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医资源神经系统概述脊髓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案全集规范.docx
- 文档编号:5027306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45KB
爱医资源神经系统概述脊髓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案全集规范.docx
《爱医资源神经系统概述脊髓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案全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医资源神经系统概述脊髓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案全集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医资源神经系统概述脊髓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案全集规范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
授课
对象
系别:
护理系
层次:
三年专
班级:
教学
方式
讲授□
讨论□
示教□
其他□
课程
类型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其他□
题目
第十五章神经系统概述第十六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脊髓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脊髓的位置、形态和脊髓节段的概念
熟悉脊髓内部结构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
时间
分配
(分钟)
提问/举例/教具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第五篇神经系统
第十五章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第十六章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
(二)外形: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三、内部结构:
四、脊髓的功能
小结、布置复习和预习
*
*
#
5
5
5
10
20
5
30
5
10
提问:
1、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声波的传导途径?
教具:
自制CAI课件
模型、
黑板画、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2、脊髓的位置、形态特点?
参考书目:
人体解剖学刘文庆第二版第十五、十六章P217-226
系统解剖学柏树令第五版第十六、十七章P305-323
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编号:
26
【教学课题】第五篇神经系统
第十五章概述第十六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脊髓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资源】教科书、自制CAI课件、黑板画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目的要求]
(一)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和脊髓节段的概念。
(二)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三)熟悉脊髓内部结构。
了解脊髓的功能。
[教学重点]
脊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
脊髓的内部结构
【课堂教学过程与内容】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声波的传导途径?
进行新课
第五篇神经系统
第十五章概述
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在人类,神经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一方面,神经系统借助内感受器感受体内环境的变化,使各器官系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机体成为完整的有机体;另一方面,神经系统借助外感受器感受体外环境的变化,使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学习上的方便可从不同角度将其区分。
1.按其位置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两者在枕骨大孔处相连续。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第 1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2.按分布的对象不同可分为:
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
它们的中枢部也在脑和脊髓内,而周围部分别称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两者都有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两种纤维成分。
内脏神经除部分独立走行外,皆行于脑神经和脊神经内。
躯体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器(骨、骨连结、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运动及感觉。
可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躯体感觉神经。
a:
躯体运动(传出)神经:
由中枢发出神经分布于骨骼肌,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骨骼肌为效应器。
b:
躯体感觉(传入)神经:
分布于皮肤和运动器的感受器,管理它们的感觉。
感受器接受周围的感觉冲动后沿传入神经由周围传至中枢。
内脏神经又称自主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可分为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
a:
内脏运动神经: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功能不同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
内脏感觉神经:
分布于内脏,管理内脏的感觉。
中枢神经系统脑
(CNS)脊髓
脑神经:
12对
脊神经:
31对
内脏感觉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交感神经
(PNS)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躯体神经
第 2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二、神经活动的活动方式——反射
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称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由于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聚集的部位和排列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术语。
三、神经系统的结构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和突起
2.神经元的分类
四、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1.灰质和白质
(1)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2)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轴突集中的地方,因多数轴突具有髓鞘,颜色苍白,称为白质。
2.神经核和神经节
(1)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白质内的灰质块,其内聚集有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称为神经核。
(2)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神经元胞体集聚的地方,形状略膨大,称为神经节,如脑、脊神经节。
3.纤维束和神经
(1)纤维束:
在中枢神经白质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称为纤维束或传导束。
(2)神经:
在周围神经,神经纤维集合成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再集合成一条神经。
每条纤维、每个集束和整条神经的周围都包有结缔组织被膜。
第 3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十六章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
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L1下缘,新生儿平L3
(二)外形:
(1)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外包被膜。
(2)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
由脊髓圆锥下端向下延续为一根细丝,称为终丝,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有稳定脊髓的作用。
终丝已无神经组织。
(3)脊髓表面有6条纵沟:
前面正中的沟较深,称为前正中裂,后面正中的沟较浅称后正中沟。
前后正中两条纵沟把脊髓分为对称的两半。
在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的两侧,分别有成对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
在前、后外侧沟内有成排的脊神经根丝出入。
出前外侧沟的根丝形成31对前根,入后外侧沟的根丝形成31对后根。
在后根上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1条脊神经,由椎间孔出椎管。
前根为运动纤维,后跟为感觉纤维,脊神经为混合纤维。
(4)脊髓的节段:
每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1段脊髓,称为1个脊髓节段。
脊神经31对,因此,脊髓分为31个节段:
即8个颈段(C)、12个胸段(T)、5个腰段(L)、5个骶段(S)和1个尾段(Co)。
(5)脊髓的两个膨大:
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部,上方的称颈膨大,为自颈髓第4节段到胸髓第1节段的部分,由此发出的神经支配上肢。
下方的叫腰骶膨大,自腰髓第2节段到骶髓第1节段,由此发出的神经主要支配下肢。
(6)马尾的概念:
腰、骶、尾段的神经根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成年人,一般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只有浸泡在脑脊液中的马尾和终丝,故临床上常在第3、4腰椎棘突之间进行腰椎穿刺。
(7)脊髓的节段和脊柱的椎骨的对应关系
第 4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不等,脊髓的节段和脊柱的椎骨不完全对应。
了解某段脊髓平对某节椎骨的相应位置,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粗略推算,在成人:
颈髓上部(C1─4)大致与同序数椎骨相对。
颈髓下部(C5─8)和胸髓上部(T1─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椎体平对,如第6颈髓平对第5颈椎体。
胸髓中部(T5─8)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两节椎体平对。
胸髓下部(T9─12)与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椎体平对。
腰髓平对第10─12胸椎。
骶髓和尾髓平对第1腰椎。
三、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灰质在内部,白质在周围。
1、灰质:
在横切面呈“H”形或蝶形,其中间横行部分,称灰质连合,其中央有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
每侧灰质前部扩大,称为前角。
后部狭细,称为后角。
前、后角之间称为中间带。
从第1胸节段到第3腰节段,中间带向外侧突出,称为侧角。
前、后、侧角在脊髓内上下连续纵贯成柱,又分别称为前柱、后柱和侧柱。
(1)前角 内含前角运动神经元。
前角运动神经元可区分为大型的α运动神经元和小型的γ运动神经元,前者支配肌梭外的肌纤维,引起骨骼肌的收缩。
后者支配肌梭内肌纤维,调节肌纤维的张力。
(2)后角:
内含多极神经元,组成较复杂,分群较多,统称后角细胞。
后角细胞主要接受后根的各种感觉纤维,其轴突主要有两种去向:
一些后角细胞的轴突进入对侧或同侧的白质形成上行纤维束,将后根传入的神经冲动传导到脑;一些后角细胞的轴突在脊髓内起节段内或节段间的联络作用。
(3)中间带 从第1胸节段到第3腰节段,中间带向外侧突出的部分称为侧角,侧角内含中、小型多极神经元,通称侧角细胞,是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
其轴突参与组成胸1~腰3脊神经前根的交感神经纤维成分,支配内脏的运动。
骶髓无侧角,在骶髓第2~4节段中间带外侧部有副交感神经元(骶副交感核),其轴突也经相应的前根走出(详见“自主神经系统”)构成骶2~4脊神经前根的副交感成分,支配内脏运动。
第 5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4)Rexed脊髓灰质板层 Rexed依据猫脊髓灰质的细胞构筑,将灰质分为10个板层。
在人的脊髓中,也观察到相应的情况。
2、白质
侧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成3个索。
前索、后索和外侧索。
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称为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称为外侧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为后索。
灰质连合与前正中裂之间的白质,称为白质前连合,由左右交叉纤维组成。
脊髓白质主要由根纤维、固有束及长距离的上、下行纤维束(传导束)组成。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①薄束和楔束
(a)位置:
位于后索,薄束在后正中沟两侧;楔束在薄束的外侧,仅见于第4胸节段以上。
(b)功能:
薄、楔束传导来自身体同侧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薄束传导胸4平面以下(乳头平面)同侧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楔束传导胸4平面以上的同侧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c)起源(胞体位置,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
薄束来自胸4以下的同侧的脊神经节;楔束来源于胸4以上的同侧的脊神经节,它们由脊神经节的轴突组成。
后索薄、楔束来自各节段的纤维有明显的定位,由内向外,依次由来自骶、腰、胸和颈段的纤维排列而成。
(d)终止(第二级神经元的位置):
分别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由此核发出轴突继续向上传导。
(e)损伤症状:
一侧薄束、楔束损伤,表现同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
当脊髓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
当闭眼站立时,身体摇晃倾斜,站立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
精细触觉也丧失。
深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肌肉、关节和肌腱;精细触觉的感受器的位置在皮肤。
②脊髓小脑束包括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分别位于外侧索周边的后部及前部。
后束纤维主要起于同侧胸核的细胞;前束纤维主要起自对侧灰质v~VII层的细胞。
两束向上终于小脑皮质,主要传导非意识性本体觉,以调节肢体运动。
③脊髓丘脑束位于脊髓外侧索前部和前索,分别称为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第 6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a)位置:
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
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在脊髓内亦有明确的定位:
从背外侧向腹内侧,依次为来自骶、腰、胸、颈的纤维。
(b)功能:
前束传导躯干、四肢皮肤的粗触觉;侧束传导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
(c)起源(胞体的位置,即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
它们均由对侧后角细胞的轴突组成。
其轴突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上行。
(d)终止(第三级神经元胞体):
丘脑。
由丘脑发出轴突再上行。
(e)损伤后症状:
一侧脊髓丘脑侧束损伤,表现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而粗触觉影响不大,因后索完好,故触觉无明显障碍。
浅感觉的感受器的位置位于皮肤。
(2)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①皮质脊髓束包括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
(a)位置:
皮质脊髓侧束位于外侧索,皮质脊髓前束位于前索。
皮质脊髓束的纤维在脊髓内的排列顺序,由外向内依次为骶、腰、胸、颈段纤维。
(b)功能:
它们的功能是传导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的冲动。
(c)起源:
它们均起于对侧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的运动神经元,其交叉部位在延髓的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存在脊髓全长;皮质脊髓前束只存在于上胸段。
(d)终止:
在脊髓内逐渐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将运动冲动传至前角运动细胞。
(e)损伤后症状:
在脊髓损伤一侧皮质脊髓束可引起同侧损伤平面以下骨骼肌运动障碍。
大脑皮质发出皮质脊髓束的神经元(临床上又称上运动神经元)与脊髓前角细胞(又称下运动神经元)共同组成随意运动的传导通路,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若皮质脊髓束受损,出现中枢性瘫痪。
若前角运动细胞受损,出现周围性瘫痪(见脊髓功能)。
②红核脊髓束位于外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
此束起自中脑的红核,纤维发出后立即交叉下行至脊髓,经灰质(V~VII层)内中间神经元中继至前角运动细胞。
其机能主要是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
第 7 页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③前庭脊髓束位于前索,起自脑干的前庭神经核,大部分纤维终止于灰质VII和VIII层的中间神经元,再至前角运动细胞。
主要是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
④网状脊髓束位于外侧索和前索,起自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终止于VII、VIII层以及IX层的神经元,对α、γ运动神经元产生易化或抑制影响。
四、脊髓的功能:
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和反射功能。
[传导功能]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其结构基础即脊髓内的上、下行纤维束。
除头、面部外,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
由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
如果脊髓白质损伤,将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和感觉的功能障碍(详见传导路)。
[反射功能]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
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脊髓节内和节间的反射弧完成的。
(1)躯体反射:
即引起骨骼肌运动的反射,由于感受器部位不同,又分为浅反射和深反射。
(2)内脏反射:
脊髓的中间带内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如瞳孔开大中枢(T1─2),血管运动和发汗中枢(T1─L3)以及排尿、排便中枢(S2~4)等。
这些中枢执行的内脏反射活动,也是通过脊髓反射弧,并受到大脑皮质的控制。
如排尿反射,当排尿反射弧任一部分被中断时,可出现尿潴留;当脊髓颈,胸段横贯性损伤后,可引起反射性排尿亢进出现尿失禁。
小结
【复习思考题】
1、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2、脊髓的位置、形态特点?
布置预习:
第十六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二节脑一、脑干
第 8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源 神经系统 概述 脊髓 人体 解剖学 教学 教案 全集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