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技巧用气技巧发声练习.docx
- 文档编号:5026130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2.09KB
播音技巧用气技巧发声练习.docx
《播音技巧用气技巧发声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音技巧用气技巧发声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播音技巧用气技巧发声练习
基本功练习之呼吸技巧
人们常用“气乃声之本”来形容气息与声音的关系,这表明呼吸在发音过程中起着提供动力的作用。
呼吸状态好,气息流畅,说话的效果自然会好;若呼吸状态不好,气息不流畅,则会造成许多发音和用声上的问题。
因此,掌握适当的呼吸知识和呼吸技巧,对播音主持的口才很有帮助。
一电视播音对呼吸的要求
电视播音具有可视性,观众要么可以直接看到说话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要么可以看到与话语有联系的画面。
它对呼吸的要求与播音主持使用的语言类型有直接关系。
在电视新闻播音中,新闻稿多采用组织严密、简练明确的新闻语言,语句结构较为复杂,句子也往往较长。
它要求播音员吐字清晰,并有饱满的气息支持连贯的发音。
播音员应有较强的呼吸能力,以提供较强的气息量和较长的呼气时间。
另外,电视新闻播音吐字工整,声音起伏不大,要求呼气稳定,气流忽大忽小会使发音飘忽不定。
归纳起来,电视播音主持应当在呼吸方面具有这样一些能力:
①呼吸气流量较大,有较大肺活量;
②有较强呼吸控制能力,呼气稳定,持续时间长;
③能够在播音和主持中灵活运用不同呼吸方式。
对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除了播报新闻,还应尽可能地参与许多更接近生活的节目。
比如采用接近口语的讲述方式主持一些交谈节目。
在这类节目中,语言感**彩变化常常很丰富,播讲方式也较为随便。
语言的这种特点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灵活变化的语言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呼吸方式的多样化和呼吸的灵活性。
二三种呼吸方式
人的呼吸有3种基本方式:
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与胸腹联合式呼吸。
它们各有其特点。
掌握它们的特点,特别是胸腹联合式呼吸的特点,对播音主持很有帮助。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活动带动肺扩张或收缩,形成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呼吸方式。
膈肌因其位置处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又被称为横膈或横膈膜。
腹式呼吸在吸气时,膈肌收缩。
于是,朝胸腔凸起的横膈收缩向下,趋于平直,在横膈带动下,肺被向下拉动扩张,气流吸入。
呼气时,膈肌放松,横膈膜回弹,气流在挤压作用下从口鼻腔呼出。
这种呼吸在呼吸过程中腹部会有明显起伏,因此被称为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人的自然呼吸方式,膈肌的活动是不受大脑意识支配的自律性运动,人在出生之后就具有这种呼吸能力。
我们在生活语言状态发音时使用这种呼吸方式。
由于这种呼吸方式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它在呼吸过程中缺少控制,发音时间不长,气流也不够稳定,但这种呼吸气息放松,声音自然,感**彩较为丰富。
再者,由于膈肌有较大的活动余地,因此,腹式呼吸可以有较大的气息变化幅度。
有人认为腹式呼吸吸气量小,在播音中没有使用价值,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生活语言中使用的腹式呼吸,由于话语较短,气息需求量小,呼吸深度不大,有较大的呼吸潜力并未被使用。
腹式呼吸放松、自然,且呼吸可有较大范围的变化。
因此在语句简短的讲述类节目中经常用到。
当然,播音时若使用腹式呼吸,呼吸的气息量要比日常口语大。
2.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以胸廓扩张或收缩带动肺部扩大或缩小形成呼气和吸气的呼吸方式。
在人体中,除了横膈活动带动肺扩张之外,肺还可以在胸廓的作用下横向扩张。
胸廓是指由肋骨和附在上面的肌肉组织构成的桶状结构,它环绕着胸腔。
肋骨构成胸廓的框架,附着在肋骨之间的肋间肌肉可以通过不同的收缩方式改变肋骨的位置,使胸径扩大或缩小,以此带动肺向四周扩张或缩小,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气息量较小。
一般情况下,胸式呼吸往往是腹式呼吸的补充。
正常呼吸时,如果横膈的下降没有受到阻碍,应该是先有腹式呼吸。
当横膈下降到一定程度,下降阻力变大时,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吸气,这时,作为对腹式呼吸的补充,胸廓的扩张才能明显。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呼吸是以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往往不会单独出现。
出现单纯胸式呼吸常常预示着横膈下降严重受阻。
这种状态往往是非正常的。
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造成以胸式呼吸为主这种非正常呼吸状态的最常见原因是心理紧张。
紧张会使身体的各部分肌肉处于绷紧状态,腹部肌肉的紧张收缩,会使腹腔压力增大,造成横膈下降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胸廓作用明显加强,形成以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状态。
消除心理紧张,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是避免胸式呼吸的主要方法。
除了心理紧张,进食过饱、吸气时收腹过度、不正确的身体姿势等也会造成以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状态。
胸式呼吸还会出现在某些强烈的情绪状态中,当人们处于兴奋、恐惧、惊喜等状态时,身体的肌肉组织会呈现紧张状态,这时,横膈下降也会受到阻碍。
在表现这些情绪色彩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胸式呼吸,以丰富语言的感情表现力。
3.胸腹联合式呼吸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横膈升降与胸廓扩张收缩相结合的呼吸方式。
这种呼吸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使用,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呼吸方式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有意识地使用。
胸腹联合式呼吸可以满足播音气息量大、进气快和发音时间长的需要,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应当掌握的基本呼吸技巧。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的呼吸方式。
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它利用腹式呼吸吸气量大和胸式呼吸的补气作用,尽可能加大吸气量,呼气时,则利用适当的控制手段,保持呼气的均匀,增加发音时间。
胸腹联合式呼吸可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①吸气
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这样可以提高吸气速度。
当发音速度较快时,用于换气的时间常常很短暂,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缩短吸气的时间,以保持语句的连贯。
吸气过程可采用两种控制方式。
一种是,当吸气时间比较充裕时,可采用先腹式、后胸式的吸气方式,运用这种吸气方式,腹部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先利用横膈下降吸入气息,待小腹有膨胀感后,再利用胸廓的扩张进一步吸入气息,这时,两肋有张开的感觉。
我们在深吸气闻花香时常使用这种吸气方式。
另一种吸气方式是在吸气时小腹适当收缩,保持腹部略微向上的压力,然后膈肌下降,吸入气息。
由于膈肌下降时遇到阻力,胸廓会采取扩大胸径的方式吸入气息加以补偿。
于是,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同时动作。
这种吸气方式如控制得当,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吸入较多的气息。
较为急促的呼吸状态常使用这种吸气方式。
这两种吸气方式可称为“顺序吸气法”和“同时吸气法”。
在需要较大气息量,但语言状态较为放松时,我们可以使用“顺序吸气法”;在需要较大气息量,语言状态较为紧张、急促时,我们可以使用“同时吸气法”。
这两种吸气方法可以根据播讲的需要灵活使用。
播音使用的胸腹联合式呼吸,吸气时腹部肌肉应保持略微收缩,并非完全松弛。
腹部适当收缩可为呼气发音做准备。
②呼气
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呼气阶段是整个呼吸过程的关键。
为了保持较长的呼气时间和提供稳定的气流,通常在呼气时采用肌肉力量对抗方式控制气流的呼出,而不采用单纯膈肌放松回弹方式控制气流。
在人的身体中,常常用两组作用力相反的肌肉控制某一器官的运动,当我们在做微小的精细动作时,两种作用相反的肌肉可以同时产生作用力,利用两种力的力量差控制运动量,使器官做精细的运动。
呼气时,可以利用放松膈肌,使横膈回弹的方式产生气流。
但这种呼气方式产生的气息不稳定,缺少力度,用于发音不易控制,声音会先大后小。
另一种呼气方式是采用肌肉力量对抗控制呼气。
首先,在吸气阶段就让腹部肌肉略微收缩,做好呼气准备。
这种收缩力量很小,收缩力量过大会影响膈肌下降和气息下沉,造成吸气量减少。
进入呼气阶段时,腹肌收缩力量加大,产生向上挤压力量,与此同时,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的力量并未消除,于是,促使膈肌向上和向下的力量形成对抗,当腹部向上挤压的力量大于膈肌收缩下降的力量时,膈肌回升,气流呼出。
需要气息量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大腹肌力量,增大腹腔对胸腔压力或减小膈肌收缩力量,提高膈肌上升力度。
需要气息量小的时候,可以用加大膈下压力量或减小腹肌上压力量的方式降低膈肌上升力度。
当语句之中停顿,不需要气流时,我们可以用膈肌下压和腹肌上压力量相等的方式使呼气保持静止状态,以节省气流。
胸廓也可以利用肋骨之间肋间肌的力量对抗来控制其扩张和收缩。
当然,由于胸廓的呼吸作用有限,这种控制远不如横膈那样明显。
借助呼气肌肉和吸气肌肉的力量对抗产生的压力差控制呼气过程,可以获得稳定的气息,延长呼气时间,这对播音十分有利。
这种呼气方式是播音呼吸的重要方法。
它为播音员和主持人提高发音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胸腹联合式呼吸依靠肌肉力量对抗完成呼吸过程,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体能锻炼,肌肉组织具有一定力量才能显示出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呼吸方式时,如果控制过度,反而会造成气息僵死,那样的话,语言的表现力不仅得不到增强,反而会被削弱。
三常用换气方式
“换气”是指在发音过程中,当气息不能满足发音需要时,在句子之间或句子之中补充气息的过程。
常见的换气方式有:
利用句子之间较大停顿进行的正常换气,在句子中间利用短暂顿挫快速换气的偷气,以及利用吸气声作为表达手段的抢气。
发音中用来换气的地方称为“气口”。
所谓“气口”,是根据发音过程中语句内容连接的紧密程度和表达需要确定的用于换气的停顿点。
不应简单地将气口等同于逗号或句号。
有时,气口之间会包含由几个短句构成的句群,也有时在一句话中就会有几个气口。
1正常换气
“正常换气”是指在一段话之后,利用语句之间的较大停顿从容补充气息。
一篇稿件或一段话语不可能一口气说完,中间往往伴随多次呼吸,利用话语之中的较大停顿进行换气是语言表达中最自然的换气方式。
正常换气根据话语的长度、感**彩及音量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吸气量,一段话讲完,气息也正好需要补充,于是利用停顿补充气量,语言表达与呼吸节奏相吻合。
这样可保持语言的生动、流畅。
在语流之中换气是自然进行的,发音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动调整吸气量,并不需要有意识加以注意。
正常换气应注意吸气量适当,气息吸入过多不容易控制。
吸气之后不应屏气。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声门闭合过紧,造成发音不自然。
2偷气
“偷气”是发音过程中一种无声补充气息的方法。
当发音时句子过长或发音速度较快时,一般没有较大的停顿进行正常的换气,这时,人们常利用句子之中词与词之间短暂的顿挫来补充气息,这种换气方式没有明显的停顿间隔作为标志,也没有明显的吸气声,不易被人们察觉。
偷气一般在气息将要用尽,后面话语不多的情况下使用。
偷气的气口通常是在连接不太紧密、可以顿挫的词与词之间,这样不会影响语句的连贯,听者也不易察觉。
偷气时,应在准备换气的词之后用较快速度从口鼻同时吸入少量气息,偷气一般是为补充气息,供短时发音用,吸入的气息有限。
为了防止吸气声,吸气时声门应适当开大。
3抢气
“抢气”是发音过程中一种带有吸气声的换气方式。
当话语的节奏急促或感**彩强烈时,气息消耗很快,往往需要在句与句之间或句子之中急速补充气息。
急速吸气会使气流在通过声道时产生较强的气流摩擦声。
这种夹杂在语流之中的气流声能够显露出说话人焦急、紧张、感慨等不同感**彩,使表达更富于表现力。
抢气不仅是一种换气或补气方式,而且是一种感情表达手段。
它常用于感**彩丰富,描写生动的语言中。
抢气时吸气速度要快。
由于不再需要顾及吸气声,声门不必开大。
应尽量让抢气声成为语流的一个节拍,这可使语言听起来更自然。
抢气时不要屏气,抢气的气流强度根据需要灵活使用,有时,抢气出现在句头,这种句头抢气往往出于感情表达的需要,气息量较大。
而在句中出现的抢气多带有补气的性质,气息量不大。
上面几种换气方式都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经常使用的,为了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初学者可以先用文稿作为练习材料,将文稿内容在原有标点符号基础上重新分析,划分为呼吸段落,在需要换气的地方做上记号。
抢气常与感**彩相连,可随感情流露顺势而出,不必标记出来。
当然,如果一时不习惯,可以用自己设计的符号把所有气口都标记出来。
四播音呼吸练习
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播音呼吸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还应将其化为用于语言表达的实际能力。
初学者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完成这一转化过程。
下面提供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供初学者使用。
1.横膈弹动练习
许多播音初学者不了解横膈的位置,感觉不到横膈的活动。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感觉横膈的弹动。
同时也可以锻炼膈肌力量。
步骤1:
直立,双手垂直于身体两侧,小腹肌肉略微收缩。
步骤2:
横膈下降,吸气至八成满。
步骤3:
小腹肌肉猛烈收缩,压迫膈肌向上弹动,气流冲出,发“hei”音。
通过这个练习,你可以感觉到腹肌和膈肌的剧烈活动。
2.胸腹联合式呼吸练习
通过这一练习,可以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
步骤1:
双腿直立,两臂侧垂,贴近身体两侧。
头部抬起,目光前视,全身放松,小腹前部微收,做好吸气准备。
步骤2:
口鼻同时吸气,横膈逐渐下降,小腹有压力感。
步骤3:
继续吸气,腹部膨胀,同时胸廓开始扩张,上臂与胸部两侧逐渐贴近,表明胸径扩大。
步骤4:
在膈肌仍保持适度收缩的同时,腹部逐渐加大收缩力度,使膈肌匀速上升,胸廓也在肌肉对抗作用下回缩,气流均匀呼出,直至气息用尽。
练习时应当注意,小腹在作吸气准备时不应过分收缩,过分收缩会限制吸气量。
3.扩大吸气量练习
增加肺活量是提高呼吸能力的基础。
通过这一练习可逐渐增加肺活量。
步骤1:
按照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求,深吸一口气,将气息保持住。
步骤2:
用稳定的音量和适当的音高、音色数数:
1、2、3、4、5……直至气息用尽。
步骤3:
重新吸气,重复上面动作。
这一练习可每日连续练习多次,音量、音高、音色都可以变化。
随着练习时间的延续,发音时间会逐渐延长,这表明肺活量在增加。
播音实践之气息的运用
播音中强调以情运气,气随情动。
就是说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认识准确了,还要使思想感情随之运动起来,只有真正的动起来了,才可能气随情动,才能动得自如。
播音中如果总是用冷眼旁观的态度对待稿件,无动于衷,即使嗓音条件再好,呼吸再通场,基本功再扎实,播出来的东西,也是平平淡淡,毫无味道。
所以,调动思想感情的运动至关重要,只有思想感情动起来了,有了强烈的播讲愿望,呼吸才能自如地变化,语言也会富有色彩。
播音员在播送具体稿件的时候,要能轻松自如的表达长短、繁简不同的句型和深度不同的稿件,为此,必须学会多种不同的呼吸方法。
在话筒前比较常见和多用的呼吸方法有如下几种:
偷气,当句子较长,意思不能中断,不允许中间停顿换气时就得偷气。
偷气吸得少,动作要快而且小,不能让听众感觉出来,即快而不露换气。
一般在一个句子完了之后,可以换口气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机会,也给听众一个喘息和思考的时间。
一般来说换气比偷气时间稍长。
补气,句子比较长,中间有逗号等标点,或感情要转入高潮,为了表达更激昂的感情,积蓄力量,中间要补气。
这个动作和时间比换气要快、要短,比偷气又慢些、长些。
大吸气,一般用于感情比较激昂或气势比较大的一句话的开头。
用大吸气来表达这种激昂的情感,大吸气有点像“闻”或深呼吸时的感觉,倒吸气,一般要作为一种表达的技巧使用的,以口吸气,并且要发出吸气的声音,多用于表达惊讶、恐怖、悲伤等感情。
提气,不要把气调到上胸部,而是下面要用丹田拉住,上面又好像已把气从丹田提起来,或提出来似的。
这时的气息控制力比较强,一般播比较振奋的好消息,比较兴奋的内容时,常用提气的方法,但是切忌一激动气就浮上来或吊到嗓子眼上去的毛病,一定要用丹田拉住。
挺气,一般用于抒情的、亲切的内容,气好像被托着一样,比较轻,比较柔和。
沉气,小腹放松,气下沉,出来的声音比较深沉、饱满,多用于表达内在、深沉、凝重的感情和内容。
憋气,话说了半截又咽住,这时气息憋住而不能松懈,一般多用于感情更强烈的爆发之前,或为引起听众对下面的话注意的地方,还有就是给人以悬念的地方。
长呼气,一般多用于感慨、感叹、叹息时,边说边往外大呼气,一口气伴随语言同时一呼儿尽,话说完了,气也呼尽了。
顿气,感情非常激动,或哭或笑,或喜或悲而形成的一种气抖声颤的效果。
呼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但宗旨是为了适应表达稿件思想感情的需要,在话筒前实际的语言再创作中的呼吸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渗透、综合运用的。
一般来讲,新闻、评论等信息性、事实性较强的节目,由于内容比较平和,气息也比较平稳,只要加强语言的逻辑性,从语法关系上找出换气的位置及时补气就可以了。
情感比较昂扬或激愤的诗歌、散文、通信等,气息控制要强,两肋要扩展开,小腹控制住,增加气息的压力和声带的张力,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结实饱满、明朗有力。
像内容比较轻松、愉快、娱乐性较强的文艺节目,如音乐、戏剧、电影剪辑等,气息就要托着点或提着点用,使声音和气息都比较柔和轻巧。
总之,气息对播音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播音员不但要有扎实的呼吸基本功,还要有灵活运用呼吸技巧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电台、电视台口语广播的需要。
播音练习之用气技巧
“特殊用气技巧”是一种使言语更富有感**彩的用气方法。
正如说话时的技巧可有效地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一样,用气技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情感准确生动的表达。
气息用得好,对增加言语色彩的浓度、情感表达的深度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用气技巧主要包括气音、抽气、喷口、托气、笑语、颤音、模拟等7种,以下分别说明。
一气音
这是指渲染言语中感叹、赞叹、悲叹、惊叹、咏叹等有关“叹”的色彩的一种修饰用气。
它可以增强紧张等特殊情境中的气氛。
运用气音的方法是:
吸气时放慢速度,加强深度,吐字时,除实音外,可伴随一定的气音、虚音,将气很舒展地呼出。
如--
革命正在胜利前进,红色根据地正在蓬勃发展。
机会主义者却把革命的航船引入了歧路,人民的事业又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抗战8年,蒋介石躲在峨眉山,日本侵略者刚刚投降,这个卖国贼就疯狂地发动了全面内战。
我死了,化作老山上白云悠悠,死,也搂着祖国的山峰不肯放手!
标有“”的语句,如果用气音来读,效果就非常生动。
二抽气
这是指渲染言语骤然紧张的气氛,表现人物异常激动心情的一种修饰用气。
运用抽气的方法是:
吸气时有意识地吸出声来,要使听众有一种气息很重、很强的感觉。
如--
不幸的人啊!
你爱凡兰蒂(抽气)--爱那个该死家族的女儿!
这里运用抽气技巧,就是要充分体现基度山对那“该死的家族”的痛恨,显现他那如汹涌波涛似的激动心情。
又如--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说:
(抽气)“窃书不能算偷……(抽气)窃书!
……(抽气)读书人的事,(抽气)能算偷吗?
”
这里几次使用抽气方法,是为了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体现出来;另外也可表现孔乙己由于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以致被摧残糟蹋成了一个弱不禁风、气息虚浅的病鬼模样。
三喷口
这是指言语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而需要突然爆发的一种修饰用气。
运用喷口的方法是:
先将口腔里的气息蓄足,而后忽然很有力量地喷射而出。
运用喷口技巧可大大加强言语的力度,强化感**彩。
如: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中写出陆游收复中原的壮志未酬。
这里的停顿之后吸足气(∧吸气符号),然后有力地喷出“不见”二字,喷泄出悲愤的感情。
四托气
这是指在言语过程中,极力控制某种情感的一种修饰用气。
运用托气的方法是:
在吸气时,有意识将气息控制住,然后慢慢用气息将言语托出。
如--
部队集合了。
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
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
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花纸缠成了花束。
阿妈妮们、孩子们、姑娘们,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
昨天晚上,战士们告诉他们说不要哭。
里干部们也告诉说,为了不使志愿军难过,让他们不要哭(托气)。
他们很听话(托气),他们真的制止住了,(托气)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托气)统统没有哭。
朗诵到后面几处就需用托气技巧:
少吸气,控制住,以较均匀的不多的气息慢慢将后面言语托出,音量不要大,略感有些憋气。
这样利用托气的方法,就可有效地渲染出气氛,更好地体现出朝鲜人民以极大力量控制着自己对志愿军的随时将要爆发的惜别之情。
五笑语
这是指带有弹动的一种特殊用气方法。
运用笑语的方法是:
口腔、喉、胸要放松,小腹膈肌来弹动,气息直射打软腭,随之发出“哈”“哼”“嘿”等笑语,以表示快乐或讥讽、嘲笑、鄙视、蔑视等。
如--
啊,1976年,万众欢呼的10月!
爆竹声声相连,锣鼓阵阵相接……(带笑)不是国庆的国庆啊,不是过节的过节。
后两句用带笑的语调念出,有助于渲染欢乐的情绪。
又如--
(笑)哈哈哈,这是何等可卑可笑!
何等的不自量力!
何等的枉费心机!
这是表达蔑视鄙视的感情,发“哈”时,应让人们听到对敌人犀利的嘲笑声。
六颤音
这是指带有颤抖的一种特殊用气方法。
运用颤音的方法是:
吸气有如在抖气,呼气同样要颤栗,小腹软腭部位都痉挛。
这种用气的方法可表现异常激动,十分悲痛、委屈、难过等心情。
这种颤抖声是在有真挚感受的基础上内在感情的真实流露。
如:
过了一大会儿,我们才轻轻走近梁三喜的坟前,只见玉秀把头伏在坟上,周身颤栗着,在无声悲泣……
“小韩,你……(颤音)哭吧,哭出声来……”我呜咽着说,“那样,你会好受些……”
玉秀闻声缓缓从坟上爬起来:
“指导员,没……(颤音)没啥,俺觉得在屋里闷……(颤音)得慌……”她抬起袖子擦了擦泪莹莹的脸,“没啥,俺和婆婆快回家了,俺……(颤音)俺想起来坟上看看……”
第一次颤音,要表现指导员呜咽时的言语,要强化强忍着的激动情感,在叫出“小韩”后,在向里抽气时,腹肌与横膈膜紧张地颤动起来,发出有节奏短促的颤音;然后呼气时与上相同,使呼气声也发出颤抖声。
当气没有呼尽时,突然刹住,屏住不呼也不吸,稍停,然后用剩余气息发“你”,随即感到气息不够,再颤抖着吸气,再说出:
“哭吧,哭出声来吧。
”这种颤音是双方极力控制着自己万分悲痛的心情,每句话都是在饮泣中进行的。
又如--
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
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伟大的战士,中国人民失去了敬爱的好总理。
周总理呀,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在哀悼您,都在呼唤您,都在想念您。
八亿双眼睛都想看一看您,八亿颗心哪,都在为您哭泣。
人们手捧讣告热泪流,千言万语涌在心头,哀思无限,难以诉说。
……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周总理啊!
我们多么想再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啊!
……灵车队,万众心相随。
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
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
日理万机的总理呀,您今晚几时回?
……长夜无言,天地同悲。
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打“”表示要发颤音。
通过一连串的颤音,表达人民对总理无限崇敬和极其深切的怀念之情。
再如--
看看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吧!
这才是我们自己(颤音)的土地!
她给予我们的是太多太多,而我们给予她的却是太少太少(颤音)。
她的贫乏是我的不是,你的不是,他的不是……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扑倒在她的怀里,深情地喊一声“妈妈”(颤音),又怎(颤音)舍得离开她呢?
在播送或演讲中,若能注意其中几处颤音,就可更好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内疚的强烈感情,加强演讲的感染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这种技巧时,既要注意情感的表达,也要注意言语的清晰度。
不能只听到颤抖,而听不到声音。
七模拟
模拟,即仿效、模仿。
就是以情带声地模仿各种音响和腔调。
这样可以启发听众的联想,提高效果,增强生动性,给听众以形象逼真的感觉。
但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音色,即声音的个性;还要注意如要转述高声呼喊的话或一种动物可怕的叫喊声时,可用略带夸张的声音,传达出那种情境就行了。
如文艺广播中,模拟某人转述一位姑娘在敌人就要到来之际,紧急向全村报信的呼喊声--
哪里来这么大的力量,雷声也没这样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播音 技巧 发声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