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一章第3讲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docx
- 文档编号:5024786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66.53KB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一章第3讲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docx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一章第3讲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一章第3讲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第3讲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图版必修3
第3讲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①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②矿产资源开采形成的许多产业部门对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①废渣占据了大量农田
②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不合理采矿还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
措施
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实施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意义:
解决区域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2)大型工程
(3)影响
①对调入区:
增加水源,扩大水域,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小气候;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减少地下水开采,有利于水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②对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地区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
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
如过度砍伐森林,导致物种急剧减少
①灌溉、施肥、塑料大棚等使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度增加
②不断培育、改良农产品,使产量有了显著提高,提高了饲养的劳动效率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业结构
(1)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产业
劳动力变化
产业结构形态
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产业
逐渐减少
低级
↓
高级
低
↓
高
第二产业
先增后降
第三产业
稳步增加
(2)地区差异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2.产业转移
(1)原因:
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
(2)过程
(3)影响
比较项目
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地理
环境影响
环境改善,资源消耗减少
产生环境污染,资源大量消耗
对人文地理
环境影响
调整产业结构,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促进就业和地区经济发展
考点一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完成
(1)~
(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
(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答案
(1)B
(2)D
解析 第
(1)题,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为丹江口水库,冬季水量少;沿线需开挖新河道,建穿黄隧道;沿线工业不发达,污染轻;调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缓解环境恶化。
第
(2)题,调水可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会造成沿线及受水区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化问题加重,会加大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
【考向立意】
该题组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中线调水工程的优劣及影响。
【思维过程】
①
缓解华北缺水现象,缓解环境恶化
②由于大量调水,会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由于下渗会使沿线及受水区地下水位上升,易出现盐碱化;对华北地区而言,水量增加,会加大流域的洪涝威胁,但会缓解水资源紧张,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发展。
【误区警示】
主要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经过地区及所带来的影响不熟悉。
【预测展望】
1.利用区域图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原因及产生影响。
2.以图表、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意义。
1.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图示
(2)工程建设的背景条件
(3)三线方案的比较
线路
优缺
点对
比
东线
优点:
可利用现有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小,工期短;可调水量大
缺点: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耗能大,运营费用高;水质条件较差
中线
优点:
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水源地水质好
缺点:
需挖输水渠道,工程量较大
西线
优点:
线路长度最短
缺点:
地形复杂、起伏大,工程难度最大
2.其他重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原因
主要线路
效益
西电
东送
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晋陕火电与黄河水电输往环渤海地区;三峡等长江干、支流水电到华东;西江水电与黔滇火电到广东
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晋煤
外运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量有限;东南沿海能源短缺
大秦线、神黄线、太焦—焦兖日线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重组
西气
东输
(一线)
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地油气资源丰富,当地人口少,消费量少;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短缺,影响了经济发展
经过新、甘、宁、陕、晋、豫、晥、苏、沪九个省级行政区
缓解上海等地能源紧张的局面,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
西气
东输
(二线)
中亚地区资源丰富,而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与中南地区能源供给紧张,供需矛盾突出
外连源自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深圳、香港,横跨15个省市及特别行政区
改善中国能源结构,保障天然气供应,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等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的意义
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增加就业岗位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1.2011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期间建设的四大工程,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
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____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__工程。
(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建设难度较小
B.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最大
C.工程能完全解决北方地区供水紧张的矛盾
D.工程能缓解北方灌溉区土壤的盐碱化
(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
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2)A
(3)南部多,北部少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4)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解析 综合考查我国四大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建设。
从四大工程各自的特点分析解答。
南水北调是针对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而建设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东线工程可以借助原有的京杭大运河河道,减少了工程量,但工程不能完全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只能够缓解紧张矛盾。
土壤的盐碱化与气候干旱、地下水水位升高等因素有关。
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是针对我国能源和生产力地区分布不平衡而建设的跨区域能源调配工程,对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和减轻环境污染都有一定帮助。
考点二 区域产业转移
2.(2012·福建文综)下图示意近8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
读图完成下题。
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 )
A.矿产与技术B.政策与市场
C.能源与交通D.土地与劳动力
答案 B
解析 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选项
内容分析
结论
A
家电制造业对技术有一定要求但对矿产资源没有依赖性
错误
B
拓展市场是我国到美国投资的主要目的,同时优惠政策有利于投资
正确
C
家电制造业对能源没有依赖性,对交通有一定的要求
错误
D
美国的土地与劳动价格都高于我国
错误
【考向立意】
本题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影响投资转移的因素。
【思维过程】
家电制造业→市场导向型产业→与美国人口稠密区基本一致→中、东部人口稠密区还有空白→政策的影响。
【误区警示】
①对家电制造业的工业指向类型判断不准;②对美国人口分布与中国投资分布的匹配关系及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不全面。
【预测展望】
1.利用区域图来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通过具体的产业转移案例考查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大因素。
除上述三大因素之外,国际环境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区用地紧张及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1)产业类型:
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2)转移方向: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地区)。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因此,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具体如下:
2.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期。
据此回答
(1)~
(2)题。
(1)对于东南沿海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 )
①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 ②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 ③占有中西部蓬勃发展的市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中西部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 )
A.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移
B.为了多承接产业转移,可降低准入门槛
C.多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
D.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答案
(1)D
(2)A
解析 第
(1)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进行产业转移,既扩大了市场,又可集中资金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第
(2)题,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中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警惕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转移。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思路
(2012·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原因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1)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
量耗能
大小
小
大
原因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
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
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第2题,该国①地资源最丰富而需求量最小,最有可能把部分资源调往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④地。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B.Ⅰ、ⅢC.Ⅱ、ⅣD.Ⅲ、Ⅳ
4.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5.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轻洪水灾害
答案 3.B 4.D 5.D
解析 第3题,跨流域调水的原因在于调入区水资源短缺,调出区水资源相对富余。
图中①河为辽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且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致使水资源短缺。
第4题,由图可知,工程经过地区多为平原,地势平坦,调水难度小,利于工程建设。
第5题,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调出一部分,可以减轻对哈尔滨的洪水危害。
2012年7月8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安全运行两周年。
据了解,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上海输送3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最大输送功率约占上海高峰负荷的三分之一,可节省原煤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000万吨。
读下图,完成6~7题。
6.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 )
A.黄河上游的水电
B.红水河流域的水电
C.长江中上游的水电
D.我国西南地区的火电
7.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A.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
B.缓解我国长三角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
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轻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东部地区能源少的问题
答案 6.C 7.B
解析 第6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向家坝位于四川省,属于长江上游地区。
第7题,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能缓解长三角地区能源紧张局面,由于输入的是水电,会减少煤炭的使用。
读“某产业在不同年代的区域分布图”(实线表示产业转移方向,虚线表示产品输出方向),完成8~9题。
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钢铁工业B.制鞋业
C.石化工业D.软件制造业
9.从图中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看,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原料B.市场
C.技术D.劳动力价格
答案 8.B 9.D
解析 第8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a为西欧,b为日本,c为我国东南沿海,d为东南亚,由转移方向和年代可知该产业部门应为制鞋业。
第9题,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为劳动力价格。
读“甲、乙两地某同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完成10~11题。
地点
生产成本元
市场平均
价格元
技术
原料
劳动力
其他
甲
1990年
1
5
8
4
28
2010年
1.2
6
18
6
32
乙
1990年
1
5
6
2
28
2010年
1.2
6
10
3
32
10.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润较高的是甲地
B.从乙地迁往甲地可以降低成本
C.该企业可能是啤酒厂
D.该企业迁移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
11.该类企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②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 ③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10.D 11.C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990年和2010年,乙地成本较低,利润较高。
从其生产成本构成看,劳动力成本最大,故该类企业迁移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B.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13.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
D.第三产业发达
答案 12.D 13.C
解析 第12题,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升高、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承载力减小等。
第13题,珠三角周边地区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地租低、劳动力丰富等优势比较明显。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①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C.技术D.交通
15.由图可知( )
a.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b.Ⅱ、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c.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d.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abB.cdC.acD.bd
答案 14.B 15.A
解析 第14题,从①产业的时间和国家类型看,可知①类产业为劳动力指向型,转移的因素主要是劳动力。
第15题,由图可知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为发达国家;Ⅱ、Ⅲ类为发展中国家。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
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简述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
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答案
(1)具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五大湖便利的水运和陆上交通;水源充足;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等。
(2)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值小于英国,转向德国可获得的利润更高。
(3)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年产值比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
(4)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许多跨国公司;推动美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
解析 第
(1)题,工业区位条件主要从资源、能源、交通、水源、市场、劳动力等几个方面分析。
第
(2)题,主要比较两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大小。
第(3)题,表中我国的年工资年产值为18.9,为表中各国最低;且我国在资源、政策、地租、交通等诸多方面有很大优势。
第(4)题,可结合教材中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进行分析回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一章第3讲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 步步高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讲义 第一章 人类 活动 区域 地理环境 影响 图版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