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违法与犯罪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5021469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2.56KB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违法与犯罪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docx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违法与犯罪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违法与犯罪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违法与犯罪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违法与犯罪专项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
相应位置上。
)
1.某校在“国际禁毒日”宣传展板中写道:
近年来出现的合成毒品及伪装型毒品,对人体
的毒害更为隐蔽,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受到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
对此,下列
认识正确的是()
A.青少年好奇心强,尝一下新型毒品不为过
B.吸食新型毒品是一种时髦,少量吸食不会染上毒瘾
C.禁毒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D.毒品严重危害个人、家庭和社会,我们应自觉抵制
2.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旷课、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规定未成年人“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等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沾染上这些行为()
①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②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③必然成为刑事违法行为④会触犯刑法,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B.③④C.①②D.②③
3.“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醉驾”成为刑
事追诉第一犯罪。
这警示人们要()
A.承担责任,管理社会治安
B.低碳出行,减少交通拥堵
C.珍爱生命,自觉遵守法律
D.积极维权,勇于承担过错
4.蒋某在家中因家庭矛盾,将手机、电脑等从14楼扔出窗外,砸到楼下三辆轿车,人民法院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蒋某有期徒刑一年。
蒋某受到刑罚处罚是因其行为()
①违反公序良俗②扰乱公共秩序
③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④具有刑事违法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近年来,预防电信诈骗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对此,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我们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
B.我们要拒绝使用手机、网络,不给电信诈骗以机会
C.对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操作的,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D.如实在不能辨别真伪,要拨打110核实和了解情况
6.重庆市公安局官方微博2020年1月25日发布公告称,在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紧张时期,为博人眼球,王某某,刘某于1月23日,王某于24日在网上编造、散布谣言,
制造恐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3人均被重庆警方行政拘留。
王某某等3人的行为是()
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犯罪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
7.侯某因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瞿某因走私被处以没收财产。
侯某和瞿某所
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A.行政法规、民事法规B.行政法规、刑事法规
C.刑事法规、民事法规D.民事法规、刑事法规
8.为深入贯彻落实《禁毒法》,共同唱响“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依法禁毒,构建和谐社
会”的主旋律,作为青少年应该()
①学习有关毒品知识,提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②尝试使用新型毒品,以便更深刻地了解毒品
③积极宣传禁毒知识,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④沾染毒品难以拒绝,吸食成瘾不怕遗憾终生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0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
罪”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组织2954
个,恶势力犯罪集团9814个,其中,有未成年人参与的占到近20%,未成年人涉案人数
占总数7%左右。
据此回答9~10题。
9.公安机关打击涉黑组织和黑恶势力说明()
A.扫黑除恶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B.扫黑除恶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
C.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黑恶势力十分猖獗,邪气已压倒正气
10.未成年人涉黑涉恶警示我们要()
①珍惜美好生活,远离违法犯罪②自觉遵纪守法,抵御不良诱惑
③拒绝上网学习,认清网络危害④坚决远离社会,以免受到伤害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1.李某在某知名外卖平台注册店铺后,单独或伙同他人通过平台制造虚假交易2000余次,骗取平台红包补贴共计2万余元。
日前,经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上海市徐汇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李某的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
12.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
下列图示内容错误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
法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民法典》它属于()
A.民事法律B.行政法律C.刑事法律D.地方法规
一个“孙小果”,一群“保护伞”!
2019年12月15日,涉孙小果案的19名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职务犯罪案一审宣判:
从孙小果的生母(在昆明市某区公安分局刑侦队供职)、继父(昆明市某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到为他违规脱罪减刑的公安、法院、监狱公职人员,分别获有期徒刑从两年到二十年不等。
据此完成14、15小题。
14.19名公职人员因孙小果案入刑,这说明了()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刑罚处罚
③司法机关确保了司法过程和结果公正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5.孙小果案启示我们()
A.情与法是矛盾体,要守法就不能有人情
B.人际关系很重要,要建好自己的关系网
C.公职人员有纪律,要严格守法公正司法
D.守法护法是责任,要敢于对违法行为说不
16.夏某因贩卖毒品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其涉案毒品、原料及工具被依法予以没收,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夏某的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
17.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刘某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人民法院判处
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
李某和刘某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8.我们青少年要了解违法行为及其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序号
案例
违法类别
法律责任
①
赵某持刀抢劫,致人重伤
行政违法
行政处罚
②
云南男子贺某因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刑事违法
刑罚处罚
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山西返京夫妻高某、路某为逃避隔离,网购假出入证,被治安拘留
行政违法
刑罚处罚
④
王某在网上散布谣言,损坏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
民事违法
民事责任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19.从花光自己的压岁钱,到转走父母银行卡内的积蓄,再到偷盗或抢劫他人财物……近年来一些未成年人因游戏充值和为主播打赏花费家长“巨款”,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新闻屡见不鲜。
上述新闻案件警示青少年()
A.参与任何游戏或直播活动,都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B.违法就是犯罪,要学会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C.要分清是非和对错,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D.把握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做到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20.为追求新潮和酷感,3个90后女孩用吸食毒品作为庆祝生日的方式,还邀请了3个男孩一起到酒吧来“分享”毒品。
经某检察院提起公诉,这3个女孩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法院分别判处拘役5个月。
此案警示我们未成年人()
①不能追求新潮和酷感
②不要涉足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
③不要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
④交友要谨慎,如果发现有吸毒或贩毒的朋友,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1.毒品案件庭审进社区
庭审活动
2020年6月26日,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一起贩毒犯罪案件的庭审现场搬到了岳荣社区居委会,有学生、群众、记者等百余人旁听了庭审。
审理
案件
2018年1月至3月间,刘某(另案处理)三次联系被告人陈某,欲购买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陈某三次共计贩卖该种片剂38500粒给刘某。
法庭宣判:
被告人陈某贩卖毒品犯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上述活动与案例()
①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接受禁毒法律法规教育
②通过严打毒品犯罪,彰显了法律的权威
③警示人们:
“我们可以吸毒毒,但不能贩毒”
④表明对陈某的判决结果都属于刑罚中的主刑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22.因多次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方法猎捕野生动物,方某被人民法院以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方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B.只要触犯法律必受刑罚处罚
C.方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D.人民法院依法行使了立法权
23.小罗多次“顺走”无人售货超市中的商品,最终因其行为达到相关标准而被法院判处刑
罚。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不诚信行为可能会受到刑罚处罚
B.沾染不良习气一定会走向犯罪
C.轻微的违法行为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D.违法行为分为严重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24.据未成年人犯罪大数据显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
这主要警示青少年应
A.积极见义勇为B.寻求法律援助
C.坚持依法行政D.加强自我防范
25.骆某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方法,捕获中华蟾蜍209只。
经人民法院审理,骆某
的行为构成非法狩猎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骆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②骆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6.12岁女孩小星,从24楼抛下一个苹果,砸中由家人抱至楼下活动的三个月大婴儿,造成
其颅脑损伤致左侧偏瘫,需长期依赖他人护理。
法院依法判决小星及其监护人赔偿女婴193万余元。
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A.提升安全意识,切忌高空抛物B.加强家庭教育,约束子女行为
C.完善小区管理,消除安全隐患D.健全法律法规,保护居民安全
27.右侧图片警示我们要()
①学习法律,知道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②胆大心细,抛物时要看清是否有行人
③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珍视生命,不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28.栾某为了逃避道路违章抓拍,故意遮挡汽车牌照,结果被交警当场抓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栾某被罚款200元,驾驶证被扣留并记12分。
栾某的行为()
①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应受刑罚处罚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扰乱了公共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高空抛物、坠物容易使楼下行人受到伤害,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明确指出“对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高空抛物伤人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
②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是犯罪,应受到刑罚处罚
③最高人民法院拥有立法权
④法律禁止高空抛物行为,维护公共安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0.2000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
高空抛物、侮辱诽谤英雄烈士拟入刑。
这两种行为拟入刑,从本质上讲是因为()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规则需要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加以改进和完善
C.上述两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31.游客李某故意刻划长城墙砖,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被处行政拘留5日
并处罚款。
李某的行为是()
A.民事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制裁B.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制裁
C.一般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D.民事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
32.用图示法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33.中学生王某自从沉迷网络,就放纵自己,经常小偷小摸,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知悔改,后因拦路抢劫,被法院依法判刑。
这告诉我们()
①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②抢劫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③应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④不良行为不改正一定走向犯罪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4.漫画“一条不归路”警示我们()
①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②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拒绝陋习,远离毒品④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5.下图漫画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有()
①不良诱惑,只能尝试不能上瘾
②预防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
③违反法律,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依法自律,努力增强法治观念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36.对右图中“吸毒违法贩毒有罪”理解正确的是()
A.违法就是犯罪
B.贩毒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C.吸毒触犯刑法
D.贩毒社会危害性较小
37.读右图漫画《身边的“毒”》,它告诉我们应该
A.践行美德,接受善意邀请
B.保护自己,远离不良诱惑
C.敬畏生命,减少社会交往
D.适当尝试,提高免疫能力
38.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吸毒,有1000万左右的人因吸毒丧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
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A.谨慎交友,远离社交B.依法自律,拒绝毒品
C.加强立法,维护公平D.保护隐私,信守承诺
39.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依法查处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明显减少。
这一行动()
①表明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②说明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③杜绝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④说明法律是靠人们的自觉来保证实施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0.某校向学生发放禁毒宣传手册,帮助学生了解毒品危害。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
是()
A.增强学生民主意识B.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C.维护学生人身自由D.预防学生违法犯罪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
1.【学以致用与法同行】
初中生小静自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后,成了家庭“法律小顾问”。
情境一:
来家玩要的表弟无聊时对小静说:
“我打119,说附近有人家失火,逗着玩。
”
(1)此时,小静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
妈妈对小静说:
“小顾问,我考考你:
我想进一批仿冒名牌鞋,摆地摊卖,你看能不能?
”
(1)小静的正确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
爸爸曾在一家建筑工地上班,老板以各种理由施欠部分工资,多年不给。
最近,爸爸去讨要,
又没有结果,不知道怎么办。
小静建议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从诉讼类型来看,这一诉讼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讼。
(2)小静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带货让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向政府积极献言建策;疫情期间众多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家上网课,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引发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依靠5G通信技术,在线“云监工”火神山医院建设,远程在线医疗会诊。
材料二: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这种陷阱不仅存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网络世界里,但某些青少年认为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不受法律约束,肆意妄为,进而走上犯罪道路,令人痛惜。
(1)依据材料一回答:
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作用?
(2)阅读材料二回答:
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犯,预防犯罪?
3.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明确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二:
大量案件表明,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多有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且在早期这些行为多数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
2019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指出:
对一些未成年人严重犯罪及时批捕、起诉,切实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
对于涉嫌犯罪,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也决不能“一放了之”,必须依法予以惩戒和矫治。
阅读以上材料,综合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我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你从材料二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析生活情境探究成长问题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和认真思考,请运用你的经验,分析下列生活情境,探究成长中的问题。
(任意选取两个作答即可,如三个都答,按前两个评阅。
)
案例一:
小美在浏览某购物网站时,发现自己的生活照被邻居张某擅自用作广告宣传。
她上门要求删除照片,张某不仅不同意,反而恼羞成怒,辱骂、推搡小美,致其摔倒,胳膊受轻伤,小美果断报警。
后经民警调解,双方和解,张某删除小美的照片,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
(1)你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是:
(至少两条)
案例二:
居家防疫期间,小林同学不仅在学校举行线上期中检测时,用手机作弊,还用手机玩暴力游戏,不慎导致自己的游戏账号被盗。
他为了找回自己的账号,在游戏论坛里私自发布几位网友的电话号码、QQ号等信息,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
(2)小林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至少两条)
案例三:
孙小果被称为“昆明恶霸”。
1998年他因强奸、强制侮辱妇女、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罪名,一审被判处死刑;二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007年,改判其有期徒刑。
刑满释放后,孙小果又实施了一系列犯罪行为。
2019年12月23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维持一审原判,并与其出狱后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的终审判决合并,决定对孙小果执行死刑。
19名涉案的司法工作人员被判二年至二十年不等有期徒刑。
5名省管干部也受到相应的党纪处分。
(3)这一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至少两条)
5.高楼不抛物,头顶有安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案例回顾
材料二相关链接
10楼住户赵某某先后4次将酒瓶、塑料桶等物品从房间窗户抛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2020年1月,赵某某因犯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2019年8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
工委发言人臧铁伟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我们立法工作机构将持续关注高空抛物和坠物致人伤害的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和完善相关的立法。
”
(1)根据材料一,判断赵某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从依法履行义务的角度,分析赵某某的行为。
(3)为维护“头顶上的安全”,不同社会主体应如何厉行法治?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
1.D2.A3.C4.B5.B6.B7.B8.A9.B10.A11.A12.D13.A14.B15.D16.A17.D18.C19.C20.B21.A22.A23.A24.D25.C26.A27.C28.D29.B30.C31.B32.C33.D34.B35.D36.B37.B38.B39.A40.D
二、简要回答
1.情境一:
(1)阻止表弟这一行为;
(2)这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作为公民不能随意谎报谎言,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法律法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情境二:
(1)不可以卖仿冒名牌鞋。
(2)售卖仿冒名牌鞋,属于违法行为,是侵犯品牌鞋的知识产权。
情境三:
(1)民事诉讼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时,我们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1)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要杜绝不良行为。
③要增强法治观
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
法,防患于未然。
3.
(1)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②法治是人类社会进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⑦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⑧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等。
(2)①加强自我防范,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③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⑤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⑥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⑦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虽受到法律特殊保护,但同时也受法律约束,违法犯罪同样要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等。
4.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不受侵犯;未经本人同意,以盈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当合法权益受侵害后,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
(2)要做诚信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
(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
(1)犯罪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
(2)依法履行义务要求我们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违法与犯罪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中考 道德 法治 专题 复习 违法 犯罪 专项 练习题 部编版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