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市概括.docx
- 文档编号:5016246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72MB
徐州城市概括.docx
《徐州城市概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城市概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州城市概括
徐州城市概括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
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960万人,现辖徐州市下辖2市(新沂、邳州)、3县(丰县、沛县、睢宁县)、5区(云龙、鼓楼、泉山、铜山、贾汪),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960万人。
,是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徐州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
势。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
尤其是京沪、徐兰客运专线在徐交汇,建成后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均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徐州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速铁路枢纽。
徐州是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
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石膏44.4亿吨、岩盐2l亿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农副产品品种众多、特色鲜明,银杏、富士苹果、牛蒡等20多种农副产品享誉海内外。
徐州年产煤炭2500多万吨,是江苏唯一的煤炭产地;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徐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
以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
徐州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兵马俑,与秦俑写实的风格相对应,徐州的汉兵马俑是用写意的手法,将汉代兵士的神态、表情,甚至是内心活动都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
数以千计生动传神的汉兵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壮的汉代军阵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
除两汉文化胜迹之外,项羽“戏马台”、刘邦“大风歌碑”、苏轼“放鹤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楼”,以及明清“城下城”遗址等历史胜迹遍布全市,使徐州这座古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
徐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川形胜,美不胜收。
故黄河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城相依,山水相连,形成了徐州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中心方圆60平方公里的云龙山、云龙湖、泉山森林公园园林风景区将城市装点得雅致秀丽,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地。
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化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兼得北雄南秀、富有鲜明个性的城市风格。
徐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004年开始启动新城区建设。
按照“一年打好基础,两年拉开框架,三年初具规模”的要求,力争把6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成集商业贸易、行政金融、文化娱乐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一个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徐州正在古彭大地上迅速崛起。
徐州历史沿革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自此称彭城。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东汉时,州名。
辖郡、国五,县六十二。
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郯城县。
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
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曾为伪淮海省省会。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
1949年徐州市直属山东省管辖,新海连市属山东鲁中南行署管辖。
1952年11月中央决定,1953年1月江苏建省,设徐州专区,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新海连市划属江苏徐州专区。
专员公署驻徐州市。
1958年,原由省辖的徐州、新海连2市,划归徐州专署领导。
徐州专区辖2市8县。
1960年,铜山县划归徐州市领导。
1961年,新海连市改名为连云港市。
1962年,徐州、连云港2市改为省辖市。
徐州市领导的铜山县划归徐州专区。
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区,专署驻徐州市,辖丰县、沛县、赣榆、东海、新沂、邳县、睢宁、铜山8县。
1990年2月起,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新沂、邳县,改设新沂、邳州市。
徐州市现下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四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九里区五区。
徐州形象知识
市花、市树
徐州的市花、市树分别是紫薇和银杏,是这座城市独特的生态名片。
紫薇原产地中国,自古便是名花佳卉。
《唐书?
百官志》中记载了唐代曾因中书省的庭院遍栽紫薇而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的趣事,白居易亦有"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的妙句。
紫薇与月季花同科的花卉品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了徐州的特色,能使外地到徐州旅游的人们感受到徐州人的特有素质。
银杏是我国特产树种,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被称为“活化石”,以银杏作为市树,象征徐州人坚韧挺拔的性格,使徐州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得到充分的反映。
新时期徐州精神
有情有义诚实诚信开明开放创业创新。
城市名片
徐州“城市总名片”:
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
经济名片:
徐工集团
人物名片:
刘邦
历史名片:
淮海战役
美食名片:
饣它汤
旅游名片:
云龙山/云龙湖
文化名片:
柳琴戏
重大市政工程
汉桥
徐州市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与集萃地,汉文化是徐州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因此,市政府在扩建复兴南路时,修建了汉桥。
汉桥两头的塔楼建筑叫做汉阕,是汉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桥头两侧分别雕刻两只威武雄壮的豹子,取材于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国宝文物——玉豹,复制放大制成,玉豹原件则保存在徐州市博物馆内。
和平大桥
和平大桥是徐州第一座跨铁路独塔斜拉高架立交桥,大桥于2005年6月6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6日建成通车,总投资4.48亿元。
高架桥跨京沪干线37股铁路,双向6车道设计,全长978米。
其中主跨368米的高架桥为独塔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索塔采用造型美观的“H”形,塔高100.5米。
和平大桥将和平路向东连接至徐州新城区,是徐州市区前往京沪高铁徐州新客站的快速通道,是徐州目前惟一的一座高架立交桥和江苏省跨径最大的跨铁路大桥。
徐州图书馆
徐州图书馆新馆,位于泰山路文化城附近,图书馆总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设计藏书容量为160万册,可摆放阅览座位1000多个,预装网络接口700多个,平均每天可接待2000多名读者。
读者不仅可以在馆内局域网通过电脑快捷地实现借阅、查询、检索、上网,还可以在办公室或家中远程登陆图书馆网站,便捷地完成书目查询、预约预借、新书查询、馆藏电子文献浏览或下载其他网络图书馆业务。
徐州艺术馆
徐州艺术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东依云龙山,南傍云龙湖,置身市民广场核心部位,与滨湖都市休闲区连为一体,山水相亲,环境优美,总投资约1.5亿元。
占地面积18720平方米,建筑面积23114平方米,建筑为四层,地下一层,设有展厅、学术交流、文化艺术教育、艺术品交易、公众休闲等区域,配备现代化服务设施,可为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活动,教育活动、艺术品展示、艺术品交易等提供配套服务,是徐州市展示文化艺术形象的标志性重点工程。
徐州音乐厅
徐州音乐厅位于云龙湖北岸,东、南、西三面环湖。
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结构类型为方管异型桁架。
音乐厅的外型以徐州市花紫薇为创作原型,八片幕墙形如花瓣,形态婀娜轻盈,宛若在水中盛开的花朵。
音乐厅室外设有大型演出广场,西侧有栈桥通向胡月岛和水上世界,室外演出与室内演出有机结合,体现出现代音乐厅的建筑特征。
具有剧场、音乐厅、演播室等多种功能,室内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室外演出广场则可容纳5000多名观众。
户部山商城
户部山商城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徐州新八景”,是集旅游、餐饮、休闲、购物、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旅游功能区。
她以“古彭遗韵”为主题,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独具魅力的文化商圈、全国著名品牌、流光溢彩的“都市名片”、广大投资者的“生金宝地”。
徐州新城区
徐州新城区位于徐州老城区东南部,总规划用地60平方公里,可容纳40万人生活居住,其中大龙湖水库周边地区24平方公里为新区起步区。
徐州新城区建设将城市空间结构由“单核心、摊大饼”式向“双核心、五组团”式发展转变,满足未来建设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发展需要。
建成后的徐州新城区,是一座集行政文化、金融贸易、科教研发、新兴产业集聚、旅游观光为一体、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生态城市,也必将是淮海经济圈内最富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市。
重要文化遗产
五省通衢牌楼
古牌楼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为河道总督黎世序所建,清光绪九年(1883)徐州道尹赵椿平重修。
牌楼是一个敞门式的大牌坊。
临河而建,下有十几步台阶,中间一大门,两侧小门,重檐,高高在上,非仰视无以见牌楼门额上悬挂着的两块大匾,面河的一面写“大河前横”,对城的一面写“五省通衢”,道尽了徐州重要的交通位置和黄河的气势。
镇河铁牛
牌楼下卧一铁牛,徐州人叫镇河铁牛。
铁牛始铸于嘉庆四年(1799),作跪卧状,体魄雄健,两眼夺出眶外,显示了牛的憨厚与敦实。
铁牛的腹部铸有一段铭文:
“太岁在巳土德盛,月唯庚午金作镇。
铸犀利水乘吉命,蛟龙虬伏水波静。
毛天所照惟顺兮,安流永宝。
岁在嘉庆己未庚午月庚辰日庚辰时铸。
”清代有人作诗一首,赞道:
武宁门外水悠悠,万里长堤卧古牛。
春草绕前难下口,长鞭任打不回头。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润周身似汗流。
莫向函关夸老子,国朝赖尔镇徐州。
黄楼
在徐州市区古黄河畔,矗立着一座双层飞檐的仿古高楼。
这就是1988年修复的黄楼。
历史上的黄楼是900年前徐州知府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于宋神宗元丰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的。
因为土能克水,所以涂上黄土,取名黄楼。
黄楼赋碑,断面方形,碑高2米,宽0.68米,厚0.49米,上刻苏辙《黄楼赋》全文。
楼重修,碑重立,表明了人们对苏轼的怀念。
快哉亭(古城墙)
快哉亭重建于1981年。
它坐南朝北、重檐飞角。
此亭高11.5米,宽6米,亭两侧有游廊,东有景苏堂,景苏堂内墙壁上镶嵌着清代诗刻和《重修快哉亭记》,西面游廊两个月门上分别有“伴花”、“邀月”二字,取自李白《月下独酌》诗。
大门两边有耳房,门额上的“快哉亭公园”五个大字由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题写。
大门内平台上竖立着高高的照壁,上书“九州之一”。
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花园饭店附近大同街上,始建于1931年,高约20米,是古城徐州的中心点。
当初建楼是为了报火警,所以又称望火楼。
每有火警则先打“乱钟”,然后间隔击响。
一响表明火在城北,二响表明火在城西,三响表明火在城南,四响表明火在城东。
市民听到钟声后,便按钟声指示区域前去救火。
1932年在钟鼓楼上安装时钟。
1933年前后,大钟安装完毕,用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来因年久磨损,逐渐停用。
1936年日本侵华,该楼又作防空楼。
从望火楼-钟鼓楼-防空楼,钟鼓楼依然屹立在大同街中心,见证着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徐州史。
燕子楼
燕子楼位于云龙公园知春岛上,楼为双层,上下回廊环绕,秀丽典雅,古朴美观,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与北宋诗人陈荐《燕子楼》诗中“侍儿犹住水边楼”诗句所描述的佳境一致。
燕子楼的历史由来起于唐贞元年间,朝廷重臣武宁军节度使张愔(字建封)镇守徐州时,在其府第中为爱妾关盼盼特建的一座小楼,因其飞檐挑角,形如飞燕,且年年春天南来燕子多栖息于此,故名。
燕子楼之所以闻名遐迩,除了与关盼盼终于爱情的寂寞身世有关外,也与历代武术文人以燕子楼为题材吟诗填词、度曲作文有关。
唐宋有吟咏燕子楼的诗词名篇,元代有《燕子楼》杂剧,明代《警世通言》和清代《聊斋志异》等小说中都曾提及燕子楼,《红楼梦》里林黛玉《柳絮》词中有“香残燕子楼”的诗句。
最早将燕子楼与关盼盼入诗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仲素与白居易的一组唱和诗《燕子楼》。
彭城与彭祖
徐州古称彭城,源于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彭祖。
彭祖是中华烹饪、养生与气功术的鼻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寿星。
相传在4000多年前,彭祖因为向尧帝进献了雉羹(也就是一种野鸡汤),治好了尧帝的重病而受到封赏,在徐州建立了大彭氏国。
徐州除四A级景区彭祖园外,还有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墓等诸多彭祖胜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徐州 城市 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