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后感.docx
- 文档编号:5009726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40KB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docx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年的秘密读后感.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
蒙台索利撰写的,本书蒙台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启示。
“精神分析揭示出儿童所遭受的痛苦源于成人权威对儿童自发性活动的压抑”这是《童年的秘密》第一章今日儿童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无法忘却。
让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是否运用教师的权威压制了孩子自发性的活动?
蒙台梭利还从七个方面讨论了儿童的发展以及成人是如何阻碍儿童的发展的。
第一、成人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强迫儿童长时间睡觉。
蒙台索利指出,如果我们要为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帮助,鉴于儿童是一个弱者,那么有着更强个性的成人在指导儿童的时候必须控制自己。
第二、蒙台索利认为,儿童并非守株待兔般地等待行走能力的发展,而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因此,成人必须调整自己以帮助儿童享受行走的乐趣。
第三、蒙台索利表示,当我们评价儿童的心理发展时,我们应该根据言语的出现以及从工作中激发出的手部动作的出现来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
第四、蒙台索利批评成人并不是从儿童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出发去帮助儿童,而是取代儿童完成了所有他们想要自己独立完成的活动。
第五、蒙台索利指出,成人用自己的行动取代儿童的行动不仅表现在行动方式上,还表现为通过暗示把自己的意识渗透到儿童的意识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
第六、蒙台索利认为,由于成人不理解运动对于儿童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阻止儿童的身体活动。
而一个“失去肉体自由”的人要比失聪的人和盲人承受的痛苦更悲惨也更严重。
第七、蒙台索利独辟蹊径地提出,儿童具有天赋的特殊的“爱心智力”,这种爱赋予了儿童观察的能力,儿童以一种热情的、注意细节的方式赋予了儿童观察的能力,儿童以一种热情的、注意细节的方式观察他们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包括成人。
正是由于儿童对我们成人的爱,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被唤醒。
如果没有儿童帮助成人振奋精神,那么人类就会颓废。
看本书时。
让我想起赵岭老师在课堂上说起儿童享有的权利——这是《儿童权利公约》赋予与规定的。
1、有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2、受保护的权利——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被保护的权利。
3、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
儿童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儿童有权享有促进身体、心理、精神道德、智能的权利。
4、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儿童最佳利益的原则;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给我的启示:
面对儿童的成长,我们应该像蒙台梭利那样,学会观察、学会引导、学会等待,用“有准备的”适宜环境导引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并耐心的等待儿童完成其内在的心理变化,而不是用我们成人自以为是的“对儿童的帮助”去打扰其破茧而出的过程,造成人所皆知的“拔苗助长”的严重后果。
《童年的秘密》一书是著名意大利蒙台梭利于1936年7月第五届蒙台梭利会议在英国牛津举行之际出版的,该书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集中地阐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
最近,在学习之余较系统的读了一遍《童年的秘密》。
读完此书,使自己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且使得自己较为凌乱的儿童教育观念得到系统的梳理,并使得自己原有知识架构中的错误的观念及错误的知识建构,得到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下方我将自己读《童年的秘密》的,做一整理。
读完《童年的秘密》一书,我的归纳主要是从四个纬度来进行整理,即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的教育原则及环境;幼儿的心理歧变。
第一:
幼儿生理和心里的发展。
从事物是始终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期是人的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
在不断地生长和发展变化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一种儿童个体生理和心理“实体化”的过程。
透过这一章节的阅读及自己在日常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自己坚定地认为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不断变化发展中,最突出的两大特性是主动发展性和多元智力发展关键期。
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将儿童处于在教师主导地位下的被动发展地位,即使有的学者强调教师只是处在主导地位,儿童才是主体,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用心性来发展自己,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演变成教师控制教育环节的各个过程,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直接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加修改的复制到一个处在由“空白板”向“丰富板”发展儿童的思维体系中。
在阅读《童年的秘密》一书时,我对蒙台梭利的观点十分认同,我认为儿童本身拥有一种探求外界的冲动和本能,这种主动性赋予了儿童用心发展的生命力,儿童正是透过主动地探索来使自己在各方面适应由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环境,由此我认为此阶段的教师不应将环境加以人为改变或安排,而是将儿童放在其所处的任意自然环境中,正因每一个环境都是由不一样的因素组成,不一样因素组成的环境,都会对处于此环境中的个体提出必须的适应要求,也就是每个个体都会针对相应环境发展相应的适应潜质,当然了,此时教师就应作为一个外围观察者和辅导者,主要是对儿童的适应动力予以持续和强化及儿童出现的各种困难予以帮忙,以保证儿童在此环境中构成必须自己能够凭借主观能动性他驾驭的潜质。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在“关键期”内,发展儿童所能够发展的各种智力。
第二:
幼儿教育的原则及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为了促使幼儿的心理发展,儿童的教育应开始于儿童诞生之时,同时,幼儿教育就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重复练习。
在儿童对外界事物处在敏感期内,正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由此,如果幼儿能得到满足其内心需要的活动(蒙台梭利称之为“工作”)时,他们就能聚精会神的不断地反复的练习这一行为,直至这一行为到达其所处的年龄得承受范围内甚至对于一些天才儿童这种发展会超越几个年龄发展阶段。
之因此强调这一点,是想告诉我们的幼儿教育者,幼儿的好奇心会驱使着儿童不断周围的事物发生了解的兴趣,由此教育者,不就应限制儿童感知的范围,而是尽可能的多为其带给环境,这样幼儿就会获得更多的感兴趣的事物,儿童透过对一个个感兴趣的事物不断地重复练习,就会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带给更多的可能的空间,即使由敏感性构成的个体潜质,在今后的发展中,并未有什么格外的突出发展,但对儿童的综合潜质的提高是会有帮忙的。
总之,教师要尽可多的为儿童带给能够使儿童重复练习的环境。
二是自由选取。
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心理需要来选取所要感知的事物。
因此,作为幼儿教育者始重要牢记不好限制儿童的自由选取性,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的为幼儿带给发展环境,以满足儿童的自由选取。
第三:
幼儿心理歧变的分析。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个充满敌意和不相容的环境,加上成人的盲目指导与压制及不和幼儿心理发展的不正确的干涉,会引起儿童心理发展歧变。
蒙台梭利总结出幼儿心理歧变主要有八种表现:
心灵的神游、心理障碍、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感、恐惧、说谎。
在幼儿身上,这些心理歧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因此,一个幼儿有可能同时拥有几种心理歧变。
心理歧变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失调,会使幼儿的心理处于紊乱的的状态。
由此,作为幼儿教育者务必及早的发现这些问题,同时要及时的运用各种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较及时,较快速的解决存在的心理歧变的问题。
当然了,对于这些心理歧变,由于复合的形式不一样,也就要求教育者应用不一样的解决。
因此要求教育者,要在实践中充分的积累各个方面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手段,以便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潜质。
第四:
成人与儿童冲突的克服。
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成人为儿童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一切,甚至为了儿童的成长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必须能够发展的很好,正因成人只是从他的角度出发来认为儿童就应怎样发展,怎样发展会更好。
这样成人就使儿童用“自己的身体,别人的大脑”在发展,而并非是儿童利用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大脑并辅之成人的帮忙来发展。
当然,家长也不期望自己的付出会给孩子的发展其副作用,只是正因他们的无意识行为会影响儿童在其自身发展规律支配下的正常发展。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要给爱下一个定义却是十分困难的。
正因我们每个人对爱的明白不尽相同,蒙台梭利关于爱的明白是:
爱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它的动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创造力量,在创造过程中,他产生了爱,这种爱充满了儿童的意识,并影响着儿童的自我实现。
读到《爱的智慧》这一章时,给我的触动是十分大的,书中列举的孩子与父母的例子如此的熟悉,正因在我和女儿之间也经常有这种情形。
例如:
星期天,本想好好地睡一觉,可一大早就被孩子叫醒了,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很厌恶呢?
我们来听听蒙台梭利是怎样说的:
早晨,儿童进入父母的房间唤醒他们,这是件令父母极厌恶的事情。
但是,如果不是爱,还有什么东西会使一个小家伙一醒来就去寻找他的父母呢?
黎明,当一个儿童去找他的父母时似乎是要说:
“天已经亮了!
是早晨了!
”但是,孩子走到父母跟前,不是为了去教导他们,而只是去看他所爱的那些人。
看到这些文字,你是不是心里有一种温暖的东西在涌动?
蒙特梭利对儿童的细微观察和心理探究真的是让人佩服。
也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一些固有的观念,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儿童,是否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我们真该适时的转换一下主角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明白儿童的世界,了解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其中一段是这么说的:
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
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正因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
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
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十分颠覆性的书籍。
其实有一个敏感期我们大家是都知道的,就是儿童的语言天赋。
在儿童的某个阶段,学语言是十分惊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只是沉默的聆听,直到某一天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字。
这点成人体会最深,学外语此刻对我也是一件头大的事情,无论是听力还是单词,都是需要持续的下苦功才能够。
但是除此之外,儿童的敏感期还有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就是对秩序的敏感。
一个很重要和神秘的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有极端敏感的时期。
这种敏感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并一向持续到第二年。
蒙台梭利说?
这种敏感期的存在也许更清楚地表此刻儿童所遇到的障碍上,在大多数状况下儿童发脾气很可能都是由于这种敏感性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样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就应放在哪里。
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能支配它。
心灵的适宜环境是这样的:
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到处走动,仅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东西。
这样的环境是平静和快乐所不可少的。
很明显,儿童对秩序的热爱不一样于成人对秩序的热爱。
秩序给成人某种外在的快乐。
但对幼儿来讲就完全不一样了。
它好像动物漫步的大地,或鱼儿游憩的水。
《童年的秘密》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人们对儿童心灵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正因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用错了方法。
这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
而《童年的秘密》里蒙台梭利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因此这本书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个性是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值得一看。
这本书里的好的观点是在太多,我此刻就讲几个对我感触比较深的片段吧。
敏感期,这是蒙台梭利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点,我们知道,蜜蜂的幼虫都要经过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的雌幼虫都可能成为蜂皇。
但这个蜂群只选取一只雌幼虫作为蜂皇。
工蜂为她准备一种称为“蜜蜂食料”的特殊食品。
被喂了这种极美的食物之后,这个被选中的雌幼虫就成为这个蜜蜂群体的蜂皇。
如果工蜂挑选她时,她已经年岁较大,就不可能成为一只蜂皇,正因她已经不再会有贪婪的食欲,她的身体不可能再发展成一只蜂皇。
这些例子能够使我们意识到儿童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儿童内含着生机勃勃的冲动力,由此使他产生惊人的举动。
不能跟随这些冲动力,意味着他们软弱和无活力。
然而当敏感期儿童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是就会有一种外部表现,成人称之为“发脾气”。
然而这真的是儿童的一种无理取闹吗?
当然不是,是正因我们成人不知道不了解儿童这种反应背后的原因,便把它加上了“瞎想”、“任性”“发脾气”的名称。
我们把任何没有明显动机的行为,任何固执或无理性的行为当做任性。
我们也注意到某些发脾气的方式会更加恶化。
很多任性的行为只是人们过去错误地对待儿童并由此恶化而导致不正常的结果。
跟敏感期的内部冲突有关的各种瞎想就像敏感期本身一样是短暂易逝的。
因此,我们务必寻找儿童每种任性背后的原因,这完全是正因这些原因就是我们尚未知道的东西。
一旦找到这些原因,就能使我们深入到儿童心灵的神秘幽深处,并为我们明白儿童及跟儿童和谐相处带给了基础。
一向以来在成人的脑海中,保护自己的财产使其免遭侵犯,这几乎是成人的法则。
因此,我们经常会阻止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事情,怕打坏东西总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生活。
同时,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们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刻内到达他的目的。
于是,当孩子想自己倒杯水喝的时候,他往往不能自己来完成,成人怕儿童打翻热水,打翻杯子,于是,成人自己来代替孩子来快速地完成这些。
他们可能会斥责儿童正因他们心疼那个被打碎的杯子,但是,如果是一位客人来他家做客不小打碎了这个杯子,成人立刻会对客人说:
“没事,没事,一个杯子值不了几个钱的”在那里,儿童的身份地位显然被看轻了,没有得到重视,同样是人就是正因我年纪小就能够有这么大的差别吗。
请把儿童当做人看,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儿童就应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社会在生活的好处上,要做到儿童与成人的平等。
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让我也意识到自己对待儿童那些错误的态度。
书本上的每一句话我都觉得富有哲理,意味深长,但是,这天,在此刻的这个社会,不会像蒙台梭利那个时期那样忽视儿童,而是有点溺爱儿童,但爱的方式还是不适用于儿童,用哪种方式才能真正了解儿童,才能使儿童更好地发展,还是我们要思考的话题。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享誉全球的幼儿专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医学女博士。
她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各国,她还反思了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指出儿童的很多问题源于成人对儿童的错误方式以及对他们产生的压抑,向成人提出了警示。
本书的资料共有30章,好的观点实在很多,我就对我感受比较深的几点阐述一下吧。
1、成人就应受到控告—在成人中进行彻底的变革。
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
即使他们能够说服自己这是出于对儿童的爱和自我牺牲,但实际上他们却在无意识中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2、儿童发展的秘密。
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吸收和学习。
当儿童的敏感性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抑郁或愤怒的情绪。
我们不能漠视儿童的心里发展,就应去帮忙他们。
这种帮忙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为儿童的心灵成长带给支持。
3、睡眠失调是儿童成长的障碍。
成人就应发奋去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才能给儿童带给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满足儿童内在的需求。
不好把儿童当做没有生命的个体,不好在他们年幼的时候随心所欲地支配他们,在他们长大以后还要求他们惟命是从。
成人务必认识到:
在儿童成长中,成人只能起一种次要作用;成人务必尽可能地了解儿童,这样才能给儿童带给适当的帮忙。
正因儿童比成人弱小的多,要想让儿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成人就必须要控制自己,学着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把孩子和倾听孩子的心声当成一项神圣的职责。
请把儿童当做人看,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儿童就应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社会在生活的好处上,要做到儿童与成人的平等。
4、儿童的教育—“儿童之家”的三条准则。
儿童只有生活在一个不受约束的环境中,即在一个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才能使他们的心理生活自然而然地获得发展,并展现他们内心的秘密。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
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
透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到达自我的学习。
儿童就应得到成人的爱,而不是成人忙于生活所残余的爱。
儿童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成人无意间烙下的。
5、偏离正轨的儿童。
当游移不定的心灵找不到能够停靠的对象时,就容易被图像和符号所吸引,一旦儿童发生这种心理失调,就会坐立不安、到处乱动等表现。
这些孩子看上去活力充沛、难以控制,但他们进行的活动却毫无目的。
他们可能刚刚着手做一件事情,但没过一会就将其抛之脑后,又开始干新的事情,正因他们的心思分散到许多不一样的事物上,无法集中在某个对象上。
对于儿童由于心理失调表现出的这种散漫和不守规矩,成人可能会进行惩罚或者耐心地容忍对待,但实际上,对儿童的这种幻想,我们是持赞成和鼓励的态度的,并把它视为儿童创造性的表现。
6、父母的使命。
父母不是孩子的创造者,只是他们的监护人。
父母应真挚地关怀孩子,将保护孩子作为崇高的使命来履行,为了这个使命,父母就应将落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爱孩子的本能上的灰尘洗涤干净,发奋去明白这份爱的本质。
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应是发自内心的深刻情感的外露,而不应存在有任何私心或懈怠。
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父母的重视,父母也应为了儿童的权利而抗争。
透过读阅《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让我颇受感悟,从中认真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便有很多错误的方面。
日常生活中运用大人的权力去抑制了孩子的自发性活动,孩子是独立而特殊的存在,他有权理解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有权享有促进身体、心理、精神道德、智能的权利。
应对孩子的成长,我们就应像蒙台梭利那样,学会观察、学会引导、学会等待,用“有准备的”适宜环境引导孩子的内在生命力,并耐心的等待孩子完成其内在的心理变化,而不是用我们成人自以为是的“对孩子好”去打扰其破茧而出的过程,造成人所皆知的“拔苗助长”的严重后果。
个性是在这天我们国家的教育环境下,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除了考试、作业之外还要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家教等等,试问小小的心灵是否能承受呢?
我们是新一代的家长,我们中间很多人理解过高等教育,反思一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是父母之命?
有多少是自主权利?
因此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要给我们的孩子建立一个与他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使他们的心理生活自然地发展,倾听孩子的心声,把明白和倾听孩子作为一种职责,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年 秘密 读后感