“——”划出葡萄干特点的词语。
(大)(味道甜)(颜色鲜)联系前文:
水果多,景色美,名气大,色鲜味甜,的确是好地方。
3、葡萄沟怎么制的呢?
运(),修(),钉(),挂(),蒸(),——葡萄干。
4、借助课件看制作过程。
5、吃吃,尝尝,说说味道和感受。
三、指导朗读。
1、比赛读。
(自己挑选喜欢的自然段)
2、引导读:
(第二自然段的2——3句话)。
然后指名读,说说带着什么感情读的。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葡萄沟确实是个好地方:
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的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这里的老乡热情好客。
同学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
那里一定也很美。
让我们也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吧!
可以写家乡的物产(花草树木,蔬菜水果,庄稼),还可写家乡的建筑(有哪些高楼,厂房,住房,活动场所等)。
六、作业。
1、书写生字。
吾、摘、留、钉。
(方法指导:
字音、形、意;间架结构;关键笔画;形近字比较等。
)
2、说说自己的家乡美,写下来。
板书:
老乡五光十色的葡萄
热情好客色鲜味甜的葡萄干葡萄沟是好地方
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
昌、铺、调、硬。
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使用词语。
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
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
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
昌、铺、调、硬。
2、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
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
课前准备:
老师:
准备好课件
学生:
准备一张火车票或其他车票。
课时安排:
建议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
昌、铺、调、硬。
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使用词语。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
昌、铺、调、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
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
昌、铺、调、硬。
3、读生字:
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像什么?
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2)云朵像羊。
(3)枫叶像邮票。
7、师:
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
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
烦恼:
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
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
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
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 电子 教案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