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docx
- 文档编号:5020040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57KB
先秦文学.docx
《先秦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文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第二讲第1、2课时)
一,先秦文学概论
(一)上古神话传说
1,神话传说的类型:
①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劈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
”(《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
②始祖神话:
女娲抟土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
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③洪水神话:
④战争神话:
黄帝战蚩尤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功之冀州之野。
应龙蓄水。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读如拔,致旱之鬼),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太平御览》卷一五引《志林》)
共工与颛顼争帝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淮南子·天文训》)
⑤英雄传奇神话:
概例: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后稷教民稼穑、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刑天舞干戚。
具例:
鲧禹治水(大禹治水)
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一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腹)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
舜之时,共工振淘洪水,以薄空桑,龙门为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注:
溟涬,又作涬溟,自然之气混茫貌),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淮南子·本经训》)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雚蒲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天问》)
洪泉极深,何以置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应龙何画,河海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天问》)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
禹湮河水,杀相繇。
(《山海经·大荒北经》)
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
(唐李肇《国史补》引《山海经》)
禹治洪水,通轩辕北,化为熊,谓涂山氏曰:
“欲饷,闻鼓声乃来。
”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
方生启,禹曰:
“归我子。
”石破北方而启生。
(汉书·武帝纪》颜注引《淮南子》)
2,我国上古神话传说的基本特色:
①反映现实生活(自然斗争、社会斗争、政治斗争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②神话人物身上体现出珍贵的精神品质,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教育熠熠;
③富有积极的浪漫色彩,体现出优秀的民族性格;
④大量采用神奇的幻想、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手法;
⑤体现出崇高美和悲剧美的美学特征,能引发悲壮的感情和崇敬的心理。
3,拓展思考:
(1)上古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贡献)
(2)《山海经》和《穆天子传》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①性质(成书年代、内容、流通情况)、特点
②内容
③成就
④影响
(二)上古歌谣谚语
1,语言文字是文学的基础。
——所谓“文学的‘信史’时代,应起于文字发明之后”。
2,“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出现的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一种综合的形态,往往文史哲不分。
(“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
”)
3,“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好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加工年代都难以指实。
”
4,“艺术起源”论:
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巫术说、模仿说……
“艺术起源于劳动”说:
《淮南子·道应训》: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
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符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就是‘杭育杭育’派。
”
心灵表现说:
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
“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
”(《艺术论》)
《诗大序》: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
《淮南子·本经训》:
“心和欲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
”
4,歌谣谚语不完全等同于后世所谓之诗歌;原始诗乐舞之间关系密不可分。
5,释例: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弹歌》)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周易·屯·六二》)
“女承筐,无实;士刲(读如亏)羊,无血。
”(《周易·归妹·上六》)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礼记·郊特牲》)
“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卜辞通纂》375)
6,上古歌谣谚语的特点归纳:
内容简单,形式朴素,文字简略,句式短小(二言、三言、四言、五言、杂言不等)。
二,先秦散文(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一)历史散文:
史家所写之文。
1,《左传》
重点:
《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成就(艺术特色)
①长于叙事
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叙述事件始末由来,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将史实与神话传说、历史传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丰富的想象,使历史的记叙故事化。
②善于写人
晋文公重耳、郑大夫子产
范文:
《郑子产相国》(教材第19页)
王源《文章练要·左传评》:
“《左传》载列国名臣言行多矣,未有详如子产者也。
子产乃终春秋第一人,亦左氏心折之第一人。
”
拓展:
《左传》如何刻画郑子产这一人物形象?
③工于记言(语言特色、外交辞令、谏辞)
刘知几《史通·申左》:
“寻左氏载诸大夫辞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
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
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
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
”
刘知几《史通·叙事》: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
”
范文:
《宫之奇谏假道》(教材第13-14页)
④擅长战争描写
《左传》在叙事、写人和语言三方面的文学特点,在全书中综合表现得最集中、最充分的部分就是有关战争的描写。
范文:
《秦晋殽之战》(教材第15-16页)
(2)地位(历史影响)
对散文和小说都有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略)
2,《国语》和《战国策》
(1)成就(艺术特色)
(2)地位(历史影响)
要求了解基本常识:
《国语》和《战国策》都是记言作品,以记事为辅。
《国语》成书略早于《左传》,编者不一定是左丘明,可能另有其人。
不同于《左传》的编年体,而是首创了分国体。
《战国策》是记录战国纵横家言行的史料集,最初作者可能是各国策士,主要反映纵横家的思想。
范文:
《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教材第22页)、《战国策·苏秦引锥刺股》(教材第24-25页)、《战国策·冯谖长铗之歌》(教材第28页)
先秦文学
(第二件第3课时)
(二)诸子散文:
诸子所写之文。
先秦文学
(第三讲第4、5课时)
三,《诗经》
先秦文学
(第4讲第6、7、8课时)
四,屈原和楚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